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

梧桐岭西面,复汉军在此地建立了临时的阵地,以此策应梧桐岭上的战事,上面还粗略盖着一层雨棚,还可以将受伤的士卒抬下来现行照顾,然后向着山脚逐一转移,大量的伤兵躺在地上,沾满了血污和泥污。

山脚下,一排排复汉军列成了攻击队列,开始向着梧桐岭发起进攻,他们目不斜视,哪怕路过这一处的临时阵地时也没有多看上一眼,头也不回地直接向着山上而去。

一名身材高大健硕的男子穿着红色军衣,肩上配着团长一级的肩章,却是径自走进了阵地,他的目光一直朝着正前方,丝毫没有理会一路上的士卒,一直到了李石虎面前,才微微低下头。

“石虎,看你这段日子安逸了不少,怕是骑马都骑不了了吧!”言语间略带着嘲讽的味道,却是让周围的复汉军士卒转过头来,怒视着这位不速之客。

高大男子却是丝毫没有顾忌周边士卒的目光,只是带着一种玩味的态度,盯着李石虎不放。

李石虎却仿佛丝毫没有听到的模样,专心绑着胳膊上的绷带,一言不发,可是明显能够看出,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丝不甘。

就差那么一点点,就差那么一点点,他的三团就能够全面突破清军的防线,将旗帜插在梧桐岭上了,若真是如此,无论对于复汉军而言,还是对于他们三团而言,都是一个莫大的荣耀。到那时候,他李石虎在大都督心里的地位,恐怕又会不一样了吧。

李石虎出身雏鹰,然而一直都没能进入雏鹰第一梯队里,自从入复汉军之后,这种差异便逐渐体现了出来,他不甘心。

本来这一仗是个很好的机会,可是战场局势变幻莫测,特别是随着狼山镇三千兵马的投入,战场上的形式出现了极大的变化,李石虎的兵在上面站不住了,硬生生被打了回来。

毕竟狼山镇原本就是清军在江苏的重镇,姜原更是原先从西北调回来的一个猛将,治军有道,因此战斗力也是颇为强悍。有了这么一支生力军的加入,李石虎的两千人终究没办法更进一步,被牢牢挡在了山道外,而且那时候的李石虎,身上已经有了三条刀伤和一处枪伤。

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石虎依然不愿退,可是最终深陷重围,若不是属下士兵力救,恐怕他已经成了一具尸体。无奈之下,李石虎最终选择了后撤,将原先打上去的阵地拱手让人。

“宁承祖,你是来看笑话的么?告诉你,孬的是老子,不是我那帮子弟兄!”李石虎望着高大男子,狠狠地啐了一口。这话一出,却是让周围的复汉军士卒暖心不已。

严格来说,他们这一仗打得真不算差了,虽然说到最后都没能攻上去,可是李石虎的三团却取得了极大的战果,整整三千清军都已经被彻底打崩了,而他们的伤亡不过四百多人。

宁渝能够理解这个战果,可是董策不满意,宁承祖也不满意,就连李石虎自己心里也是不满意的,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是最早的那批雏鹰营学兵,而且原先几乎都是队长,是整个雏鹰营里,除了宁渝以外最具备号召力的人。

现如今这些队长当中,有的已经战死沙场,有的高升到了师长师参谋长,更多的还是像李石虎他们一样,已经成长为了各团的团长或者是副团长,成为了全军的脊梁。

雏鹰营的经历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感觉到由衷的自豪,可这种自豪也让他们对自己对伙伴的要求变得更高,他们不能输,也不敢让自己输。宁承祖是这样,李石虎亦是如此。

“这一仗我替你擦好屁股,梧桐岭我团会打上去。你李石虎办不到的,我来帮你办!”

宁承祖冰冷着脸走出了临时搭建的雨棚,看着在微微细雨里向梧桐岭攻去的士卒,心里亦是充满了豪情壮志。

“此战,有死无退!但凡有人退,全队皆斩!”

“全队退,全连皆斩!全连退,全营皆斩!”

“若是我退,全团皆可斩我!”

一番杀气腾腾的话语在复汉军士卒的耳边响起,所有人的心里为之一凛,他们是第三师一团的兵,团长叫做宁承祖,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作为宁家的旁系出身,并没有得到很多家族资源,生活其实非常困苦。后来宁渝开创雏鹰营之后,宁承祖早早便入了营,虽然说刚开始他不像宁千秋宁铁山那般,得到宁渝的看重,可自从进了雏鹰营之后,便一日比一日努力,也开始得到宁渝的关照。

早先宁承祖也只是从连长开始做起,在后来跟清军的历次大战中,几乎都是不要命的打法,可每次大战,也是他的部队率先突破清军的防线,后来积功升到了主力团长一级,也堪称宁家的后起之秀。

咚咚咚——

厚重的鼓声响起,整个第三师一团的士卒,跟着宁承祖冲在了前方,所幸的是雨势已经小了许多,虽然还不能使用枪炮,可是仗却好打了许多。宁承祖更是身先士卒,穿着一身铁铠便冲了上去,所向披靡,清兵几乎不能挡。

复汉军内几乎没有人会装备棉甲和纸甲,连营长以上级别的军官会穿铁铠,这种铁铠都是宁渝仿照板甲的制造方式,用水利锻锤制成的一批,至于士兵则是无甲状态,当然这是因为实在太穷了,铁矿出来的铁,都去造枪炮了,不过在复汉军的规划当中,等到几大铁矿的产量出来后,就会逐渐全面覆盖铁铠。

战场上的厮杀似乎一直都没有停歇,双方的兵力逐渐投入越来越多,直到把这一处战场变成了绞肉场,大量的血肉被吞噬了进去。

宁渝持着千里镜,望着岭上的战局,笑道:“程师长,这小子没让你少头疼吧!”

程铭是个沉默寡言的老实人,倒是轻轻点了点头,随即又感觉有些不妥,轻声道:“宁承祖性格要强,他的一团永远比别的团更出色,更不怕死,这一点是我师最宝贵的。纵使有些跳脱,也无妨。”

“当年在雏鹰营里,我最欣赏的几个人当中,便有这小子,他没有董策天才细致,没有许成梁勇猛无双,可是他狠,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

宁渝悠悠道,不自觉微微叹了一口气。

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鹰计划第七十五章 围城打援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决战之不惜一切第二百四十四章 决死之争第四百章 忠臣义士第四百九十九章 黄河清,圣人出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尔丹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来使第二十章 汇通钱庄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尧的决心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发枪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二百零四章 汉阳造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战桐城(中)第三百章 浙江吕家第八十二章 波澜第四百八十章 大决战之大梦初醒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后名第四十六章 内部审查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占江宁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二百一十五章 决战练潭镇(八)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尔丹第二百七十四章 谢主隆恩第一百九十章 誓师东征第二百六十六章 财政改革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惨烈搏杀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争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轨马车第二百三十六章 战康熙(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还没死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三百一十章 宁家大业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还没死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个买卖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会攻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二百六十九章 财政盘点第二百一十章 决战练潭镇(三)第五百五十章 大帐惊变第七十七章 大胜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业革命的前夜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负重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内乱第五百七十四章 当大王的机会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处理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战桐城(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远瞩第二百一十四章 决战练潭镇(七)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五)第四百一十三章 卖个好价钱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战漠北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三百七十四章 还能叫八旗新军吗第五百四十九章 册封藏王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二百六十章 福祸所依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耻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谁求谁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结第两百零三章 坚城不可拔第三百五十章 水陆齐攻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鹤丸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两百章 男儿至死心如铁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二百四十六章 铁骑冲锋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惨烈搏杀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杀第三十六章 拿破仑炮第三百八十六章 进展顺利第二百五十八章 丧事喜办第一百三十一章 称王第五百七十四章 当大王的机会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时代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师变故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紧的拳头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耻与风骨第五百四十三章 责任内阁制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尔丹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广决战?第五百四十五章 长缨在手缚蛟龙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为南北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二百九十七章 离心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