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军方的重视

第879章 军方的重视

关于无线电的推广,这次军方也直接参与其中,毕竟无线电的军事价值太过巨大,所以为了能更好的加强无线电在军队的先行实验,军方下属的科研团体,已经开始展开行动。

“无线电的应用,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其应用也就体现在无线电报这个具体的点上,以前我们军队只能通过有线电报来传递消息,而线路铺设是具有极大限制性的,极大拖延军情传递速度,而无线电在这方面的可塑性就极高。”

“当然,无线电也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它的信号直接在空气中传播,这样一来敌人就能通过建设信号接收装置来获取我方信息,这就要求我军在信息安全领域下功夫,尤其是编撰新的密码本,防止敌人能够轻易破解我军军情信息。”

“同时,这也在侧面说明,有线电报依旧具有使用价值,尤其是一些重要军事单位和部门,通过有线电报传输来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东非的军队高层们对无线电的应用说的头头是道,这也很好理解,东非军队可以说是世界上对先进军事技术最容易接受的群体。

因为东非军队系统整体年轻化,且文化程度高,对先进军事技术的应用也是东非能在南非战争中击败英国的重要原因。

斐迪南大公说道:“我们海军肯定是要大规模普及无线电上舰的,毕竟军舰不可能用电线连接起来,过去海军舰艇之间的联络基本上只能依靠传统形式,现在无线电的出现,代表着我国海军即将出现重大变革。”

“不仅如此,我们海外的军事基地,对于这项技术的需求也极大,毕竟有线传输推广投资成本高,而无线电的传播可以让我们把北夏威夷王国,兰芳海外省同东非本土直接联系起来。”

有线电报和海底电缆的出现,使得英国的触角伸向了全世界各地,英国依托有线电报建立了世界最庞大的电报网络,就比如东非和远东帝国的通信是必须先在欧洲,然后通过印度周转的。

东非的有线电报在过去三十年里发展也极为迅速,并且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有效网络,当然,像莫桑比克和安哥拉这种地方肯定在分布密度上差一些。

但东非的有线电报网络也只是区域网,而英国的则是“全球网”,这一点也只有英国这种手握世界霸主的的国家才能做到。

早在1880年,英国铺设的海底电缆就达到了惊人的156万公里,如今规模只会更加庞大,基本联通英国所有主要海外殖民地,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

而依托海底电缆网络,英国政府就能实现监听全球的计划,英国人的海底电缆窃听组织严密的秘密机关,他们在电缆必经的连接点设立窃听机构,安放窃听装置,并迅速将重要信息汇总研究。

这一点在前世最早的案例就发生在布尔战争期间,在英国失利之后,幸灾乐祸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闻讯发电报给德兰士瓦共和国总统保罗克鲁格,热烈祝贺布尔人的胜利,并称德兰士瓦“独立自主地战胜了侵略者”,“捍卫了国家独立”。

这份电报通过英国人控制的海底电缆传到德兰士瓦之前,就先被英国人所截获,自此英国对德国的威胁加强了重视,一改以往妥协姿态,转而在全球各地采取对抗措施,而德国也针锋相对,英德矛盾逐步激化,最终逐步陷入“造舰竞赛”和互为假想敌的建立同盟,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对于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可能性,不过绝对不是根本性原因,毕竟威廉二世本身就是一个“大嘴巴”,经常在国际社会上“语出惊人”。

不过这也侧面证明了,英国借助覆盖全球有线电报网络从而获取相关国家的情报的真实性。

至少恩斯特本人是相信的,这属于昂撒人的传统手艺,后来英国“孝子”,美国也有监听各国政府的“棱镜”,并且随着相关正义人士出逃被公开于众,所以对英国的防范并不是“小题大做”。

换位思考,如果恩斯特手里有这个“网络”,那为了东非的国家利益和安全,恩斯特肯定也会这么干。

当然,东非到欧洲的有线电报网络还是安全的,直接同奥匈帝国网络连接,走的是单独线路,而不需要转接开普敦。

不过从奥匈帝国在接入英国地中海到远东帝国之间就有可操作性了,不过这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东非政府完全可以通过“伪装”来保证信息安全。

当然,最后肯定还是要走上建设“独立”网络的道路,实际上在意识到了英国行为之后,美国,法国和德国都在20世纪开始建设独立的海底电缆体系。

在20世纪,有线电报之间的争端不止这些,在战争期间,出现一种叫“割缆船”的特种船只,这种船在战时会毫不客气地切断他国海底电缆,而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可确保这些“电海盗”顺利作业。

所以即便有线电报安全性更可靠,但也不是万无一失,尤其是东非通往欧洲和远东帝国势必会经过英国势力范围,万一海底电缆被截断,那就完蛋了。

所以在东非电报业,恩斯特的方案是“两条腿走路”,实现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的相互补充,独立于英国之外的有线电报传输,同时搭配无线电报系统,从而实现东非国家信息安全。

除了军方以外,其他部门对无线电报的需求同样不容忽视,像邮政系统,学术交流,商业信息传递,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等等。

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时间里,东非原本依赖于有线电报,铁路,驿站系统等传统信息传递方式,将受到巨大影响。

东非的信息产业将随同无线电报的诞生而发生巨大变革,这无异于是一次信息革命。

当然,这也意味着东非要着手为无线电普及和推广做准备,就比如之前军方提到的容易被拦截问题,这需要东非政府各个部门和科研机构,编订新的通信规则,同时还要增加新设备。

这又牵扯到无线电设备的生产,同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就比如军方的要求肯定是比较高的,毕竟电气设备要符合军用标准门槛很高,军队不可能养着“娇贵”的电子设备,必须符合野战需求,能够在各种极端气候条件下正常工作,同时要有防水,抗震性。

尤其是海军方面,要求的标准只会更加严格,舰船在大海上行业,肯定会遇到各种极端天气,毕竟东非海军不可能一直在东非周边的热带海域活动,偶尔也要到高纬度海域进行训练,海上又极为颠簸,在这种情况对电子产品的性能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710章 巩固经济第875章 海军售后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1237章 角落里的奥斯曼第891章 “米”字形铁路第920章 图谋棉兰老岛第393章 东英民间冲突第898章 太特市第881章 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可行性第867章 推销第943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243章 70式第698章 鱼饵第397章 普鲁士在下一盘大棋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达瓦市想法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战役第106章 《东非与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条约》第662章 参会人选第1219章 先兵后礼第464章 劝说第896章 “草原”大迁徙第48章 订婚第106章 《东非与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条约》第711章 归国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381章 国礼第274章 第一次接触第1229章 百花齐放第528章 与时俱进第788章 俘虏的“觉悟”第1029章 国防工业第989章 学术交流第440章 太美丽了,维也纳!第938章 换血第685章 人尽其用第686章 1885式国防军用钢盔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735章 廓尔喀第613章 工作报告第134章 第一阶段作战任务结束第493章 海军对垒第716章 突击检查第494章 假情报第300章 掠夺第431章 居所第794章 英国议会第655章 茶产业发展状况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650章 牛粪经济第394章 硬气第479章 牛马帝国第663章 混乱西非第555章 羞辱第407章 军事改革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450章 人口危机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985章 第一大路桥第204章 “流放”?“润”!第880章 安哥拉农业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295章 拒绝第773章 消极的英军第1041章 新农业第1115章 农村大发展第601章 橡胶种植业前景和危机第799章 威尼斯会议第680章 缓冲区第411章 斐迪南海军学院第496章 交战第936章 军售第1078章 海军南美行第707章 贸易和市场第326章 “中央运河”工程第811章 送行第84章 消息第252章 战争爆发第1198章 远东人员第554章 背后的东犹之争第414章 新汉堡港第647章 准备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伤的世界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48章 订婚第384章 临危受命第286章 工人调动第877章 合作办学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332章 稻种第243章 70式第914章 他乡故知第778章 跨海作战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980章 大西洋经济区第407章 军事改革第250章 敌在巴黎第251章 各方行动第437章 霍乱和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