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石油产业布局

第697章 石油产业布局

东非终于发现石油,也让恩斯特松了一口气,万事开头难,只有完成了第一步,未来东非能源安全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至少未来几十年内东非能源安全就得到了保障,首先是煤矿,足够东非自己使用了,南非,津巴布韦,博茨瓦纳任何一地的煤矿资源放在欧洲也不算差,现在石油被发掘,虽然储量还不明晰,但是有第一口油井,就有第二口,未来会越来越多。

现在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石油利用起来,东非在这方面真是零基础,在之前,东非的成品油基本上是从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和美国进口。

所以东非基本上不存在石油工业,这就需要黑兴根财团的帮助,同时需要东非在外求学的留学生回国主持相关理论研究工作。

黑兴根财团和东非政府之间的合作在东非屡见不鲜,两者共同架构了东非的产业格局,这次依旧如此。

“殿下,军方已经接管了图尔卡纳省油田,我们会尽量把这个消息控制在国内,而且图尔卡纳省虽然也是边境省份,但是北方是阿比西尼亚帝国,还有埃塞俄比亚高原,山地作为阻拦,所以这个位置的油田非常有利于我们继续保持秘密。”

ωωω¸ ⓣⓣⓚⓐⓝ¸ C O

东非军方对油田是非常重视的,连带着汽车产业和内燃机产业,国防军工业等和石油产业息息相关的产业都再次提升了一个等级。

毕竟以前东非石油靠进口,进口石油航线有被域外国家切断的风险,东非石油进口的主要航道就是地中海和红海一线。

前世也门就示范了如何通过地理位置优势,挟持这条世界最重要的贸易航道。

而东非国产石油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军方从能源安全角度考虑,必须保证这里的安全。

这和军队的未来发展形式有关,汽车的产生让军方看到了无尽的可能,在石油也能得到保证后,东非军方就可以完全押注在这方面。

“很好,不仅仅是为了能源安全考虑,还有技术层面,我们也需要积累,首先就是依托当地石油资源,建设炼油厂,石油除了是能源以外,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材料,我们需要在这个领域加大研究力度,打破美国人的垄断地位,而这需要时间,现在我们是追赶者,所以技术上的研究需要保密,继续麻痹竞争对手。”

美国石油产业到现在都已经发展了几十年,而其他地区也就只有东欧的奥匈帝国和黑兴根财团凭借德意志和欧洲的人才,技术积累,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了比较初级的石油加工产业链。

“先汇集一批专家到图尔卡纳省去研究油田的成因,还有推导出理论,之后我们要继续在图尔卡纳省加大勘测力度。”

“同时从奥匈帝国和罗马尼亚,抽调一部分我们的工人,让他们做好准备,未来他们可能就要永远待在国内了,把家人和产业都转移到东非来吧!”

“最重要的还是机械设备,我们要赶快在德意志地区下单了,就以罗马尼亚油田的名义采购,然后运到东非来。”

总算东非在这个领域不用担心技术问题,毕竟恩斯特早就在欧洲做了相关布局。

“王储殿下,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石油运输和城市建设问题,要知道图尔卡纳省南部的环境可不怎么好,所以我们如果要在当地投资建设,困难肯定少不了。” 图尔卡纳省的气候环境比较极端,北部因为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形抬升的原因,降水丰富,气候湿润,而南部的平原地带,则恰好相反。

这次油田就在图尔卡纳省南部,所以要克服气候环境上的劣势,其次就是交通问题,整个图尔卡纳省和索马里地区一样,在东非经济中有一定地位,但是都没有一条铁路。

按照冯德莱恩的想法,不如直接修建一条铁路,经过油田的同时直接到达东非和阿比西尼亚帝国的边境。

毕竟阿比西尼亚帝国是东非最大的陆地通商伙伴,这样既可以方便石油输送到南部来,同时可以改善图尔卡纳省的交通,又可以进一步扩大东非同阿比西尼亚帝国的贸易加速图尔卡纳省当地的经济发展。

“可以。”恩斯特基本上没有怎么思考就答应了这件事。

因为东北部确实需要这么一条铁路,就和当初东非修建多多马到布琼布拉铁路是为了把橡胶资源从内陆输送到东非其他区域一样。

除了这件事以外,铁路可以极大提升当地的居住舒适度,石油产业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息息相关,和东非的电力,汽车,橡胶等等都属于新兴产业。

既然,图尔卡纳省发现了石油资源,那东非的石油产业布局也应该随即展开,同类型产业,也就是新兴产业中石油产业已经属于比较晚出现的了,更何况现在东非石油产业还处于“零”的状态。

“我们要保证专家和石油工人的生活品质,毕竟全世界,现在石油产业都是一个新兴产业,而北方地区不像高原区域那样宜居,就是生活物资,粮食品类,也比东部差,虽然罗马尼亚和奥匈帝国东部也不是什么发达地区,但是可以肯定,那里的条件比现在东非北部是要强的。

所以我们也应该提高当地的人居环境,至少保证必要的生活物资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输送到图尔卡纳省。”恩斯特说道。

但凡是石油产地,配套的生活设施,基本上都是不缺乏的,很容易形成产业聚集,依托石油还能带动一大堆上下游产业发展,所以未来图尔卡纳省看着石油红利,应该能得到不错的发展。

不过这也有一定的难度,那就是克服沙漠和半沙漠的干旱环境,不过恩斯特认为这样也可以积累东非在沙漠环境修建铁路的经验。

因为东非有上百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域,尤其是资源丰富的尼罗河行省北部(南苏丹石油资源),西南非洲(纳米比亚的石油,煤,铁,铀矿等),索马地区等。

貌似东非的几个主要沙漠地带,矿藏都比较丰富,而矿藏开发少不了铁路建设,到目前为止,东非还没有在沙漠区域建设过铁路,所以现在图尔卡纳省建设一条铁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图尔卡纳省人口不算少,这和其他几个地区大为不同,东非对图尔卡纳省的开发历史比较早,加上后来积极开拓和阿比西尼亚帝国贸易,这条铁路显然是有利可图的,同时可以解决东非东北部缺乏铁路的历史。

(本章完)

第804章 狮子大开口第69章 黑兴根王室领地第177章 放牧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二合一)第1357章 伦敦海军会议第1291章 印度诱惑第1245章 交易达成第324章 珠海通商区第1211章 集中营第1143章 比利时难民第501章 四海两湖两内陆第885章 经济殖民地的觉悟第718章 奥赛罗“贩奴”第1268章 人口分布第977章 情报摸底第1228章 内陆水运贝尔港第820章 购舰第833章 拖拉机第1327章 同意出兵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971章 经济状况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156章 软刀子第612章 美食节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笔第805章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第1116章 泰坦尼克号第377章 意大利的进展第11章 黑兴根财团第916章 鲸湾港铁路第1382章 红旗升起夜空下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995章 服务型政府第958章 巴拉圭第1333章 1919年第1207章 法尔塔新区第799章 威尼斯会议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业探索第1318章 欧洲形势第700章 龙骑兵第915章 西海岸的战略价值第448章 1874年行政区划第17章 达累斯萨拉姆第772章 心态第64章 一日政治第934章 两步沟通第874章 推销移民地第928章 军队让路第1181章 产业冲击第467章 观察第326章 “中央运河”工程第852章 夏威夷第816章 1890年农业发展报告第304章 调停第1337章 麦哲伦海峡第574章 服软第1290章 战略要地第404章 暴富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838章 钢铁“怪物”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笔第1386章 莱茵盾国际化第1304章 坎帕拉第266章 罗马二次光复第320章 双标第311章 意大利王国的想法第252章 战争爆发第839章 强大的东非电力第1321章 罗马尼亚加入同盟国第1377章 贿赂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48章 订婚第460章 冲突第56章 平衡第37章 战争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801章 恭贺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617章 行动第365章 诈骗式移民第833章 拖拉机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101章 东非对波斯尼亚的渗透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634章 方案选择第256章 意大利“难民”接收第1232章 仇恨的种子第716章 突击检查第689章 心态失衡第408章 刽子手上线第854章 美国人密谋第1009章 新型战列舰第21章 军事化管理第537章 过去的七十年代第603章 能源问题第453章 借款第472章 备战第10章 各国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