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东非的“老朋友”

1915年4月15日。

罗安达港。

自从东非西海岸得到开发后,法国人到东非的交流路径也发生了变化,曾经法国和绝大部分国家一样需要先乘船抵达东非东海岸的达累斯萨拉姆市,再转铁路到达东非的首都。

而现在法国人只沿着大西洋,就能抵达东非本土,不需要再转道地中海,这对于法国而言便利了许多。

“汤姆森特使真是好久不见!”东非外交大臣弗里尔对着汤姆森说道。

“你好,弗里尔阁下,你看起来比往日更显得风采。”汤姆森面带笑意的对弗里尔说道。

两人也算老相识了,汤姆森是前法国驻东非大使,所以在莱茵市的时候两人经常打交道。

汤姆森看着更加繁华的罗安达市,不禁感慨:“当年我离开东非的时候,就是从罗安达回的法国,如今看来罗安达比往日更加繁荣,我想等到战争结束后,罗安达应该也能和达累斯萨拉姆市那样拥有极高的国际知名度了!”

一战的爆发,可以说是给东非西海岸的城市经济发展装上了发动机,整个大西洋上现在最得意的就是东非人和美国人。

罗安达也成为东非对西欧,北美,南美,西非贸易出口的排头兵,在1914年东非城市发展中,超过首都莱茵市,首次荣登东非经济增速第一位。

这里不仅有东非工厂,同时也是外资投资和民营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法国商人群体就在罗安达,卡宾达等东非西海岸新投资了不少企业。

而罗安达在去年对法国的贸易中可以说赚的盆满钵满,许多罗安达制造的工业品以及东非腹地的农产品从这里出发,最终运抵法国。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法国已经成为东非第一大出口国,其对东非的商品进口总量还在德国,奥匈帝国之上。

“汤姆森大使,你可是我们东非人民的老朋友,这次你故地重游,我们可是为你安排了最高级别的待遇。”弗里尔笑呵呵的对汤姆森说道。

法国的财大气粗,让东非政府都十分愉悦,战前,法国是东非的第一大债权国,法国资本对东非的投资和贷款远超于德国,英国等国家。

而战争爆发后,法国更是成为东非商品的第一大买主,东非对法国的欠款正在迅速被填平,可以说法国对东非现阶段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呵呵,弗里尔阁下太客气,我们法国也一直将东非视为法国人的朋友,相信两国的未来都将一片光明。”汤姆森礼貌的回答道。

实际上东法两国的外交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法国政府和东非政府关系一直都很不错,而与之相对的则是法国民间情绪对东非不太友好。

毕竟东非也是德意志人,所以作为和德国同一民族的东非人也被殃及池鱼。

而法国政府就理性的多,对于法国政府而言东非虽然是德意志国家,但终究是一个独立国家,德国的利益和东非并不是一致的,所以法国一直在争取和拉拢东非政府。

而且,法国和东非没有利益上的冲突,这一点最为重要,东非的崛起过程中,主要得罪的是英国人,而作为英国人盟友的法国,实际上却乐得如此。

这一点对于东非同样如此,东非和英国关系恶劣,所以东非在对待协约国阵营态度中,对法国和英国两国的态度截然不同。

英国有美国沆瀣一气,东非就可以和法国狼狈为奸,这样一来,即便战后,英国和法国就不可能联手针对东非,当然,前提是协约国取得最终胜利。

在两头下注上,东非表现出来的手段丝毫不差,和同盟国东非可以打感情牌,和协约国东非可以拉拢法国与英国争夺话语权,这样一来,不管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是哪一方,东非都有巨大的腾挪空间。

汤姆森说道:“闲话就不多述了,我这次来是有求于贵国政府,如今法国国运艰难,所以我们需要东非在物资上的支持,马匹,汽车,船只,粮食等等,我们希望东非能加大这方面对我国的支持。”

显然,这次汤姆森是带着法国政府的采购任务而来的,战争爆发后,法国在物资供应方面的情况虽然比处于内陆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强,但终究强的有限。

“船只?”弗里尔的关注点倒是不一样。

汤姆森有些难以启齿的说道:“没错,因为战争的原因,我们的船只也相对缺乏,现在唯一能对法国有所帮助的就只剩下东非和美国了。”

汤姆森特意把美国拉出来,这样也方便和东非人砍价,毕竟法国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面对一战这种规模的战争,余粮也“不多矣”。

而弗里尔在思考了一番后,对汤姆森说道:“说到船只的话,法国不如购买我们的二手船,现在战争已经让船只变成了消耗品,二手船的价格更加便宜,而且我们东非的二手船船龄也不大,我们可以给贵国最大的优惠。”

毕竟东非这个国家也就半个世纪的历史,就算本土制造最老的船也不可能超过五十年时间。

仅仅在思索了一番后,弗里尔就决定替政府促成这一笔交易,一方面,法国的需求肯定不小,即便是二手船也能折不少钱,另一方面东非如今也需要去库存,在东非大小船厂的一块发力下,这几年东非每年下水的新船就达到了惊人的数量。

而且东非历史上还没有向其他工业国出口船只的记录,不要说工业国,东非唯一达成海外船只订单的实际上只有巴拉圭一个国家和原奥匈帝国的内雷特瓦地区。

至于对内雷特瓦地区出口的三艘船,实际上相当于白送,所以东非真正实现过船只出口的记录,只有巴拉圭一个国家。

而汤姆森也认为弗里尔说的有道理,毕竟二手船有现货,便宜,应对这种战争状态下的运输需求再合适不过。

“很好,就是不知道贵国有多少存货,我们的需求十分迫切。”汤姆森问道。

弗里尔:“这件事很简单,贵国应该相信东非的实力,我国可是世界第二大船舶生产国,而且价格比英国要便宜的多,完全可以满足贵国的需求。”

东非的造船业成本已经十分低廉,这主要依托如今东非世界第一的钢铁产量,以及大量劳动力,廉价的电力等等因素。

东非人口可是仅次于俄国和远东帝国,英国加上殖民地人口虽然多,但是英国造船工业基本集中在本土,而英国本土人口连东非的一半都不到,而英国的产业工人数量更是和东非相差甚远。

如今东非已经事实上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这一点从如今世界贸易中就可以看出来,东非在同美国的竞争中完全处于优势地位,商品输出量远高于美国这个昔日的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随后,汤姆森又代表法国政府和东非进行了其他物资,产品上的谈判,钢铁,马匹,汽车,糖类,棉花,军火等等。

这一次汤姆森实际上就是来进行大采购的,而法国人给钱也很痛快,这倒不是法国人不缺钱,而是因为战前东非欠法国的钱太多,所以很多物资可以直接用两国的债务抵消。

第323章 恩德贝莱大起义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892章 产业孵化中心第363章 百万亩橡胶林第581章 “火车头”第1120章 巴尔干战争爆发第1202章 家电厨具第780章 追踪第331章 插翅难飞第663章 混乱西非第847章 畜牧业第739章 防线失守第804章 狮子大开口第760章 421师野望第1028章 1904年经济状况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战役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争第563章 热心肠第1098章 造船业影响第840章第729章 正式宣战第432章 三个渠道第1219章 先兵后礼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916章 鲸湾港铁路第15章 从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334章 三角联盟(续)第627章 特别行政市第603章 能源问题第864章 莫罗戈罗市第129章 西北将战第923章 坏事做尽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15章 西海岸的战略价值第1243章 东非自导自演第943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456章 帝国主义第767章 占领安哥拉第972章 新兴产业强国第1004章 铁路并网第844章 鲁道夫第1098章 造船业影响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893章 天然气产业起步第38章 开垦第902章 帝国大厦第349章 穷兵黩武第13章 国际调停第244章 转败为“胜”第993章 东方省的强省会战略第463章 站队第504章 借人第398章 狗都要挨两巴掌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818章 马普托铁路第608章 会面第967章 奥拓第924章 海洋第1242章 “非法”办学第74章 “整肃”运动第126章 边境巡逻队第259章 意大利:这次该轮到我上场了吧!第226章 远东大使第517章 过剩第1019章 选择路线第21章 军事化管理第791章 图穷匕见第983章 试点地区第284章 连环计第766章 集结第527章 东英(印)贸易第309章 私人特工组织第360章 安排第153章 送酒第1002章 人人如龙第873章 农业结构调整第495章 准备反攻第267章 各自战场第862章 后续第224章 国王瀑布第933章 法国主导第1173章 结下梁子第241章 黑兴根入场第171章 1868年发展情况第579章 东非模式第36章 滨海区第400章 互不侵犯条约第225章 东非王国第882章 出口第418章 学徒第610章 军事顾问团第1019章 选择路线第862章 后续第719章 骡马帝国第1003章 铁路系统调整第551章 交给时间检验第632章 前往欧洲第910章 坦克试验场第863章 三纵三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