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达累斯萨拉姆市电缆国营一厂

达累斯萨拉姆市。

“莫里厂长,您们厂今年的业绩怎么样?”

“报告华尔兹主任,今年我们的产能比去年提高了接近百分之七左右,而且外贸订单提高了大约百分之三,尤其是远东等地区的商品增加较快。”

“具体说一说,你们厂怎么今年业绩这么好?”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今年我们招募了不少中学毕业生,他们学历高,学习能力强,参加工作也容易,大大缓解了我们缺人的压力,这就解决了之前厂里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另一个方面则是我们工人的技术也会随着时间变得越发熟练。”

“嗯,说的对,人的问题解决了,产能上来也情有可原,不过你们机器问题解决了么,够不够用?”

“我们的机器大多是直接从奥匈帝国运过来的,主要是黑兴根电力公司或者西门子提供,之前建厂也大多由黑兴根电力公司派人来指挥,所以在设备方面,没有遇到什么阻力,至于机器就更不用担心,现在还有一条生产线我们没有用上,今年我们还要继续招人呢!”

华尔兹点点头道:“也就是说你们厂的生产机器和设备实际上是过剩的,那伱们为什么不现在就把相对应的工人补充齐全,普通工人不行么,一定要找中学生?”

“华尔兹主任,这不到不是我们厂要求高,而是工业部这么要求的,因为我们这涉及到外贸的原因,工业部对一厂的要求也高,所以在工人选择上也不能马虎,这中学学历的工人倒是不需要多少,但是少了确实不行,因为要保证产品质量。”

“这里面有什么门道?”

“就这么说,生产设备需要很多专业性知识,要不然连说明书都看不懂,更何况对机器的操作,而且要对物理和化学有一定的储备,要不然到时候厂里的技术员和工人讲解那里出了问题,万一对面听不懂,那不就和对牛弹琴,瞎忙活么!”

华尔兹这才明白,他对莫里说道:“也就是说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还玩不转这些机器?”

莫里摇摇头道:“没有这么简单,不光是要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要对电力和物理有所了解,当然,也不用理解多深刻,毕竟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学习中很不一样,就比如我们厂,主要是伺候这些傻大笨粗的机械设备,而这些机械设备学生在课本里可接触不到。”

华尔兹很是认同这一点:“我在德国也是上过小学的,对学习也是有些了解的,确实不容易,不过能长见识,最主要的还是学会写字看书,这对于生活中的帮助很大,不过自从来了东非,这里面差不多把以前的知识都还回去了。”

莫里:“呵呵,华尔兹主任,这中学学习的东西和小学可大为不同,而且东非中学生很多是有实践课程的,像市一中和二中等几个学校,每年都有到我厂实习的名额,所以他们对于接触新事物的能力,比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强的多。”

“嗯,是啊!现在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火车,轮船,大工厂,我们这一代人有幸见识了德意志和东非两个地区的飞速发展,我以前是汉诺威人,莫里厂长家是哪里的?”

莫里回答道:“我是巴登人,在南德意志。”

“那莫里厂长估计和我一样,见识过德意志和东非的极速发展?”莫里否认道:“这倒是没有,在移民东非之前,我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我本人也没有进过城,后来有一年干旱,粮食歉收,所以我家就跟风加入移民东非的队伍了,所以我还真没有在德意志地区见过德意志工业的发展。”

这就让华尔兹感觉意外了,他对莫里说道:“那你后来到东非是如何当上厂长的?”

莫里解释道:“我之前也是在军队里混迹,不过我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好学,后来部队就把我推荐到学校里学习,华尔兹主任,你知道留学生么?”

华尔兹:“这我当然知道,所以你被公费派往德意志地区学习,然后逆袭成了厂长?”

莫里说道:“哪有那么简单,主要还是我在战场上立过几次功,后来身上挂了彩,不能剧烈运动,所以只能退役,不过因为学习能力强这个原因,部队就帮我申请了留学名额。”

华尔兹:“那你是毕业后直接就分配成厂长了?”

莫里:“这中间肯定有些波折,主要是我后来进入过黑兴根电力公司实习过一段时间,等回到东非后,有部队经历加上黑兴根电力公司实习经历,所以上面才给我这个厂长当当。”

莫里说的很容易,但是这些事都说明他的档案经历比较辉煌,能被军队推荐出国学习的,功劳一般都不小,而莫里能当上厂长,说明他在东非服役的时间绝对很早。

这方面华尔兹认为很有可能在殖民地时代,莫里就已经大小是个部队里的军官了,要不然也不可能混上达累斯萨拉姆市电缆国营一厂厂长的职务。

所以华尔兹对莫里说道:“莫里厂长,你以前在部队里是什么职务?”

莫里:“我退役的那年是营长。”

华尔兹:“那就对的上了,那你的战友肯定也都不简单。”

莫里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东非的军官肯定都不简单,即便上是退役后,只不过自己能当上达累斯萨拉姆市电缆国营一厂厂长,有很大运气成分,不过确实比许多东非人幸运的多。

了解了莫里的一些私人隐私问题后,华尔兹对莫里的态度大变,他对莫里说道:“莫里厂长,你也清楚,达累斯萨拉姆市电缆国营一厂是工业部以及省里挂下号的全国重点企业,只不过大部分产能优先提供给本土使用,对外出口方面但是有些逊色,最近我们外贸部在远东有一个大单,需要一批海底电缆,上面要求使用我们自主生产的产品,老弟我这次前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莫里说道:“那你们需要多少?”

华尔兹:“那量就比较多了,主要是在远东铺设一条海底电缆,距离肯定不短,而且要求材料质量,所以明年你们的生产任务很重。”

第978章 后续影响第526章 文明灯塔第145章 烟草工厂第717章 南非版“三国同盟”第188章 维斯特宫第424章 奔逃第621章 欧亚果篮计划第118章 啤酒馆聚会第1234章 战场均势第470章 奥兰治投英第1361章 影响第1051章 从“需”发展第1018章 磋商第1313章 交易达成第977章 情报摸底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讹诈第838章 钢铁“怪物”第107章 图尔卡纳湖第526章 文明灯塔第999章 新制碱工艺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197章 建议第1233章 抓捕第1127章 创业团队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675章 水铁联运第844章 鲁道夫第906章 东非计划经济委员会第993章 东方省的强省会战略第116章 鲁道夫噩梦之源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317章 《东埃边界划定协议》第910章 坦克试验场第230章第942章 宣战第1076章 南洋劝业会第1298章 别列佐夫卡匪帮第603章 能源问题第82章 面粉厂第971章 经济状况第1224章 收网第1222章 会面第849章 东非医学第987章 经济危机和一五计划第384章 临危受命第432章 三个渠道第520章 发电厂第352章 东印度洋的海上马车夫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二合一)第274章 第一次接触第710章 巩固经济第1007章 准备插手第1298章 别列佐夫卡匪帮第745章 菜鸡互啄第566章 比较第808章 尘埃落定第1310章 祸水东引第524章 幸福第903章 莱茵宫第1324章 预谋第1009章 新型战列舰第941章 “莱茵帝国”第660章 贸易和产业第943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974章 方队组成第886章 落后产业转移第605章 奥兰治人起义第992章 入籍第634章 方案选择第1269章 距离感第860章 克利夫兰总统的纠结第1054章 地缘博弈第169章 费舍尔的工作第1069章 德国讨论第1048章 以“欧美”为镜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752章 软柿子第1015章 市场第1022章 南德意志王国第151章 在法国第274章 第一次接触第454章 军演第1028章 1904年经济状况第809章 事后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伤的世界第291章 “偷国”第615章 交流电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893章 天然气产业起步第827章 种植园改农场第1151章 东非人打过来了!第187章 劝说第214章 自己人,别开枪?第1215章 区域协调发展第926章 机耕路第139章 战争结束第422章 铁路和铜矿第32章 霍亨索伦城堡第891章 “米”字形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