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双方谋划

夜幕降临,图盖拉河防线两岸陷入一片沉寂,至于趁着天黑渡河并不在英军的考虑范围之下,夜战从来不是战争的首选。

虽然河对岸东非只有一个旅的兵力,但是在战场上突发情况很多,双方情报也十分有限,所以英军指挥官罗斯特必须谨慎形势。

谁也不确定东非后续有没有援兵,援兵什么时候抵达图盖拉河,来的有多少援兵。

东非的闭关锁国政策在这个时候发挥了极大作用,反过来东非对纳塔尔殖民地英军的行动和计划也很难获知消息,如果是纳塔尔后方的德班等地还有可能安插情报人员,至于图盖拉河前线,根本没有这个机会,闯入交战区很容易被发现。

幽暗的灯光下,英军指挥官罗斯特师长正在和下属商讨着今天一天的战斗总结。

罗斯特面色很不好看,初到南非的第一战就碰了钉子,这和在来南非之前自己所预想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下属们看着罗斯特阴沉的脸,大气也不敢喘,尤其是英军印度人部队的几个指挥官,生怕罗斯特把火气发到自己身上。

“今天的战斗让我对各个部队很不满意,整整四次进攻,都被东非人打退,而图盖拉河又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天险,这种情况下都无法击败东非人,那后面我们如果在德拉肯斯山脉岂不是寸步难行?”

“不管是我军的战斗意志还是军事能力,都没有得到体现,反而在东非面前丢了大脸,我军丢脸那就是丢大英帝国的脸!”

英军印度人部队指挥官反驳道:“师长,不是我们不想努力,但是印度士兵的素质太差,这几次进攻虽然效果不佳,但是我们的部队也是付出了巨大伤亡的。”

罗斯特:“哼,你还有理了,印度士兵的表现我可是看的一清二楚,那是表现不佳么?那是未战先怯,最后一次登陆作战我可以既往不咎,但是前三次失败都是因为你们手下的印度人带头逃跑造成了恶劣影响。”

第四次渡河行动虽然也失败了,但是确实对东非军队造成了一定伤害,而且登陆作战部队“全军”覆没,所以还是符合罗斯特心理预期的,毕竟也没指望部队一次就跨过图盖拉河防线,击溃东非国防军,但是前三次作战失败,就说不通了,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逃避责任。

“师长,依照我看,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士气问题,而是硬件问题,我认为有两点是超出我军能力范围之外的,首先就是东非装备了大量的重武器,而且水平不差,这不符合我们以往的殖民地作战模式。

其次就是我军准备不充分,尤其是船只准备不足,这使得每一次登陆作战船只都显得捉襟见肘。

所以我们想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从这两个方向想办法,而不是对下级部队进行指责,毕竟印度人本身就是被统治者,他们在思维,素质等等方面都是不如我们盎格鲁撒克逊人,这是人种上的差距,天生的劣根性是无法弥补的。”

两三句就把自己的责任抛的一干二净,毕竟这也是英国人的想法,印度士兵如果有些血性,那英国也不可能那么容易殖民印度。

“现在不讨论这个问题了,我们是军队,军队是要打胜仗,达成战略目标的,我不管什么理由,都必须想办法攻破东非人的防线,现在你们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出来。”罗斯特说道。

“师长,在我看来,之前是我们的方向错误了,我们和东非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兵力充足,这一点从火炮数量上就可以看出来,虽然东非火炮威力不弱,但是密度远不及我们,所以东非在图盖拉河一线的兵力肯定比我们少,所以发挥我们的优势,就应该是多点突破,而不是重点方向强攻,我们应该从整个图盖拉河流域考虑,总能找到一个理想的地方突破,然后撕开一条口子。”“很好,不过这样就需要我们准备更多的船只,如果能够在河面上搭建浮桥就更好不过了,但是有可能延误战机,今天我们四次进攻就损失进五分之三的船只,如果现在制作的话,恐怕会耗费不少时间。”

“师长,这个问题或许可以灵活考虑,我们完全可以直接制作一批简易木筏,图盖拉河并不是太宽,可以用绳索和树干,让水性好的士兵搭建浮桥,当然,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图盖拉河的鳄鱼太多,可能造成一定威胁,而且大面积搭建浮桥可能被东非人察觉,所以最好夜晚行动,但是夜间在河面的操作难度肯定比白天要大。”

经过讨论,英国人终于还是放弃了保守打法,和东非人在图盖拉河消磨已经让他们失去了耐心。

这样虽然有利于保证己方人员安全,毕竟冲在最前线的印度炮灰不算自己人,印度人的血流干,英国人也不会心疼一点,这和东非使用黑人部队是一样的。

当然,现在东非军队已经没有黑人仆从军存在,甚至后勤都是以本国公民为主。

现在东非对黑人的使用,主要是为了维持生产,军队征兵,对东非还是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年轻劳动力层面上影响很大,这也使得战争期间,东非黑人的劳动强度进一步加大。

东非这套模式其实是早期非常普遍的,当初布尔人在南非也是这样,布尔人充当武力,而黑人作为奴隶创造价值。

后来东非工农业发展需要,使得东非大量人员从事生产活动,而转变以前的军事活动为主模式,现在随着战争的打响,再次回归了正轨。

……

英国人打算全线出击,而河对岸的第九旅却没有坚守的想法。

“旅长,志愿者都已经往新汉堡港市撤回,现在整个图盖拉河防线只有军人存在。”

亚力多德:“很好,我们也要做好撤离打算,不过我们不能让英国人太好过,必须在通往新汉堡港市还有铁路沿线区域,滞缓英军的行进速度和效率,而且现在我已经有了一个计划,只要实施的到位,很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旅长,你的计划……”

“现在还不急,等到我们在图盖拉河给英国人最后一击以后,我们也有时间安排,总而言之我们要尽可能保存实力,军区已经发来消息,我们可能是等不到援军了,而且从后天开始,他们就打算切断中央铁路,我们只能依托新汉堡港市和英军周旋,现在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在保证有生力量的同时,给英国人找麻烦。”

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协议第266章 罗马二次光复第938章 换血第127章 拉斯坎坡里交易市场第519章 百万黑奴第595章 鼓动第1352章 战争结束第603章 能源问题第889章 远东战火第591章 归途第110章 数据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470章 奥兰治投英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330章 跑路第732章 双输第911章 工业基础的重要性第885章 经济殖民地的觉悟第259章 意大利:这次该轮到我上场了吧!第738章 双方谋划第104章 饮食第882章 出口第891章 “米”字形铁路第600章 尝试第214章 自己人,别开枪?第535章 落后农业国第88章 冲突升级第63章 攻克桑给巴尔王宫第791章 图穷匕见第897章 远东战争结束第871章 “莱茵”市第570章 投降!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878章 无线电第388章 换师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49章 王位第1004章 铁路并网第880章 安哥拉农业第778章 跨海作战第1337章 麦哲伦海峡第96章 西北悲歌第97章 日常第1379章 战争爆发第1216章 企业出海第984章 一五计划之钢铁产业第1353章 博尔纳局长第171章 1868年发展情况第1310章 祸水东引第995章 服务型政府第325章 恩德贝莱人的支持者第924章 海洋第658章 方针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战争的第一枪第289章 教学第1082章 工业轴心第282章 “进步”的桑给巴尔苏丹国第913章 外国资本第230章第888章 莱茵市选址第617章 行动第1008章 分析第938章 换血第946章 那勒斯日记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352章 东印度洋的海上马车夫第424章 奔逃第510章 给英国找点事做第726章 深入第169章 费舍尔的工作第490章 奇葩指挥官第576章 人参种植第1250章 谣言第1115章 农村大发展第945章 空军第1014章 轻工业第898章 太特市第9章 接触战第1297章 熬过光明第60章 向达累斯萨拉港进军第901章 东非大运河计划第1382章 红旗升起夜空下第1068章 世界震动第900章 “三部”建设第295章 拒绝第1236章 敖德萨第286章 工人调动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台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572章 停火线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114章 东非的圣诞节第340章 淮海经济区第978章 后续影响第1119章 对奥斯曼贸易第813章 马达加斯加岛第557章 江户谍影第901章 东非大运河计划第169章 费舍尔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