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以德国为首

东非对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得扶持比较简单直接,那就是帮助两国,尤其是奥斯曼帝国建立一定的军事能力。

昔日威震欧亚的奥斯曼帝国,即便到现在在军事方面其实并不算差,各种世界主流的军事武器实际上基本都能自行制造,这一点和远东帝国相同。

毕竟奥斯曼帝国人口仅有三千多万,如果军事能力不行的话,早就被沙俄或者奥匈帝国生吞活剥了。

而事实是奥斯曼帝国拖着古老的躯体和沙俄打了上百年,并且和欧洲诸国的交流从未中断,而奥斯曼帝国之所以难有作为,就是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缓慢,这是很多传统古国的共同难题。

“君士但丁堡,奥斯曼人的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处在亚欧大陆的连接点,所以和欧洲文化,政治,经济交流频繁,因为种种原因,欧洲迅速工业化的时候,奥斯曼帝国船大难掉头,但是丝毫不妨碍君士坦丁堡的繁荣。”东非使团团长莫斯莱德矗立在船头遥望着君士坦丁堡说道。

奥斯曼帝国算是半个欧洲国家,尤其是其首都依旧是君士但丁堡的时候,整个君士但丁堡在各个方面都不逊色欧洲的其他城市。

当然,深入整个奥斯曼帝国全境就不会如此,因为首都不具备代表性,前世非洲诸国的首都也是建设漂漂亮亮的,但是走出首都其实就是整个大农村的说法完全不夸张。

而君士但丁堡作为奥斯曼帝国的核心,并且处在和西方世界交流的第一线,这里并不缺乏一些工业文明的特色,城市建设中已经应用了不少现代化的东西。

当然,莫斯莱德此行并非是过来欣赏君士但丁堡美景的,君士但丁堡的位置可以说相当优越,但也随着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沙俄和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都对这里虎视眈眈。

莫斯莱德的副手汉斯向他介绍道:“德国人在过去几年里和奥斯曼帝国关系比较密切,因为各种原因,德国希望扶持奥斯曼帝国作为其潜在盟友,通过商业和军事合作,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奥匈帝国同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往来也比较频繁,是奥匈帝国工业的主要市场之一,而奥斯曼帝国也是我国主要贸易国家之一,过去我国黑奴很大一部分就是销售到奥斯曼帝国。”

莫斯莱德:“如此算来,奥斯曼帝国同我们,德国,奥匈帝国之间的联系都比较密切,只不过东非和奥匈帝国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关系更多涉及经济层面。”

汉斯:“是的,奥斯曼帝国的领土涉及到北非,红海沿岸以及欧洲小部分和亚洲很多区域,具备大国的基础,加上地理位置上是天然的商业大国,欧洲各国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商业往来。”

“不过奥斯曼帝国内部问题非常突出,如今的奥斯曼帝国苏丹权力几乎被架空,奥斯曼帝国内部各方势力复杂,尤其是很多区域存在分裂或者被侵略风险,就比如奥斯曼帝国在北非的领地,因为埃及独立,和奥斯曼帝国之间联络不便,加上法国鼓动,奥斯曼帝国在当地统治实际上名存实亡。”

这一世的奥斯曼帝国境遇要稍微好一点,至少国土面积比原来要稍微大一些。

因为意大利未完成统一的原因,所以意大利没有像前世一样对奥斯曼帝国北非领土进行蚕食,不过这样一来,接力棒就传到了法国人手中,法国通过突尼斯作为跳板,不断对奥斯曼帝国利比亚地区渗透。

法国一直都是比较重视北非地区的,甚至超过西非,如果能在北非建立有效统治,对于法国的地中海战略大有裨益,所以在没有统一的意大利作为竞争对手的时候,法国就充当了前世意大利的角色。

而关于利比亚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奥斯曼帝国和法国关系很差,这进一步加固了奥斯曼帝国和德国的合作。

汉斯:“德国帮助奥斯曼帝国建立工厂,军事设施,以及训练军队,我们此行的任务是在此基础上和奥斯曼帝国合作,所以需要事先和德国人取得联系。”

东非政府本次对奥斯曼帝国进行扶持,还是要以德国为主,一方面东非并不是真心帮助奥斯曼帝国搞建设,只是为了利用奥斯曼帝国来威胁英国和沙俄两国,从而在中东地区尤其是波斯湾沿岸获得影响力。

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一直延伸到波斯湾,是波斯湾沿岸主要国家,伊拉克和科威特都属于奥斯曼帝国的核心领土。

另一方面,恩斯特希望加强奥斯曼帝国,从而让德国未来更加膨胀,从而最终引发欧陆战争。

前世一战,至少在开战前,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个同盟国对上英国,法国,俄国为首的协约国,至少在列强数量上差不多,如今意大利只是一个区域政权,而非列强,并且因为奥匈帝国的原因也不可能加入协约国,哪怕暂时加入都不太可能。

这样一来,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缺乏盟友,如果单靠奥匈帝国,两国恐怕未必敢于发动战争。

前世意大利虽然是个二五仔,但是作为列强,哪怕是最弱的一个,对于德国和奥匈帝国也算一种心理安慰。

没有了意大利,那德国就势必在欧洲国家扶持出新的力量,来帮助德国夺取欧洲霸权,就东非所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以及奥斯曼帝国都是德国比较上心的拉拢对象。

事实上,威廉二世嘴巴老实一些,不对英国的海洋霸权发出威胁,那德国也不至于陷入如此糟糕的外交困境。

英国是乐于德国和法国之间大打出手的,如果没有英国参与,那一战也打不起来,顶多发展成为“普法战争”加强版。

其实,当下来看,英国对于德国的情绪就比较复杂,因为英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大陆均衡,能不直接下场自然最好。

但是德国大力发展海军,触犯了英国人的底线,加上德国工业实力的增长,对英国工业产生了巨大威胁,种种因素让现在德国成为了英国头号打压对象。

当然,任何一个在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都将变成英国首要打压对象,俄国已经因为日俄战争丢尽颜面,法国的实力远不及德国,所以目前德国就是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所以英国势必会想尽办法将德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削弱,从而维持整个欧洲大陆上的均衡。

所以一战爆发的关键就是德国,德国在一战前的“嚣张跋扈”,使得欧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德同盟”。

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009章 新型战列舰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626章 封闭和开放第27章 地图第243章 70式第498章 和谈第1349章 牺牲第93章 姆特瓦拉第1295章 巴拉诺夫大使第687章 近卫师境况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904章 卡宾达第885章 经济殖民地的觉悟第936章 军售第107章 图尔卡纳湖第670章 人口流动第763章 威胁本格拉第980章 大西洋经济区第760章 421师野望第687章 近卫师境况第362章 第一铁路总体设想第682章 发展策略第485章 战争推演第1047章 奥匈海军求助第173章 1869年农业发展方向第980章 大西洋经济区第194章 迎接第92章 挖墙角第588章 哈拉雷市烟草厂第1263章 《东荷再协议条约》第1262章 怂恿第516章 爱国教育第593章 巴尔特库姆造船厂第473章 新总督的烦恼第1061章 无畏舰时代第162章 打鱼第1203章 车展第1377章 贿赂第953章 新家第1275章 新三角贸易第1025章 未雨绸缪第591章 归途第301章 奥地利商业考察团第37章 战争第1247章 五万平方公里第412章 买造结合第862章 后续第809章 事后第430章 客人第745章 菜鸡互啄第1135章 一战爆发第837章 台风第1122章 法国试探第984章 一五计划之钢铁产业第244章 转败为“胜”第796章 强硬态度第1248章 普吉岛第301章 奥地利商业考察团第944章 赛尔号起飞第811章 送行第1364章 城市间合作第918章 《东,法领土确认协议》第593章 巴尔特库姆造船厂第430章 客人第66章 《东桑条约》第1250章 谣言第675章 水铁联运第917章 东,法边境冲突第579章 东非模式第38章 开垦第585章 变革时代第1211章 集中营第833章 拖拉机第1075章 肉类消费第513章 抉择第448章 1874年行政区划第48章 订婚第31章 部落冲突第557章 江户谍影第135章 休整第61章 桑给巴尔新朝雅政第659章 对阿贸易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833章 拖拉机第1015章 市场第605章 奥兰治人起义第197章 建议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705章 德兰士瓦人的算盘第1216章 企业出海第830章 蓄水池第372章 再临非洲第356章 铁路第1362章 医疗产业第923章 坏事做尽第1224章 收网第425章 扩大市场第76章 应许之地第1119章 对奥斯曼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