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引入

恩斯特在指挥前线作战,而康斯坦丁则在后方要当好工具人的职责,丰富东非产业一直是恩斯特推进的事业,而农业作为东非的优势产业,也是重中之重,东非当前的农业产品实现规模化种植,并大规模出口的,数来数去也就那几种,剑麻,丁香,除虫菊等无疑是热门产品,其中剑麻常年高居东非出口热带经济作物榜首。

但是这几件经济作物只能说比较小众或者偏门,其中除虫菊的推广和黑兴根日用品公司推出的驱蚊虫产品有巨大关系,东非本土也积极种植除虫菊,为阻断东非蚊虫传播的疾病做出重要贡献。

至于那些耳熟能详,且市场广阔的经济作物,大多数都还没有走出市场,比如东非第一批咖啡种植是在1867年,目前才刚刚可以进行少量收割,所以目前还不属于盈利项目,橡胶引入则在1868年,其他非本土经济作物基本上都是1865年以后引入。

这些引入的经济作物,生长周期比较长的话,目前都处在纯投入阶段,没有盈利价值。

而茶叶算是一种已经进入生产状态的经济作物,东非试图把本土红茶产品推向中东欧地区,但是却遇到了很严重的问题。

“国王陛下,这是我们从东方带过来茶叶,这次我们总共挑选了23个优良品种,以绿茶为主,红茶也有一些,同时我们引入了一批‘专业’的茶叶制作人员,能更好的对东非茶叶发展做出贡献。”农业部大臣维金斯向康斯坦丁介绍着农业部的这次成果。

东非农业部是一个很尴尬的存在,维金斯作为土生土长的奥地利没落贵族,对于如何在非洲这个热带地区搞农业发展可以说是非常头大,东非作为一个水稻生产大国,维金斯在来东非前都没见过水稻,好在有“英明神武”的恩斯特殿下为自己指明方向,去东方取经,远东水稻品种就是在维金斯主持下引入的。

维金斯曾经请教过恩斯特,为什么不向印度学习,毕竟印度的农业条件也不差,也是历史悠久的国度,在种植业,尤其是热带作物种植业领域应该算是领头羊的存在。

恩斯特的回答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更不能和印度学习,作为带英的殖民地,印度虽然成为世界上水稻最高产的地区,但是其技术都是来自欧洲,英国人在印度新修了大量水利设施,应用了不少新技术,这些东西东非自己也有,现代化农业技术完全可以直接从欧洲引进。

剩下的经济作物,英国也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就比如在印度大搞棉花种植,罂粟种植,茶叶种植,这也是英国在印度投入最大的三种经济作物。

棉花种植没什么好说的,完全是英国工业的需要,但是要论种植技术第一是美国南方种植园的那些前奴隶主们,鸦片这种邪门歪道的东西,东非是禁止的,茶叶则是印度从远东偷来的。

而且信仰印度教的底层印度人非常的随性,做事糊弄,尤其是英国人统治下的印度人更是把这些性格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就和在东非人手底下能磨洋工绝对不多干的黑人劳工是一个道理,本来就懒,你拿着鞭子赶着走就更没有积极性了,这种人,你能从他们手里学到什么东西?

当然,恩斯特也不是贬低印度和非洲土著,而是整个热带地区都是如此,尤其是生活在闷热环境下,别说活动,就是吃饭有时候都没有胃口。

这也就体现东非气候上的优越性了,不要看东非土著不勤快,实际上前世恩斯特对比自己见过的黑人就属东非黑人最踏实和勤劳,而东非中给人印象最好的就是已经被恩斯特毁掉的埃塞俄比亚,当然恩斯特这主要是和西非的尼日利亚对比后得出的结论,西非其他国家恩斯特去的也不多不太了解。

这也和经济,教育问题有关,南非初期就很不错,但是一直在走下坡路,黑人统治者上台后,真是全面和美国看齐,零元购的精华都学了过去,这种不劳而获的社会风气恩斯特看了是十分厌恶的,不要提什么殖民压榨,坦桑尼亚可比南非经济差了一大截,在非洲经济条件也排不上号,但是恩斯特见过坦桑尼亚农民有些连饭都吃不饱,也没有像南非人一样,要知道南非可是一个农业强国,机械化水平甚至比中国高。

至于去远东能学习什么,那自然去学习传统种植经验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技术,这方面远东农民确实是最优秀的。

恩斯特完全不是夸赞,而是抛开自己前世远东身份,实事求是这么认为的,远东农业的特点就是精耕细作,最大限度把农田的地力和肥力使用出来,而且能通过各种手段保持和恢复土地肥力。这一点在东非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体现,在欧美盛行休耕,但是东非就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东非农民来自远东基数大,所以土地耕种方式也以他们熟悉的模式为主。

只不过区别在于东非开发的土地,本来就是气候,水利,土壤等条件优渥的良田,许多地区可以作为耕地,恩斯特都没有大规模开发,就比如坦桑尼亚,恩斯特目前已经不打算扩大耕地规模,而是转向内陆地区开发新的耕种土地。

再者说远东农民非常善于积累农业经验,虽说地主阶级大多不事生产,但是他们对远东农业经验的书面总结相当完善,还有远东政府是典型的重农政府,劝课农桑也是千百年的老传统,这就让远东的传统农业相当发达。

恩斯特用发达来形容,重点则在于传统二字,不是真的让维金斯照抄远东模式,主要还是让他去借鉴,哪怕东非借鉴来十分之一的优良经验也是受益无穷的。

而这次远东茶叶品种引进,就是维金斯亲自带队深入远东好几个茶叶产地精挑细选出来的。

维金斯对康斯坦丁说道:“远东茶叶种类繁多,仅仅是安徽省就有茶叶百十种,但是我时间有限,所以只能挑几个重要的茶叶大省进行考察,其中因为安徽和江苏产茶区紧挨着我们的‘淮海经济区’,所以是我考察的重点区域,后来我听说福建武夷山的红茶也很不错,所以归途时顺道去了趟福建,这次茶叶品种主要也是从这三个省获取。”

本来维金斯对浙江茶也很感兴趣,尤其是西湖龙井,但是听说真正的西湖龙井只有十几棵茶树,还供应皇室,远东官方看的很紧,别说那十几棵茶树,就是周边的茶叶都宝贝的很,那还是算了,维金斯看重的除了质量外还看产量,而且他是真没时间,不然他还想深入内陆去两湖地区看一看。

东非茶叶出口遇到的困境就是,品种来自印度,这样就和英国茶商无法竞争,因为口感是相同的,甚至有些不如,而且印度种植规模大,产量高,人力成本也低,这块市场完全被他们垄断了,除非东非“赔本”做生意。

而东非确实是这么干的,东非的茶叶出口到德意志,基本上是半卖半送,好在东非人力成本相当于没成本,勉强捞一点德国马克,泰勒和奥地利莱茵盾回回本。

所以这次维金斯去远东挑选茶叶品种就是为了打开欧洲市场,首先就是引入绿茶,和欧洲市场流行的红茶错开竞争,欧洲流行红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早期从远东引入的绿茶口感不如红茶,这是因为远东距离欧洲太远,而绿茶存放时间长了则气味会消散,红茶则相反,东非就不会有这个顾虑,东非距离欧洲不远,而且蒸汽运用在船只上,使得现在船只速度不是百年前葡萄牙那些运茶叶的老船能比的。

还有就是黑兴根财团最擅长的手段就是摸黑对手,到时候在欧洲搞一个茶叶正宗论来引战,打开绿茶的知名度,绿茶泡出来先不说味道怎么样,整体上是比红茶养眼的,在搞几个东方典故,提升一下逼格,然后供应欧洲宫廷,就可以打开高端市场的大门,这方面黑兴根财团经验丰富。

当然,东非也不会放弃红茶市场,这次维金斯就带了数种远东红茶回来,在非洲种植,拓宽一下欧洲红茶的口味,千人千口,总会有消费者不喜欢印度的红茶,就好东非这口的。

虽然说喝茶会养成习惯,

第832章 押解第23章 阻碍时代进步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55章 到东非去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508章 经济制裁第793章 笼中鸟第811章 送行第479章 牛马帝国第1026章 钢铁产业计划提前完成第961章 危与机第335章 生猪养殖第960章 开辟新市场第825章 不同抉择第974章 方队组成第856章 最后的准备第714章 伊林加第964章第1159章 交易和威胁第555章 羞辱第695章 纳塔尔第1154章 断案第910章 坦克试验场第250章 敌在巴黎第283章 特雷西亚军事指挥学院第753章 三个月结束战争!第26章 远道而来的人们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155章 震怖第968章 分歧第488章 情报战第926章 机耕路第799章 威尼斯会议第704章 底气第674章 鱼米之乡第923章 坏事做尽第281章 劳务输出第951章 想法破产第981章 捷径第1180章 东华商业联盟第655章 茶产业发展状况第1015章 市场第463章 站队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655章 茶产业发展状况第1158章 历史渊源第816章 1890年农业发展报告第641章 一进一出第321章 基图伊煤矿第1210章 三大舰队第1006章 英日两国动作第986章 农民进城第519章 百万黑奴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197章 老天爷赏饭吃第413章 二元制中学第151章 在法国第888章 莱茵市选址第480章 英法合谋第877章 合作办学第304章 调停第988章 彀中计划第260章 南辕北辙的猜想第435章 钢铁和人口第499章 建交热第81章 煤矿第311章 意大利王国的想法第836章 交通状况第1092章 菜市场第398章 狗都要挨两巴掌第257章 双方算计第1213章 三五计划成绩第1019章 选择路线第598章 新年第548章 东非历史课第258章 夜袭第59章 桑给巴尔宫廷政变第287章 西逃第1053章 波斯湾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605章 奥兰治人起义第618章 良知第206章 “收破烂”第937章 战争倒计时第8章 普奥联动第993章 东方省的强省会战略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999章 新制碱工艺第913章 外国资本第865章 高原省第5章 火热的制造业第607章 迂回第12章 战场间隙第854章 美国人密谋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898章 太特市第208章 选择困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