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双输

拉穆湾海战过后,斐迪南大公的心都凉了半截,十几年付出,被摧毁只需要短短几个小时,海战的意外性果然是最大的。

不过现在轮不到他伤感,现在还要收拾烂摊子,包括在大海上半死不活的铁甲舰,还有一大堆人员需要抢救。

这次海战,东非虽然损失巨大,但是战果整体上还是可以的,没有全军覆没,且英国远征舰队也受到重创。

东非应该感谢印度洋,这里岛屿匮乏,在一定程度上让英国人没有休整和继续进攻的能力,距离东非核心海域最近的英国海军基地在塞舌尔,英国远征舰队逃遁的方向应该就是那里,不过塞舌尔没有为英国远征舰队提供维护的能力,所以塞舌尔只能充当中转站。

“报告大公阁下,截止到当前我们一共救援了五百多本国水兵,除此外俘虏了七百多名英军,还有两艘英国铁甲舰。”

终于得到了一个好消息,让斐迪南大公心理舒适了一些,两艘英国铁甲舰,算是对东非海军的补充,虽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炮击,而导致趴窝在大海上,但只要没有沉没,就能拖回东非进行修理。

就算无法修补也没有关系,作为世界海军第一强国的英国,在造舰技术上可是首屈一指的,这两艘英军军舰能够填补不少东非军工造船业的空白。

当然,这都是未来的事,东非海军本身有两艘铁甲舰沉海,其余几艘状况也不是很好,短期内恐怕是无法参加战场了,这么一算东非海军还是损失更大一点。

因为现在是战争时期,谁也不能保证英国皇家海军是否会再卷土重来,现在东非手里可以动用的军舰数量锐减,而英国连伤筋动骨都算不上。

具体就以今年英国的造舰计划而言,英国制定了未来5年中投入两千多万英镑建造10艘战列舰,42艘巡洋舰和18艘鱼雷艇的计划。

英国人的造舰能力可想而知,所以只需要一年时间英国就能弥补这次拉穆海战的损失。

这里就不得不提东非和奥匈帝国还有德国海军的国情所造成的差异,东非海军虽然是可以比肩两国的新兴海军力量。

但是海军承担的责任完全不一样,虽然德奥两国海军很憋屈,一个被堵死在波罗的海,一个被堵死在亚得里亚海,但是同样的,他们只需要少量海军就可以封锁本国附近海域。

防务压力并不大,而东非海岸线仅东部就接近四千多公里,且直面印度洋,附近缺少大型岛屿或者岛链作为掩护,这也就意味着敌人可以从多个方向对东非沿海进行打击。

所以东非虽然坐拥世界前十的海军力量,但是对于东非自身而言,确实不够用的,这就和东非铁路一样,东非铁路总里程在世界上也可以排进前十,但是东非铁路显然也是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的。

而且东非海域位置,主要是印度洋海域,位置虽然不是太好,但是也比美国那种“偏僻”大陆更加靠近世界中心。

欧亚大陆的主要贸易航线,东非也是占有一定份额的,这也意味着东非海军面对的挑战更大,好消息则是亚洲国家目前海军实力都比较薄弱,无法对东非形成挑战。

但是英国在南亚次大陆可是有着其最大的据点印度,还有一块流放地澳大利亚。

所以不管是欧洲方向还是亚洲方向,东非海军最大的威胁都是英国人。

像英国本土海军能直接南下威胁到的南大西洋,东非就没有投入过多的海上军事力量,把海军主力放在哪里,不出半年时间就可以宣布报废了。在印度洋海域,东非海军还有反抗的能力,尤其是东非的三大海军基地,以巴加莫约,奔巴岛,桑给巴尔岛形成的核心三角阵型,可以有效保障东非海军的安全。

这也是拉穆海战爆发之前,斐迪南大公留下一半海军力量的重要原因,再没有确定英国远征舰队位置以前,东非海军不能倾巢出动,万一被偷家,那东非海军就有可能陷入全军覆没的状况。

不过这次东非海军整体战斗力呈现效果不错,毕竟东非海军是弱势一方,且对手是世界第一,所以对于拉穆湾海战,初出茅庐的东非海军实力比较符合东非海军的纸面实力。

“俘虏都带到巴加莫约去,优先抢救我们的船员,至于英国人等到我们的人救治完成后再给他们治疗,不过要治疗过程要严格一点,避免情绪化引发问题。”斐迪南大公说道。

主要还是怕东非船医趁机报复英国水兵,毕竟两国战争算是正式撕破脸了,而且又打了这一仗,东非海军都比较年轻,很容易意气用事。

“这次参战的士兵,还有舰艇,目前是无法工作了,让他们到后方休养,海上巡航的事情分给其他舰船,经过拉穆湾海战,我们的海军舰船数量锐减,必须合理使用剩余的海军舰船,主力依旧留在巴加莫约,如果英国海军再卷土重来,不要第一时间开战,尽量寻找就近港口,依托岸防炮系统,和敌人周旋。”

……

实际上英国根本就没有卷土重来的想法,大英帝国的家底虽然厚,但是也不能这样糟蹋。

而之所以会在1888年提出未来五年的造舰计划,本质上就是为了应对全球海军力量极速上升的趋势。

东非海军防御压力大,而英国皇家海军其实更是如此,毕竟全世界的海洋都是英国皇家海军活动的区域。

这次拉穆湾海战的英国皇家海军远征军就是从地中海舰队抽调出来的,地中海舰队作为仅次于本土海军的第二海军力量,本来就对抽调军事力量南下有些不满。

毕竟地中海那么多国家,法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西班牙,哪个不比东非重要?而且这几个国家的海军力量都不弱。

而且这还没有算被堵在黑海的沙俄海军,以及一些沿地中海的小国海军,像意大利,希腊,那不勒斯王国等等。

如果拉穆湾海战打赢了还好说,现在双方等于打了个平手,战绩上如此,可对于地中海舰队而言这就是“惨败”。

这也是拉穆湾海战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东非和英国海军都认为自己受到的损失更大。

而现在地中海舰队抽调的军事力量足以在欧洲颠覆一个国家的海军主力,拿这样的海军力量去对付一个“未开化”的非洲国家,简直就是血本无归,而且近半的远征舰队战斗力损失,怎么弥补?

如果在地中海地区发生突发状况,地中海舰队如何应对!所以地中海舰队是反对继续同东非海军直接对抗的,应该让皇家海军在孟买皇家印度海军或者本土舰队来做。

第966章 参观姆贝亚第1063章 推力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66章 《东桑条约》第889章 远东战火第881章 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可行性第324章 珠海通商区第959章 南美国家关系第483章 新民族第368章 插曲第703章 有轨电车和东非电力发展机遇第711章 归国第45章 罗恩罗达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567章 电工技校第173章 1869年农业发展方向第31章 部落冲突第983章 试点地区第853章 秘密进入第270章 忠心爱国的威尼斯商人第1380章 前线战场第792章 条件第1343章 法国动摇第194章 迎接第251章 各方行动第676章 摩托第946章 那勒斯日记第662章 参会人选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151章 在法国第154章 发“货”第991章 抵达第488章 情报战第1263章 《东荷再协议条约》第1008章 分析第856章 最后的准备第823章 西海岸开发第169章 费舍尔的工作第1296章 接见第471章 漏洞第811章 送行第163章 年底第656章 扩产和升级第670章 人口流动第741章 杀戮机器“马克沁”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446章 灾情第422章 铁路和铜矿第332章 稻种第160章 革新第323章 恩德贝莱大起义第853章 秘密进入第564章 贵人第889章 远东战火第864章 莫罗戈罗市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1177章 东非的“老朋友”第713章 不畏战第136章 道路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286章 工人调动第337章 美利坚老乡第1231章 水电占比第1016章 日俄战争爆发第994章 经济外援第291章 “偷国”第937章 战争倒计时第1340章 准备干预欧洲战争第942章 宣战第67章 大臣路线第202章 收拢军权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584章 黑森铁路设想第881章 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可行性第817章 东非粮仓第848章 教育资源集中化第824章 机械化和开荒第606章 后悔第993章 东方省的强省会战略第551章 交给时间检验第52章 的里雅斯特第114章 东非的圣诞节第1097章 三五计划第270章 忠心爱国的威尼斯商人第444章 到家第822章 卡宾达第1123章 东非的顾虑第1134章 奥匈帝国内部争议第399章 还是要请爹第524章 幸福第1108章 比利时人的震撼第383章 引入第811章 送行第836章 交通状况第480章 英法合谋第992章 入籍第915章 西海岸的战略价值第1252章 军事安排第817章 东非粮仓第802章 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