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近卫师

“海岸边有敌人人,不过人数不多,可以采取强攻!”

随着东非海军一轮炮火打击,硬生生在马普托北部海岸线上炸出一条缺口。

“开始登陆。”

和施瓦尔部队的登陆模式完全不同,近卫师大摇大摆的在海军配合下强攻海岸线,这就是实力的最好体现。

为了这次登陆,海军和近卫师准备了大量船只,海面上出现了大大小小上百艘小船,近卫师的船头上架设着机枪,对着滩涂上“疑似”联军士兵开火。

火舌贪婪的吞噬着联军士兵的生命,很快在东非海陆军的配合下,前来阻拦的联军放弃抵抗,让出了整个海岸线,向着后方逃窜,近卫师官兵安全的登陆了莫桑比克的土地。

联军早在莫桑比克北部时就发现了东非军队出动的景象,只不过现在联军能动用的兵力不多,而且不知道联军会在哪里上岸,所以从一开始莫桑比克的行为就是注定徒劳无功的。

随着近卫师登陆完成,海军主力舰队没有离开,返回东非,而是继续南下向着马普托湾而去,准备给马普托城再送上一波“惊喜”。

而近卫师则快速清理战场,同时构筑防线,准备在这里扎根,这种场景只会让施瓦尔感觉羡慕。

施瓦尔的兵力太少,所以只能在联军后方四处逃窜,好在联军后方兵力空虚,而且有物资补给线可以趁火打劫,所以现在施瓦尔活的还算滋润。

但是相比较于近卫师就差了许多,近卫师登陆后,直接就地扎根,建设阵地,而不用东躲西藏,后勤由近卫师自己的下属海军部门或者国防部海军搞定。

“这里距离马普托仅有不到三十公里距离,我想现在马普托的敌军应该也察觉到在这里发生的战斗,不过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否有胆量主动出城进攻。”近卫师一旅旅长克里斯蒂亚诺说道。

“他们现在应该紧张的是我们海军新一轮的进攻,而不是到这里和我们针锋相对,所以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赶快把阵地建设好,还有清理敌人留下的尸体,刚才已经有海浪把不少敌人卷入了印度洋,估计现在已经喂鱼了。”参谋冰冷的说道。

参谋的笑话,让克里斯蒂亚诺不禁一身冷汗,这个家伙真是语出惊人,不过对于身经百战的克里斯蒂亚诺不得不说他的话是对的,这种场面见的多了,就必须承认他说的是事实,只不过是用着最稀疏平常的语气讲出来。

“总而言之,要仔细对这里进行消杀,在非洲最可怕的就是因为战争而产生的瘟疫,我可不想让我们的士兵冒着这种风险和联军对抗。”

东非的军队已经养成了快速打扫战场的好习惯,东非温度不算太高,但是温暖的天气也最容易变成病毒的和蚊虫的温床。

如果不是来不及找到足够的燃料,现在敌人估计都应该被东非军队火化掉了,这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相较于东非,联军也有类似的操作,唯一可惜的地方就在于联军内部鱼龙混杂,所以并不是每一个部队都能坚定的执行任务,尤其是懒散的印度人,经常给自己人添乱子,为了省事他们直接把尸体丢到河里,这样就可以节省下挖坑的历史和时间。

结果水源被污染,这就让联军内部经常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病患,而这也给东非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本来因为战争原因,伤亡就多,对药品的需求量大。再和联军这种携带大量病患的军队作战,更是让东非军队很难受,这可能让敌人的疾病传染到自己阵营,所以为了减少这种情况,东非阵地上经常熬着各种中药。

作为中药材生产大国,东非中药品种虽然不如远东帝国丰富,但是种植规模不小,尤其是战争状态下,寻找“廉价”的优良药品,让中药材普及更加广泛。

据说有提高身体免疫力的效果,不过没有得到有效数据反馈,这些都是欧洲和远东帝国的经验,亚欧大陆上延续了长达千年的战争,所以总有各种应对战争中卫生环境的方法,而东非是非常善于总结的国家。

先不说这种手段是否真的有疗效,至少浓厚的中药味就可以冲淡东非士兵对战争的紧张心理,甚至变成很多士兵的“梦魇”,闻到味就感觉反胃,毕竟良药苦口,中药甚至起到镇定剂的作用。

像对面敌人则和东非相反,大量使用“未证实作用”的化学药剂,或者干脆使用鸦片等毒品来麻醉神经。

随着战争的持续,敌人物资也出现了短缺问题,像香烟和白酒等都成了稀缺品,而东非在这方面还算不错,虽然也面临某些地区过于偏远而无法送达的情况,但是随着后方生产,机器开足马力,产量增加,还是可以满足部队的大部分需求。

贴近本土作战,东非最大的优势也就在这里,像近卫师这种部队更是如此,这次登陆作战就是有后勤支持下来完成的。

而施瓦尔那种孤军深入就没有这个待遇,所有物资都需要从敌人那里获取,甚至包括武器弹药,如果东非没有迅速打开开普敦周边的战争局面,那施瓦尔的部队很有可能面临弹尽粮绝的巨大风险。

所以近卫师登陆成功,东非对开普敦的最后一环也安排到位,这个时候整个开普敦只有西北角暂时和联军联系,而西北角也有被近卫师和西部东非军队切断的风险。

这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现实,除非开普敦出现“奇迹”,不过能塑造这种军事奇迹的人在联军很难出现。

因为作为联军主力的英军和东非其实走的是一个路子,买就是靠体系作战取胜,这样的军队很难出现什么“特别凸显”的军事能人。

这就不得不提到德国军队,德军在军队建设上也是如此,但是德军依照前世的表现,却涌现出大量的军事天才,这就是德军的强大之处。

而东非发展时间短,外部危机并不是太严重,没有遇到过过于惊险的战争,所以很难出现“力挽狂澜”式的人物。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东非军队的均衡性,如果没有这种均衡性,那东非肯定也能涌现出一批耀眼的“军事人才”,但是在占据总体优势的情况下,东非国防军的将领基本上都不会出现大的错误,能够按部就班的完成总参谋部的任务,这已经让恩斯特感觉非常满意。

而这也是东非军队文化水平高的一种优势,东非陆军脱胎于黑兴根军事学院,从一开始就注重军事素养培训,所以在战争期间也比敌人更加从容。

当然,这也和东非向内陆拓展国土,不断补充战斗经验有关,在和英国为首的联军开战前,东非经历了由弱变强的整体变化。

第631章 准备第976章 开始第944章 赛尔号起飞第702章 东非的“政治资产”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994章 经济外援第445章 蝗灾和乘火打劫第449章 野心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261章 威胁第353章 下一站第948章 夺取马尼拉第841章 大国使团第1011章 借钱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3章 在柏林第782章 近卫师第186章 “三线”计划第330章 跑路第178章 叶克王国第1373章 干涉俄国会议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893章 天然气产业起步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901章 东非大运河计划第699章 兵役登记第370章 (不用订阅章)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813章 马达加斯加岛第99章 岸防炮第525章 血清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244章 转败为“胜”第444章 到家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965章 德国人的震撼第204章 “流放”?“润”!第841章 大国使团第847章 畜牧业第647章 准备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278章 英国的悔恨第1301章 将军跑路第899章 东非铝产业第556章 气吐血第349章 穷兵黩武第1029章 国防工业第981章 捷径第1142章 莫斯塔尔议会第775章 绍奎第93章 姆特瓦拉第836章 交通状况第1243章 东非自导自演第62章 激战第17章 达累斯萨拉姆第756章 纺织业危机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660章 贸易和产业第844章 鲁道夫第933章 法国主导第303章 马拉维湖重工业区第976章 开始第487章 太特城第979章 西部机遇第603章 能源问题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772章 心态第1335章 初级工业强国第1109章 四国会议第290章 长绒棉第529章 申请回国第551章 交给时间检验第1354章 瘟疫来了第588章 哈拉雷市烟草厂第1315章 交接第547章 登陆第997章 工业之基第773章 消极的英军第327章 南下第509章 起步第401章 驳回第316章 莱茵盾第972章 新兴产业强国第33章 寻找“光明”第961章 危与机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协议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194章 铁矿商机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978章 后续影响第1357章 伦敦海军会议第1000章 两条腿走路第1358章 海军比例第375章 第一镇市的安全形势第1004章 铁路并网第464章 劝说第615章 交流电第436章 恶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