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羽翼零落

敏绣格格的丫鬟樱桃,不避刀矢,亲往前线,身受重伤,光绪皇帝格外体恤,认樱桃为义妹,加封樱桃为琼珍格格,樱桃从一个侍女,一跃而成皇帝的妹妹,大清国的格格,可谓是一步登天。

只有和硕格格敏绣,皇上给了她一大笔银子,然后在她的封号“和硕格格”前面加了两个字“护国”,从此,敏绣就是“护国和硕格格”。“护国和硕格格”与“和硕格格”,并无实质性的区别,纯属精神奖励。敏绣已经是和硕格格了,是格格里面的最高级,没法加封了。总不能给敏绣封一个提督总兵什么的,那不符合大清国的规矩。

宣读完皇上的圣旨,周宪章心头犯起了嘀咕。

这份封赏名单,章军弟兄们都是高官厚禄,看似皇恩浩荡。可是,这里面对章军弟兄分而治之的意图极为明显。

周宪章获得的封赏最为厚重,但实际上,全都是虚衔,湖广提督,是正二品的高级武官,可是,圣旨里却又给他加了一个总理衙门大臣、内廷办事。这就是说,周宪章根本不可能去湖广上任,只能顶着个“内廷办事”的名义,留在京城里,那等于是被解除了兵权。

其他章军将领,则是被拆得四分五裂,有的在朝鲜,有的在东北,有的去了武汉,还有一些,干脆没了兵权,去给袁世凯打下手,吴佩孚更是被派到了福建,距离京城十万八千里。

很明显,朝廷对章军弟兄并不放心,这是要去掉周宪章的羽翼。

其实,这份封赏名单,是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妥协的产物。

按照康有为给光绪皇帝的建议,是要周宪章在外领军,对皇帝形成拱卫之势,这条建议,得到了珍妃的强力支持。

珍妃这一次是死里逃生。她深深悟出了一个道理,皇上手里如果不掌握军队,总有一天,还会被太后拉下马。所以,珍妃通过他的哥哥志锐,联合一些朝臣,奏请皇上恢复章军建制,由周宪章继续统领章军,驻扎在鸭绿江一线。

但是,这一提议,遭到了满清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只有一条,章军没有辫子,算不上是大清国的军队!

慈禧太后自然站在了满清大臣们的一边,她完全清楚珍妃的心思,周宪章在外领军,巩固皇帝的帝位,反过来,就是严重威胁太后的地位,慈禧太后绝对不能容忍这种事情。没杀掉周宪章,太后已经够窝心的了,岂能让周宪章再次坐大。

慈禧太后的中心意思,就是两条,不能授予周宪章实权,不能继续保留章军的编制。

双方反复较量,没有个结果。

恰巧在这个时候,袁世凯回京述职,向朝廷提出一个建议,给予周宪章高官厚禄,留在京城。其他章军将领,可以给予一定的实权,也可以继续带兵,但须分散在各地。

袁世凯是大清国的大功臣,在威海卫行将陷落的时候,是他稳住了摩天岭防线,保住了威海卫,而且,袁世凯手里握着一支精锐的新军,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已经在山东战役中得到证实,大家有目共睹,所以,袁世凯的建议,朝廷不得不给予高度重视。

最后,双方达成妥协,按照袁世凯的建议,把章军四散分开。周宪章留在京城效命。这个方案,太后和皇帝都可以接受。周宪章不带兵了,只是顶着个虚衔,住在京城,在太后的眼皮子底下,这让慈禧太后放心。而章军其他官兵,还是掌握在周宪章的弟兄们手里,这些人统兵在外,一旦有事,也不会袖手旁观,而且,皇帝还有了一个在天津统兵的皇叔,如此一来,皇帝也觉得心里有底。

袁世凯趁机把冯国璋、段祺瑞要到了他的手下,这两个人是难得的军事人才,袁世凯要扩充自己的新军,求贤若渴。

现在,袁世凯手下有了三员大将: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这就是后来大家常说的“北洋三杰”。

诏书宣读已毕,聂士成、周宪章率众将士谢恩。

载漪将诏书送到聂士成手里,笑眯眯地望着周宪章,说道:“周总兵,不,周提督,本王离开京城之前,蒙皇上亲自召见,皇上说了,我大清国取得对日战争的全胜,周提督居功至伟,是我大清国的第一功臣!”

周宪章俯首说道:“王爷明鉴,我大清国并未取胜,我周宪章也是托了皇上和珍妃娘娘的鸿福,才勉强活命!而章军弟兄们,和日本人血战,最后却差点死在自家人手里。”

载漪一脸的尴尬,大清国保住了辽东和山东,可是割让台湾,放弃了朝鲜,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大胜。而叶志超的清军对章军开战,更是冷了将士们的心。这件事,朝廷声明是误会,算是糊弄了过去,给大清国百姓算是有了一个交待,可是,章军官兵们心头不服。

载漪只得说道:“叶志超所部明明是是去增援章军,怎么搞的,竟然和章军发生了冲突,这里面虽然有误会,但叶志超身为统帅,也是罪责难逃。皇上听说这件事后,龙颜震怒,要严惩叶志超,只是,现在朝鲜地面上局势复杂,叶志超率五万大军在外,此时贸然惩处叶志超,只怕多有不便。所以,皇上颁旨,将叶志超撤职留用,以观后效,如果再有差池,必定数罪并罚,决不姑息!”

“那么赖传武呢?”周宪章冷冷说道:“他差点害死了那哈五和罗鸣芳,如果章军与叶志超有什么误会,那也是赖传武挑起的!现在,他不仅无过,反而升了官!王爷,朝廷如此办事,恐怕难以服众吧!”

载漪怔了怔,叹道:“事到如今,本王也不瞒着周提督了,本王来这里之前,太后老佛爷曾经亲口交待过,这个赖传武,是太后老佛爷亲自派往章军协助周提督的,他出了差错,太后老佛爷已经责罚过了,现在他在丰台大营带罪效命。还请周提督看在太后老佛爷的面子上,把这件事抹过去!”

郭二杆怒道:“章军死了那么多弟兄,是不是也要抹过去!”

载漪慌忙说道:“皇上说了,凡是章军阵亡官兵,每人赏银五百两,赐忠烈牌,家属免去三年赋税,家有子弟的,恩准一人进新式学堂读书,钱粮费用由当地县衙供给。周提督,这可是皇上的隆恩啊!”

聂士成也在一旁打圆场:“宪章啊,章军忠心报国,血战疆场,赖传武是个无赖小人,这些,皇上心里都有数,百姓心里也有数,赖传武的事,可暂且放下,如果此人再有什么不法之事,老夫定当亲自出头,奏请皇上严惩!如今大战刚刚结束,大清国百废待兴,还请周提督以大局为重。”

聂士成知道,赖传武是慈禧太后按在章军中的眼线,有慈禧太后护着,光绪皇帝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太后与皇帝刚刚斗了一个回合,双方都没讨到好处,此时,皇上刚刚临朝,大战刚刚结束,百废待兴,也不便为了一个赖传武与太后翻脸、

“既然聂老将军说话,在下只得从命。”周宪章点头说道。别人的话周宪章可以不听,聂士成对周宪章有大恩,他的话,周宪章不能不听。

载漪笑道:“周提督果然豁达。呐,周提督是我大清国的栋梁之才,如今皇上决心效法日本,变法维新,正要与周提督商议变法维新之事,如今,皇上和珍妃娘娘,对周提督是望眼欲穿啊。所以,皇上的意思,速请周提督回京,我看,今天天色已晚,周提督可准备一下,明天一大早启程,你看如何?”

周宪章面有难色:“王爷,章军官兵大部分都在朝鲜,宪章的家小也在平壤,前段日子,赖传武反水,朝鲜局势混乱,如今平壤在光复军手里,我夫人赵巧儿与岳母生死不明,在下想先去朝鲜看一看。”

“周提督果然是有情有义!本王佩服。”载漪赞道:“周提督大可放心,令夫人与岳母现在平城,吴佩孚的营中,不日就要随吴佩孚所部回国。不过,本王也想过了,周提督统军在外,有些日子没有与夫人团聚了,如今国泰民安,正该享受天伦之乐。而且,旅顺离朝鲜安州不远,周提督可乘坐本王的坐舰镇北号渡海前往安州,看过夫人后,再回到旅顺,与本王一同乘船前往天津。”

“这怎么好意思。”周宪章说道:“在下岂敢乘坐王爷的坐舰。”

“周提督不必客气!”载漪说道:“周提督是大清国的第一功臣,本王就是为周提督牵马缀镫,也是应该的,何况是区区一条坐舰。按理说,周提督的夫人是朝廷诰命,朝鲜还有六千章军官兵,本王应该随周提督一同前往慰问,只是,旅顺是我大清国的重要要塞,刚刚收服,本王还需留在此处,整理善后,望周提督海涵。本王就在此处等待周提督,两天后,随周提督一起回京面见皇上。”

第47章 高丽女人第104章 骊铁再现第47章 高丽女人第22章 太后还宫第11章 仇恨的机器第247章 胶州湾第111章 台湾第45章 末路英雄第141章 懿旨第201章 老婆该听老公的!第68章 铲除异己第113章 两张牌第143章 出路?第240章 腾飞(二)第257章 后路第229章 台朝总督第11章 小日本第192章 恶性竞争第138章 朝廷大忌第79章 剪辫子第251章 中了埋伏第191章 义勇队第109章 鲜血作画第30章 杀人第150章 武装商馆第65章 京城第197章 战争红利第58章 事情没完第147章 白鹿寨第161章 神枪第185章 实力说话第199章 混战第132章 剪辫子试点第63章 夜袭第76章 奸细第119章 十三衙门第223章 往日重现第81章 大同宾馆第145章 一枝梅第166章 狂怒的军魂第62章 日本人第106章 先发制人第205章 倒逼第7章 填油第142章 向卫汝贵学习第253章 仇人相见第57章 金家妻女第107章 囚徒第86章 炮兵第191章 义勇队第67章 孤城第212章 烈女子第254章 皇天集命!第231章 战败者第226章 生孩子的秘密第19章 洋务与清流第239章 腾飞(一)第181章 老长官第146章 偷吃马料的哨长第194章 旧事重提第142章 向卫汝贵学习第218章 规格不够!第10章 狭路第41章 最美丫鬟第46章 九连城第89章 最后的愿望第131章 病猫第174章 花园口第206章 谁来保卫家第189章 来历不明的军火商第225章 政治婚姻第195章 打脸第167章 妒火中烧第241章 朝俄危机第251章 轶闻第56章 杀还是不杀第66章 最恨的人第79章 孙文来了第52章 顶缸第52章 顶缸第24章 大义灭亲第200章 小算盘第214 逼宫第12章 靠山垮了第232章 国家利益第127章 完胜第106章 团长教主第15章 强行收徒第217章 哭拳第226章 生孩子的秘密第258章 天涯沦落人第153章 蹂躏的狂想者第7章 填油第261章 除夕一第94章 失而复得的怀表第220章 老兄弟第91章 清军变土匪第140章 使西纪程第83章 上海寓公第131章 病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