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决战之死中求活

宋可进是一个真正的狠人,这个出身甘肃靖远的汉子,尽管出身将门,从小就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为了活下去,他甚至不惜去城里给人家当小工度日,为此宋可进忍受了无数人的讥讽和异样眼光。

从那时候开始,宋可进就一直在告诉自己一句话,一定要学会忍耐,一定要坚持活下去,只有活下去,他才有出人头地的希望!

没错,宋可进等到了希望,他成功的继承祖上衣钵选择了从戎,从一开始就成为了京城内外巡捕,成为了他的立身之阶。

后来,宋可进等到了机会,他勤勤恳恳忠于职守,升为了京营参将,而后跟随年羹尧北征,率领精锐之师激战六昼夜,斩叛匪首级六百余,后来更是屡立功勋,被升为了直隶提督,就连雍正都对他器重万分。

如今,在面临艰难抉择时,宋可进再一次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他选择了向复汉军投降,而且他一旦决定投降,就直接下令斩杀营中所有八旗兵,既能防止出现意外,也是对新朝的投名状。

宋可进派人将头颅送到了复汉军军营当中,当下就得到了钱英的认可,因为作为一名绿营降将,这是最好的证明方式!

而随着宋可进的投降,不仅代表着天津方向已经彻底失陷于复汉军之手,也代表着清军没有了别的退路,只有退往京城。

因此,在得到了这个消息的时候,雍正再一次吐血了,他的脸色灰白,眼睛里透着赤红,甚至整个人都有些抽搐,而这一幕也吓坏了所有的大臣们,众人连忙叫来了御医,过了好久才让雍正恢复了平静。

从愤恨、恼怒再到无奈和绝望,雍正的内心经过了反反复复的曲折波动,他实在是感觉自己有些太累了,甚至累到让他感觉自己被人一点点埋进土里,直到再也看不到一丝光亮,而其他所有人,似乎都不能理解他的感受。

“药......”

雍正嘴里嗫喏着,他还没办法说出更完整的句子来,其他人听到以后,却根本不能理解是说什么意思,又不敢随意给皇帝喂药,只得跪在地上。

若是原先的总管太监苏培盛在这里,他已经能够明白雍正的想法,也就是他随身携带的丹药,可是苏培盛在出征前就被雍正打发去了盛京,如今换上来的小太监,根本不明白雍正的意思。

雍正见无人明白,只得费力地呼唤了一声,勉强吐出了几个字节,这下却是有人听明白了,原来雍正说的是‘灵宝丹’,那是比‘既济丹’药效更强的丹药。

徐元梦眉头一皱,他当然知道那个灵宝丹是什么玩意,实际上就是李卫搞出来的,自从李卫被人从山东赶出来之后,回到京城后后严格来说是要下狱论罪的,毕竟朝廷是让你去当山东总督,结果你被山东巡抚给赶出来了?还连带着山东一起投降了复汉军?

放在以往的时候,这事绝对是一件大事,当事者不光要被处死,九族估计都得论罪。

可问题是,这件事情最终在雍正的庇护下不了了之了,仅仅只是将李卫重新贬官为户部郎中,算是一脚踢回了原来的位置,让李卫逃过了这么一劫。

之所以李卫仅仅只是贬官,原因就是他给雍正皇帝秘密奏报,声称遇到了一个高人,唤作贾士芳,在民间有神仙之称,特别能炼丹药,然后就在雍正默许之下,送到了宫中来。

而这个所谓民间高人贾士芳,其实就是一个骗子,原来是京城里的一个道士,因为行为不端而被开除出道籍,后来便流落到了其他地方,以骗取钱财为生,而李卫本来就经常接触三教九流的人物,经过一番交流后便认为此人颇有本事,便将他献给了雍正,以此博取下次复起的机会。

而贾士芳自从进宫之后,也算是干了不少事情,他不知道从哪里从来了一套‘按摩之术’‘秘咒之法’以及‘炼丹之术’,将雍正服侍得十分愉悦,连头疼都减轻了几分,因此对其深信不疑,常常随身携带贾士芳炼出来的‘灵宝丹’。

经过了雍正的提示之后,随侍的太监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他从百宝箱里拿出了一个小匣子,里面就装着‘灵宝丹’,给雍正皇帝服用了几颗下去。

说来也怪,当灵宝丹服用之后,雍正皇帝整个人直接打了一个哆嗦,接着说话也正常了,脑子也正常了,整个人除了精神比较萎靡之外,其他的都恢复了正常,唯独脸上的神色却透着几分不正常的红。

“宋可进此辈,着实阴险狡诈,此番叛乱想来密谋许久,只可惜天津诸地八旗兵丁未能识得此辈用心,如今惨遭了毒手.......朕心实痛惜不已。”

雍正是真的很痛心,可是他痛心的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不能将所有的汉臣给换下来,在他心里,已经将所有的汉臣头上打了个叉,只是却没有足够有能力的满蒙臣子替代而已,以致于眼下也不得不咬着牙继续用。

徐元梦这个时候也没有了攻击汉臣的意思,在他看来眼下发生的这一切,实在太正常不过,汉人有句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当年大清入关时意气风发,处处都是明廷的降臣,而今日大清日落西山,大家伙自然也就重新另投他人了。

指望绿营人人都对大清忠心不二,那简直就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很显然,雍正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并没有继续牵连到所有的汉臣身上,因为这样除了将其他的汉臣都给逼反以外,没有任何意义,而眼下的大清或者说八旗,还离不开汉臣和剩余的绿营。

“蒋廷锡,拟旨给张廷玉,让他立刻跟俄使谈判。朕命庄亲王允禄、大学士张廷玉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俄国使臣议定出兵条款,只要俄国愿意相助大清,前番所议一应条款,业已照允。仍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俄国之欢心......”

“嗻,皇上。”

蒋廷锡脸色沉重,他明白一旦通过这条圣旨,只怕以俄人的性子,非要狠狠咬下来一块肉不可,可是局势如此,又能怎么办呢?

雍正脸色苍白无比,却又坚定无比,随后望向了一脸惊诧莫名的徐元梦,低声道:“如今我大清虽然尚未决战,可是只剩下三成的胜势,若是将这三成都给赌进去,只怕将来就是亡国亡族的下场,朕不欲如此决绝........”

“还请皇上明示。”徐元梦跪在了地上,局势发展的实在太快,他感觉自己的脑子都有些乱了。

雍正皇帝微微长叹一口气,“天津既失,京城危在旦夕,朕需要回京稳固大局,与那宁楚之争,只能先放放了.......徐元梦,朕要你去联系宁渝,不为其他,就只为一点,倘若能够议和,我大清愿意放弃一切关内领土,就连京师朕都会原模原样留给他,只为双方罢兵言和,且需要锦州的复汉军彻底,朕就即可率八旗出关,可与他称臣.......”

徐元梦涩声道:“皇上,奴才只怕......只怕那楚逆不肯善罢甘休......”

雍正嗓子有些沙哑,他微微叹气,“无论成与不成,你都要拖住宁楚的脚步,哪怕一天或者是半天也好,朕要带着大军返回京师布防,还要组织八旗上下出关,眼下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都要宝贵,明白吗?”

“奴才明白.......”徐元梦深深吐出了一口气,眼下的八旗,真要到生死关头了。

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隐患第一百零七章 勋阳府第三百六十四章 陈采薇有喜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为南北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阴抗清第二十章 汇通钱庄第二百五十章 照样打崩第一百七十八章 劝降可行?第五百六十三章 惨烈搏杀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个都跑不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决战之大战宁锦第四百九十九章 黄河清,圣人出第三十二章 各方准备第二百七十七章 东进之路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个买卖第一百三十七章 触目惊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联土抗楚第十三章 父子夜谈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占拉萨第十章 寻矿第四百五十二章 运筹帷幄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个都跑不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二百一十一章 决战练潭镇(四)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货币第一百一十四章 亲征第二百五十四章 岳钟琪的野望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远瞩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远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鲜利益第一百四十一章 战临江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军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诈勒索第一百一十四章 亲征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税制改革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绿营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决战之天津登陆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争纷纷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战,我便战第一百八十三章 岂有意乎?第二十五章 敢问大志?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准格尔第二百五十七章 夺嫡之争第五百八十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发枪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块肉来第四百九十六章 辽东屯田策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师大战第七十九章 吃面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个厚道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让领土第一百四十一章 战临江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决战之再战宁锦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二百三十三章 战康熙(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军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盘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决战之血雨山海关第十九章 火炮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两百零三章 坚城不可拔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对王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掷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货可居第七十二章 扩军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三十七章 军事编制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占西安第一百零五章 头疼第二十五章 敢问大志?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决战之死中求活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三百九十一章 让人心跳的数字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个买卖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艰难唯一死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轨马车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块肉来第三百九十五章 联土抗楚第四百一十三章 卖个好价钱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赔本买卖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决战之最后通牒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变第二百四十章 战康熙(十)第四百五十二章 运筹帷幄第七十二章 扩军第六章 雏鹰营第四百一十三章 卖个好价钱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八十九章 初战第二零五章 白莲内斗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