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思想教育

宁渝在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将会在这里实行军事化管理模式,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雏鹰营成立的第一件任务,就是在各队队长的带领下,去山上砍伐树木,然后在木匠和泥瓦匠的带领下搭建自己的家,或者叫做军营。

宁渝将带来的砍柴斧头分给了各队的队长,每队三把斧头,然后一起向庄外附近的荒山行去,由于担心这些孩童年龄过小,若是遇上什么猛兽怕难以自保,便每队搭配一个护卫,这些护卫只负责保护他们,不会再做其他事情。

在少年们领着工具走后,宁渝便安排其余小厮在周同的带领下,将物资都运送到库房当中,并且开始给少年们准备吃食。

在这一方面,宁渝不会有任何的吝啬,他对周同下达的要求很简单,每日三餐,不准煮粥,全部要干饭,而且每天每人需要供应二两猪肉,每三日每队十斤鱼。

只是如此一来,却难为坏了周同,道:“小公子,这是不是吃的太好了...且不说鱼和肉,就是这每日三餐还不许煮粥就已经...这怕是比府中的小厮吃的还要好。”

宁渝道:“所需花费你无需担忧,如今我账上的银钱足以支撑一年,这一年里,你先按照我这个标准来做,若是无钱粮给你,是我的问题,若是我给了足够的钱粮,你要是还做不到这点或者胆敢克扣,严惩不贷。”说道后面,脸色尽管依然温和,可是语气却十分严厉。

初春时天气虽然有些寒冷,可是这些少年一个个在山上挥汗如雨,倒也不觉得冷。没有一个人敢于偷懒,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已经知道这是给自己等人盖房子,还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最后的生存机会。

在这个时代,生存从来都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需要去抢去夺,需要去拼命。

没有人有任何的怨言,只是在各自队长带领下,一斧头一斧头的看着树,只有大树倒下的时候,大家才会齐齐发出一声欢呼。就连在一旁保护他们的护卫都感慨不已,甚至有护卫被他们所打动,想要主动的加入到少年当中。

只是被为首的一个叫董策的少年给拦住了,他在少年当中有很高的威望,也是如今的乙队队长。

董策一脸诚恳道:“小子感谢各位护卫大哥的援手,只是少主曾吩咐过,诸位护卫大哥只负责保护我们,剩下的事情理应全部都由我等自己来做,若是连累护卫大哥因此遭受惩处,也是我等所不愿看到的。”

听完这一番话,众护卫们这才散去,只是这少年铿锵有力的话语,却让众人佩服有加。

众人一直到快忙道天黑时才收工拖着大树返回庄子,等回到庄子时,已经有十张临时做成的大桌子摆放在空地上,桌子上已经有热气腾腾的大米饭等着少年们了,桌子上还有许多萝卜和青菜,这一下子勾起了许多少年内心的脆弱。

少年们大多都想起了曾经在家跟着父母时的情景,如今人事已非,甚至许多少年的父母双亲已经饿死在了去年的大雪天里,再想到今天的生活,不由得红了眼圈。

宁渝站在了临时做好的木台上,正好可以将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正色道:“今日是我们雏鹰营的第一日,我今天要告诉大家一句话,从今日起,我雏鹰营所有人流汗流血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有什么委屈的,给老子憋着!这里是你的家,也不是你的家,是你的家是因为这里所有人以后都是你的骨肉兄弟!不是你的家,是因为在这里只要真正的汉子,那些哭哭啼啼的柔弱之辈,老子会一个个踢出去!”

所有人在台下呆呆的望着台上那道嘶吼的身影,他并不比这里的所有少年大多少,可是在不知不觉中,所有的少年都将这个人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大哥,真正的亲人。

这个从慈恩寺时见到的公子哥,这个一路陪他们走来的阔少爷,在这一刻抛开了所有的斯文儒雅,用最男人的方式告诉在场的所有人,你们要强大!

少年们止住了眼泪,握紧了双拳,齐声吼道:“流汗流血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站在台上的宁渝知道,从今天开始的雏鹰营,将会让所有人都会大吃一惊,他很期待,这柄宝剑的出窍,将会是多么的闪耀夺目。

在之后的十日里,少年们在工匠的引导下,终于盖好了自己的房子,虽然木屋十分简陋,可是能够遮风挡雨,每间木屋将会住下十人,十人为一班,设立班长一名。二十人为一队,设立队长一名。至于整个雏鹰营的营长,自然由宁渝所亲领。

在安排好一众建设事宜之后,宁渝便考虑到了上课一事,并亲自安排好了课程表,每天早上卯时(即后世五点)起床,参加晨跑运动,然后一直到辰时(后世七点)开始洗漱吃早餐。辰正开始上课,每日里会学习一些简单的文字,然后会有一个时辰的思想教育课,来教育这些孩子对宁渝本人的忠诚,以及对宁家的忠诚。

宁渝在前世看书时,发现袁世凯小站练兵都会有这样的思想教育课,以致于后面这些士兵不知有朝廷,只知袁世凯,而袁世凯也正是因为这批力量的辅助,终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因此设立雏鹰营之初,宁渝便已做好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准备,争取让这二百余少年真正成为自己的腹心力量。在白天的教育课只会到午正(即后世12点),后面的时间便都是培养这批孩子的军事能力和纪律能力。

如此又过了半月,宁家安排的两名先生也到了庄子,这二位一个姓甄,还是个童生,叫甄学问,一个姓贾,原本是个秀才,唤作贾秀才。这二人虽然真才学没多少,可是寻常教认字倒也不难,每人每月五两白银,堪称物美价廉。

这一日,宁渝将所有的少年都集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这些少年逐渐恢复了气色,一个个收腰挺胸,双腿并拢,两手贴在腿侧,站的笔直,接着左臂上抬横在胸前行了道军礼,齐声道:“先生好”。这军礼也是宁渝教给诸位少年的,看上去倒也像模像样。

甄学问和贾秀才一看这场景,感受到台下一道道逼视的目光,何曾见过这种阵势,恨不得当场晕过去。

可是宁渝却依然不满意,脸上严肃无比。

“你们没吃饭吗?”

“声音一定要洪亮!这样看上去像个什么?娘们唧唧的!”

“你,就你,许成栋,双腿并拢站直!你要是再弯下膝盖,老子让你永远站不起来!”

“董策,教教你旁边那人,看看什么叫军姿!”

......

宁渝的声音在空中回旋,却把甄学问和贾秀才二人吓到了,他们二人一看台下这场景,感受到台下一道道逼视的目光,何曾见过这种阵势,恨不得当场晕过去。

“这他娘的哪里是教书?这明明是检阅士兵来了...”

第三十二章 各方准备第一百零四章 源头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军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康熙(五)第五百四十二章 党争要公开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战桐城(中)第三百章 浙江吕家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兰阅兵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艰难唯一死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十五章 宁氏钱庄第五百三十章 东北开发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战桐城(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图穷匕见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决战之最后通牒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还没死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机已至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发枪第三百一十二章 扑朔迷离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税制改革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决战之遗诏留书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二百一十七章 决战练潭镇(十)第二百二十一章 谁不想活?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关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学第三百四十九章 两广攻略第二百三十三章 战康熙(三)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战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强宣传第三百四十章 县令们也要多学习第三百七十一章 凤翔之变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国之道第二百零九章 决战练潭镇(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竞争上岗第三百六十三章 欧洲的中国热第二百二十二章 针锋相对第三百零一章 复汉军在行动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决战之死中求活第七十三章 再见崔姒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占江宁第四百二十二章 对萨摩藩之战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别执行第四百五十二章 运筹帷幄第五百零二章 朝鲜失陷第九十六章 高价第三百九十四章 军校始定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坚不可摧第三百五十二章 扩八旗,开满洲第二百三十四章 战康熙(四)第十二章 问责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一百九十三章 缓兵之策第五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斗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奋斗第三百七十一章 凤翔之变第一百四十章 备战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五百零四章 进攻盛京第十二章 问责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为臣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称王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结第一百零八章 巡视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还没死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决战之遗诏留书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义凛然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亲征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战桐城(上)第二百二十章 奔袭北硖关(三)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三百零一章 复汉军在行动第三百六十三章 欧洲的中国热第一百二十四章 相持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进程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杀第九十二章 雨战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对决第二百三十八章 战康熙(八)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康熙(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财政盘点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会攻第三百六十九章 牛痘法问世第五百五十六章 区区十万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二百零九章 决战练潭镇(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业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进程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六十章 父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