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条件

“这……”

莱德恩的目的让罗伯茨伯爵有些猝不及防,并且感觉为难,甚至是懊恼,本来按照他的心理预期,西部主力应该已经被东非人消灭了。

毕竟从一开始,罗伯茨伯爵就认定东非先在西部消灭掉了西部英军主力,然后再继续东进围困住绍奎。

这不是没有依据,因为从一开始,罗伯茨伯爵就认为东非兵力众多,但是具体有多少并不是太过清晰,东非这个国家的情报实在太过难以获取,而情报上的不足也是英军一再失利的重要原因。

而且西部主力,很久就已经和绍奎总指挥部失联,这也是罗伯茨伯爵认定西部主力被东非消灭的一个重要依据。

实际上联军西部主力被东非围困的水泄不通,而且东非还有骑兵部队在外围巡逻,防止英军西部主力的人东逃,就算真的躲过重重关卡,到了绍奎他们也无法和罗伯茨伯爵取得联系,开战前绍奎也是被东非兵力团团围住,想从如此多的军队中进入绍奎城内几乎没有可能。

看到罗伯茨伯爵有些为难,莱德恩说道:“伯爵阁下不用有负罪感,因为你们西部的部队,虽然没有被我军完全消灭,但也被我军以同等的兵力困住,而只要我们在绍奎的部队西进,那消灭他们就是易如反掌,甚至不需要我们动手,不出多长时间,他们就会因为物资补给不足,而被迫投降,我们只是想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莱德恩直接揭开了联络西部主力的硬伤,本来随着东非西进,联军西部军区失城陷地,大量物资补给因为时间问题无法被带到圣若热,而且被东非截断了东部获取物资的通道,所以最终还是逃不出东非的手掌心。

听完莱德恩的话,罗伯茨伯爵无奈的说道:“好吧,阁下的理由说服了我,不过我想知道除了西部的还有没有其他地方我军兵力?”

虽然不太可能,罗伯茨伯爵还是从心里希望能多一点像西部联军主力这样的坚定“爱国”部队。

莱德恩遗憾的说道:“没有,你们西部部队只是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被我军第一时间歼灭,因为他们人数太多,战斗力还强,而且圣若热的重要性远不如后方的绍奎和马普托,所以我只是留下足够的兵力困住他们。”

停顿了一下,莱德恩接着说道:“至于其他方向的联军部队,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还不至于给东非造成太大威胁,所以要么被全歼要么主动投降了。”

我就知道是这个结果!罗伯茨伯爵内心如此想到,联军西部主力是罗伯茨的心血,从一开始西部就是罗伯茨伯爵制定的主要进攻方向,所以罗伯茨伯爵把大量兵力和联军精锐部队部署在西部。

西部联军同时从一开战,就一直和西部军区在东非马塔贝莱省,黑兴根省同莫桑比克边境作战。

也是莱德恩最痛恨的联军部队,刚开始对东非的东方防线造成了极大压力,后来随着后方部队的支援才转攻为守。

所以东非最了解西部联军的人恰巧是莱德恩这位东非西部军区的最高军事指挥官。

而其他方向,尤其是北部联军,完全是联军的次要部队,从一开始的目的就是滞缓东非从北面发动的进攻,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当东部军区和北部军区的两个骑兵师出现在绍奎城北部林波波河畔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联军北部部队损失殆尽。

而联军南部军队稍好一点,开始还能往马普托或者纳塔尔殖民地撤离,并且仅次于西部联军主力,实力几乎和绍奎驻军差不多,所以不少在战争后期逃亡开普敦暂避锋芒。至于往马普托方向跑的,也早就被东非国防军连同马普托城一起解决。

再彻底对战争失去信心后,罗伯茨伯爵颓丧的对莱德恩说道:“我可以写信,让西部军队向你军投降,不过你们也要保证他们的安全,最好能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药品,现在联军内部疟疾横行,希望不会给你们添麻烦。”

在南非的这段日子,罗伯茨非常难受,疾病就是最大的困扰之一,当然,应对疟疾这种疾病,其实英军并不是太过慌乱。

尤其是像罗伯茨伯爵这种长期在印度的英国人,对疟疾再熟悉不过,这也是英国着重从印度抽调兵力到南非战场的主要原因。

当然,非洲的价值显然是不能和印度相比的,虽然都是疟疾重灾区,但是印度是开发千百年的熟地,孕育出过古印度文明的地方,至于非洲大陆除了黄金海岸其他地方之前真的很难引起其他国家的重视。

对于罗伯茨伯爵的诉求,莱德恩满口答应:“这是自然,我们东非对贵国士兵的生命还是很看重的,自然不会让他们白白死在战场上。”

现在每一个在莫桑比克的英军,都是东非未来“讹诈”英国政府的重要人质,所以东非相当重视英军的生命安全。

虽然这样一来开销就高了不少,但是东非还是能负担的起的,不过莱德恩也强调道:“当然您最好同时向国内求助,毕竟我们可不敢保证东非的药品能不能有效果。”

东非肯定也不是随便当冤大头,虽然奎宁产量不小,但是基本上只能满足东非国内需求,毕竟一开始东非就没有考虑到俘虏大批联军士兵的可能性,至于其他药物,效果远远比不上奎宁,但胜在便宜产量大。

实际上联军内部的疟疾已经不算太过严重,能在非洲待到现在的联军士兵恐怕早就有了抵抗力。

所以中医里一些能够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就能解决英军的大部分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卫生和环境,对于这一点东非也没有必要纠正,反正战俘营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可以帮联军俘虏们戒一戒坏毛病。

当然,这些条件几乎只针对英军和部分葡萄牙俘虏,像印度人,葡萄牙混血,黑人肯定没有这个待遇,要不然东非的花销就太大了。

英葡两国政府可不会为这些“废物”买单,所以对于这些人的处置,东非主要以对待本土黑人的待遇“招待”他们,简单而言就是没有人权。

对于莱德恩的小九九,罗伯茨伯爵管不着,他只要负责自己人的安全,那就足够了,甚至英国军人被虐待都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活着回到本土,自己也能“安心”一点。

至于这次带过来的印度部队,说实话,就是全部死完他都不心疼,当然,对部分印度人肯定不能不管不顾,

第820章 购舰第846章 东非牛仔第1315章 交接第1031章 军火贸易第1156章 软刀子第1287章 不动如山第882章 出口第266章 罗马二次光复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688章 巡逻兵第949章 战败第946章 那勒斯日记第1285章 挖坑第1074章 市场和矛盾第126章 边境巡逻队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994章 经济外援第627章 特别行政市第1037章 电气化第881章 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可行性第802章 争论第1068章 世界震动第326章 “中央运河”工程第809章 事后第5章 火热的制造业第1044章 缺大德的东非第852章 夏威夷第1026章 钢铁产业计划提前完成第382章 渡河第1255章 林业资源第1051章 从“需”发展第183章 到达第692章 差距悬殊第389章 易手第752章 软柿子第240章 大借款第804章 狮子大开口第242章 为什么是马约特岛?第1204章 茶叶市场第713章 不畏战第1316章 对话第638章 利益交换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库第1183章 撒哈拉铁路第891章 “米”字形铁路第874章 推销移民地第724章 临时调整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801章 恭贺第82章 面粉厂第348章 城镇化率第818章 马普托铁路第1092章 菜市场第410章 海军问题第885章 经济殖民地的觉悟第928章 军队让路第489章 战争归战争,贸易规贸易第898章 太特市第1370章 节水农业第347章 开饭第631章 准备第448章 1874年行政区划第945章 空军第356章 铁路第216章 未来可期第290章 长绒棉第1165章 抵押物第67章 大臣路线第379章 黄金叶第1252章 军事安排第483章 新民族第1024章 监视第826章 德意志人费尔南德斯第188章 维斯特宫第367章 铁甲舰第173章 1869年农业发展方向第561章 海军抵达第381章 国礼第734章 战备状态的新汉堡港市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525章 血清第860章 克利夫兰总统的纠结第1141章 学习第589章 繁荣新城第266章 罗马二次光复第854章 美国人密谋第65章 电灯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895章 第二次全国水利工程第1204章 茶叶市场第369章 送别第975章 外交风云第712章 铁路所见第297章 军队换血第877章 合作办学第1144章 背靠东非好乘凉第1049章 农业危机第988章 彀中计划第943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666章 卡尔彼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