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内部审查

杜五一脸悔恨,涕泪横流,不住的磕头。而其他跪下的宁家管事们,心里再也不敢小看宁渝,能够一口说出杜五账册里的漏洞,想来也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绝非寻常可以糊弄。

果不其然,随后宁渝又是一本本的翻账,没有问题的会得到奖赏,有问题的也会当场指出来,一直到宁四带着几个身强力壮的护卫,将那些犯事的管事拖了下去。

在这一过程当中,宁渝没有做出任何的处罚措施,而这一切都会由家规决定。宁渝不愿意将个人的情感好恶强加在规则之上,无论是轻或重,都是对规则的破坏。

不过针对奖赏这一块,宁渝却是可以自行决定的,因为收纳人心,本身也是他这个少族长的份内之责,给人留下刻薄寡恩的形象总归是不好的。

对于这一番处理,宁忠景也是颇为认可的,特意找到宁渝,笑道:“这段时间主要在新的湖广商会和钱庄的事宜上忙碌,族内的事情也就荒疏了。所幸有渝儿查漏补缺,才没捅出什么真正的大篓子。”

宁渝对这个三叔一直都是非常有好感的,当即也笑道:“三叔说的哪里话,没有三叔在里外撑着,我宁家也发展不到如今的地步。世人都说我父在阵前搏杀,撑起了偌大的宁家,可是没有三叔在后方的支持,宁家也是发展不起来的。”这一番话说的宁忠景老怀甚慰。

宁忠景感叹道:“你今天查出的那几个家伙,其实也都是府里的老人了,我对他们向来是放心的——可是没想到就是这些人,黑了心肠,渝儿,这些人叔叔我会处理好的。”

宁渝微微皱眉,又舒展了眉头,认真道:“三叔,我觉得这件事给我们最大的启迪,不是如何去做事后的惩处,而是要加强内部审查。”

宁忠景好奇道:“内部审查?渝儿你说的详细些。”却是产生了兴趣。

这便是宁忠景,他是一个真正为家族愿意奉献一切的人,自从执掌宁家内务以来,便一直致力于整顿家族风气,因此是一个真正能做事的人,而这也是宁渝一向佩服宁忠景的原因。

宁渝坚定道:“叔叔,但凡大族之家,都需要有一对躲在黑夜的眼睛,盯着身后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如今的宁家,内忧外患之下,就更需要有这样的一双眼睛。”

“至于怎么做,侄儿打算秘密挑选人手,组建一只秘密的密探,将会深入到我宁家的所有产业以及布局当中,这批人会从雏鹰营当中挑选一部分,另一部分会从我宁家子弟中挑选。”

宁家本身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除了嫡系一脉,支系一脉的人口也是非常多的,在这个年代,什么人最放心?自然是宗族血脉最让人放心了,因此现在的宁家子弟中,本身就有一大批进入了雏鹰营,以及其他产业中。

宁忠景轻轻点头,道:“渝儿既然心里已经有了方略,三叔自然会鼎力支持。这家族内部不用担心,三叔替你去推开。只是......”说话间,却是有些犹豫。

宁渝心中一紧,对于他来说,这一类事情是必须团结家族大部分力量才能做的,否则肯定是无法继续下去,而宁忠景的支持对于他来说至关重要,便轻声道:“三叔若是有什么顾虑,不妨说一说。”

宁忠景此时反而犹豫再三,在宁渝的反复催促下最终长叹一声,苦笑道:“还能有什么事情,还是那个孽子的事情!”

宁渝一下子便明白了过来,是去年被踢出雏鹰营的宁千秋,给他这个三叔出难题了。

根据宁渝的了解,自从宁千秋被宁渝赶出了雏鹰营以后,也不说再去雏鹰营的话了,只是整日里酒醉不醒,没有踏出家门一步。

宁千秋虽然只是宁忠景的庶出子,可是内心对他还是关心的——原本宁忠景去年便想着让宁千秋去钱庄做事,只是宁千秋自己不愿意,便一直拖了下来。

如今的宁忠景也是无可奈何之下,才想到了宁渝,作为一个父亲,他其实也不太愿意让宁千秋加入雏鹰营,可毕竟是对方把宁千秋从营内赶出去的,恐怕这个难题还得宁渝来解开。

宁渝细细思索了一下,心里也有了定计,便跟着宁忠景去了孝感县的一所别院,这处小别院是宁千秋回来后居住的宅子,平日也没有安排什么人来伺候,只有府里的一个老仆在每日里照顾他生活,做一些汤水送过去。

宁忠景带着宁渝走到大门前时止步,深深叹口气,道:“渝儿,我就不进去了,这商会的事物繁忙,明日里便要去武昌常驻一段时间,这府里上下就拜托渝儿了。”说到这里,宁忠景深深望了一眼别院,”至于这里,渝儿看着办吧。”说完便头也不会的离开了。

宁渝读懂了宁忠景没有说出口的话,很简单,若是宁千秋还有用,便拉他一把,让他重新振作起来。若是不堪用,便让他在这别院自生自灭。

他宁忠景不需要这样的废物儿子,宁家也不需要这种废物子孙。

宁渝虽然从后世穿越而来,可他自幼都是孤儿,因此对于这种生存哲学并不陌生,那就是生存从来都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没有价值只会被淘汰。

这种残酷的生存哲学,原本早已经深深烙进了宁渝的骨子里,在这个时代不断生根发芽,最终占据了宁渝的整个思想。而在这个时代,绝大部分人也几乎都抱着这样的生存逻辑。

不努力,是真的会饿死的。

宁渝走上前去扣了扣大门,里面却是一片安静,过了好一会,一个老仆才从里面把门打开,见到是宁渝,便恭敬道:“少爷过来了,千秋少爷在里面。”

宁渝点点头,便大跨步走进去,这别院并不大,跨过小别院就是正厅了,因此宁渝三步并作两步就来带了正厅,此时宁千秋依然在饮酒。

宁千秋抱着酒坛子正在酣睡,鼾声震天,酒液将胸前的衣服全部都打湿了,整个屋子仿佛一间大大的酒缸。

第二百一十七章 决战练潭镇(十)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学第二百六十八章 废除弊政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军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五百六十八章 战漠北第三百一十五章 议定国号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产业升级第三百二十一章 废除贱籍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战余音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决战之不惜一切第九十五章 陈小公子第二百零八章 决战练潭镇(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二章 奴才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爷党覆灭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闹一闹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级烂摊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为臣道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二百零九章 决战练潭镇(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国的余晖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劳永逸第三百六十三章 欧洲的中国热第九十一章 老天爷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鹤丸城第九十二章 雨战第七十五章 围城打援第三百三十六章 创建报纸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负重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进江南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三百九十章 谁买谁就是傻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勋定衔第五百二十章 归化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厘定制度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军机处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药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许将军见太平第三百三十六章 创建报纸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庆暗战第五百四十二章 党争要公开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兰阅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卖个好价钱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三百六十八章 种痘之法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换铁第六十章 父子第四十一章 铁与血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视制度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静第十五章 宁氏钱庄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五百二十章 归化城第六十八章 兵败如山倒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军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二)第四百章 忠臣义士第四百零三章 上当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扩八旗,开满洲第五百八十五章 铁路兴国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军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决战之不惜一切第十五章 宁氏钱庄第二百一十章 决战练潭镇(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时代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谈判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勋定衔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战桐城(上)第五十章 千古圣君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进无退第二十五章 敢问大志?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决战之再战宁锦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乱的俄罗斯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个厚道人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战漠北(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二百零四章 汉阳造第二百一十三章 决战练潭镇(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杀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六十七章 抉择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币还是友谊第五百一十五章 双方心机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四百九十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