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战起

“好,既然你有这样的信心,那朕自然也不会吝啬,你但凡有所需求,朕自当照准。”

宁渝脸上带着几分欣喜之色,军马培育堪称是百年大计,特别是在这个年代里,尽管火器已经开始迅速发展,可是骑兵的地位依然难以取代,始终都是不可或缺的战略兵种。

对于复汉军而言,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骑兵,毕竟将来一旦北伐,就要在平原上面对八旗和蒙古骑兵的冲击,尽管宁渝在先前的大战中,已经战胜过八旗骑兵,可是那也有地形限制的缘故,若是真到了开阔地带,可就说不准了。

因此在明年北伐之前,宁渝手里急需一支相关的骑兵部队,最好是经过训练完成的胸甲骑兵,才是目前复汉军最需要的力量。

而在将来,复汉军当中也会装备大规模的骑兵部队,才能在北面跟老毛子争锋,否则没有骑兵的策应,这一切都无从谈起。正是因为这些需求,宁渝才会让恩斯特从西方搜罗马种专家还有相关的骑兵人才。

约翰微微一笑,他已经从恩斯特那里知道了大皇帝有多么慷慨,倒也丝毫不客气,“陛下,如果是给我个人的赏赐,爵位、金钱都是我所需要的,如果是改良马种所需要的,那么首先是大量的种马,其次是苜蓿草。”

当约翰说完之后,众臣脸上却是微微一皱,心里暗自鄙夷这西人就是没见过世面,哪有这般索要钱财爵位的?实在是太粗俗也太没有涵养了。

不过宁渝听完后,反倒觉得此人颇为直爽,当下便大笑道:“约翰,朕绝不会辜负帝国的功臣,等你培育出帝国需要的军马之后,朕赐你伯爵爵位,再加上二十万元银元,如何?”

伯爵?!二十万银元?!

约翰脸上闪过一丝贪婪的神色,随后又转为了狂喜,这可是他做梦都想不到的巨大赏赐,随后便连忙跪在了地上。

“大皇帝陛下实在是太慷慨了!我愿意为大皇帝陛下培育出合格的军马来!”

有了钱和爵位的诱惑,这人做事的动力也就不一样了,约翰连忙跟宁渝主动介绍道:“大皇帝陛下,若是想要培育阿拉伯马,现在的这些牧草还不行,必须得换成黑麦草和苜蓿草,才能更好的满足马匹的需求。”

“苜蓿草?黑麦草?”

宁渝尽管不懂畜牧养殖,可是也明白牧草的重要性,其要求也非常多,要产草量高,还要草质柔嫩,再生力强,并且需要多种丰富的营养,马儿的适口性还要好,才能作为牧草,因此并不是什么草都行。

“是的,陛下,我们需要将这里的牧草全都换成这两种,然后还需要在其他地方也要种植牧草,才能扩大咱们的养殖规模。”

约翰一脸认真的说道:“有了这两种牧草,可以混合起来喂养,避免单种牧草导致马儿出现生病的问题,还能更快的长成。”

这个问题并不算大,因此宁渝也很爽快地答应了约翰的要求,反正军马的培育要持续展开许多年,花出去的银子怕是如同流水一般,倒也不重要了。

宁渝从黄寨军马场离开后,随即就下旨令枢密院军马处,在黄寨军马场开展军马培育工作,而西洋人约翰作为军马处顾问,亲自参与到军马培育中,名义上虽然是这么说,其实就是总揽整个马种培育工作。

为了军马培育工作,宁渝还专门调拨银元一百万元,让恩斯特继续遣人在各国搜寻阿拉伯马,尽数送到中国来作为种马,另外还要购买大量的牧草种子,要在南方寻找合适的地方种植,作为放牧之地。

这也是宁渝眼下的无可奈何之举,毕竟眼下蒙古不在他的手里面,也只能选择在南方种植牧草养马了,不过等到统一之后的,到时候就有可以将蒙古草原给利用起来了。

除了长期性质的战马培育工作,宁渝还调拨了足足二百万元,专门在西欧各国购买战马,由于战马的价格相对于种马便宜一些,大概在八英镑到十二英镑左右一匹,也就是八十银元到一百二十银元直接,基本能买两万匹战马左右。

虽然说有两万匹战马,可是真要训练加上装备等等乱七八糟的,算上损耗,大概也就能装备一个禁卫骑兵师出来,大概也就八千人左右的水平。

当然了,对于宁渝而言,光是一个禁卫骑兵师还不够,还需要发展大规模的龙骑兵,也就是骑马步兵出来,而骑马步兵用蒙古马也就足够了,在价钱上相对便宜不少,因此可以装备三到四个骑马步兵师出来。

光有战马也还不够,毕竟在战争中还需要大量的挽马和驮马,充作后勤使用,因此相关的后勤马匹也在抓紧搜罗,不过好在这种马的要求不高,因此倒也花不了太多的钱,只是在数量上会比较庞大。

由于骑兵部队本身的编制就在枢密院里,因此这部分预算原本就在账上,只等待着来自西方的战马就位即可,还有就是从各种渠道搜集蒙古马了。

这样一来,宁楚有胸甲骑兵作为冲锋的箭头,也有骑马步兵作为快速运动的战略部队,在骑兵部队上与清廷就有一定的抗衡能力,不必过于担心骑兵方面的短板。

至于更遥远的计划,就是在战马培育完成后,就要进行大规模培育存栏,未来的宁楚在战马方面至少需要五十万匹以上的存栏规模,在挽马方面更要突破一百到两百万匹存栏,以此实现大规模的配给。

等到回到南京之后,宁渝才得到了西南方向的战事动态,宁祖毅已经将程铭等人新制定的计划呈递了上来,他也没有过多去表态,毕竟事关前线部队,后方难以掌握一手情况,尽量不要胡乱干预,这是宁渝定制的规则。

“这一仗的结果,怕是比我们预想当中的还要快.......”

宁祖毅脸上带着几分慎重,轻声道:“眼下程副使他们的计划,其实就是在逼鄂尔泰,若是鄂尔泰不保贵阳,现在就得撤,否则一旦被复汉军的三个师堵住了后路,怕是想走都难看了。”

“哼,鄂尔泰不愧是雍正看重的人,他想将咱们的军,可是朕派去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咱们就反将他一军!”

宁渝脸上带着一丝冷笑,其实黔省一战原本没有这么复杂,主要还是土司那边都站在了鄂尔泰身边,才使得鄂尔泰下定决心要跟复汉军硬碰硬打一场,根源依旧在宁楚对土司的政策上。

可是对于宁渝而言,如果是这样就能逼迫他退步,岂不是对前线将士的不信任?再说对土司之战,原本就在西南大战的计划当中,却是不能再改。

“既然要打,干脆打得大一些,传令常山王,入川之战可以提前,不能让岳钟琪再空出手去帮鄂尔泰,至于程铭那边,让他放心去打!”

“是........”

...........

随着宁渝的一声令下,常山王宁忠义率领的五万大军终于掀开了入川第一战,那就是水陆二路过巫山,齐攻四川门户夔州府,由于岳钟琪在夔州府布置了三万大军,因此一时间倒也难以攻克。

作为川陕总督的岳钟琪,在得到夔州府被围攻之际,正阴沉着脸看着桌子上铺着的舆图,而一旁的四川巡抚蔡珽同样是一副阴沉脸色,至于新上任的四川提督张广泗,则是满脸凝重之色。

“楚逆五万大军早不打,晚不打,这个时候打夔州.......哼,怕是意在滇黔二省。”

岳钟琪脸上带着几分不满之色,在南边打起来的时候,他还准备让张广泗带着手底下的督标和几个镇的绿营,去支援鄂尔泰来着,可没想到这看戏看的好好的,战火一下子就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四川巡抚蔡珽跟年羹尧一向不和,对岳钟琪倒没有太多的反感,他轻声道:“督宪,楚逆五万大军即便是别有意图,咱们也不得不谨慎为之,以下官根据之前的战事来看,若是不及时救援夔州,怕是三万大军也支撑不了多久。”

此话一出,却是让岳钟琪脸色一变,他在之前的安庆城可是吃过复汉军的苦头,自然不会有丝毫的小瞧之意,因此当即点头道:“不瞒蔡大人,本督打算尽起川中大军,与复汉军决一死战。”

听完这话,蔡珽点了点头,毕竟目前成都府各镇有清兵五万,加上夔州府的三万绿营,一共有八万人,抵御五万复汉军的进攻还是有可能的,毕竟夔州府地势艰险,是一处易守难攻之好去处,真打起来也不是完全守不住。

“可是大人,咱们得提防楚逆有其他的阴谋......毕竟眼下的水路是楚逆掌控在了手里,若是对方从水路绕开夔州府,怕是与我军甚为不利.......”

张广泗委婉建言,这话倒也不假,毕竟复汉军有强大的水师,你想守夔州可以啊,到时候直接来个直掏腹心,绕开夔州、绥定、忠州等地,直取重庆府和成都府,你拿什么来守?

真要是被复汉军就这么轻易占据了腹心之地,怕是在夔州的八万清军,瞬间就会散伙,毕竟大家的后路被断,连家人老小都落入了复汉军手里,还打个什么打?

蔡珽一听张广泗说的这番话,却是又觉得颇为有理,轻声道:“督宪,此番张大人所说似乎也颇有道理,咱们这般出兵,会不会太冒失了?”

岳钟琪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谁说我一定要去守夔州?他楚逆能打我重庆府的注意,难不成本督就不能直取宜昌府了?”

第四百四十三章 谁都逃不了第七十三章 再见崔姒第二百五十章 照样打崩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军第五百七十七章 进军星星峡第二百三十三章 战康熙(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庆暗战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四百零一章 马种改良计划第二百三十九章 战康熙(九)第五百八十五章 铁路兴国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会攻第两笔七十九章 利益攸关第四百零八章 你们想造反吗?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来到的决战第十六章 拜师风波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还有六十年?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紧的拳头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隐患第一百四十五章 围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谁求谁第二百三十六章 战康熙(六)第十章 寻矿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对王第二百零七章 强行成亲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决战之血雨山海关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与败第二百零四章 汉阳造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内乱第四百五十六章 长剑在手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决战之再战宁锦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业第三百五十二章 扩八旗,开满洲第三百九十七章 战土狼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义阳三关第三百三十六章 创建报纸第四百二十二章 对萨摩藩之战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庆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折参奏第五百七十八章 严正抗议的大英帝国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二百一十三章 决战练潭镇(六)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二百五十七章 夺嫡之争第五百六十章 阴差阳错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业1.0计划第九十四章 溜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关键抉择第一百一十九章 设伏第二百三十七章 战康熙(七)第五百四十五章 长缨在手缚蛟龙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赔本买卖第二百一十六章 决战练潭镇(九)第九十五章 陈小公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康熙(八)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业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药第五百零二章 朝鲜失陷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袭北硖关(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决战练潭镇(六)第五十三章 祸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三百八十四章 御前会议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还有六十年?第三百四十九章 两广攻略第一百一十八章 临湘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变第四百五十六章 长剑在手第四百九十九章 黄河清,圣人出第五十四章 拒绝第二百一十六章 决战练潭镇(九)第二百九十六章 龙兴之地第五百三十八章 广州码头第四百二十二章 对萨摩藩之战第五十章 千古圣君第一百九十八章 长枫岭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四百六十五章 对比的烦恼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师大战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换铁第五百零四章 进攻盛京第一百二十六章 强攻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门提督第一百四十一章 战临江第二章 奴才第三百零九章 立国称制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决战之雍正吐血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军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过苦日子第二百九十章 收买人心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艰难唯一死第六章 雏鹰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