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分析

第1008章 分析

想要插手日俄战争,那就必须提前做准备,之前每一次大型战争,恩斯特能从获利都是早就进行了相关布局,而现在恩斯特面对着三种可能性,一是日俄战争延期,二是日俄战争不发生,三是和前世走向一致。

提前爆发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为恩斯特的原因,日本总体水平没有前世强,而沙俄和前世一样没有太大作为,同时俄土战争,西域战争都没有前世顺利,所以就算两国爆发战争也不太可能提前。

日俄战争中,日本的主动性是比俄国高的,所以前世日本积极备战的时候,俄国内部都没有统一意见,而应对日本的全力一击,仓促准备的俄军最终大败,所以战争时间的判定国应该以日本为标准。

所以东非想要预测日俄战争爆发时间,只要盯紧日本政府和军队的动向即可,一但日本扩军完毕,那财政压力之下,日本势必不可能不打仗,而目前在远东诸国里,英国,法国和东非的势力范围,日本是必不可能妄动的。

英,法,美三国在远东的利益范围是有一定重合的,以上海为例,这里有英,法两国租借,美国虽然没有租借,但经济实力强大。

而东非的势力范围看起来是个不错目标,且东非和日本关系一般,但也不可能成为日本的目标,除非日本能同时顶住德,奥,东非三国的压力,所以德意志国家的招牌十分好用,在远东三国商业群体实际上完全可以看做一个整体。

而俄国的势力范围在东北部,并且俄国虽然和远东帝国接壤,还有西伯利亚铁路存在,但是西伯利亚铁路的运力是一个巨大问题,就比如前世日俄战争爆发时,俄国西伯利亚铁路的贝加尔湖等地段都没有完工。

而且沙俄势力范围的地理位置,正好卡在日本侵略国策的第一站,日本侵略国策的顺序是以半岛为跳板,接下来就是目前俄国人非法侵占的区域。

而英国为什么要插手其中,也和目前沙俄目前势力范围有关,作为在远东帝国利益最大的英国,其势力范围以淮河为界,被东非淮海经济区分割为两个部分。

这一点从通商口岸分布上就可以看出来,东非最重视的滨海通商口岸是胶州,而南方的上海和北部的营口都在英国人控制一下,所以俄国势力继续南下,首先威胁的就是英国等国家的利益。

这些年淮海经济区虽然发展不错,但不可能短时间内弥补其在远东帝国东部沿海区域经济比较薄弱的事实,毕竟黄河决口,各种自然灾害,频繁战争,还有东非移民政策,注定当地人口难以恢复全盛时状态。

经济恢复的根本原因在于淮海经济区内的城市快速发展,反观现在淮海经济区内的农业都没有完全恢复。

而且推动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力量已经从原来的东非,德,奥变成了德,东非,奥,随着东非大力发展本土经济,移民政策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等原因,东非在远东帝国帝国的活跃度已经比不上德国资本。

好在东非在当地根基比较稳固,所以依旧是区域内仅次于远东帝国当局的第二主导力量。

总而言之,现在就算其他国家打淮海经济区的主意,最着急的国家应该包括德国,而不仅仅是东非。

所以,在区域内,英,日两国现在最忌惮和最容易攻略的就是俄国势力辐射区域。

至于第二种情况,也就是日俄不会爆发战争也有很大可能性,这主要看日本政府的态度,不过随着这次英国和日本政府的秘密会晤,恩斯特已经有很大把握,日本政府的野心正在膨胀,至于第三种情况,基本和前世一样,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恩斯特:“假设两国发生战争,我们想要从中谋取利益,主要攻略的对象就是俄国,俄国在战略上处于不利地位,加上英国人的捣乱,到时候俄国必然只能求助于我们东非。”

前世俄国就被英国摆了一道,其欧洲部分海军主力,因为英国人的阻挠,无法全力支援战争。

俄国黑海舰队因为条约原因,连达达尼尔海峡都无法通过,所以最后只能从实力最强大的波罗的海舰队抽调力量,绕道非洲大陆,最终抵达亚洲,因为直布罗陀和苏伊士运河也在英国人掌控之中。

而船只绕道好望角不仅加大了航行时间和难度,同时因为英国人干预,前世非洲的中立国势力都不敢为沙俄提供助力,进行休整。

这使得沙俄士兵睡觉的地方都布满了煤灰,不携带大量煤炭和物资,且得不到有效休整的情况下,沙俄海军能抵达远东海域,这个表现就十分合格了。

而本时空就不一样,东非在非洲占据了小半个面积,在南洋地区也有稳固的殖民地,完全有能力为俄国舰队提供相关服务。

当然,东非是否配合俄国,这就需要看英国和沙俄能给出什么让东非心动的筹码了。

利益范围,就是给俄国提供服务也无所谓,在恩斯特看来,如果战争爆发,那俄国必输无疑,即便东非为其海军提供服务也不会改变这个结果。

“其次是沙俄的资金问题,这方面我们倒是可以给俄国一些帮助,但是必须有抵押物或者短期贷款,尤其是石油等矿产资源。”

日俄战争时期,俄国资金缺口非常大,虽然俄国是大国,但是日俄战争的开支十分巨大,而且现在俄国政府就欠着一屁股债,要是再打一场大型战争,那俄国国库都能跑老鼠了。

而且借钱给俄国,虽然也能从中获利,但是风险很大,前世俄国最大的债主就是法国,从普法战争之后法国这个高利贷国家就一直借钱给俄国,法国给俄国提供了大量的贷款,但是法国人也想不到,自己对沙俄的海量投资,最终会因为俄国政权更迭,从而被新政府赖掉了。

所以长期生意,东非肯定不能做,就算俄国政权不垮台,东非收债工作也不好开展,因为俄国的债主太多,法国,英国,德国,奥匈帝国,这么多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追债工作不好开展,所以东非只能从俄国资源中想想办法。

在俄国各种资源中,石油是东非比较需要的东西,而前世俄国政权垮台是1917年,这中间还有十几年时间,完全足够东非从巴库油田,获得大量石油资源。

而无力还债的俄国政府肯定也乐意接受东非的提议,至少在俄国政府倒闭前,东非能狠狠捞上一笔。

恩斯特接着说道:“现在就看英,日,俄三个国家的博弈了,我们提前下好网,才能取得丰富的收获,尤其是要注意日本和俄国两国政府的动向,我们最好能在关键时刻下注。”

下注肯定不能只下俄国一家,东非想两家通吃,日俄战争,两家打的越惨烈越好。

第822章 卡宾达第1269章 距离感第1297章 熬过光明第1227章 缺德的尼罗河战略第704章 底气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330章 跑路第1386章 莱茵盾国际化第810章 海岸线第444章 到家第450章 人口危机第817章 东非粮仓第244章 转败为“胜”第968章 分歧第662章 参会人选第21章 军事化管理第103章 “大杀器”第779章 登陆成功第1054章 地缘博弈第1385章 年末经济会议第1087章 对英国关系解冻第846章 东非牛仔第1304章 坎帕拉第291章 “偷国”第1208章 黑奴的归途第1063章 推力第1089章 最终图谋波斯湾第1192章 钢铁森林第993章 东方省的强省会战略第216章 未来可期第744章 心态调整第44章 新欧陆局势第411章 斐迪南海军学院第1322章 新绞肉机南线战场第926章 机耕路第363章 百万亩橡胶林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744章 心态调整第696章 油井第597章 军纪败坏第1069章 德国讨论第1343章 法国动摇第1054章 地缘博弈第1244章 英法调停第836章 交通状况第965章 德国人的震撼第1287章 不动如山第136章 道路第844章 鲁道夫第758章 331师第892章 产业孵化中心第446章 灾情第447章 趣谈第449章 野心第1144章 背靠东非好乘凉第545章 孤儿第664章 隐藏的内部危机第306章 交接马约特岛第166章 招聘广告还在审核……第846章 东非牛仔第262章 英俄态度第1365章 铜矿带经济发展区规划第1295章 巴拉诺夫大使第306章 交接马约特岛第423章 军工推销第1046章 毅力号战列舰第1151章 东非人打过来了!第1066章 压力和治理第944章 赛尔号起飞第525章 血清第1027章 合金钢第811章 送行第1302章 巴库第995章 服务型政府第951章 想法破产第96章 西北悲歌第317章 《东埃边界划定协议》第928章 军队让路第640章 工地第270章 忠心爱国的威尼斯商人第1012章 萌芽第284章 连环计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701章 城市化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1351章 士兵的“奋斗”第146章 农业研究所第1030章 加入海军竞赛第157章 风车磨坊第169章 费舍尔的工作第1092章 菜市场第999章 新制碱工艺第852章 夏威夷第403章 撤资第566章 比较第890章 铁路建设第1211章 集中营第330章 跑路第528章 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