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俘虏的“觉悟”

第788章 俘虏的“觉悟”

在东非南部军区对开普敦和纳塔尔发动进攻的同一天,英军统帅罗伯茨伯爵也开启了一轮针对东非的军事行动。

罗伯茨伯爵集中四个师近五万人的兵力,对着东南方向近卫师和512师驻地发起了进攻,试图重新打通东南方向通道。

这个时候,罗伯茨伯爵可谓背水一战,以林波波河为界,所以只需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拖延北部东非军队的攻势,剩余兵力则主要集中在西部,阻挠东非西部军区对近卫师和512师的支援。

罗伯茨伯爵的计划是可行的,或者说是在当前环境下的最优解,西部和北部的东非兵力多且强,只有东南方向兵力部署少,不过罗伯茨伯爵小看了近卫师的战斗力。

近卫师一旅统帅克里斯蒂亚诺集中全军七十多门重型火炮以及数百门其他各型火炮对正面而来的莫桑比克联军进行了全方位的火力覆盖。

同时在机枪,手雷等武器配合下,不仅牢牢守住阵地,同时给联军造成巨大伤亡,随后在骑兵的配合下,近卫师协同512师发起了全面反攻,仅仅一个小时就基本结束了战斗。

经此一役,伤亡敌军五千多人,俘虏六千多人且以印度人为主,彻底摧毁了联军主动进攻能力,同时缴获敌军火炮,枪械等各型武器若干。

同时西部军区各个部队也对罗伯茨伯爵派出的阻击部队造成毁灭性打击,损失超过三分之一。

罗伯茨伯爵只能收缩剩余兵力,坚守绍奎镇腹地,无力再和东非对抗,同时放弃部分外围地区,五万多残兵败将继续坚守不到三十平方公里的狭窄区域内。

……

“敌人一个师的火力就已经和我们全军几乎相当,这在英国历史上几乎是从来没有遇到的新情况,五万多人被两万多东非军队压着打,简直是大英帝国有史以来最大耻辱之一!”

罗伯茨伯爵相当愤慨,同时也是第一次意识到东非近卫师的战斗力,近卫师作为卫戍部队,保卫第一镇市以及中央省安全,装备水平在东非无出其右,如果不计较人数的话完全可以和东非一个军区相比。

不说大话,按照近卫师的装备水平,完全有能力和德法两国的精锐部队一较高下,而这次近卫师第一旅实际上家伙事都还没有带齐。

因为跨海作战的原因,第二旅很多更大口径的火炮都没有带上,不然罗伯茨伯爵会感觉更加绝望。

而且和近卫师相同境况的还有其他部队,因为反攻时战线推进太快,其他部队的重武器也很多没跟上大部队的脚步。

所以罗伯茨伯爵接下面临的情况只会更加艰难,甚至罗伯茨伯爵都可能坚守不到东非后续炮兵赶来的时候。

而这个时候,近卫师却在为一大堆英军俘虏和伤员头疼,一次抓这么多,光是口粮都够受的。

克里斯蒂亚诺:“这些俘虏,先鉴别他们的身份,军官都单独关押,同时有伤病的优先抢救,至于士兵,英军和葡萄牙士兵按照我们的待遇来,印度人和黑人也看齐了,不过不能白吃饭,让他们去修防御工事,找点体力活,总之不能闲下来,吃的标准就按照以前东非仆从军标准。”

东非仆从军也就是黑人部队,不过一直到现在,东非都没有征召黑人部队参战。首先就是东非兵力没有紧张到那个地步,其次是东非军方害怕黑人部队拖后腿,就像这次英军,完全是被印度坑惨了,有了这次教训,下一次英军把印度人编入作战部队的门槛恐怕会大大提高。

当然,东非黑人对战争也是有重要贡献的,主要就是维持了东非国内生产的稳定,这就是对战争最大的保障。

不过克里斯蒂亚诺显然低估了敌人的节操,捧着饭桶抢食的印度人和黑人几乎要打起来,即便是仆从军伙食标准也比联军这些最底层士兵高一大截。

克里斯蒂亚诺相信,如果不是东非的食物有些“烫”,这些印度人能直接把手伸到碗里抓起来吃。

当然,印度人本来就是用手抓饭吃的,所以东非部队的餐具他们根本就用不上,而且因为这次俘虏太多的原因,餐具根本就不够,所以只能凑合凑合几个人共用。

而这也是联军俘虏发生争执的原因,共用餐具后,几个人围着一口锅吃饭,你多吃一点,他就少吃一点,这样矛盾就发生了。

而东非的炊事兵也是很恼火,本来麻烦就够多了,这帮“没素质”的联军士兵还添乱。

虎背熊腰的炊事兵,拿着大饭勺开始维持秩序,对着捣乱的联军士兵就是“一勺子”,接近一米长的勺杆配上金属“勺头”,一打一个不吱声。

而这些印度和黑人也被东非炊事兵吓坏了,这让他们重新意识到,自己的俘虏身份,重新找回被“英军和葡萄牙军队”支配的感觉。

和这些哄抢食物的“饭桶”不一样,英国和葡萄牙士兵的待遇就好多了,他们都有单独的餐具,这也和他们人数少有关,加上他们本身一部分就带着便携餐盒,所以东非还能从匀一点给他们使用。

和东非一样,东非的餐盒是统一制式的,英国和葡萄牙士兵也有装备,只不过这次战争中损坏了不少,或者开战前没有带在身上。

可以说葡萄牙人沾了“欧洲人”的光,被划分在俘虏的“第二梯队”,就他们这一身武器装备和服饰,放在欧洲也只有东欧个别军队可以相比,甚至比英军里印度士兵穿的还差一点。

英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就算是养的“狗”,那也算“富养”,除了带着大大的头巾,甚至印度士兵看起来比葡萄牙普通士兵还精神一些,只不过有些精神过头了,丝毫没有俘虏的觉悟,显得很“二哈”。

而相比之下,英军和葡萄牙士兵就“文静”许多,东非士兵的伙食虽然不符合口味,还有补发的餐具用着不习惯,但是味道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对比最近联军军队物资时常短缺的情况下。

这些基层士兵对自己的俘虏生涯感觉非常满意,等到饭点结束后,看着印度和黑人被强制劳动后就更满意了,毕竟有比自己还惨的人,对比之下那就幸福的多。

和这些容易满足的士兵相比,英军和葡萄牙军官才是“难伺候”的对象,在联军里当“大爷”当习惯了,东非的“优待”就显得非常“寒酸”,当然,也有一部分军官是带着极大的怨气,所以故意摆脸色给东非近卫师的士兵。

对于这些“大爷”一样的敌人军官俘虏,东非士兵敢怒不敢言,主要是之前上级一再强调“这些都是宝贝,不能打,也不能骂,除了把他们看死以外,不违背原则或者条件的情况都可以满足。”

第682章 发展策略第1350章 达成一致第986章 农民进城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192章 钢铁森林第587章 东美“西进运动”第99章 岸防炮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达瓦市想法第86章 咖啡第749章 南下第429章 薄弱基础第765章 南非战争下面目全非的历史第836章 交通状况第297章 军队换血第490章 奇葩指挥官第738章 双方谋划第853章 秘密进入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281章 劳务输出第942章 宣战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801章 恭贺第1348章 二次和平会议第1384章 德奥出兵第204章 “流放”?“润”!第103章 “大杀器”第830章 蓄水池第410章 海军问题第1190章 南方国家盛会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账第1165章 抵押物第338章 幕后黑手第794章 英国议会第1196章 达累斯萨拉姆市炼铝厂第438章 倒计时第675章 水铁联运第795章 难兄难弟第12章 战场间隙第393章 东英民间冲突第33章 寻找“光明”第153章 送酒第751章 西线反攻第1025章 未雨绸缪第1135章 一战爆发第983章 试点地区第392章 战略安全第655章 茶产业发展状况第991章 抵达第1066章 压力和治理第14章 王国的野心第888章 莱茵市选址第924章 海洋第869章 新法兰克福市第938章 换血第550章 战友叙旧第591章 归途第847章 畜牧业第934章 两步沟通第1027章 合金钢第564章 贵人第436章 恶意竞争第1190章 南方国家盛会第32章 霍亨索伦城堡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么?第1142章 莫斯塔尔议会第1232章 仇恨的种子第1356章 欧洲大流感第1198章 远东人员第878章 无线电第320章 双标第1084章 底气第163章 年底第1082章 工业轴心第457章 插旗占地第1345章 能源结构第356章 铁路第983章 试点地区第1350章 达成一致第590章 嘘寒问暖第810章 海岸线第1146章 趁虚而入第1057章 军火生意先行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059章 战争贩子第432章 三个渠道第1242章 “非法”办学第183章 到达第156章 焚烧(内容可能引起不适)第231章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347章 危机意识第719章 骡马帝国第946章 那勒斯日记第487章 太特城第673章 象牙第1111章 布局远东第891章 “米”字形铁路第440章 太美丽了,维也纳!第487章 太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