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8章 海军南美行

除了汽车以外,东非的家电产品在本次南洋劝业会上格外引人注目。

“电热水壶,电茶壶,电咖啡壶,这三样有什么区别么!”

“电热水壶就不多说了,主要作用就是烧开水,而电茶壶是我们针对贵国茶文化所推出的专用电器,至于电咖啡壶和茶壶相似,是专门用于煮咖啡的,和传统炉具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都是用电产生热量加热液体,而不用火。”

“那假如我用电热水壶来烧茶或者煮咖啡难道不行么?”

面对远东帝国客户的询问,东非人员说道:“这位先生,您当然可以这么做,这几样物品在功能上或许有趋同性,但是更多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普通人或许不讲究这些,但是有一定格调或者身份的人更喜欢立异标新,比如茶或者咖啡,就是拿烧饭锅来煮也没有问题,但是这并不妨碍很多贵族或者商人使用专门的器具。”

同样有意思的对话在东非馆内不绝于耳,这次南洋劝业会让很多远东帝国人大开眼界,尤其是对外部工业文明的发展有了更深的认知。

……

在东非通过南洋劝业会在远东帝国推销商品的时候,在大西洋上一支规模不小的东非舰队正浩浩荡荡的向着美洲进发。

这支舰队由两艘无畏舰,两艘前无畏舰和三艘巡洋舰等舰艇组成,沿着赤道附近的洋流向西方而去。

两艘无畏舰组成的舰队,放在当下,绝对属于大手笔,除了英国以外,也只有两个国家能办到,分别是德国和东非,而这支东非舰队的目的地正是南美洲。

如果说东非和远东帝国的交流是以文会友的话,那和其他地区更多是武力威慑。

为了开拓市场,东非参加了远东帝国举办的南洋劝业会,这完全是一个和平且友好的交流平台。

而作为东非所重视的新兴市场,南美各国,东非就没有这么好的脾气了,毕竟东非本质上也是列强国家的一员。

里约热内卢。

作为南美洲第一强国巴西的首都,在19世纪,里约热内卢迅速发展,到如今已经丝毫不逊色于世界其他城市。

当然,里约热内卢的发展情况对巴西而言并不具备普遍意义,整个巴西也只有里约热内卢像点样子,如果从巴西全国范围来看,现在的巴西要么是没有开发的处女地,要么是大片的种植园和农庄,相对于世界上的那些工业强国来说,整个巴西就是一个大农村。

也难怪在上个世纪的巴拉圭战争中表现十分难堪,虽然巴西赢了战争,但是巴西的体量可比巴拉圭大的多,更何况当时是巴西,乌拉圭,阿根廷联手对付巴拉圭一个国家。

“这里就是里约热内卢,看起来发展的不错,看起来和罗安达差不多。”东非海军少将切尔说道。

作为巴西首都,当前里约热内卢人口仅有几十万人,这个人口水平,放在东非也算大城市了,只不过东非的大城市相对于巴西而言有点多。

“将军,里约热内卢是巴西首都,同时拥有巴西条件最好的港口条件,所以发展的还算不错,不过巴西整体发展水平就有些一言难尽了,要知道巴西的建国历史可比帝国长的多,但是现在已经被我们远远的甩在身后。”随行的莱卡蒙大使说道。

切尔:“对于巴西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不过他们在发展上确实比不上东非。”

莱卡蒙大使说道:“就以人口来说,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巴西人口就超过一千万,但是如今巴西人口也才两千多万,不到三千万,所以巴西发展缓慢也是正常,我们和美国的人口增速要远高于巴西。”

切尔:“毕竟巴西原来的宗主国,葡萄牙人口也不多,现在巴西能够在人口方面超过葡萄牙已经很不错了,不像我们东非,不管远东帝国还是德意志地区,这两个主要移民来源地,人口都不是小小的葡萄牙可以相比的。”

莱卡蒙:“除了人口,巴西的国家管理也十分混乱,现在阿根廷对移民的吸引力都超过巴西,要知道巴西的条件之前可是比阿根廷强太多。”

在莱卡蒙看来,巴西在自然天赋上是丝毫不逊色于阿根廷的,之前更是远超阿根廷,虽然阿根廷在19世纪前中期发展也非常烂,但是在19世纪后但现在可以说是阿根廷高速发展阶段,单从富裕程度来说,阿根廷这个农业国甚至要超过东非和很多欧洲国家。

在英国为首的外国的扶持下,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阿根廷人口增加了近五倍,铁路达到三万多公里,年出口小麦三百多万吨以上,牛肉出口高达三十多万吨,使得阿根廷成为了世界上少有的富国,人均收入水平比较德,法等工业强国。

而同时期的巴西不说蒸蒸日上,也可以说是江河日下,随着共和政府上台,巴西政府展开了激烈的内斗,本来穷就算了,还使劲折腾,而随着九十年代东非加入,巴西国内政治更加动荡,形成了亲美,亲英,亲东非,亲德,亲法,亲葡萄……等各种力量。

其中对巴西本国政治影响力最强的分别是英国,美国和东非,三国都对巴西十分重视,态度上也各不一致。

不过东非相对于英,美两国,对巴西的影响力稍弱,这也是正常现象,毕竟在上个世纪,当时同为农业国的东非没比巴西强到哪去。

而且相对于英,美甚至是法国,他们和巴西打交道的时间可比东非早的多,所以在巴西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

情况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生变化,当时东非刚刚在南非击败了葡萄牙和英国,东非这个国家在巴西第一次以军事强国的形象出现。

毕竟巴西的宗主国是葡萄牙,虽然葡萄牙早就衰落的不像话,那也不是当时巴西可以相比的,击败葡萄牙就能对巴西造成一定震动,更何况当时葡萄牙还有英国这个极其强大的盟友。

而正是九十年代开始,东非开始加强和南美之间的贸易和交流,而九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初正是东非工业高速发展的时代。

在影响力,工业实力双重加持下,东非和巴西的贸易量迅速攀升,如今东非已经是巴西第三大贸易国。

这里重点提到工业,是因为东非如果还是以前的农业国家,和巴西之间的贸易就不可能一帆风顺。

因为巴西是典型的农业国家,而且气候上和东非相似,这就使得早期东非反而是巴西在国际农贸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就比如巴西的橡胶产业就是被东非击垮的。

当然,现在东非在农业领域也是巴西的首要强敌,而随着九十年代东非开始向工业国转变,东非才能和巴西建立更多的贸易关系,并且因为东非对南美外交政策的转变,这使得东非政府拿出一定的利益来收买巴西,两国贸易才有更大的折腾空间。

做法也相当简单,那就是东非从巴西收购农产品,然后再通过加工销售到其他地区,就比如东非收购巴西的咖啡原料,在东非加工成成品后,再通过东非的贸易网络销售到远东,中东等地区。

第490章 奇葩指挥官第27章 地图第661章 柏林会议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892章 产业孵化中心第254章 不欢而散第156章 焚烧(内容可能引起不适)第145章 烟草工厂第730章 拉穆湾海战第972章 新兴产业强国第1302章 巴库第90章 新行政区划(彩蛋章地图供参考)第1003章 铁路系统调整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续发展第772章 心态第1025章 未雨绸缪第1368章 鲁道夫的人口计划第869章 新法兰克福市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460章 冲突第1199章 讨论第664章 隐藏的内部危机第590章 嘘寒问暖第942章 宣战第1166章 体验第81章 煤矿第1012章 萌芽第447章 趣谈第30章 多多马第186章 “三线”计划第958章 巴拉圭第1367章 经济寒冬第1202章 家电厨具第385章 煽动第271章 新海军基地选址第869章 新法兰克福市第816章 1890年农业发展报告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战争第1263章 《东荷再协议条约》第1092章 菜市场第1036章 铁路二五规划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爆发第1142章 莫斯塔尔议会第1288章 东法会晤第687章 近卫师境况第263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来访第273章 鸡飞狗跳第784章 自己人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233章 抓捕第524章 幸福第995章 服务型政府第1357章 伦敦海军会议第538章 霍亨索伦版“非洲刮分计划”第1168章 法国前线第822章 卡宾达第854章 美国人密谋第992章 入籍第602章 夫妻对话第808章 尘埃落定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224章 国王瀑布第798章 东非气象局第22章 殖民地开发第707章 贸易和市场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768章 无谓的抵抗第810章 海岸线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团第1030章 加入海军竞赛第286章 工人调动第1208章 黑奴的归途第292章 先进的包税制第503章 多管闲事第986章 农民进城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601章 橡胶种植业前景和危机第971章 经济状况第814章 卷土重来?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742章 大捷第546章 许可第338章 幕后黑手第1172章 第54师的不公待遇第395章 耍无赖第626章 封闭和开放第295章 拒绝第757章 溃不成军第1109章 四国会议第259章 意大利:这次该轮到我上场了吧!第896章 “草原”大迁徙第763章 威胁本格拉第1354章 瘟疫来了第1231章 水电占比第1142章 莫斯塔尔议会第704章 底气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846章 东非牛仔第971章 经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