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一章 江宁谍影

一队队兵丁从总督府衙门里鱼贯而出,便在为首的将领带领下,一脸杀气腾腾,朝着周家而去,这番动静自然也瞒不过城内其他的百姓,众人纷纷探出脑袋观望,却发现士兵们朝着城南而去。

周家是江宁的大族,从前明的时候就在江宁城扎下根来,后来满清入关之后,便率先剃了辫子投靠了清军,不过当时的周家也只是小虾米而已,并没有得到清廷的重视,因此一直都在江宁,算得上彻头彻尾的地头蛇。

后来还是在机缘巧合下,走了隆科多的门子,这才在江宁抖了起来。可是这还没真正抖起来,就被范时绎这个新来的总督给借了脑袋立威,连同一家老小都也要遭殃。

兵丁们如狼似虎地举着刀枪,将周家给团团围住了,可是周家毕竟在这江宁深耕已久,府里虽然也跑掉了许多家丁,可是还是有一批家生子举着刀枪,眼里带着杀气,倚着院墙跟清兵们对峙起来。

寻常人可能都不清楚,这年头家丁的战斗力委实比绿营强多了,这也是沿袭于前明的习惯,这帮子地主乡绅们,对于家丁队伍的建设是丝毫不遗余力的,打仗的时候,也都是将领们带着家丁当主力。

就连复汉军在最开始起兵的时候,也是宁府的一批精锐家丁带着汉阳营的绿营当主力,干掉了当时的湖北巡抚抚标营,连同岳凌峰都被活捉了过来。后来的雏鹰营,明面上挂着的也是家丁的名头。

因此周家的这一批家生子,无论是在装备上还是训练上,以及在士气方面都远远超过清军,而清军们在打这种仗的时候,也是丝毫不怂,随着一个清军千总的一声令下,上百名清军举着鸟枪便朝着墙头进行一番射击。

随着这一轮射击下来,周家的家丁们仅仅倒下去了三个人,剩余的人则是端平了手中的鸟枪,扣动了扳机,,随着一阵轰鸣声,清军这一边却倒下去了十来人。

清军千总有些恼羞成怒,也不再对枪,而是挥舞着手中的腰刀,让人抬着巨木直接进攻周家的府门。那木质的大门如何经得起冲撞,很快便直接倒在了地上。

清军士卒们也挥舞着长刀冲进府内,与周家的家丁厮杀在了一起,喊打喊杀声不绝于耳,连绵数里,却是吓得周边的百姓们紧缩家门,生怕清军们杀红了眼,将他们当成叛军给一起剁掉了。

一场厮杀却是持续到半夜,也不知道是清军还是周家的人,放了一把火将宅子直接给点燃了,大火熊熊燃烧着,连同周边的宅子也一同被点燃了,一股黑烟在城内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周边的百姓们眼见得自家的宅子都被点燃了,再也顾不得当锁头乌龟,开始积极地救火,只是在水火面前,人力何其有限,只见那火越烧越旺,却是映红了半片天空。

就在城内一片混乱之际,一名身着黑衣的汉子却站在暗处冷冷望着眼前的这一幕,他看了许久,这才扭头而去,此人正是杭州织造孙文成。

早在复汉军兵进江宁之前,孙文成便已经偷偷溜进了江宁城,不过他的行踪十分隐蔽,因此并没有被任何人发现,至于总督府要举行的这一场鸿门宴,自然也没能瞒过他的眼睛。

孙文成很敏锐地察觉到了,眼下反水的时机已经到了,如果再不抓紧时间,等到江宁城彻底攻下来以后,自己到手的功劳都飞了,因此对于这场宴会,他还是相当关注的,如今眼看着周家已经彻底被毁,他心里却多了几分戚戚然。

原因自然很简单,如今有了这么一番兔死狐悲的好戏,江南的士绅就算再怎么软骨头,也不会放任不管了,因为江宁的周家都被灭掉了,其他家族再怎么忠心耿耿,这时候心里也得犯嘀咕了。

一名黑衣汉子快步走了过来,在孙文成耳边轻轻嘀咕了一阵,却让孙文成听的心神一震,他却是看都不看那熊熊燃烧的宅子,转头便离开了。

江宁毕竟是千年古都,在繁华之下也隐藏着一片黑雾,乃江宁城各大势力在暗中里交锋的场地,正是与江宁县同府同治的上元县。

在数名黑衣人的簇拥下,孙文成来到了上元县的一处酒楼里,随后又被人在眼上蒙住了布条,被装进了一辆马车当中,吱吱呀呀地向着街巷深处而去。

经过了好一番折腾,孙文成感觉自己就像被装进了罐子里一般,摇摇晃晃分不清东南西北,直到被人解开面纱时,他才感觉面前出现了一道刺眼的光,却瞬间有暗淡了下来,接着他努力睁开眼睛,却发现面前站着一个身着青衣的中年汉子。

汉子手里捧着一本书,又仿佛是一个账本,正在细细读着,瞧见了地上的孙文成,却是转过头来笑道:“孙大人,此番别来无恙啊!”

孙文成原本心里还有些气,可此时听到这句话,却一下子变得警觉异常,仿佛看到了天敌一般,他的汗毛一下子竖了起来。

“你是枭?”

中年人笑了笑,轻轻拍了拍手,两名侍女却是走上前来,将室内的烛台尽数点亮了,这下子却让孙文成看清楚了,面前的这个中年人正是当初跟自己交手的影子中人——枭。一想到这里,他的声音不由得有些发抖。

作为康熙在江南的耳目,孙文成与影子在江南的交手不止一次两次,特别是在军情处还没有铺到江南来的时候,影子几乎就是孙文成的噩梦,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影子几乎遍布江南,窃取情报和秘密暗杀几乎时常发生。

其中在江南负责影子的便是枭,孙文成跟他交手以来屡屡吃亏,对此人更是铭记于心,后来在康熙与复汉军大战之前,孙文成与枭有过一次真正的交手,二人几乎是擦面而过,因此也让孙文成很快便认了出来。

中年人脸上带着微笑,轻声道:“枭是我的代号,并非真名。如今孙大人弃暗投明,已经归附我复汉军,自然不必瞒着大人,鄙人姓宁,名罗远,目前忝居复汉军情报部主事,也就是你们所说的影子。”

孙文成眼神一凝,随后笑道:“宁将军,如今此番相唔,却是令人意想不到,只是先前多有得罪,还望宁将军见谅。”

宁罗远脸上堆着笑容,他伸手将孙文成扶了起来,“孙大人如今弃暗投明,实在是我复汉军之大幸!大都督已经知道了大人的情况,在我来之前千叮咛万嘱咐,大人能来,一切条件都可以答应!”

孙文成听到这话,尽管心里也清楚对方所言或许有些夸大,可是心里依然是暖洋洋的,对比清廷,孙文成不由得想骂娘,当初在这个杭州织造的任上,为康熙干过多少不要脸的事?

康熙要南巡,孙文成上任之后的第一件大事,便开始大兴土木为接驾做准备,为了让康熙皇帝能够从织造府直接乘船到达西湖,孙文成直接开启涌金水门,引水入城内,河广五尺,深八尺,至三桥转南,又折而东至,一直能到织造府的门前,目的就是为博得康熙的欢心,可最终康熙也没能去成,却是浪费了多少民脂民膏。

至于孙文成干的其他事情,那也是数不胜数,什么帮康熙弄高士奇收藏的书画,什么为康熙传递仇兆鳌的私人物件啊,那可是相当多,这后来的亏空是怎么来的?还不是为了照顾到康熙的面子,干这些破事干出来的!

可是到了,康熙撒腿走人了,上来一个雍正就开始想给江南三织造放血,这让孙文成如何能忍,如今见到复汉军盛情邀请,也就将顾虑抛之脑后了,他跪下道:“孙某愿为复汉大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得了这么一番话,也算是孙文成正式加入了复汉军,他感觉自己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这身份立场转变过来了以后,整个人的精气神就完全不一样,也开始想着在新主子面前立功了。

“启禀大人,大都督既然已经快要兵围江宁,那卑职不妨在江宁城内以为内应,到时候里应外合之下,江宁自然唾手可得。”

宁罗远却是轻轻摇摇头,缓缓道:“大都督的意思,是让你回杭州配合杨宗仁的团练策,其中的关键便是要你能够掌握其中一部分团练,在关键之时行关键之事。”

“嘶........”

孙文成是个聪明人,他很快就想到了这里面的问题关键,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宁罗远脸上带着几分钦佩之意,“这是大都督亲自做的决定,你身肩杭州织造,正适合去做这一件事,如果能够成功,到时候的团练就会彻底变味,雍正到时候再怎么大胆,也不敢再满朝反对下,强行推行团练策!”

在雍正定下以杨宗仁推行团练策之后,宁渝对于团练的态度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因很简单,如果只是范时绎和江南的士绅搞这个团练,那肯定是会变味的,最终能不能搞起来都两说。

可是来了一个代表雍正的杨宗仁,就可以绕开江南的这些利害关系,从更高一层的角度来做这件事,只要将江南的团练给练了出来,就说明清廷有了这么一招底牌,到时候在关键时候还可以在浙江、福建以及两广等地施行,那么复汉军一统南方的大计,自然也就受到了影响。

正因为如此,宁渝才定下了收买分化之策,原本是打算收买曹家的,可是孙文成在这个时候跳了出来,却是比曹家更合适的人选,而且一旦孙文成起事,就会彻底将八旗与天下汉人之间划出一道分界线来,信任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到时候杨宗仁自己都会受到抵制,因为他的身份始终是个汉人,而团练一事同样也离不开汉人,这便是清廷如今真正的痛脚。

“如此反而更妙......”孙文成大为叹服,只是心里也有些不甘,“卑职会回到杭州,去掌握浙江的团练,可是如今江宁已经近在眼前,这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

宁罗远嘿嘿一笑,他轻声道:“江宁事关战局根本,岂能有误?如今却是有个人比你更适合做内应了......”

江宁的一番明争暗斗,让局中的人看得十分精彩,可是对于局外的人来说,却显得一片混乱。而在这种情况下,宁渝所率领的都督府禁卫旅和第一师,还有第三师,一共合计两万八千人,一路赶到了大胜关之下。

对于江宁而言,大胜关的地理位置显得极为重要,早在前明时,明太祖便是在此地设伏,击败了陈友谅数十万军队的进攻,后来才改名叫做大胜关,因此此地地势之险要可见一斑,历来便是江宁的江防要塞和中转港口。

范时绎自然不会不懂,他已经安排了两万绿营,正在大胜关驻守,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守住整个江宁西边的门户。只是所谓的两万清军绿营,在宁渝看来却如同土鸡瓦狗,实在是不堪一击。

次日,复汉军在大胜关下排出了阵型,其中第一师再一次肩负打头阵的责任,他们一个个挺胸碘肚,穿着明亮的铁甲,队伍排列的极为整齐,看上去威风凛凛,反倒是大胜关上的清军,则一个个瘦弱不堪,手里的鸟枪几乎等同于烧火棍一般,难以使用。

战争的爆发始终都是非常快的,李石虎带着第一师的一个团,直接上了头阵,带着人马就往大胜关方向扑去,大量的火炮也发出了怒吼声,在漫天飞舞的弹丸中,清军的抵抗几乎就像是一块破棉布,被人几乎是一捅就穿。

驻守大胜关的清军绿营兵们,只是简简单单放了几下鸟枪,就已经被复汉军攻进了城内,他们一个个几乎是在哭爹喊娘地向着关外跑去,接着却又被复汉军的火炮给命中,酿成了一幕幕的惨剧。

宁渝心里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幕,他没有丝毫的诧异,只是一面眯着眼睛望着眼前的大胜关,另一边则是在心里盘算着,这江南如今都成了熟透了的果子,只等着他宁某人来摘罢了......就是不知道,这个团练到底有没有两把刷子?

第九十六章 高价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师变故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难道错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争纷纷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与火枪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奋斗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宁危局?第二百九十一章 布局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旧迎新第一百三十一章 称王第四百六十章 难当的大清官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银本位制度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七十九章 吃面第三十七章 军事编制第十五章 宁氏钱庄第四章 失亲孩童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来使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远第二百六十六章 财政改革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二百零九章 决战练潭镇(二)第两百八十一章 江宁谍影第二百二十二章 针锋相对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一百一十一章 联姻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康熙(八)第四百七十章 大决战之生死博弈第五十章 千古圣君第五章 家族产业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军第二百一十三章 决战练潭镇(六)第五百四十三章 责任内阁制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历帝第十六章 拜师风波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战桐城(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三百二十六章 风云之变第四十一章 铁与血第五百一十五章 双方心机第一百七十七章 关键抉择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四十六章 内部审查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十一章 杀人立威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三百六十八章 种痘之法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五百四十三章 责任内阁制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为臣道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让领土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耻与风骨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风第六十二章 举大白,听金缕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继位第五百六十六章 战漠北(一)第三百九十章 谁买谁就是傻子第二十六章 宁家别院第四百四十三章 谁都逃不了第两百八十一章 江宁谍影第三百六十三章 欧洲的中国热第三百二十三章 枪和骰子第八十章 劝降第六十一章 去辫第一百二十八章 还能怎么打?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掷第七十章 震动天下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鉴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三百零九章 立国称制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一百九十三章 缓兵之策第三百四十九章 两广攻略第一百四十章 备战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难道错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废除弊政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个都跑不了第六十章 父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五百五十六章 区区十万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折参奏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四百四十六章 没时间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