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个外汇买卖中心,天啊,一大早人就多的不行,但大家都很规范底在排队,队排的很长很长。苏沈没那么有耐心,也好在今天是带支票来的,于是就到附近的商店逛逛。
来到一个中国人的摊位前卖包爆米花吃,这一男一女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夫妻,因为在国外有很多是拼火夫妻。
也就是说,他们在国内都是有正式婚姻的人,只是到国外挣钱,为了能在生活上互相关照,心灵不会寂寞,同时也不会让自己感觉到象一台机械的印钞机,就找个差不多的人来一起过生活、挣钱。
男的有大30多岁,个头应该有两米挂零,瘦骨嶙峋,戴了个很普通的眼睛,眼镜从侧面看起来有点象啤酒瓶的底,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一圈一圈的光环。
女的看起来好象会更大一些,灰白的头发盘在头顶,满脸的雀斑和深陷的眼窝凸显她面部高耸的颧骨,让人感觉她没有旺夫命。
由于摊位前的生意不是很旺,男的表情严肃地站直在摊位的正中,看起来象是在守卫着个金矿。
女人也是表情严肃地,总是手不停地这里摸摸瓢子,那里捣鼓着杯子,象是在实验室里忙碌着搞科研。
苏沈想跟他们聊聊,就先开口说“你们是哪里人?”而他们两人没有一个回话,苏沈觉的有点无趣,也就不好意思再往下问,笑笑说,“来包玉米的爆米花”。
这女摊主眼皮都不抬,动作很麻利地用瓢子舀了两勺用一个底部很尖的倒三角形的小纸袋蓬松松地装平了递给苏沈,要了15万枚地卡。
苏沈吐了下舌头,心想这么贵,用掉了45元人民币,吓死人,在国内这些也就买2-3元就足够了,但还是付了钱。
后来苏沈在逛街的时候自我安慰到,不要去想了,算是给人家捧捧场,他们千里迢迢到非洲来摆摊,不容易,卖饮料零食什么的,生意也不是很好。
零食比主食贵,在这样较落后的国家,不是很被人接受,老百姓通常都是以填饱肚子为首要任务,而真正主食是很便宜的,一个很大的枕头面包也只要5万枚地卡,够5个人的家挺吃一整天呢。
买了爆米花就开始沿路边逛逛。这时一个黑女人,很开心自然而然地伸手向苏沈要手中的零食吃,一开始让她感觉很不自在。
但她也知道在非洲这些国家,黑人认为任何东西都是大家共享的,在谁手里并不重要,需要了就“拿”过来,当然不管对方知道不知道,同意不同意了。
也许是受这种‘拿来主义’道德观的影响,他们伸手跟你要东西吃就觉的再自然不过了。
面对那些伸过来的手,苏沈想想干脆将手中的爆米花都给他们吃,算了!不吃了!感觉自己吃不了几粒又一直给他们分,是件很麻烦的事。
不知不觉走进一个不太大却很高档的商城,商场内空调很足,是个乘凉的好地方。
说商场高档主要还是因为商城里卖的都是国际品牌的东西,东西很贵,但生意应该也还是可以的,商城里的人不多,但也总能时不时的看见有人手上提着新的纸袋走出来。
苏沈对商店里的东西并不感兴趣,因为中国是个生产大国,现在有很多的国际品牌的商品也都出产于中国,见多了,眼花缭乱。
于是她顺着楼道瞎逛着,从玻璃窗往内看每间店里经营的商品,有一间印巴人的店,店内的生意应该可以说是这个楼道里最好的。
店的面积挺大的而且整间店里摆的都是铸铁的饰品,这种饰品主要的特点是体现人的个性,另类,这种商品是能抓住一群很固定的顾客群体。
它没有象银那样白亮,但款式总是很夸张,比如有骷髅的戒指、狮子头的项链、象镣铐一样的手链、牛皮铁钉的腰链、也有很多女孩戴的如,情人一心链等等,这在中国的义务和广东有蛮多这样的厂家。
苏沈的脚也就迈进了这间店,刚走进店里三四步,店里的一个黑人员工立刻靠近她,一句话不说地对她做了个非常礼貌的请的手势—请她出去。
‘不让看就不让看,哼!’苏沈只是觉的有些没面子,但也不必争论,乖乖的按他们的意思被驱逐出店。
因为她明白,印度人这种的想法是怕她来打探商业机密,观察他们店里好卖的商品。
而他们店里的这种商品在莫国好像非常的少,几乎无人经营这种产品,这样就能维持比较高的利润,自然也就不想被中国人拷贝去,而黑人对这种东西是非常喜欢的。
经营这样的商品一定要在莫国呆的比较久,并且要很有心的去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否则这种东西不比服装鞋子,如果进的不对胃口,便宜都没人要。风险是很大的。
一个20尺的小集装箱从中国运过来,少说里面也可以装将近快100万条的铸铁链。万一没人要,回炉都不知道往哪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