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

江南之地,远离朝堂,由此滋生的江湖组织可谓花样百出,正应了江湖之远这句话。各行各业在江南滋生之际,也诞生了许多帮派,甚至还有白莲教掺杂其间,而漕帮便成为了其中的代表势力。

张廷玉之所以提到漕帮可以利用,便是其对于江南地下势力认识的结果,因为相对于其他的帮会而言,漕帮眼下确确实实陷入了生存的危机当中,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一点就着的炸药桶,而这些都要从漕帮的源头说起。

漕帮所存在的根源便是那条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自隋唐之时,朝廷便无比重视漕运的作用,为此甚至不惜开挖运河,而后隋唐以降,大运河的漕运功能仍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像宋代各路转运司,便也被称为是“漕司”,是地方三司之一,转运使的职权被得到进一步加强。

等到了明朝的时候,特别是永乐年间,对蒙古用兵需求越来越大,永乐皇帝为了保障充分的后勤补给,于是便从卫所军队吸纳当地人口与流民组成了十万人的漕军队伍,从而将漕运开始体制化,等到迁都北京之后,漕运更是彻彻底底成为了国家的命脉。

在之后的三百年时间当中,漕运制度孕育出来了大量的码头地带,以及围绕这些码头地带生存的水手、纤夫、舵手.......特别是漕运制度当中的机制极为复杂,因此既有大量长期固定人员,还有许多临时工,这些广大的漕运参与者构成了数量庞大的一个群体。

当上百万人围绕着漕运生存时,这些人的社会关系网络难免变得越发复杂,而在这一长期的过程当中,漕帮也就渐渐开始成型,其组织行事也越发复杂。

可是到了今天,漕帮却并没有越来越兴盛,反倒有分崩离析的迹象,其首要的原因便是宁楚在南京立国,彻底断绝了到北方的漕运,那么围绕着南北沟通的漕运生存者们,自然也就断了生计。

张廷玉很早就发现了这一迹象,可问题是先前一直都没有顾得上,也不屑于使用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漕帮人员,可如今随着宁楚统治的稳固,以往的方式都渐渐失效,反倒是这些漕帮倒还有一二可以利用之处。

“皇上,如今漕帮上下衣食无靠,面临生死存亡之境地,若是被我大清所用,在楚逆之地造出一番声势来,倒也不错......若是能成,上百万漕运百姓发作起来也够楚逆好受的,即便是不能成,于我大清亦无害。”

雍正听了这一番话,不由得心里一动,“此事朕知道了,你下去安排便是。”

说到底,雍正皇帝面子上还是将江南的百姓视为自己的子民,自然不好说出一些太露骨的话来,如今让张廷玉去安排,成功了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不成,导致漕运百姓们被杀,那也不是他这个皇帝的干系,纯粹是张廷玉的锅。

张廷玉心里自然明白,便磕头离去,等到回了府邸之后,顷刻间便写就了一封书信,差人从秘密渠道带去南方,诸事既毕之后,这才长长叹了一口气,便在书房里练起了字来。

只是张廷玉写字之时,心里却是燥郁难安,一行字始终写的不成体统,于是便索性放开了压抑的情绪,酣畅淋漓地书写了起来,写完之后方才搁笔,长长舒了一口气。

而此时在书桌上的白纸上面,已经被写了一个大大的“杀”字,望之令人生畏。

.........

南京客运码头上,一艘极为不起眼的广船缓缓停靠了过来,从上面下来了几名衣着打扮十分古怪的男子,他们头上留着月代头的样式,腰间则挂着长长的武士刀,其中为首一人反而穿着一身大明服饰,发髻也是一副汉家儿郎的模样。

“朱君,阔别多年,你终于再一次回到了天朝之地。”

一名留着月代头的青年人,操着一口极为古怪的大明官话,望着那名留着大明服饰的年轻人,发自内心地祝福着。

那名被称为“朱君”的年轻人脸上浮现出一丝激动的神色,只是很快也收敛了起来,随后表情里反而流露出几分痛苦,“如今世事已非,大明已经成为了历史,不孝子孙即便回到了华夏之地,可是又能如何呢?”

“朱君,可是如今天朝重立汉家正统,你难道不想去见大楚天子吗?你知道的,我作为德川将军使臣,是完全有机会觐见天子的!”

说话的月代头身份确实不一般,他叫做松平纲吉,作为江户幕府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的使者,来到了宁楚,而他称呼为朱君的那名年轻人,来历也非常不简单,是当年大儒朱舜水东渡日本留下来的后裔,叫做朱毓彦。

所谓朱舜水,原名乃朱之瑜,是王阳明、黄梨洲的同乡,但是他比黄梨洲长十一岁,在明朝灭亡之际,他不忍心看到神州陆沉,于是毅然决然之下,选择了东渡日本,而后受到了水户藩主德川光国的礼遇,执礼甚恭,不敢直呼其名,因此朱之瑜便以舜水为号,意为“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

寻常人虽然不知道朱舜水的大名,可是他在日本的名声却非常崇高。日人尊称朱舜水为“泰山北斗”,每逢其讲学之时,许多年老的日本学者也扶着拐杖前去听他讲学,而朱舜水在日本待了二十余年,他的学生也遍布整个日本和朝官,甚至还形成了以“舜水学”为宗旨的日本“江户学派。”

可即便如此,朱舜水一生中都翘首以盼能够重回故土,然而一直到死都没有机会,而随着复汉军兴,并且在南京建国之后,远在日本的朱舜水后裔朱毓彦也自然得到了这么一个消息,正巧江户幕府将军德川吉宗遣使来华,便一同来到了南京。

“松平君,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故土重游,我还不想就这么去直接见天子,就先在这南京的街头看一看吧......”

朱毓彦生于日本,长于日本,尽管他在父辈的养育下掌握了一口熟练的汉文汉话,可是他对于故国的回忆,也仅仅只是停留在纸上,成为了一个符号一般的存在。

在这种情况,朱毓彦对于故土的情感极为复杂,因此便拒绝了松平纲吉的好意,选择了在南京独行。

然而在实际上,朱毓彦和松平纲吉的行踪,已经经过影子传递到了宁渝的手里,对于这位前明大儒后裔,他心里着实有几分好奇。

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战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战,我便战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战桐城(上)第四百零八章 你们想造反吗?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第五百六十三章 惨烈搏杀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二百五十一章 掷弹营,万胜!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战桐城(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六十八章 兵败如山倒第二百九十章 收买人心第二百三十四章 战康熙(四)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关!出关!第两百八十一章 江宁谍影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机的野望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结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尔丹策凌的奋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围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宝盆第四百三十八章 为万世开太平第四十七章 宁千秋第二百一十章 决战练潭镇(三)第七十九章 吃面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乱的俄罗斯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战桐城(中)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鲜利益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层第一百零四章 源头第二百七十四章 谢主隆恩第三百一十三章 捞钱是王道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问世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问世第一百三十一章 称王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两百八十一章 江宁谍影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护府第六十二章 举大白,听金缕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五)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二百九十六章 龙兴之地第五百章 陛下要赖账第三百二十五章 厘定制度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货可居第三百九十五章 联土抗楚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来个大的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九)第五十一章 圣眷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财政改革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三十七章 军事编制第四百二十九章 处置老八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二百三十二章 战康熙(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耻第三百九十一章 让人心跳的数字第四百零六章 营啸之变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还是不用?第二百三十六章 战康熙(六)第二百四十章 战康熙(十)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阴抗清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二百四十四章 决死之争第二零五章 白莲内斗第三百九十七章 战土狼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业革命的前夜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军第二章 奴才第四百六十章 难当的大清官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绅的本质第五百一十章 飞蛾扑火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勋定衔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劳永逸第九十三章 仙桃营第一百一十八章 临湘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第三百七十八章 来人!上地球仪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二百七十八章 压榨殆尽第一百一十章 乱起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银本位制度第一百零七章 勋阳府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当大汗第八十章 劝降第二百七十八章 压榨殆尽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二十五章 敢问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