第一百四十一章 战临江

宁渝这一路行进速度极快,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抢占临江府,从而有机会继续东进,关键就在于能不能依靠一万三千兵马战胜高其位的四万清军,相对于长沙一战的形式,要缓和许多,因为长沙一战是许胜不许平,否则拖住了宁渝,查弼纳的十万清军就可以放进北上九江。

当下局势就不同了,高其位需要抓紧跟宁渝实现决战,然后北上增援,否则依靠查弼纳的六万清军,想要短时间内攻克九江本身十分困难,当下复汉军在九江放了两个守备师再加上一个守备团,两万余人的兵力再加上坚固的城防,绝非清军所能轻易攻下。

根据宁渝目前对复汉军的战力评估,主力师装备齐全训练时间较长,因此战斗至少是同等清军绿营的三倍以上,也就是说一个主力师在野外打崩三万绿营是完全没问题的,而守备师的实力则比绿营仅仅高出一线,在战略部署上都是充当的防守角色。

虽然当下是可以拖,但是宁渝不想也不愿意拖,还是根据之前的战略思维,只要战局出现了僵持,宁渝的征南大军就会被限制在原地,这对于清军而言并非有利之举,因为清军毕竟背靠全国,在人员调集和物资的征集上,自然是强于复汉军的。

七月初十,宁渝正式指挥大军对新喻展开攻城,仅仅只费了一天的时间,原本就不坚固的新喻在火炮轰击下,正式宣告城落,原先驻守的清军或死或降,城中官员大多逃散无影无踪,而复汉军仅伤亡八十二人。

七月十四,宁渝大军抵达清江,将城池团团围住,此时城内清军加上一些被动员起来的家丁,不过四千余人,战力地下,斗志全无。在轰击城池半日,三团团长李石虎亲自率领先登敢死之士,登上城墙,与清军展开血战数个时辰,将为首的清军一部打崩之后,彻底占领了清江。

城落之时,宁渝踏着血水走进了城内,不少的百姓跪伏在道路两旁,他们脸上带着惊恐的神色,对于这一支没有辫子的军队,他们也仅仅只有所耳闻,只有少部分经历过三藩变乱的老人,才回想起了当年杀出的血海尸山,不由得脸色有几分发白。

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说,他们不懂什么是民族大义,也不懂什么是复我汉家江山,他们渴望的太太平平的日子,因此纵使复汉军一路所到之处,对于普通百姓都是秋毫无犯,可依然有许多人的心里还藏着戒备之意。

“禀告大都督,如今我军拿下清江,这临江府也算是到手了,不过根据探子所言,高其位的四万清军进军速度极快,如今已到了丰城。距离清江,也不过两天的时间了。”

董策摊开了舆图,上面的地形描绘十分精细,相对于目前复汉军所使用的要清楚不少,因此也让众人十分欢喜,它原本是从两广总督杨琳处缴获来的,那一日长沙之战败的太快,很多东西都落在了复汉军的手里,其中就包括这一张舆图。

对于宁渝这样看管了后世等高线地图的人,却是着实不能忍,这样在众人眼里十分详尽的舆图,在宁渝看来却是信息太少也太模糊,真到了实际的地方还是需要多派人勘察附近的地形。这也是宁渝的一个带给全军的好习惯,但凡到一地,必先亲自观察地势,才能做到心里有数。

宁渝打算等到战事平稳之后,将来专门组织一只地理地质勘察队伍,专门由目前的复汉军士兵来组成,然后将等高线这些东西传授下去,一来可以绘制更加惊喜的军事地图,二来也能够去勘探一些地表浅层的矿物。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宁渝也没有更多去想,而是用手指在清江与丰城之间描画,从距离上来看,这两地并不算遥远,双方的开胃菜算是吃过了,下面就到了正式大餐的时候了。

“吩咐下去,全军抓紧歇息,不得有任何扰民举动,然后加固城防,我想过不了两天,高其位就不得不跟咱们打上一场攻城战了。”

宁渝脸上的笑容极为神秘,“派人问问,独一师到哪里了,让他们不用来临江,直接下赣州,然后从赣州北上宁都、建昌、以及广信等地,至于主力第二师的部队,不用再来江西了,这一仗他们是赶不上了,拿下湖南全境之后直接北上荆州,策应武昌战事。”

这一举动等同于是将之前的战略规划给彻底改变了,在原来的想法当中,主力第一师和第二师在解除两广威胁之后拿下湖南,接着让第二师负责整个湖南的守卫,然后第一师和新组建的独立一师进军江西,这样局部上就不会有太大的劣势。

可是因为长沙一战的缘故,宁渝直接一股脑打崩了四万清军,算是提前解除了两广清军的威胁能力,从而彻底解放了第二师,可以提前把第二师派到湖北方向,而湖南附近已经没有了威胁,便由新组建的城防团来负责,也算是恰当好处了。

董策长期跟随着宁渝,心里对这一套也算是看的很明白,不过依然有一些忧心,“若是这样去布局,能够守住临江的只有第一师和独立第二师,应对高其位的四万人,能否可行?”

“这就要看高其位的牌怎么打了,若是只有这四万人,他若是攻城,怕还是不够,若是能够继续从南昌方面调来援军,那么就正合我意。至于怎么守,那可是咱们的拿手好戏,可以在这两天玩点新花样出来。”

对于防守,宁渝心里还是有很多套路可以用出来的,若非时间不够,宁渝都想把这座小小的清江城改成棱堡。以18世纪的攻击手段,对那些棱堡还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不过棱堡虽然玩不成,可是在清江城外挖上那么几条壕沟,然后布置上铁丝网还是可以的,有了这些玩意,也不怕清军敢直冲冲冒着铁丝网打。当然清军也可以选择绕路前进,只是一旦绕路,复汉军也可以选择进军丰城,到时候还有可能切断高其位的后勤补给,到时候这仗更没法打了。

当然,高其位也可以选择围困,只是在宁渝的设想中,围困对于目前的复汉军而言也不算差,毕竟外面还有一个独立第一师,真等到独立第一师占据了江西的其他府,再从抚州直上,这四万清军可就别想跑了。

想好就开始干,宁渝也不再去考虑其他的问题,在安置完城内防务之后,便开始发动全军,带人在城外一路挖,硬生生在城外的防线上布置出了一道壕沟出来,然后还专门针对几处要害的位置,摆放了木质的鹿角和铁丝网,看上去倒也有模有样了。

而此时清军的探子也到了城外,将复汉军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

第三百八十一章 琉球前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枪和骰子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旧碰撞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军机处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康熙(五)第十六章 拜师风波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层第十五章 宁氏钱庄第二章 奴才第五百三十八章 广州码头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奋斗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风第二百九十章 收买人心第四百零八章 你们想造反吗?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紧的拳头第一百五十章 伤亡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耻与风骨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义凛然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二百一十四章 决战练潭镇(七)第二百六十八章 废除弊政第一百二十章 后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三百七十一章 凤翔之变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进程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九章 云梦矿盐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里还有君父吗第六十四章 战起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层第三十四章 飞速发展第一章 梦里梦外第二百九十一章 布局第二百四十章 战康熙(十)第二百六十章 福祸所依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级烂摊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决心第三百章 浙江吕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梦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来客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鲜利益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六)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来当皇帝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东进之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爷要奋起第五章 家族产业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还没死第二百七十三章 内忧外患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五十三章 祸事第九十四章 溜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点什么第九十五章 陈小公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还没死第三百五十二章 扩八旗,开满洲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国的余晖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劳永逸第四百章 忠臣义士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个都跑不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枪和骰子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战落幕第二百六十八章 废除弊政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二百六十二章 图穷匕见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杀第五百八十一章 颠覆俄罗斯帝国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对王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与浊流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参崴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战余音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二百五十四章 岳钟琪的野望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许将军见太平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鉴第三百四十章 县令们也要多学习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结第三百六十三章 欧洲的中国热第二章 奴才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变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尔丹第二百三十四章 战康熙(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风雨欲来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块肉来第八十九章 初战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军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