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

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

“行,就凭你的倾囊相授,我也不会亏待兄弟你的,刚好我知道一家圣彼得堡餐厅,那里口味不错,咱们今天就去,至于剩下两顿饭,下次来圣彼得堡我们再聚。”马克西姆爽快的答应了约定。

两个人在忙完工作后,就离开码头去吃饭了,而船上的沙俄移民则在惶惶不安中等待未知的命运。

随着蒸汽烟囱的黑烟滚滚而出,船只离开圣彼得堡的码头,移民教官已经提前入场,可以说这是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

“从今天开始,你们永远不再是斯拉夫人了,忘记自己的宗教和民族,我想伱们也知道,自己是被当做货物被自己的领主卖掉的。

所以从今天开始你们必须忘记俄罗斯的一切,不然到了殖民地可没有你们好日子过,只有成为我们自己人才能得到公平。”阿赫特曼大声训话道。

阿赫特曼其实也是沙俄人,但是他是所谓的“伏尔加德意志人”,也就是祖上在叶卡捷琳娜时代迁居到沙俄的德意志人。

雇佣这些生活在沙俄的德意志人,黑兴根财团就能省掉寻找翻译的功夫。

这些生活在沙俄的德意志人都是被俄国的政策吸引过来的,保留了自己的信仰和文化,所以许多人在沙俄都能双语交流。

他们都是受到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恩惠,在叶卡捷琳娜看来,德意志农民要比俄国人更能吃苦耐劳,组织性也要强得多。因此,叶卡捷琳娜通过提供优厚条件,号召德国人,举家移民到沙俄从事农业开发。

巧了,恩斯特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在东非玩的这也是这一套,不一样的是叶卡捷琳娜只是引入德意志移民前往沙俄。

而恩斯特引入德意志移民和其他移民的同时还要将当地的土著清理出去。

毕竟沙俄农奴被称为灰色牲口,可比东非的土著强了不止一个层次,对于农奴来说灰色牲口是侮辱性词汇,但是对统治者来说灰色牲口那就是美妙的词汇,代表着大量廉价优质劳动力。

本来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是想改变沙俄社会的现状的,但他可能也想不到恩斯特这种老六会盯上自己解放出来的劳动力。

按理说恩斯特应该优先盯上俄罗斯境内的伏尔加德意志人,毕竟那是十几万纯德意志人。

不过,东非对这些沙俄的德意志人没有吸引力,受叶卡琳捷娜政策的影响,这些德意志人在沙俄过的还不错,尤其是之前,拥有诸多特权,也就是这些年慢慢被剥夺。

说起来也是搞笑,德国人办事重原则,拒绝贿赂,因此当时俄国的很多司法领域高级职务,均为德意志裔把持。

“你们也不要不服气!你们不过是领主的私人财产,没有亚历山大二世皇帝,你们到现在还都是农奴,俄国社会没有你们的一席之地,你们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罢了。”阿赫特曼继续给这些农奴灌输思想。

首先捧了亚历山大二世一手,君主么!当然不可能犯错,永远都是仁慈,有爱和神圣的,毕竟恩斯特这种人不可能给自己拆台。

下面就是找理由,让这些沙俄农奴别把从前的自己当人,你以为你是俄罗斯人?不,你连人都算不上,所以别想着俄罗斯的那一套了,潜移默化里就将其身份和俄罗斯区分开来。

毕竟俄罗斯的文化还算不错,尤其是宗教和习俗领域保留着显著特色,和欧洲完全不一样。

这种带着自己文化的移民,东非殖民地当然要彻底磨灭其民族特征,不然后面就是祸患,尤其是沙俄当前在世界上地位还不错,就像大英帝国平民窟里的那些穷人一样,虽然我穷,但是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这么说来,东非还要感谢清国政府,那些华人移民身上,本民族的特征就保留的非常少,当然各种迷信不算,除此之外华人农民唯一掌握的学问就是民不与官斗,枪打出头鸟,这一类处世哲学。

这玩意完全没法和欧洲的宗教和文化抗争,处世智慧根本算不上文化,这玩意全世界都有,甚至一些比较智慧的动物都有。

而且这个时代的贫民从来不是文化的传播者,只有贵族和有钱人才比较注意这方面。

沙俄移民相较于华人的独特性在于,其生活方方面面都受到东正教会的影响,所以恩斯特才对沙俄移民区别对待。

阿赫特曼拿着教鞭,走上前,指着已经变小的圣彼得堡对着这些移民说道:“看到那里了么!那里就是俄罗斯,但是从今天开始,就和你们再也没有关系了,你们一辈子也不会再回来。

所以收掉幻想,你们包括你们的后代,永远都和俄罗斯没有任何牵连,把所有关于俄罗斯的一切,语言,服饰甚至是东正教会全部都放弃掉。”

阿赫特曼还是很期待有人站出来反抗自己的,自己也好树立个典型,但是很明显,没有人敢出来反驳自己。

也许阿赫特曼说的确实有些道理,都沦落到被领主卖掉的地步,在沙俄混的肯定不怎么样。

这个时代的移民,除了那些主动前往美国逃避宗教和****的自由人士,其他人哪有那么多胡思乱想的权力。

当登上吉奥瓦尼等人马车的时候,这些移民就对自己的遭遇有所猜测。

现在阿赫特曼的教育对这些沙俄移民来说,完全不值一提,有些人都做好了继续非打即骂的农奴生活,结果上来一通大道理给沙俄移民自己都整不会了。

但是,沙俄移民还是大概明白了阿赫特曼的意思,不就是和俄罗斯做分割么?一言为定,求之不得。

当然,关于宗教方面,有些移民确实心里有异议,但是形势比人强,改就改吧,上帝老人家会原谅自己的。

反正脱离了教会,对宗教的解释权又回到了自己手里,这个时候可没有教士和牧师拿着戒律来约束自己。

其实大多数人对宗教都有自己的理解,尤其是这群没有接受过教育,没接触过书籍的农奴。

一但离开教会,他们对宗教知识的了解,也就是知道上帝存在,几个有名有姓的大神,其他基本为零。

(本章完)

第892章 产业孵化中心第713章 不畏战第1074章 市场和矛盾第885章 经济殖民地的觉悟第973章 筹备第1005章 人造纤维第999章 新制碱工艺第494章 假情报第668章 都需要时间第465章 准同盟关系第454章 军演第180章 足球国度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661章 柏林会议第10章 各国反应第964章第979章 西部机遇第480章 英法合谋第1052章 齐头并进第200章 分裂第951章 想法破产第101章 招人第35章 牛马第374章 热闹的南非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121章 康斯坦丁离世第202章 收拢军权第1058章 英国关注第594章 矛盾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974章 方队组成第693章 再次独立!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200章 分裂第62章 激战第1177章 东非的“老朋友”第856章 最后的准备第1021章 海外领地建设第874章 推销移民地第849章 东非医学第1129章 火药桶上跳舞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648章 1883年国防军事变动报告第439章 非酋结婚第370章 (不用订阅章)第1077章 汽车订单第941章 “莱茵帝国”第348章 城镇化率第820章 购舰第832章 押解第979章 西部机遇第494章 假情报第1193章 “理想国”第1108章 比利时人的震撼第460章 冲突第174章 食品产业独立第56章 平衡第718章 奥赛罗“贩奴”第930章 汉萨省第154章 发“货”第634章 方案选择第65章 电灯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库第442章 东非威胁论第470章 奥兰治投英第988章 彀中计划第1210章 三大舰队第752章 软柿子第876章 白面阎罗第361章 k001第527章 东英(印)贸易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1176章 莱茵帝国东征第487章 太特城第860章 克利夫兰总统的纠结第798章 东非气象局第710章 巩固经济第773章 消极的英军第355章 安卡村第547章 登陆第937章 战争倒计时第713章 不畏战第860章 克利夫兰总统的纠结第347章 开饭第937章 战争倒计时第346章 移民过渡点第309章 私人特工组织第1093章 英国的诚意迪拜第964章第874章 推销移民地第1114章 抉择第754章 东非海军困境第891章 “米”字形铁路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装甲部队设想第113章 野望第1067章 城市化和国力第914章 他乡故知第162章 打鱼第1225章 库区移民第941章 “莱茵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