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英俄态度

第262章 英俄态度

奥匈帝国大使的话成功激怒了意大利王国的一众高层,尤其是撒丁王室,因为他完全否定了意大利王国存在的合法性。

自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上千年的历史意大利地区都处于分裂状态,其地域除了教皇国,大多数时间都被法国,西班牙,神罗等国家统治,比如科西嘉岛属于意大利地区,但是法国领土。

拿破仑横空出世,唤醒了德意志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同时也塑造了意大利地区的民族意识,本质上是当地封建贵族间的抱团取暖,因为当时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属于相对进步力量。

所以奥匈帝国大使的话犹如热锅浇油,本来就关系恶劣的两国彻底陷入不死不休的状态。

“克里斯蒂安阁下,你要为你说的话负责?意大利王国绝对不会接受贵国的羞辱。”艾玛纽尔二世开口道。

“当然,我的意思就是帝国的意思,除非意大利王国承诺永远放弃图谋教宗国独立自主的权力,不然我们奥匈帝国是不会坐视不管的。”克里斯蒂安回应道。

“很好!我们意大利王国绝不妥协,任何人都不能阻止意大利民族统一的决心。”

“拭目以待!”

话不投机半句多,双方不欢而散,意大利王国立刻着手准备应对奥匈帝国干涉的战略部署,同时意大利紧急向英国大使馆求救。

佛罗伦萨,英国大使馆。

“约翰逊大使,这次你们一定要帮助意大利,如果意大利遭到了奥匈帝国的侵略,欧洲格局动荡对贵国而言绝对不是好事。”意大利外交大臣朱塞佩说道。

约翰逊却对这件事很纠结,他对朱塞佩说道:“如果贵国放弃对教宗国的统一要求,我们英国可以担保奥匈帝国不敢入侵意大利。”

一个教宗国而已,在约翰逊看来意大利完全用不着在这件事上同奥匈帝国翻脸,现在不是意大利统一的好时机,虽然英国本身是支持意大利统一的,但是现在是特殊时期,普法战争正在继续,而且目前看来普法两国势均力敌,法国人并不是像战前吹嘘的那样战无不胜,普鲁士实力也让人惊讶。

英国为了大陆秩序的平衡,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普法两国身上,而不是意大利这个次要地区,而且奥地利帝国这些年被打击的不轻,东边的沙俄在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下却缓过来了,所以英国也不太希望奥匈帝国被继续削弱。

“我们现在因为普法两国之间战争的原因,没有办法分散精力支持意大利,所以贵国还是不要在这个时间段同奥匈帝国发生冲突的好。”

约翰逊的话在朱塞佩看来是不能接受的,意大利对罗马的期盼,那是无法言语的,没有罗马的意大利是不完整的,就如同失去巴黎的法国一样,让意大利民族主义者无法接受。

“难道贵国要坐视神罗再现么!”朱塞佩质问道。

“当然不会,但是如我所言我国现在没有精力也没有预案对奥匈帝国进行干涉,所以我再次代表英国向伱们郑重警告,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约翰逊严肃的说道,至于所谓神罗再现,纯属无稽之谈。

如果奥匈帝国真的有能力让神罗再现,那英国自然会极力打压,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从奥地利帝国变成奥匈帝国的那一刻开始,已经注定了奥地利失去了对德意志地区的主导权。

普鲁士领导的小德意志倒是可能实现,英国也乐于如此,大德意志已经成为幻影,除非普奥两国不计前嫌联合起来,但是那怎么可能,一山不容二虎,何况奥匈帝国内部还有一个匈牙利王国。

朱塞佩失望而归,不过没有拉到英国人的支持,意大利王国决定自己行动,毕竟这次不拿下教宗国,未来可能真就没机会了,教宗国的地理位置正处意大利南北中心,是意大利王国绝对不能放弃的地方。

八月二十三日,眼见教宗国无视意大利王国的要求,意大利正式对教宗国宣战,随即奥匈帝国同教宗国也对意大利宣战。

瞬间,欧陆上舆论沸腾起来,普法战争的瓜还没吃完,奥匈帝国同意大利又打起来了,这可真是刺激。

最懵逼的还是俄国人,亚历山大二世紧急召开会议,讨论欧洲局势变动。

“奥匈帝国为什么突然向意大利宣战了?他们的部队不是在东面提防我们和普鲁士么!”亚历山大二世不解的向部下询问道。

外交大臣说道:“这件事本质上是奥匈帝国不能容忍意大利彻底统一,意大利统一会极大威胁到奥匈帝国的安全问题,所以两国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陆军大臣也开口道:“我们并没有发现奥匈帝国边境地区存在大规模军事变动,其部队数量也没有大的变化,或许奥匈帝国认为解决意大利这样的对手,不需要动用主力部队。”

“这样么,那真是太可惜了!”亚历山大二世有些叹息道。

奥匈帝国边境部队没有变动,也就意味着俄国也没有太大机会干涉意大利同奥匈帝国战争,奥匈帝国明显防着俄国人。

真的没有变动?自然是不可能的,而是早在前几个月就完成了,毕竟普俄两国可不会相信奥匈帝国在普法战争之前就预判了普法战争动向,准备对意大利王国动手。

现在普俄奥三国边境,实际上普奥两国军队都有大幅度的削弱,普鲁士是直接调走了一部分军队,而奥匈帝国则是将精锐同普通部队调换,所以导致奥匈帝国军队数量上没有变动的原因。

“即便如此,对我们来说也是件好事,我可不相信奥匈帝国再不动用全力的情况下就能轻易击败意大利,最好意大利能把奥匈帝国拖入战争泥潭,到时候没有办法解决意大利问题的奥匈帝国势必会向我们妥协。”俄国外交大臣说道。

至于支援意大利,那别想了,沙俄和意大利都是出了名的穷国,尤其是现在沙俄政府,还有大笔债务没有还掉,农奴制改革实际上就是政府发钱,收买当地贵族和地主手里的垃圾土地发放给农奴,虽然后期看来成果并不显著,但是政府债务越来越多,至于指望获得土地农奴还账,也没有结果,在沙俄地方官僚和地主的共同操作下,这些“农民”许多直接破产,钱地方拿走了,农奴还是换种方式存在,唯一贡献就是促进了工业和城市发展。

而且沙俄真打算动手也不会挑奥匈帝国这个难缠的对手,旁边的奥斯曼帝国才是沙俄的第一目标,就同东非不对莫桑比克动手一样,内陆还有大量无主之地,还没必要同其他殖民者发生冲突。

沙俄的财政状况,众人皆知,这也是意大利王国寻求英国人帮助的原因,英国人当然不可能直接出兵,一开始意大利王国就是冲着要钱去的,但是意大利本来就欠了英国一大堆债务,而这次战争对于英国来说无利可图的同时也没有什么战略需要,所以才导致意大利想法的落空。

普法专注打仗,英俄无动于衷,这次意奥战争开始就向着普法战争看齐,大多数国家选择暂时中立,不同地方在于,奥匈帝国扮演了战前法国人的角色,同样是不容许敌人完成统一,同样是提前发出战争威胁,同样是大国对阵小国。

(本章完)

第754章 东非海军困境第933章 法国主导第511章 输血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216章 未来可期第1158章 历史渊源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868章 尘埃落定第1037章 电气化第397章 普鲁士在下一盘大棋第1089章 最终图谋波斯湾第1171章 新达尔马提亚王国第912章 罗安达商人第112章 人口和农业第999章 新制碱工艺第1114章 抉择第877章 合作办学第846章 东非牛仔第418章 学徒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42章 三区一改第980章 大西洋经济区第314章 贸易和冲突第864章 莫罗戈罗市第934章 两步沟通第539章 邻居论第825章 不同抉择第700章 龙骑兵第878章 无线电请假第962章 提尔皮茨第590章 嘘寒问暖第826章 德意志人费尔南德斯第860章 克利夫兰总统的纠结第109章 圣诞节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339章 加大投资第835章 大铁路蓝图第545章 孤儿第578章 水利建设问题第19章 黑兴根军事学院第734章 战备状态的新汉堡港市第470章 奥兰治投英第628章 引入外资第226章 远东大使第124章 水井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315章 清仓第513章 抉择第375章 第一镇市的安全形势第1086章 以法国为底线第421章 东非大铁路计划第1263章 《东荷再协议条约》第1371章 东水西调第338章 幕后黑手第1279章 温斯顿的计划第889章 远东战火第879章 军方的重视第749章 南下第1295章 巴拉诺夫大使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二合一)第650章 牛粪经济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316章 莱茵盾第886章 落后产业转移第752章 软柿子第576章 人参种植第528章 与时俱进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第385章 煽动第400章 互不侵犯条约第754章 东非海军困境第512章 给俄国人提供舞台第1087章 对英国关系解冻第181章 武装使团第825章 不同抉择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432章 三个渠道第791章 图穷匕见第290章 长绒棉第361章 k001第1358章 海军比例第290章 长绒棉第565章 海军合作第303章 马拉维湖重工业区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60章 革新第1316章 对话第838章 钢铁“怪物”第95章 兵工厂升级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980章 大西洋经济区第509章 起步第762章 分锅会议第896章 “草原”大迁徙第561章 海军抵达第711章 归国第1380章 前线战场第449章 野心第835章 大铁路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