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后续影响

第978章 后续影响

本次东非开国大典赚足了各国外交人员的眼球,不过也仅此而已,等今天的情况传遍东非,估计热度也就消散了。

这种热度顶多在欧洲小范围传播,而且是通过本次参加阅兵观礼的外交人员向其他国家高层传播,这是无法避免的。

但这也符合东非的利益,民间情绪同样能影响政府决策,就比如葡萄牙,如果没有葡萄牙民众的积极反对,那南非战争的影响早就结束了,如今葡萄牙政府说不定都和东非建立外交关系了都说不定。

各国外交人员通过本次阅兵对东非陆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光从阅兵情况来看,东非陆军在组织能力,纪律性,武器装备都符合世界强军的特征。

所以坐拥东非国防军的东非,在整个非洲大陆没有敌手,域外国家也不可能有跨海和东非打地面战争的想法。

至于东非海军的数据其实一直都让人很安心,但东非海军走的是精兵路线,同样不能小觑,至少维护东非近海的实力还是有的。

在开国大典结束后,很多有心的外交官已经开始向国内描述本次东非阅兵所透露的军事情报。

德国大使布尔斯在信件中写道:“通过本轮阅兵和南非战争时的过期数据,可以推断东非全国常备军力至少常年维持在二十万左右,其国土面积庞大,所以陆军规模肯定在美国之上,而本次阅兵人数就达到八九千人规模,这样的动员能力对东非而言,显然是十分容易做到的。”

八九千人不算太多,但也足以达到德国陆军的四十分之一左右,所以在布尔斯看来,东非常备陆军至少在二三十万规模才算合理。

他蘸了蘸钢笔水接着写道:“但东非国防压力显然也要小于欧洲诸国,所以军队数量不可能达到欧洲各个陆军强国标准,这一点从东非的武器装备方面可以得到一些反映,其枪炮装备数量丝毫不逊色帝国陆军,而东非并不是太富裕的国家,所以其军队配置在精不在多。”

对于布尔斯所说,东非不太富裕的论点,没有太大问题,作为一个整体,东非目前还是一个农业国家,收入水平自然无法和欧美的工业化国家相比。

但东非政府显然也和欧美国家政府不一样,东非政府手握大量资源和产业,所以要论政府的富裕程度,东非政府恐怕还在各国政府之上,这也意味着东非政府的资源整合能力要强于传统国家。

而资源整合是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尤其是在推动军事工业发展领域具有很大的益处,所以东非虽然军队规模和德法,但军队实际支出丝毫不逊色各国。

“东非军人状态饱满,以本次阅兵和东非民众日常生活状态来看,东非军队在餐饮方面绝对不会差,加上东非义务教育体系十分完善,所以可以推断东非兵员素质甚至可能达到甚至超出我国水平。”

布尔斯的这种想法很可能来源于东非的义务教育时间更长,所以理论上东非的兵员素质比德国要高。

这肯定没有问题,但东非义务教育体系虽然规模更大,受教育时间更长,但东非义务教育的质量是很差的,至少在同一级别教育,东非是不如德国的,不过东非仗着人海战术,也能抵消一部分教育质量上的差距。

对东非而言,教育质量的下限低没有太大问题,但在东非需要的人才方面必须是富集的。

“……以我之见,未来东非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商业,文化,政治交流国家,其军事,尤其是陆军层面的合作应该加强,如果能成为我国臂膀,未来争夺世界之权力是大为有利的。”

至此,布尔斯的信件也就结束了,他喝了一口茶,对仆从说道:“把信件发往国内吧!”

实事求是的说,东非本次阅兵所展示的军事实力,和南非战争时期没有太大变化,但能引发布尔斯的重视也并不奇怪。

毕竟在军事发展虽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大的变动,但在周期内的稳定也是常事。

自从普法战争到今天,尤其是在陆军装备领域,除了私藏的东非以外,其他各国其实没有太大变化,无非是对枪,炮等传统武器做出细微的调整,真正的军事装备竞赛反而集中在海军方面。

当然,这是对处在第一梯队的国家而言,像很多落后国家和地区,确实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就比如西非腹地还在使用冷兵器甚至原始兵器的非洲土著。

而布尔斯的着重点,则在于近十年来东非国防军的变化情况,毕竟距离南非战争已经过去十年,十年时间完全足够一个国家军队腐化了。

而本次阅兵仪式就是考察东非军队是否还维持战斗力的重要参考,至少从表面上来说,东非陆军依旧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纪律性,这对于想拉拢东非的德国而言就足够了。

毕竟谁都害怕未来自己的队友拖后腿,就比如奥匈帝国军队,德国一直都知道奥匈帝国军队问题多,可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奥匈帝国在另一个时空里,军队会如此拉胯,甚至连塞尔维亚一个小国都无法轻易应对。

前世德国找队友的能力确实堪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对队友和敌人进行考察,就比如前世德国判断英国军事衰落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布尔战争中英国的糟糕表现。

现在因为东非的原因,原本应该在这个时间段的布尔战争没有了,英国人也不会出更大的洋相,也不知道会对德国政府产生什么判断力上的影响。

所以说,在南非战争之中吃了大亏的英国人应该“感谢”东非,东非在怎么弱,也是人口千万的大国,如果是被布尔人那种才几十万人的国家,甚至英军人数与其相当,反而打不出好战绩,才是真丢人。

如果南非战争对英国威望的削减是五的话,那前世布尔战争对英国威望的削弱就是五十,甚至更高,等于东非为英国霸权延续了一定的生命。

大国之间的争权夺利,往往都是从次要地区开始的,通过斟酌对方的虚实,最后发动致命一击,前世德国就通过第二次布尔战争对英国进行试探,而摩洛哥危机则是对法国的试探。

就犹如二十一世纪,几个大国通过中东,欧洲,蛋湾岛,菲律宾等地区进行的前戏一样,哪个国家露出的破绽越多,就在国际竞争中处在不利地位。

所以东非本次阅兵同样有些类似的目的,东非海军肯定不可能在海外和其他国家竞争,因为东非海军不够强大,容易出问题,一但翻车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对于已经拥有不少海外殖民地的东非是不利的。

所以通过陆军秀展肌肉,是一个比较平和的手段,毕竟没有任何国家敢在非洲大陆同东非进行一场战争,通过陆军也可以反映东非军队依旧锋利,断绝一些国家的不好想法。

世纪之交,东非也需要不断向外界释放信号,那就是东非军队尚且能战,这样才能在日益糟糕和恶劣的国际环境中维持中立,在不通过战争的情况下,只能通过阅兵或者演习来实现这个目的。

第66章 《东桑条约》第143章 奴隶制经济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575章 达成共识第892章 产业孵化中心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第81章 煤矿第550章 战友叙旧第1124章 军队家底第248章 海因里希第71章 海底电缆第996章 西部人口预期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250章 谣言第675章 水铁联运第183章 到达第598章 新年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1038章 资源城市问题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836章 交通状况第1285章 挖坑第763章 威胁本格拉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区第1224章 收网第462章 由德国引发的危机:狼来了!第646章 南方形势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1325章 卡塔尔第893章 天然气产业起步第766章 集结第448章 1874年行政区划第292章 先进的包税制第297章 军队换血第857章 一分为二第1009章 新型战列舰第1328章 “阿奸”赛义德第910章 坦克试验场第484章 训练第1218章 占领扎林盖第345章 援助团第843章 《黑(东),德经济合作开发协议》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919章 东非国土面积和行政区第1085章 两国交易第1117章 舆论第354章 电报第794章 英国议会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伤的世界第839章 强大的东非电力第528章 与时俱进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区第1106章 开放市场第364章 燃烧第869章 新法兰克福市第1005章 人造纤维第298章 香蕉园第1235章 难以预料的发展第56章 平衡第995章 服务型政府第1074章 市场和矛盾第459章 工作会议第952章 “雄狮”版图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596章 压迫感第82章 面粉厂第294章 安达手表第47章 联姻事宜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615章 交流电第904章 卡宾达第1127章 创业团队第11章 黑兴根财团第1268章 人口分布第655章 茶产业发展状况第648章 1883年国防军事变动报告第531章 兵城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群第1006章 英日两国动作第918章 《东,法领土确认协议》第86章 咖啡第1180章 东华商业联盟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1151章 东非人打过来了!第890章 铁路建设第1305章 封赏第1161章 带毒的诱饵第673章 象牙第1163章 重提巴士达铁路第974章 方队组成第872章 棉花扩产第1363章 基特韦市的转型之路第1033章 一五计划尾声第254章 不欢而散第1144章 背靠东非好乘凉第1377章 贿赂请假第744章 心态调整第617章 行动第1306章 美国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