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钢铁“怪物”

第838章 钢铁“怪物”

“突哒哒哒……”

天刚亮,绍奎镇的镇民们就被拖拉机发动的声音吵醒,而后军号声音传来“嘟嘟嘟……”

东非的军营就在绍奎市的中心,因为绍奎作为前葡萄牙人的重要的城镇,在战争结束后,当地留下了不少葡萄牙人和土著,所以为了防止当地反叛,军队并没有完全撤离。

“亲爱的,那是什么声音?”汉娜蒙塔娜推醒自己正在熟睡的的丈夫。

安道尔不耐烦的说道:“不就是东非人的军号么!大惊小怪,让我再睡一会……”

汉娜蒙塔娜拍了他一下说道:“我能分不清军号的声音呢!我说的是军号之前的那个哒哒哒的声音,而且现在还没停,仔细听。”

在妻子的催促下,安道尔不情不愿的把头往着声音来源的地方探了探,果然在雄浑的军号声下,听到了不一样的动静,而且这声音越来越近,仿佛冲着他家房子方向而来。

“嗯……”安道尔被吸引了注意力。

忽然街道外传过来一片惊呼声:“快看,怪物,会动的怪物……”

“救命啊!”

各种葡萄牙语声音,夹杂着部分土著的声音,在街道外传播开来,安道尔和妻子面面相觑,两人急忙穿好衣服,出门看“热闹”。

安道尔推开门,然后见到了街道上凌乱的一幕,街道外造成混乱的主要是莫桑比克土著,场面极其混乱。

有人四处奔逃,有人仓促寻找掩体,甚至有个别土著直接匍匐在地上,嘴里念念有词。

安道尔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但大概能猜到,这是土著一些神神叨叨的祷告,大概就像白人寻求上帝的庇护一样。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几台看不出用途的机器,不过根据声音还有排气孔冒出的烟雾,安道尔认为那应该是一种不知名的“蒸汽机”,只不过这种“蒸汽机”的排气孔在哪!那黑色的应该只是烟囱吧!

蒸汽机安道尔是知道的,甚至了解“烧开水”的大概原理,在安道尔印象中,蒸汽机会产生大量水雾,但是这几台古怪的的机器显然和“正常”的蒸汽机还是存在差异。

在安道尔看来,东非的拖拉机,更像是一种能够开上普通道路的“小火车”,至少外形上如此。

汉娜蒙塔娜躲在丈夫身后问道:“亲爱的,看到是什么情况了么?”

安道尔嘀咕道:“看起来是东非人的‘火车’惊吓到了街道上的土著。”

“火车!”汉娜蒙塔娜在背后惊叫道。

被尖叫声猛然吓了一跳的安道尔大声道:“你干嘛!一惊一乍的,我的耳朵差点被你叫聋了,简直和那些土著一样,没见识。”

“安道尔,你认为可能么,绍奎可没有铁路,东非人怎么把火车开到这里!”汉娜蒙塔娜暂时遗忘丈夫的讥讽,质疑道。

安道尔把门打的更大一些,让开身位对妻子说道:“你自己看看不就知道了。”

这个时候,汉娜蒙塔娜才看到街上发生的景象,只不过她的注意力已经被拖拉机吸引,无暇顾及街上的一片混乱。

看到妻子吃惊的眼神,安道尔得意的说道:“看到了吧!东非人有一种能直接开到路上的火车,只不过这种火车太小了,完全拉不了多少货,后面也没有车厢。”

拖拉机当然可以载货,只不过这需要特制的车厢,当然,挂上马车货车厢也是可以,只不过绍奎镇国营农场的工作人员还来不及安装,所以呈现在安道尔夫妇面前的东非拖拉机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奇特的“火车头”。

“这应该就是前几天,东非军队押送过来那几个马车上的东西吧!当时盖着布,还以为是什么重型武器。”汉娜蒙塔娜说道。

“反正现在是东非人了,这里也不可能打仗,所以我们老老实实过日子就好了。”安道尔说道。

很快,绍奎镇的军队对街区内发生的骚乱进行了镇压。

目前绍奎镇的治安主要还是军队负责,在莫桑比克和安哥拉,除了马普托,罗安达等“大”城市,目前都还没有公安系统入驻,大部分区域主要还是实行军管。

骑着战马的东非骑兵,举着马鞭指挥着街道上的黑人恢复秩序,对于原葡萄牙居民,态度就稍好一点,只是示意他们让开道路,不要造成阻塞。

当然,主要还是会葡萄牙语的翻译负责该项工作:“所有人不要堵在前面,保持道路畅通,还有黑鬼都往路两边靠着,不要添麻烦。”

“大家不要担心,这种机器不是怪物,而是拖拉机,你们可以把他看做一种农具,或者车辆都可以。”政府人员也开始安抚人心。

实际上对于拖拉机,很多政府人员也是昨天才知道这个名词,在此前他们只知道军方拉来了一批“大家伙”。

当然,土著未必全能听的懂,因为这超出了他们世界观。

在葡萄牙殖民的数百年,当地土著或多或少会写葡萄牙语,尤其是奴隶,或者战争中参加葡萄牙军队的土著。

原葡萄牙居民还好一点,大多数在欧洲见过世面,拖拉机一看就知道是工业产品,虽然他们也没有见过,但是一堆钢铁产物也“高明”不到那去,只是有些好奇罢了。

蒸汽式拖拉机在欧美都算稀罕物,更何况这种全世界最早的汽油拖拉机,不要说葡萄牙人,就是东非国内见过的也没有多少,更何况是原葡萄牙殖民地的莫桑比克,在此前莫桑比克可以说除了枪炮以外,就没有现代化的东西。

很快,绍奎镇居民就见识到了这种名为“拖拉机”的东西是如何工作的。

作为一个位于林波波河畔的镇子,在战前绍奎镇也是以农业为主要经营产业,所以镇子居住的大多数也是农民。

几乎大部分居民都在田野两边围观拖拉机的工作,所有人驻足观望。

很快,拖拉机驾驶员将机械犁安装完毕,随后在确认所有程序完成后,坐上拖拉机驾驶位。

在“哒哒哒”声中,操纵拖拉机在田地里工作起来,开足马力的拖拉机带着耕犁,在平坦开阔的林波波河平原,轻而易举的挖出一道道犁渠,速度虽然比耕牛快不了多少,但是持久力强,从早上七点,一直干到十点,三个小时没有丝毫停歇,工作效率极高。

而在这中间,只有一辆拖拉机发生故障,但是很快就被经验丰富的修理工修复。

“这就是中央政府所说的农业机械化,使用现代化农业器械,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如果能在全国铺开,我都不敢想那是一幅怎样的景象。”绍奎镇第一国营农场场主伦威尔感叹道。

“工业化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仅只在工业领域发展,更是和农业,采矿业等等相关产业息息相关,未来南莫桑比克平原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型机械化农场集群,我们绍奎镇就是这场农业变革的先锋军。”绍奎镇首任东非镇长马尔斯在一旁说道。

第84章 消息第1263章 《东荷再协议条约》第765章 南非战争下面目全非的历史第801章 恭贺第333章 三角联盟第712章 铁路所见第835章 大铁路蓝图第728章 索马里海战第938章 换血第877章 合作办学第692章 差距悬殊第1263章 《东荷再协议条约》第329章 落后当前版本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948章 夺取马尼拉第985章 第一大路桥第728章 索马里海战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366章 “礼尚往来”第892章 产业孵化中心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751章 西线反攻第497章 准备调停第875章 海军售后第971章 经济状况第24章 筹措资金第491章 进攻失败第448章 1874年行政区划第972章 新兴产业强国第430章 客人第1048章 以“欧美”为镜第149章 王位第769章 筹码第900章 “三部”建设第372章 再临非洲第1238章 教唆第796章 强硬态度第996章 西部人口预期第698章 鱼饵第1055章 东非向北第1005章 人造纤维第418章 学徒第1123章 东非的顾虑第1233章 抓捕第261章 威胁第431章 居所第1113章 大借款第559章 诬陷第253章 维森堡战役第406章 黑色产业链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776章 第三阶段第159章 实验基地第675章 水铁联运第137章 补丁第232章 裁区设省第23章 阻碍时代进步第1097章 三五计划第844章 鲁道夫第214章 自己人,别开枪?第779章 登陆成功第872章 棉花扩产第119章 农忙第753章 三个月结束战争!第125章 鲁道夫的变化第1006章 英日两国动作第1060章 积极外交政策第1144章 背靠东非好乘凉第1215章 区域协调发展第1092章 菜市场第1200章 电气化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馆第238章 三把“刀”第955章 莱茵宫地铁站第25章 军事工业初级门票第125章 鲁道夫的变化第38章 开垦第65章 电灯第188章 维斯特宫第663章 混乱西非第1125章 打破海军发展限制第1154章 断案第371章 生意第1326章 野望第810章 海岸线第744章 心态调整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306章 交接马约特岛第192章 拆分研发部第591章 归途第621章 欧亚果篮计划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257章 东荷再协商第832章 押解第413章 二元制中学第634章 方案选择第872章 棉花扩产第1197章 老天爷赏饭吃第1285章 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