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未雨绸缪

受日俄战争影响,原本东非打算建造的第五艘战列舰也暂时处在停工状态,主要就是为了吸取日俄海战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实现这艘战列舰达到更完美的状态。

现在就等日本联合舰队和俄国太平洋第二舰队在远东地区决一死战了,按照现在俄海军的进度,等他们到远东海域最快也可能已经今年十月末了。

而今已经是1904年10月初,东非的计划也已经完成了大约百分之八十左右,所以按照东非计委推算,在1905年内,东非应该可以提前完成计划的各项目标。

而随着计划的推进,从1903年开始,东非工业数据再一次大幅度提高,包括钢铁,水泥,纺织品,电力,石油,化肥,药品等重要基础工业产品产量进一步大幅度提升。

同时在西部地区,出现大批新兴工业城镇,全国城镇数量显著增长,不过具体城镇化率还无法推算,在东非工业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东非人口也在进一步增长,而城镇化率最终还要看两者综合数据。

不过就以中部地区为例,包括莱茵市在内很多城市正在加速扩张,这都是恩斯特能直观看到的,因为产业扩大,东非城市人口增长,相对应的城市建筑自然也要增加,包括各类工厂和居民区。

过去几年莱茵市新增人口就多达十一万,这也使得莱茵市人口突破二十九万,迅速向着大型城市方向发展。

作为东非首都,莱茵市并不缺乏交通和土地资源优势,限制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就是产业布局,虽然是首都,但是东非政府也没有让莱茵市和其他东非城市抢夺过多的工业份额,很多轻重工业都部署在莱茵市周边的城市,像新法兰克福市,卡布韦市等等。

即便这样,莱茵市的发展放在世界范围也是比较惊人的了,要知道莱茵市本来就是当前世界上最年轻的首都。

接近三十万的城市常住人口,放在世界其他国家,也算不小的规模,原来首都第一镇市发展那么多年也才十几万人口,所以可想而知东非在莱茵市的投入资源之多。

莱茵市只是东非城市的缩影,在计划期间,西部城镇建设是重头戏,而其他地区城镇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就比如蒙巴萨市,达累斯萨拉姆市等传统经济和工业强市,在计划期间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同时,东非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量也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南美和俄国市场,在日俄战争期间,东非和俄国关系进一步加深,东非工业品也更容易进入俄国市场。

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东非对俄国贸易持续增长,势头强劲,这就是站队俄国的好处,这显然是日本无法给予东非的。

虽然日本也是重要的新兴市场,但是日本市场几乎被英,美两国占据大部分份额,就比如东非比较具有优势的电力产业,对日产品和相关设备出口就不如美国。

而且日本也拿不出什么让东非心动的产品来促成两国贸易量大幅度增加,日本农产品种类有限,资源比较匮乏,而俄国就不一样,俄国的很多矿产都是东非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同时东非还能向俄国输送工业品以及棉花等原材料。

并且东非和俄国贸易显然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尤其是在明年,随着东非在本轮战争中对俄国的支持态度,未来几年里东俄关系都将处在一个新时期。

……

“工业产量增加,从而对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国内大市场来消化本国工业增量,但是这种手段也很容易引发一些矛盾。”

“现在国际市场呈现复苏状态,加上日俄战争创造了不小的需求,我们也能或多或少的从中收益。”

“同时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次日俄战争就是很好的例子,是国家间竞争的进一步升级,很多国家都重视在远东市场的开拓,寄希望于该区域成为第二个印度。”

“毫无疑问,远东地区利益纠纷是比较复杂的,作为世界各国眼中的盘中餐,这也使得当地各方势力竞争日益激烈。”

世界上绝大部分殖民地已经被瓜分殆尽,所以各国只能将目光投入到一些弱国,或者相对独立的落后地区。

而远东帝国就是这样一个“弱国”,不管是谁单独控制了远东市场,毫无疑问,凭借远东帝国的庞大市场和丰富资源,都将制造出一个比日不落帝国更加强大的巨无霸出来。

英国仅仅凭借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印度地区,就足以支撑其世界霸权,而远东帝国在列强眼中毫无疑问是比印度更诱人的肥肉。

这也是20世纪初,列强进一步加强对远东帝国渗透的原因,从而导致远东帝国产生大量带有各国资本性质的军阀势力。

恩斯特虽然无意对自己前世的祖国痛下狠手,但是也不能放任东非利益被其他列强国家挤占。

所以本轮东非政府就如何维持淮海经济区和珠海经济区的东非利益做了一些讨论。

“我们在远东帝国也有一些长期合作的利益伙伴,包括过去的晋商和徽商和一些政府层面人士等等,现在远东帝国国内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在英,美为主国家的鼓动下,任何政治危机都有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所以我们应该扶持一批合作伙伴,来应对未来远东帝国内部可能随时引爆的危机,来保证我国在远东地区的合法利益。”

东非和德国一样,在工业领域并不害怕公平竞争,就害怕对手借助政治,阴谋等手段搞不公平竞争。

最典型的就是英,法这些殖民大国,其他国家想要进入英法殖民地市场的不是说不可能,而是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代价。

东非明面上虽然是殖民大国,但是东非的殖民地都不富庶,人口少,环境恶劣,而且距离东非本土有些遥远。

倒不是担心英,法这些国家,主要担心美国和日本,就比如阿拉斯加地区,如果呈现出较高的价值,毫无疑问东非是鞭长莫及。

远东市场同样如此,东非实力再强也不具备距离优势,所以要保证远东市场的安全性,东非政府必须未雨绸缪。

同样的,恩斯特不担心英,法两国,还是警惕美,日两国,就算英,法现在能在远东占据优势,但是等到欧洲战争爆发,英,法两国基本不可能拿出多余精力顾忌其他地区。

而东非有这个精力,但是远东帝国距离东非太远,这就和东非其他海外殖民地一样,反而距离美国和日本太近,所以东非优先警惕的对象应该是美国和日本的竞争。

同样的还有南美市场也是如此,现在南美市场主要被英国把控,前世英国因为一战原因难以兼顾,从而被美国人捡了便宜,东非显然也要做好相关准备,要不然等到时候,恐怕连汤都喝不上。

第12章 战场间隙第1210章 三大舰队第13章 国际调停第462章 由德国引发的危机:狼来了!第811章 送行第191章 青柠第524章 幸福第847章 畜牧业第484章 训练第1章 穿越第1217章 出兵苏丹第613章 工作报告第447章 趣谈第409章 比属刚果第1313章 交易达成第727章 舰队第667章 扩军备战第374章 热闹的南非第896章 “草原”大迁徙第1215章 区域协调发展第941章 “莱茵帝国”第991章 抵达第770章 安哥拉遗产继承第981章 捷径第912章 罗安达商人第801章 恭贺第714章 伊林加请假第1110章 中非经济合作组织第351章 过往第1348章 二次和平会议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207章 法尔塔新区第711章 归国第655章 茶产业发展状况第859章 登陆,被俘,遣返第306章 交接马约特岛第554章 背后的东犹之争第968章 分歧第118章 啤酒馆聚会第1014章 轻工业第215章 交涉第1116章 泰坦尼克号第1126章 手搓收音机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029章 国防工业第1176章 莱茵帝国东征第837章 台风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151章 东非人打过来了!第974章 方队组成第132章 跃跃欲试第994章 经济外援第677章 公务员制度尝试第968章 分歧第354章 电报第874章 推销移民地第875章 海军售后第601章 橡胶种植业前景和危机第366章 “礼尚往来”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业探索第941章 “莱茵帝国”第431章 居所第1024章 监视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975章 外交风云第806章 “小会”办大事第171章 1868年发展情况第847章 畜牧业第324章 珠海通商区第358章 战争准备第875章 海军售后第164章 肉类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续发展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争第183章 到达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63章 攻克桑给巴尔王宫第953章 新家第808章 尘埃落定第803章 威胁第1007章 准备插手第853章 秘密进入第1114章 抉择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316章 对话第172章 扩张和移民问题第974章 方队组成第979章 西部机遇第586章 忽悠合资第596章 压迫感第1201章 经济体制优势第754章 东非海军困境第823章 西海岸开发第363章 百万亩橡胶林第97章 日常第1302章 巴库第491章 进攻失败第338章 幕后黑手第582章 地理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