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袭之策

宁渝想到这一点以后,立刻让杜度去叫醒了其他的侍从,随后一条条命令被宁渝发布出来。

“全军上下注意准备作战,让独一师加快步伐,赶到抚州汇合,一定要快!”

“还有,把都督府其他人都叫起来,咱们得把傅尔丹的想法给掐死!”

侍从们用心记住宁渝的命令,随后便一个个疾步走出营帐,通知其他人去了。

宁渝心里有些担忧,他走出营帐看了看天色,雷声渐渐低了,可是却乌云密布,一滴水珠滴在了宁渝脸上,略略带着一丝冰凉。

董策的营帐就在帅帐一旁,相隔距离并不远,他脸色有些肃穆,走到宁渝面前低声道:“大都督,这天有点凉,还是先进营帐,身子骨要紧。”

宁渝用手指往上空点了点,脸上带着一抹忧虑之色,“这雨如果下下来,道路必定泥泞不堪,我军火炮辎重又多,怕是这沿途行动都会受到影响。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发现傅尔丹的踪迹,那我军将会大大不利。”

董策望着漆黑的夜空,几滴雨水打在了脸上,这一幕似曾相识,那些血与水,就仿佛在他面前交织。

“大都督,你是说,傅尔丹会趁这个机会出击?”

宁渝没有回答,眼见都督府其他的人员都逐渐汇集过来,便朝着帅帐内走去,他面上没有任何的焦虑之色,可步子略略极快了几分。

刚一进大帐,外面便下起了倾盆大雨,宁渝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可是密布的雨幕一瞬间将宁渝的视线隔绝开来,天地间只剩下白茫茫一片,寒风借机侵入帅帐,却是让众人都感觉一阵凉意。

一张宽大的沙盘正摆在大帐中央,上面的地形设计十分详细,还点缀着一些郁郁葱葱,这是整个江西和湖北的粗略地形。在山山水水间,还点缀着一点红红蓝蓝的旗子,代表着复汉军和清军。

“千秋,把傅尔丹的消息跟大家伙说一说。”宁渝负手走到沙盘前,望着上面的旗帜思考着什么。

宁千秋作为军情处处长,如今经历了多重战事的磨砺,整个人黑瘦了许多,可也更为干练,他拿起代表清军的旗子,插在了德安府,凝声道:“我得到的最新的消息,傅尔丹的六万大军三天前驻扎在德安,后面傅尔丹派游骑将大军行进二十里清理一空,我军哨探无法接近。”

“按照正常的行军路线,傅尔丹应该是沿着德安一路北上,最多五天,便能赶到九江城下,若是九江那边没有传来消息,则说明傅尔丹会选择绕路,不经过九江了。”

宁渝将自己的想法直接抛了出来,同时也是在给这次的情况做了一个基本的介绍。

众人听完以后,便对着沙盘开始讨论起来,这也是宁渝每次战前的习惯,让大家伙都说一说自己心里的想法,无论多么荒诞都可以讲,这也是为了避免为将者思虑不周,尽可能的集中所有人的想法,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

董策思索了一会,他每次打仗前都喜欢将自己代入到敌军大将的身份里,从而思考对方的一些决策,突然一个念头从他的脑海里萌发,却是越想越为惊人,越想越觉得可能性很大。

“此战得胜之机,不再九江,而在武昌。九江坚城城防牢固,更是驻扎两万重兵,以他的六万大军一时半会根本无法攻克,若我是傅尔丹,也会选择绕路而行。”

钱英抱拳行礼,如今随着他在复汉军内部建言增多,地位也逐渐高了起来,不过他一向性格稳重谨慎,“以董将军之见,傅尔丹会从哪里绕路?”旁人也都停止了讨论,等待董策发言。

董策手指划过了德安,然后划过了九宫山,一直划到通山时,才往下轻轻一点,严肃道:“若我是傅尔丹,可派一支精锐通过幕阜山当中的小道,占据通山,随后便可北上攻取咸宁,再往上一路,不过两日便能抵达武昌。”

副师长郑广国出言反驳道:“且不说别的,我自幼便在此地长大,也知晓一些小路,无一不是艰险之地,且幕阜山横贯百里,纵使能找到小路,如今这天雨路滑,大军如何能行进?”

“幕阜山并非一路连绵不断,中间也有一些峡谷小道,大军虽难以通过,可是一只精锐偏师却不难,正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若真让这一支精锐抵达通山,从通山到武昌便再也无人可守!”

董策冷静反驳着郑广国所言,他每次打仗前都喜欢将自己代入到敌军大将的身份里,从而思考对方的一些决策,只是从这方面来想,却是越想越为惊人,越想越觉得可能性很大。

众人闻言都不由得点了点头,而钱英则又开口问道:“可即便如此,这一支偏师的规模想必也不会大,恐怕最多也不过一万人,以这一万人想要打下武昌,似乎有些不易。”

宁渝轻轻咳嗽了一声,凝声道:“你们可能还不清楚,就在半个多月前,康熙率领的北线大军正在猛攻义阳三关,虽然那里有守备一师在镇守,可毕竟要镇守三关,兵力已经被大大分散,若是三关有危机情况,我父肯定会将武昌的一部分守军给派出去增援。”

“大都督的意思是,这一此傅尔丹这次有可能奇袭通山,并非是孤注一掷,而是打算跟康熙皇帝一南一北齐头并进,从而达成调动我军的目的?”

宁渝轻点点头,随即轻叹口气,他感觉自己有些低估了康熙,也有些低估了傅尔丹,如今的局势说复杂很复杂,可是说简单也简单,双方都在拉扯战线,宁渝需要拉扯东面的清军,让其不能参与到湖广的战场上去。

而傅尔丹反其道而行之,以攻打九江的名义奇袭通山,从而将宁渝乃至于整个复汉军的军,而复汉军由于军队大多都已经被集中在了前线,很难实现回援,那么到时候整个复汉军就会非常被动。

要么选择放弃现在所有的战果北返,要么就是准备接受武昌陷落,这如今已经变成傅尔丹给宁渝的选择题,只是这么一个举动,就已然改变了目前的整个局势。

“其他的不用考虑,全军准备随我北上,既然傅尔丹已经将了我的军,若是不动一动,还真对不起他这番良苦用心呢。”

宁渝的手指点在了南昌,随后轻轻一划,移到了安庆,那里已经成为实质上清军的后勤转运地,也是整个东面清军的关键要地。

“另外,让军情处采用秘密通道,给武昌发去示警消息,注意要分作三份发出。让武昌一定要注意建昌以及兴国方向,清军很有可能会通过奇袭的方式,绕过九江来攻击武昌!”

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点什么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鹤丸城第五百八十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七十二章 扩军第一百一十八章 临湘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奋斗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纲吉第九十二章 雨战第一百二十六章 强攻第四百六十章 难当的大清官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四十二章 两淮盐商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军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风第五百四十二章 党争要公开第三百三十六章 创建报纸第四百三十八章 为万世开太平第二百五十章 照样打崩第五百七十八章 严正抗议的大英帝国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与火枪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进江南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还能叫八旗新军吗第六十五章 排对排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战桐城(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劝进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里还有君父吗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袭北硖关(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财政改革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三十四章 飞速发展第一百零七章 勋阳府第三百七十八章 来人!上地球仪第一百一十五章 称王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来使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九)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远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三百九十四章 军校始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亲征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战落幕第四十二章 两淮盐商第两百零一章 看试手,补天裂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旧迎新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银本位制度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会攻第六十四章 战起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战余音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参崴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二百一十章 决战练潭镇(三)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还能怎么打?第四百四十二章 开始收网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银本位制度第四百九十九章 黄河清,圣人出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业革命的前夜第二百五十八章 丧事喜办第二百七十四章 谢主隆恩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态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战起第二百五十七章 夺嫡之争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静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进程第六十八章 兵败如山倒第二百四十六章 铁骑冲锋第四百零四章 顶不住就是死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三百九十七章 战土狼兵第六十章 父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扩八旗,开满洲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来使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银本位制度第三百五十章 水陆齐攻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爷要奋起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议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级烂摊子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二百八十九章 劝进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个厚道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来人!上地球仪第九十一章 老天爷第四百章 忠臣义士第五十章 千古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