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经济体制优势
目前东非全国电力供应中,百分之二十八来自水力发电,这个比例是相当巨大的,毕竟前世远东帝国水力发电占比也才不到百分之二十。
而东非水电资源的开发却并不充分,依旧有巨大上升空间,造成东非水电开发如此大比例的原因,除了自然优势以外,也和东非的国情息息相关。
毕竟,东非大部分区域都有储水需求,因为东非本国气候主要以热带草原为主,分为雨季和旱季,这就注定了东非会建设大量水利工程,将雨季的水量截流下来,保证工农业用水。
而建设人工水库自然是水利工程中的重中之重,而一般而言,为了提高利用率大部分人工水库都兼具发电功能,所以东非对水电开发的利用率也就比较高了。
汪海龙说道:“因为刚果盆地的存在,这对于东非而言就相当于掌握着一个巨大的水电聚宝盆,如果能得到充分开发,就可以解决东非大部分电力供应问题。”
“不过相对于水电,目前东非电力供应中,火电依旧占据绝对优势,高达七成左右,并且因为区域能源特征,采用不同燃料作为发电基础,比如东非南部就是煤炭,北部一些地区则采用石油或者天然气,西部除了水电以外,也大量采用石油作为发电厂使用的燃料。”
“1910年,东非电力普及率就高达夸张的百分之六十二,基本上实现全部城镇和一部分乡村地区的电力普及,而就算到现在,东非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电力普及率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国家。”
得益于东非的前两个五年计划,东非电力部门在此期间正式建成了全国意义上的东非国家电网,并且因为技术进步,当时东非已经拥有自主的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知识产权,实现了电力生产技术的新一轮突破。
如果和前世东非所在区域和国家对比,这个数据可以说是相当逆天的,毕竟前世东非所在区域和国家,也就是那一众非洲小国,可以说是全世界电力普及率最低的地区,即便到了21世纪,很多地方也是不通电的。
而东非确是这个时空里,世界第一大电力生产国和电力消耗国,电力普及率稳稳坐在世界第一位上。
当然,代价也是巨大的,东非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和时间成本,在东非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对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全是一个天文数字,而这也是导致东非三五计划面对资金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毕竟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东非确实很爽,但是短时间内投入的海量资源,并不能像轻工业那样迅速产生收益回本,其周期动辄十年,甚至二十年。
这也算寅吃卯粮的一种体现了,所以这也是东非迫不及待推动一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只有一战爆发,东非的生产线才能迅速铺开,将这些基础设施转变为生产的催化剂,同时依托一战期间空出的国际市场,消化东非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建设成果。
张总长一行远东帝国官方人员听完汪海龙的叙说,都显得有些沉默,差距实在太大了。
“这几天在达累斯萨拉姆市,我就注意到达累斯萨拉姆市的路灯几乎是整夜都开着的,整个城市即便到了夜晚,也犹如白昼。”
“达累斯萨拉姆市家家户户都接入了电力,很多东非家庭都有数量可观的家电使用,就拿我们所在的东方酒店来说,电灯,电话,收音机,留声机等等样样俱全,如今西方国家发展的太可怕了!”
“这就是所谓的电气化?我们连蒸汽时代的车都还没有赶上,如今却又被西方社会甩了一大截。”
对于远东帝国而言,东非是彻头彻尾的西方国家一员,毕竟东非在地理位置上确实在远东帝国西方。
当然,东非政府以及大部分东非公民是从来没有这么认为过的,东非对自身国家的定位其实是类似美国人那种新大陆概念,并不和欧洲混为一谈。
虽然,非洲并不属于新大陆,这主要还是因为北非在世界历史上长期参与所导致的,毕竟不管是欧洲亦或者阿拉伯文明,都绕不开北非地区。
但是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北非宛如两个世界,至少在恩斯特的认知中,撒哈拉沙漠以南文明发展还不如美洲的印第安人。
所以汪海龙说道:“这倒是不用过于担心,东非和西方国家还是有些区别的,至少在我的了解中,东非和很多西方国家大为不同。”
“除了经济发展模式迥异于欧美以外,东非很多工业领域和欧美有着很大差距,就比如我说的这个电气化概念,好像只有东非一个国家有国家层面上的大战略,而且他们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布局。”
“那个时候,东非的科技水平是远远不及欧美国家的,但是正因为经济制度上的优势,使得东非后来居上,并且成为一些领域的领导者。”
“其中电力和内燃机就是最典型的两个案例,东非电力发展起源于德国,但是如今德国在这方面虽然是佼佼者,也不可避免的被东非拉开差距。”
东非电力技术实际上应该说是来源于黑兴根财团,黑兴根财团应该算是最早一批涉及电力领域投资的资本集团,为东非前期电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当然,这一点汪海龙是不太了解的。
“而东非之所以能超过德国,显然东非的经济制度优势发挥了巨大作用,按照东非政府的宣传口径,那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政府全力扶持,以及统一协调资源调配,东非电力产业规模迅速膨胀,并且最终达到以点破面的效果,带动本国其他产业的发展。”
张总长说道:“好一个集中力量办大事,这句话才是东非经济发展的真正精髓,毕竟东非从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迅速崛起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这其中果然是有其道理的。”
在很多国家眼中强大的工业国——东非,其实是并不承认这种称呼的,毕竟按照东非政府对本国工业的定位,东非仅仅只是一个半工业化国家。
东非对工业化的标准,受恩斯特影响从来都是以本国的一些工业指标来作为参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城市化率,而目前东非的城市化率显然不及东非政府的心理预期,整个东非的城市化率只有百分之三十三点六。
这是1914年东非城市化率的统计数据,毕竟如今已经是1915年末,东非三五计划已经接近尾声,所以东非政府已经开始着手收集本国的一些重要数据。
在三五计划期间,东非城市化率有了明显提升,甚至超过了前两个五年计划的增速,但是不可否认在和其他工业强国的对比中,东非城市化率依旧属于偏低水平,百分之三十左右,也就是比俄国,西班牙,日本这三个列强国家要高。
也就是说,东非目前城市化率在列强中排在中游位置,而城市化率最高的英,德两国,城市化率甩了东非一大截,就是美国和法国也比东非高了大约十几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