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三线”计划

第186章 “三线”计划

1869年3月11日。

地中海和红海上又一次出现了专业的电缆铺设船只,对于地中海沿岸的人来说,已经见怪不怪,这几年随着各国越来越重视电报的作用,有能力的国家和公司都在海底铺设电报线路。

而这次海上铺设电缆工作的船只一艘来自奥匈帝国,一艘来自德意志,分别在地中海和红海开工。

从奥匈帝国的的里雅斯特到埃及,再从埃及到东非的大海上,又一次电缆铺设工作开始了。

这次是复线铺设工作,毕竟单条电缆来维持东非和欧洲的联系并不保险。

铺设复线的计划早就躺在了恩斯特的办公桌里,在铺设东非到欧洲第一条电缆时就有了规划,但是由于当时资金的限制,所以并没有一起执行。

后面,第一条电缆也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毕竟整条线路并不用于民事,属于东非的政府专线,工作量不大,第二条线路也就迟迟没有开工,或者说恩斯特都快忘了这个计划。

现在,老爹要动身去往东非,父子间的联络就必不可少了,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恩斯特决定重启电缆铺设工作。

海底电缆到底是个相较而言比较脆弱的东西,所以铺设复线相当于安装了保险,哪怕常用线路发生意外,也可以立刻启用备用线路。

东非,第一镇。

“这是殿下发来的文件,现在提前去给内陆沿线的政府送信,让他们做好准备。”冯德莱恩将关于东非电报线路铺设的文件递给会议室里的众人。

“这可真是个不小的工作量!”会议室里的官员们看完文件后说道。

“也不算太难,虽然整个工程线路多达四千多公里,但是我们只要沿着公路两边架设电线杆就行了,沿途的地方政府只要负责好本辖区内的工作就可以了。”冯德莱恩说道。

“这倒也是,电线杆就地取材就可以了,还要提前准备好机房,方便后续发电机的安装。”

大家正在讨论的正是此次电报线路建设计划的陆地部分,东非殖民地早在去年,就架设了一条从蒙巴萨到达累斯萨拉姆再到第一镇的陆地电报线路。

所以电报这东西对于第一镇的官员们并不算陌生,毕竟海底电缆只通到蒙巴萨,距离达累斯萨拉姆和第一镇有些距离,总不能靠驿马来传递消息。

东非目前,主要传递消息的方式还是马匹,在各个城市设立邮局,通过邮局组成一个通信网络,电报这东西也只有第一镇,达累斯萨拉姆和蒙巴萨才有。

“这次电报线路架设工作,将分为两条主线和少于支线,一条起源于蒙巴萨,一条起源于第一镇。

蒙巴萨线路,途径内罗毕,然后到达基苏木,最后到达西北新城坎帕拉,同时在内罗毕分出一条支线向北直达图尔卡纳湖上方的奥莫拉特镇,这样北方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能及时传达到我们这里。

第一镇线路,以多多马为中转站,南线一直到姆贝亚市为终点,北线则向北先经过姆万扎,然后向西一直达到索伦(坦噶尼喀)湖北岸的布琼布拉,这样政府就可以及时掌握西面的消息。”技术总监凯恩做了总结。

此时姆贝亚政府派出默尔克和贝克尔到叶克王国去谈判不久,还没有回来,所以众人还不知道叶克王国已经被姆西里卖给了东非殖民地,所以这次电报线路规划的第一镇线路,西面只到达了姆贝亚。

以上,东非—欧洲海地电缆线路,第一镇线路,蒙巴萨线路,就是此次恩斯特设计的东非最新通信工程,也被恩斯特命名为“三线”计划。

基本覆盖了东非主要的几个方向,只有南方没有线路建设计划,因为南方和葡萄牙人势力被鲁伏马河隔开,防守压力较小,而且葡萄牙一侧生活的主要是土著部落,两块殖民地并非真正接壤。

东非将这些土著部落划归到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也算是对葡萄牙人表达的善意,要两块殖民地真挨在一起了,擦枪走火肯定是少不了的。

到目前为止,东非殖民地的扩张活动相当顺利,自然不是靠着贝克尔这种和平谈判方式争取来的。

而且贝克尔能成功,靠的也是东非的实力,姆西里一个奴隶贩子,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之所以以极低的价格将叶克王国卖给东非,那是他知道东非是真的贪得无厌,和自己是一类人。

但是自己还打不过对方,加上自从奴隶贸易成了东非单方面索取后,姆西里什么也捞不着,叶克王国这个利益集团也就开始摇摇欲坠,所以不如卖给东非人算了。

和叶克王国的交易,就体现了东非的帝国主义作风,把东非放在欧洲,其他国家估计也就图一乐,但却是非洲土著面前不可逾越的山峰。

目前,东非主要扩张方向,就是中南非地区,所以铺设一条到达姆贝亚的电报线路很有必要。

布琼布拉区域则负责东非正在渗透的米通巴山脉区域的联络。

坎帕拉负责大湖区西北地区的信息往来。

奥莫拉特镇则是负责奥莫河流域,毕竟和阿比西尼亚帝国离的很近,要重点提防,同时可以监视埃及苏丹地区的动向。

以上几个东非重点关注地区,通过“三线”计划,就可以和东非中央政府直接联系,恩斯特也能随时掌握东非的动向。

除了以上区域,就只有南方的莫桑比克和北方的索马里不在这次计划覆盖范围之内,葡萄牙人已经说过了,索马里则完全不值一提。

索马里和东非交界处以沙漠为主,是天然的地理屏障,而且索马里方向的格勒迪苏丹国实力太弱,人口也不多,东非不去找他的麻烦就算谢天谢地了。

说干就干,很快,最早得到消息的第一镇和蒙巴萨政府就开始组织人员架设电报线路所需的电线杆。

电线杆都是就地取材,东非的森林覆盖在这个时代相当恐怖,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以上,木材是相当廉价,基本没有什么成本,东非这么点人,砍伐的速度还赶不上其生长速度。

统一对这些木材进行简单加工后,在上方加上木楔子充当后续固定电线的支点就可以了。

后续只要等欧洲的电线和发电机,铁丝等材料运输过来,就可以将线路固定在上方,每隔一段距离,就建一个小的维护和检查点,方便工人后续及早发现问题和维护线路通畅。

有些建筑是机房,用来给整个电报线路系统供电,发电机是从西门子公司进口的大功率直流发电机,这次“三线”计划的花销很大一部分支出在发电机等设备上。

趁着康斯坦丁亲王前往东非的机会,恩斯特直接将东非陆上电报线路连同海底线路也一步到位。

(本章完)

第515章 狗咬狗第1235章 难以预料的发展第1203章 车展第1131章 刺杀失败第520章 发电厂第877章 合作办学第1259章 同意第961章 危与机第992章 入籍第236章 “罗马”之谋。第267章 各自战场第1261章 试图拆分第831章 人口长城第496章 交战第1247章 五万平方公里第915章 西海岸的战略价值第1179章 鹰击号航母第826章 德意志人费尔南德斯第888章 莱茵市选址第276章 “老朋友”第920章 图谋棉兰老岛第968章 分歧第941章 “莱茵帝国”第14章 王国的野心第650章 牛粪经济第823章 西海岸开发第671章 西北的机遇第610章 军事顾问团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玛利亚第1344章 舆论战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863章 三纵三横第788章 俘虏的“觉悟”第959章 南美国家关系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716章 突击检查还在审核……第816章 1890年农业发展报告第1012章 萌芽第803章 威胁第535章 落后农业国第32章 霍亨索伦城堡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545章 孤儿第1033章 一五计划尾声第904章 卡宾达第933章 法国主导第7章 扩大生产第655章 茶产业发展状况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达累斯萨拉姆第822章 卡宾达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395章 耍无赖第1172章 第54师的不公待遇第1025章 未雨绸缪第1190章 南方国家盛会第370章 (不用订阅章)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975章 外交风云第357章 索加第28章 “圈地运动”第1145章 机遇第357章 索加第1023章 俄国海军靠岸第860章 克利夫兰总统的纠结第846章 东非牛仔第1173章 结下梁子第1256章 贸易重心南移第861章 分赃第402章 妥协第920章 图谋棉兰老岛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厂第240章 大借款第1167章 工程奇迹第364章 燃烧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1373章 干涉俄国会议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续发展第928章 军队让路第1151章 东非人打过来了!第168章 餐具第830章 蓄水池第933章 法国主导第863章 三纵三横第188章 维斯特宫第966章 参观姆贝亚第968章 分歧第922章 大开杀戒第706章 东阿外交关系升级第1294章 俄国变天第899章 东非铝产业第250章 敌在巴黎第1234章 战场均势第959章 南美国家关系第201章 走马上任第47章 联姻事宜第313章 盗版“斯图加特”第953章 新家第356章 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