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畜牧业

第847章 畜牧业

要说到莫桑比克的野生动物,那肯定比东非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多,到现在东非国防军和民兵还在对当地进行“大清洗”。

而且在莫桑比克人口没有太大变化之前,这个难题恐怕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收割一次,很快就能涨回来,以至于东非收入的象牙和皮革又多了不少。

“瓦尔德镇长,今天晚上我们要在你们镇子附近休整一晚上,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好地方推荐?”劳恩斯询问道。

瓦尔德仔细想了一下后说道:“我们镇上也有牛棚,但是规模太小,肯定不够你用,至于镇子里也没有什么空地,如果不介意的话可以镇子南边的草地上歇息,如果是人员肯定可以安排好一点的住宿情况,但是你们的牛太多了。”

劳恩斯问道:“最近你们镇子附近有野兽出没么?”

瓦尔德摇摇头道:“最近两三年都不见了,以前还可能碰到,现在都被杀绝迹了,而且我们镇南边那块地你们一点也不用担心,那里在前年还是一支南下骑兵部队的临时军营,他们马匹多,所以当时还在南边建了不少军营,你们可以直接住,现在已经废弃了,就是需要打理打理。”

这对于劳恩斯而言,完全是意外之喜,这处废弃军营恐怕是南非战争时期的产物,不出意外的话很有可能是骑兵师废弃的营地,安置劳恩斯押送的这些牛应该足够了。

最难得可贵的是还有废弃房屋可以住,虽然现在里面应该杂草丛生,但可比自己这些人临时搭帐篷要好得多。

再说了一些感谢的话后,劳恩斯就带队向着废弃军营赶去。

马林根镇的这处废弃军营规模不小,甚至还有马棚,这就让劳恩斯更加惊喜了,在检查了质量后,劳恩斯也放心了下来,完全可以安置自己这些牛。

这处废弃的军营,实际上也才使用不到三个月时间,而且大部分建筑完好,毕竟南非战争过去没多长时间。

不过和劳恩斯预计的差不多,里面已经杂草丛生,不过这对于常年风餐露宿在草原上的牛仔而言,完全心满意足了。

……

像劳恩斯这样向莫桑比克输出牲畜的的牛仔队伍并不在数,而今东非畜牧业已经比较发达,基本上和美洲的畜牧业大国差不多。

只不过东非因为开发历史短的原因,对牲畜的需求量主要先满足国内建设,所以在国际市场上东非肉类出口反而并不是太旺盛。

要说这几年畜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还是要属阿根廷,背靠英国的投资以及英国庞大的市场,阿根廷畜牧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追赶美国的趋势。

这也是能解释早期阿根廷和美国不对付的原因之一,两者实际上有着巨大的利益冲突,尤其是在畜牧业。

在阿根廷最风光的时代,整个欧洲和英联邦都是其牛肉市场,并且成为高收入国家。

当然,这里面未必没有英国的干预,毕竟美国独立之后,英国一直想在美洲扶持一个国家和美国形成均衡,而巴西显然不是这块料,反而是阿根廷在美洲最南端,美国人鞭长莫及。

当然,早期阿根廷就和美国不对付,在阿根廷和英国在福克兰群岛(马岛)发生冲突的时候,阿根廷曾试图扯“门罗主义”大旗,借助美国人的力量让英国知难而退,结果美国就装死,这让阿根廷人很不爽,原来所谓“门罗主义”是这么回事,光喊口号呢!

在这一点上,东非同样作为新兴畜牧业大国,反而和其冲突不大,因为东非流入国际市场的乳肉类产品不大,且集中在德意志地区。

再者说,东非在质量上稍微差一点,尤其是北方牧场的畜牧业只是量大,而想要破局就只能等到南非地区畜牧业发展起来。

不过这也多亏了东非本国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也就意味着市场,目前东非国内市场尚未饱和,极大消化了过剩产能。

像阿根廷那种人口少的国家,其实才十分危险,一但没有英国人支持,阿根廷畜牧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因为极其依赖国际市场。

这一点美国就有恃无恐,因为美国本国牛肉消费市场本身就是全世界第一,即便面积他国竞争也可以通过关税壁垒对本国市场进行保护。

东非经济比美国差,但是人均收入在世界也能算中等水平,肉类消费能力可观,同时东非大量建设需求,在机械尚未大面积推广普及的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替代品。

尤其是农业领域,东非对耕牛的需求极其旺盛,而东非大型工程建设也需要这些牲畜暂时代劳。

就以莫桑比克的绍奎镇第一国营农场为例,仅有十几台拖拉机,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而现在东非拖拉机产能比较有限,根本不够全国农场和种植园分配,所以在这个时候牲畜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至于黑人土著,虽然也很廉价,但是东非不可能完全依赖黑人进行建设,毕竟东非的国策是最终达到土著“清零”。

当然,虽然在国际市场,东非畜牧业暂时体现不出优势,但并不意味着以后不能大有作为。

近些年来随着电力技术发展,而东非恰好是冷藏保鲜技术领域的领先者,这一点要感谢黑兴根电力公司的总经理林德,也就是世界第一台电冰箱的发明人。

有林德等技术人员的推动,使得东非在冷藏保鲜技术方面维持在遥遥领先的地位。

目前东非一些商船就已经开始了了冷库建设,在这一点上东非是积极推动的。

毕竟东非是一个热带国家,冰箱这种科技产物对东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东非的很多瓜果蔬菜主要销往欧洲,冷鲜技术的发展自然有利于东非出口量的增加。

同时,东非其他部门对冷鲜技术的需求也十分旺盛,就比如医院,很多药品需要冷柜保存。

典型的就是蛇毒血清,在东非毒蛇非常多,而冷柜的推广,使得东非偏远地区的一部分医院也能保证伤者得到救治。

而未来,推动东非乳肉类产品出口,冷鲜技术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杀手锏武器,所以有着科技加持,东非畜牧业出口未来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当然,东非畜牧业最大的问题还是技术积累严重不足,尤其是在物种杂交培养方面,培育出适合东非本土的优良牲畜品种还需要时间。

而这就需要时间积累,不是东非短时间能够改变的,但是随着东非人才的爆发,未来可以尽量弥补这一点。

第788章 俘虏的“觉悟”第813章 马达加斯加岛第157章 风车磨坊第253章 维森堡战役第118章 啤酒馆聚会第117章 天伦之乐第853章 秘密进入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598章 新年第1007章 准备插手第1024章 监视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馆第12章 战场间隙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813章 马达加斯加岛第1100章 莫斯塔尔水电站第1233章 抓捕第1239章 兵变第1143章 比利时难民第1269章 距离感第157章 风车磨坊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951章 想法破产第836章 交通状况第656章 扩产和升级第842章 优势互补第396章 推测第720章 东非军事工业发展第936章 军售第1366章 德伯尔恩的野心第570章 投降!第509章 起步第689章 心态失衡第864章 莫罗戈罗市第912章 罗安达商人第551章 交给时间检验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941章 “莱茵帝国”第900章 “三部”建设第448章 1874年行政区划第1047章 奥匈海军求助第1000章 两条腿走路第1054章 地缘博弈第186章 “三线”计划第672章 危与机第808章 尘埃落定第508章 经济制裁第874章 推销移民地第224章 国王瀑布第596章 压迫感第611章 打入内部第1187章 东非世界博览会第1176章 莱茵帝国东征第898章 太特市第389章 易手第482章 波斯尼亚第1113章 大借款第90章 新行政区划(彩蛋章地图供参考)第777章 圣诞节攻势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区第821章 裁军第1253章 印太路桥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8章 远洋贸易第586章 忽悠合资第1016章 日俄战争爆发第1368章 鲁道夫的人口计划第1328章 “阿奸”赛义德第284章 连环计第966章 参观姆贝亚第1189章 邀请第209章 第一铁路立项第698章 鱼饵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858章 蔫坏的英国佬第1258章 君臣对话第828章 奥兰治人口危机第307章 德国诞生第1371章 东水西调第948章 夺取马尼拉第46章 船队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948章 夺取马尼拉第847章 畜牧业第611章 打入内部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玛利亚第793章 笼中鸟第488章 情报战第1099章 钢铁第295章 拒绝第396章 推测第185章 交易达成第163章 年底第962章 提尔皮茨第892章 产业孵化中心第967章 奥拓第35章 牛马第545章 孤儿第1199章 讨论第943章 马尼拉湾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