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三大舰队

1916年1月3日。

洛美市。

在布兰德上校的带领下,东非海军组织的运奴船队从本格拉市的法尔塔港出发,沿着本格拉洋流顺势北上,经过非洲西海岸,在几内亚折了一个大湾后,最终抵达东非多哥兰的殖民地的洛美市。

“不愧是大西洋沿岸的战略要地,看洛美港的建设标准,显然是参展彭巴港等本土重要军用港口建设的。”看着已经颇具规模,但是尚未完工的洛美军港,布兰德上校不禁感慨道。

无怪乎布兰德感叹,虽然洛美港在东非海军军港中的地位十分突出,但是这还是布兰德上校第一次来到洛美港。

因为布兰德上校常年在印度洋舰队服役,如果不是东非海军目前人手和舰船吃紧,也不可能让布兰德带着几艘老古董的风帆战舰,从奔巴岛出发,经过好望角到大西洋来完成这次押送任务。

“自从帝国从德国手中获得洛美港以后,这里就得到了中央和海军高层的重视,所以洛美港的建设,也是按照一级军用港口标准建设的。”布兰德上校的副手塔拉在一旁说道。

这个时间段,洛美港依旧没有完全完成改造和扩建工作,毕竟东非获得洛美港也就两年时间,但是东非海军已经迫不及待的入驻这里。

洛美港内可以清晰看见东非海军的几艘军舰,除了巡洋舰和驱逐舰以外,东非的战列舰鹈鹕号也停靠在这里休整,可见其重要性。

毕竟战列舰作为目前世界各国的主力作战舰,除了远洋任务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在本土海域才能看得见。

布兰德说道:“显而易见,大西洋舰队将洛美港视为其重要的战略支点,虽然其和坤甸港一样远离本土,但是待遇甚至比坤甸港高的多。”

坤甸港是东非太平洋舰队的的母港,但是太平洋舰队在东非海军中实力最为薄弱,并且因为东非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十分分散,进一步削弱了太平洋舰队的作战能力。

而与之相比,不管是印度洋舰队还是大西洋舰队,放在任何国家都不能小觑,毫不客气的说,两支舰队可以单挑除了列强以外的任何国家。

而东非的太平洋舰队就大为不同了,其主力作战舰中连一艘战列舰都没有,所以布兰德才会如此肯定的说洛美港待遇比坤甸港要高的多。

其实,在东非三大海军舰队以外,还有一支区域性的阿拉斯加舰队,不过和名不副实的太平洋舰队相比,阿拉斯加舰队的实力更是可以忽略不计,说实话,阿拉斯加所处的位置,加,俄,美,日,远东帝国任何一个国家有想法,东非都不可能守得住。

当然,就目前的国际形势来说,这几个国家肯定也不愿意为了一个阿拉斯加而得罪东非。

阿拉斯加虽然处在东非军事部署的最边缘,可奈何东非本土实力太过强大,所以为了阿拉斯加得罪东非得不偿失。

和阿拉斯加一个待遇的还有东非的南琉球群岛殖民地,北夏威夷王国殖民地,大洋洲诸多殖民地。

至于南洋区域的兰芳海外省,东加里曼丹,和棉兰老岛虽然也距离东非本土遥远,但是奈何其他列强在南洋的军事实力同样比较薄弱,而且东非印度洋舰队可以随时支援南洋地区的太平洋舰队。

而大西洋舰队的洛美海军基地情况又不一样,虽然多哥兰同样处在海外,但是距离东非本土的距离实际上并不算太远,尤其是东非控制加蓬和喀麦隆之后。

就算没有这两个地区,从东非西海岸的卡宾达出发,抵达洛美港也可以做到朝发夕至。

而洛美港本身的战略价值也是极其突出的,可以说是东非在几内亚湾北岸最重要的战略支点。

以前东非大西洋舰队虽然强大,但是在大西洋区域缺乏战略支点,而多哥兰的存在很好的弥补了这个劣势。

有了多哥兰这个战略支点之后,可以说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海域基本成了东非海军的乐园,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挑战东非海军。

同时,有了多哥兰殖民地作为战略支柱,东非大西洋舰队的辐射范围也进一步加大,从这里出发,东非可以有从容对整个非洲西海岸的来犯之敌。

从军事存在上来说,如今几内亚湾和东非内海几乎没有区别,即便西非有着诸多欧洲各国的殖民地,但是就算他们加在一起,也没有东非的一合之敌。

布兰德感叹道:“等到洛美港正式扩建完成,整个西非地区,帝国的话语权都将进一步加大,可见大西洋舰队在战略主动性上已经走到了我们的前面。”

虽然东非的印度洋舰队同样不可小觑,但是印度洋舰队在印度洋并没有大西洋舰队在南大西洋这样从容。

主要还是英国在印度洋范围可以对东非形成牵制作用,以印度为核心,英国在环印度洋地区的殖民地太多,基础十分深厚,并不是东非能轻易拿捏的。

反观南大西洋海域,毫不客气的说,除了东非以外,都是一些“臭鱼烂虾”,西非地区是一众殖民地,并且在欧美各国殖民地中地位和价值不算突出。

而南大西洋对岸的南美各国,如今都没有发展起来,也无法对东非海军造成威胁。

不过话虽如此,东非大西洋舰队的进取心也不会因此而变弱,毕竟大西洋还有北大西洋区域,北大西洋地区才是世界强国海军卧虎藏龙之地,而东非海军在北大西洋并没有什么可靠的据点存在。

这对于东非海军维护本国利益是十分不利的,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东非能在印度洋和南大西洋取得巨大成绩就已经足以让世界大多数国家羡慕不已了。

“话说回来,洛美港建设的速度,应该是这些年里帝国海外基地建设最快的,毕竟我们获得洛美港也不过两年时间,即便这里曾经是德国多哥兰殖民地的首府,但是洛美之前规模肯定算不上大。”塔拉说道。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洛美还仅仅是一座西非的小渔村,后来殖民者到来,才在这里建城,在八十年代沦为沦为德国殖民地,洛美也就成了多哥兰的政治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原本也是葡萄牙人的殖民地,由此可见葡萄牙天生和德意志人犯冲,不过这也是必然的,在帝国主义殖民扩张时代,后发国家在海外殖民扩张中,必然会选择挑软柿子捏,而葡萄牙显然就是这种软柿子。

前世不少非洲国家的首都都位于沿海地区,这基本上都是殖民时代的遗留政治产物,毕竟殖民本身就是从沿海向内陆探索和开拓的过程。

在继承了这座优良深水港后,东非海军迫不及待的将这里打造成为东非最重要的大西洋海军基地之一,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军用港口,至于民用港口则迁往新开发的佩梅港。

佩梅港是前世多哥的第二大港口,以磷酸盐出口为主,磷酸盐矿出口是前世多哥的三大经济支柱之一,占了多哥出口总值的一半左右。

而洛美港则就更了不得了,毕竟洛美是整个西非地区的唯一天然深水港,这也是其被东非海军看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1159章 交易和威胁第805章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第1131章 刺杀失败第848章 教育资源集中化第999章 新制碱工艺第888章 莱茵市选址第89章 汉堡远洋商业贸易船队第200章 分裂第618章 良知第964章第226章 远东大使第537章 过去的七十年代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1002章 人人如龙第409章 比属刚果第1047章 奥匈海军求助第462章 由德国引发的危机:狼来了!第736章 第九旅第67章 大臣路线第186章 “三线”计划第1181章 产业冲击第933章 法国主导第165章 拉斯坎坡里贸易市场的发展第824章 机械化和开荒第1309章 领土置换第949章 战败第163章 年底第299章 预判第1343章 法国动摇第1245章 交易达成第100章 近海防御系统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847章 畜牧业第271章 新海军基地选址第398章 狗都要挨两巴掌第1008章 分析第912章 罗安达商人第961章 危与机第1311章 秘密会议第1366章 德伯尔恩的野心第1107章 新经济政策第957章 农林牧渔第1309章 领土置换第1202章 家电厨具第955章 莱茵宫地铁站第672章 危与机第1326章 野望第521章 申请第362章 第一铁路总体设想第524章 幸福第388章 换师第893章 天然气产业起步第29章 艰苦行军第532章 图谋琉球第1177章 东非的“老朋友”第863章 三纵三横第352章 东印度洋的海上马车夫第262章 英俄态度第918章 《东,法领土确认协议》第444章 到家第425章 扩大市场第850章 移民第1074章 市场和矛盾第304章 调停第418章 学徒第1337章 麦哲伦海峡第501章 四海两湖两内陆第1269章 距离感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782章 近卫师第896章 “草原”大迁徙第92章 挖墙角第989章 学术交流第799章 威尼斯会议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战争的第一枪第873章 农业结构调整第814章 卷土重来?第335章 生猪养殖第188章 维斯特宫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第336章 东非菜?第816章 1890年农业发展报告第1157章 “0”号文件第899章 东非铝产业第283章 特雷西亚军事指挥学院第1082章 工业轴心第716章 突击检查第835章 大铁路蓝图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245章 交易达成第906章 东非计划经济委员会第411章 斐迪南海军学院第702章 东非的“政治资产”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130章 萨拉热窝街头第910章 坦克试验场第216章 未来可期第600章 尝试第767章 占领安哥拉第401章 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