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植树造林错了吗 (1)

丁露贞确实是个智慧的女人,她总能在被动中脱身出来,占据主动。她果真那么问了裴云心,结果裴云心无言以对。而且,她把对市纪委老周说的话,又向裴云心重复了一遍。

谁知裴云心听了丁露贞的话,却大不以为然,他说:“露贞书记,你不要因为康赛和露洁同居有情可原就把他留在办公厅。当初,是我不了解情况,才按照你的要求把康赛接过来。如果我知道康赛背后还有这么复杂的关系,我断然不会同意你调康赛。我既然能够亲自跑到市委党校把康赛接过来,现在我还可以再亲自把他送回去,只要有你一句话!想当初你袒护刘志国也是这样,我希望你不要忘记刘志国在三柳县种树捅的娄子,现在事情还悬着,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还在等结果!”裴云心之所以要这么说,是因为他作为办公厅秘书长是主管机关干部人事工作的,哪个机关干部出问题,他都有责任,出了一个刘志国,他就有可能被党内警告,如果再出一个满身是非的康赛,说明他没吸取教训,没做亡羊补牢的工作,弄不好他就该降级了。所以他不能不逼着丁露贞思考身边秘书的事。

刘志国在三柳县种树那件事,据丁露贞讲,那其实不是刘志国在种树,而是港川公司组织种树。是港川公司在拿下金玫瑰花园项目以后,想在老百姓中集资,但考虑到没建立信誉,没人参与怎么办?他们请有关人员出主意,刘志国便献上一个良策,为此拿到五万块钱“点子钱”:在平川市郊县开展“万亩大造林”业务。他当然不是让港川公司搞什么公益事业,而是要通过大面积种树,铺摊子,造成一种良好社会形象,为下一步给金玫瑰花园项目集资创造条件。同时,种树也可以赚钱。在中原地区栽种经济适用林,十年就是一个周期,所投资金就全回来了,而且对半儿赚了。因为栽种和管理一亩树木十年的费用,恰好是十年后一亩树卖出价格的一半。这个账刘志国和马李亚娜做过精确推算。现如今是商品经济社会,不赚钱的事谁干?平川市下属有九个县,其中四个县有山地,山地面积总共三十多万亩。说句不体面的话,这些年平川市只抓经济了,没怎么顾得上对山地的处理,基本上都是光溜溜的秃山。说秃山,并不是一棵树也没有,只是不多而已。要在山上种树,就得刨树坑,换好土,然后再栽种树苗。因为山上的原土不太适合树木生长。

这个方案起初一把市长单种烟没同意,因为他感觉港川公司根本忙不过来,一个庞大的金玫瑰花园项目足以令港川公司焦头烂额,怎么还能心有旁骛呢?如果不能全身心地投入金玫瑰花园项目,出了问题算谁的?到时候老百姓骂街骂谁?自然要骂一把市长。所以单种烟不同意。但如果这个方案通不过,下一步向老百姓集资就不容易做到。事情是一换扣一环的。最后刘志国越过孙海潮,越过单种烟,拿着这个方案径自找丁露贞来了。丁露贞问他:“你又不是市政府那边的人,你掺和他们行政工作干什么?”刘志国道:“植树造林错了吗?露贞书记,你没感觉这些年市委没抓环保,没抓植树造林是一大缺陷吗?现在市政府那边对这项工作摆不上位,所以需要书记出面说句话。

老实说,咱平川早就该在郊县大面积种树了,只要树木长起来,那就会立马改善郊县的植被和生态环境,而且,庞大的树林就是天然氧吧,对改善平川市的空气质量,延长广大老百姓的寿命,绝对是功德无量的事!我问过农学院的教授了,教授说,在城市的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只有40至50个负离子,而在树林中高达2万个以上。空气负离子除了使人感到精神舒适以外,还有保持人体生物电场的平衡、调节神经系统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改进心肌功能,增加心肌营养,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对降低血压、治疗神经衰弱、肺气肿、冠心病等也有一定的作用。大量负氧离子还能抑制病菌生长。咱们的山地都在平川市的东南方,而春夏秋三季都刮东南风,那时候正是绿树葱茏的时候,树木的枝叶经太阳照射会生出大量氧气和负离子,正是从东南方吹过来,您想想,市区的空气质量是不是一下子就改善了?而且一年四季当中有三季得到改善?”

刘志国有理有据振振有辞,直把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像真的一样。丁露贞正在犹豫之中,刘志国就把方案递上来了。他当然没告诉丁露贞,种树的本来目的是为了赚人气,为了给金玫瑰花园项目集资打场子。因为现如今老百姓对环保问题人人皆知,谁抓环保谁落好儿。丁露贞未能免俗,她主要从环保的角度思考问题,感觉这个动议是没错的,便在方案的抬头上批了“请单种烟市长酌处”几个字。单种烟看了这个批示,自然气不打一处来,暗想你丁露贞也太官僚了,怎么不看看港川公司有能力干这件事吗?不是明摆着虚张声势、不切实际,整个一个瞎忽悠吗?但单种烟终归批了“同意”。

为什么呢?因为此时他经过长久运作,已经在省政协谋好末座副主席的位置,马上就要调走。既然如此,还得罪平川市的上上下下的人们干什么?万一被哪个人中间插一杠子让自己走不成呢?他比丁露贞大十来岁,两个人在工作中常常处于不协调状态,或者根本说不到一块,于是,他就无意中减少了与丁露贞的沟通。感觉说也白说,费那口舌干嘛?不如想办法早点离开平川。最后,还真办成了。而且,在省里做政协副主席是享受副省级待遇的,这不是落了一个圆满而又光彩的结局吗?结局好,也算是对自己以往工作不顺的一个报偿。如果说,单种烟属于跑官要官一类人,并不为过,只是多多少少有些客观原因。

话说“万亩大造林”这个方案,如果是孙海潮拿着来找丁露贞,没准她还真会疑问多多,根本不同意,她至少会问:“你是一个副市长,怎么专为一个合资企业跑项目?那是你应该干的吗?”丁露贞对孙海潮说话口气是很冲的,尤其当他向她下跪求爱以后,丁露贞对他说话时每每都口气强硬。因为她感觉他似乎还不成熟,还处于小青年的青春期——见了靓丽女人就热血沸腾,能算成熟吗?这就是下级男人向上级女人求爱的风险——有可能被纳入上级女人的朋党圈子,也有可能被视为不成熟而遭遇不信任。而孙海潮不管不顾地向丁露贞发起爱情攻势是想进入她的朋党圈子,还是仅仅为了俘获她的身体?这无疑是个悬念,因为孙海潮没对别人说过这件事,而且他也不可能说。那是他埋在心底的秘密。他在电脑中设了密码的遗嘱里是不是说到这个问题,别人也不知道,因为至今公安局还没有破译他的密码。

刘志国拿到了一把书记丁露贞和一把市长单种烟两个人的批示,自然喜出望外,踌躇满志,他拿着“万亩大造林”的方案就去向港川公司的马李亚娜报功去了。估计马李亚娜会再赏刘志国一笔钱。而且数目不会小。至于究竟是多少,目前还是未知数。事后丁露贞还对刘志国叮嘱了一句:“不能只是改善平川市空气质量,光在东南方种树;在平川市的西北方也要种树,而且丝毫不能少,每年三四月份的沙尘暴不是都来自西北方吗?”刘志国信誓旦旦道:“好,我一定把您的意见转达给马李亚娜。”在某种情况下,一把书记或一把市长的秘书,其能量会胜过一个副市长。有些副市长不能办、不该办、不屑办,总之办不成的事,一把领导的秘书却有可能办成。为什么各级纪检委都制定了领导干部要“管住秘书,管住司机,管住家属”的要求?就因为他们身份特殊,手眼通天,神通广大。

那么“万亩大造林”的方案被批下来以后,港川公司干了什么呢?初期的情况我是知道的,那时候平川市的各种媒体轮番轰炸,三天两头刊登这方面的消息和广告,做足了文章,让所有的平川人都知道一个合资企业港川公司在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在平川下属的县里植树造林,为平川市改造生态环境。港川公司的良好口碑就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了。那时连我都感觉这个港川公司是个有头脑,有心计,有良知的好公司,赚钱不忘环保。而最后种没种树,我就不知道了。裴云心为了证明“对身边秘书不能姑息”,举出刘志国在三柳县种树的例子,想必种是种了,但种的不理想。于是,我向丁露贞提出,要带着冯小林去三柳县看一眼。丁露贞想了想就说:“去吧,想办法让三柳人说实话。”

市委机关的干部到下边县里办事、了解情况,未必能听到真实情况,往往是注了水,加了工的,因为下边要考虑自己的政绩和在领导者眼中的形象。平川市就曾经出现过这种例子:省里领导要来视察菜市场情况,平川市有关部门便赶紧提前跑到菜市场,让所有的人都一起动手做大扫除,菜筐里全都换上干净的新菜,卖菜者也都换上干净衣服,菜价也往下落。等到省领导来了一看,还真不错,干干净净,井井有条,菜价也不贵,连说,好好!转过天来便外甥打灯笼,一切照旧了。乱七八糟仍旧乱七八糟,垃圾遍地仍旧垃圾遍地。老百姓便骂街,说:“妈那X!你们只会欺骗领导,有本事就坚持一个礼拜!”能坚持,自然就是好事,不能坚持自然就不是好事而是作假。对这一点,丁露贞心知肚明。她曾在许多场合强调要解决这个问题,让各部门的领导从自身做起。但讲了白讲。人们该怎么样还怎么样。那么,这个问题的根子在哪儿呢?似乎谁都知道,却又谁都说不清。

三柳县确实在平川市的东南方。我找小车班要了一辆小车。不知别的城市如何,反正在平川市委机关,处长以下是没有权力单独要车的。处长要外出办事,一般都得自己骑自行车。如果非用车不可,就请书记或副书记安排。我要的这辆车,就是丁露贞打电话安排的。司机依旧是肖海亮。当我和冯小林坐上车,驶出平川市区以后,肖海亮蓦然间问了一句话,让我悚然一惊。他说:“康处长,你们是不是去三柳了解种树问题?”我说:“你怎么知道的?露贞书记对你说了?”肖海亮道:“没人对我说,是我猜的。”我说:“我们是办别的事,顺便问问种树问题。”肖海亮道:“三柳县县长给我打过电话,说种树这件事要劝刘志国千万不要放下,那么多人眼巴巴地等着拿报酬呢。”

肖海亮话里有话。三柳县县长为什么不给丁露贞打电话,也不给刘志国打电话,却要给肖海亮打电话呢?肖海亮不就是个小小的司机吗?但我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立即就被另一个意念代替了——那是我在一本书里读到的——那本书的书名叫《我给领导当司机》,里面详细地描写了一个领导的司机是如何独挡一面,呼风唤雨,被领导当成左膀右臂,而最后胆大妄为毁了领导的。对市委机关的小车司机绝不能等闲视之!于是我对肖海亮一下子就警醒起来。我不觉看了一眼他的后脑勺。因为我就坐在他的后面,而冯小林就坐在他的旁边。我感觉,他的后脑勺仿佛也长了眼睛。这时只听他说:“康处长,你这人太谨小慎微,你根本用不着天天让警察跟着你上下班,不会有人对你怎么样的。”

第61章 副市长给女书记留下什么遗嘱 (2)第13章 当领导就一定会有情人吗 (2)第1章 让不让有疑案的恋人出国第41章 检验实践的标准是什么 (3)第29章 两家诡谲的公司在干什么 (3)第32章 女记者何以身遭不测 (3)第21章 检察长和副市长比什么 (1)第2章 顺利成章的破产第23章 检察长和副市长比什么 (3)第56章 组织部从何入手 (3)第11章 去大寨红旗渠还是去温州珠三角 (3)第27章 两家诡谲的公司在干什么 (1)第12章 当领导就一定会有情人吗 (1)第39章 检验实践的标准是什么 (1)第49章 狐狸尾巴是怎样露出来的 (2)第37章 党校的工作有没有盲区 (2)第4章 我的身份是什么第40章 检验实践的标准是什么 (2)第44章 使用什么样的秘书最放心 (3)第33章 身居高位怎么处理婚外情 (1)第27章 两家诡谲的公司在干什么 (1)第2章 顺利成章的破产第23章 检察长和副市长比什么 (3)第51章 纠风,宣传部该做什么 (1)第14章 当领导就一定会有情人吗 (3)第37章 党校的工作有没有盲区 (2)第61章 副市长给女书记留下什么遗嘱 (2)第46章 植树造林错了吗 (2)第27章 两家诡谲的公司在干什么 (1)第2章 顺利成章的破产第18章 领导会不会追领导 (1)第32章 女记者何以身遭不测 (3)第44章 使用什么样的秘书最放心 (3)第45章 植树造林错了吗 (1)第38章 党校的工作有没有盲区 (3)第40章 检验实践的标准是什么 (2)第19章 领导会不会追领导 (2)第45章 植树造林错了吗 (1)第9章 去大寨红旗渠还是去温州珠三角 (1)第5章 不可理解的行为轨迹第33章 身居高位怎么处理婚外情 (1)第14章 当领导就一定会有情人吗 (3)第20章 领导会不会追领导 (3)第7章 女市委书记是不是很开放 (2)第36章 党校的工作有没有盲区 (1)第44章 使用什么样的秘书最放心 (3)第12章 当领导就一定会有情人吗 (1)第41章 检验实践的标准是什么 (3)第13章 当领导就一定会有情人吗 (2)第48章 狐狸尾巴是怎样露出来的 (1)第47章 植树造林错了吗 (3)第21章 检察长和副市长比什么 (1)第11章 去大寨红旗渠还是去温州珠三角 (3)第19章 领导会不会追领导 (2)第49章 狐狸尾巴是怎样露出来的 (2)第44章 使用什么样的秘书最放心 (3)第39章 检验实践的标准是什么 (1)第61章 副市长给女书记留下什么遗嘱 (2)第45章 植树造林错了吗 (1)第54章 组织部从何入手 (1)第27章 两家诡谲的公司在干什么 (1)第44章 使用什么样的秘书最放心 (3)第48章 狐狸尾巴是怎样露出来的 (1)第9章 去大寨红旗渠还是去温州珠三角 (1)第7章 女市委书记是不是很开放 (2)第15章 给恋人帮忙走什么途径 (1)第7章 女市委书记是不是很开放 (2)第6章 女市委书记是不是很开放 (1)第41章 检验实践的标准是什么 (3)第39章 检验实践的标准是什么 (1)第26章 恋人和恋人比什么 (3)第1章 让不让有疑案的恋人出国第58章 检察长如何告别自己的恋人 (2)第36章 党校的工作有没有盲区 (1)第1章 让不让有疑案的恋人出国第48章 狐狸尾巴是怎样露出来的 (1)第26章 恋人和恋人比什么 (3)第3章 年轻人的抵触心理第5章 不可理解的行为轨迹第32章 女记者何以身遭不测 (3)第12章 当领导就一定会有情人吗 (1)第8章 女市委书记是不是很开放 (3)第38章 党校的工作有没有盲区 (3)第51章 纠风,宣传部该做什么 (1)第16章 给恋人帮忙走什么途径 (2)第58章 检察长如何告别自己的恋人 (2)第7章 女市委书记是不是很开放 (2)第46章 植树造林错了吗 (2)第34章 身居高位怎么处理婚外情 (2)第9章 去大寨红旗渠还是去温州珠三角 (1)第20章 领导会不会追领导 (3)第18章 领导会不会追领导 (1)第54章 组织部从何入手 (1)第43章 使用什么样的秘书最放心 (2)第41章 检验实践的标准是什么 (3)第11章 去大寨红旗渠还是去温州珠三角 (3)第29章 两家诡谲的公司在干什么 (3)第52章 纠风,宣传部该做什么 (2)第5章 不可理解的行为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