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常参朝会

三天之后,常参朝会。

为啥叫常参朝会呢?

这个名字,就是跟大朝会,以示区别。

事实上,大唐天子治理天下,就具体方式而言,主要是出台各种政令。

那么出台政令,你得针对具体的事件、具体的情况出台政令啊,不能还没发生啥事呢,自己就坐在龙椅上拍脑门子,想起来一出是一出?那就离天下大乱不远了……

说白了,天子得有一个正常接收信息的途径。

别的朝代咱们不说,主要说大唐,具体而言。

天子接收信息的途径,就是朝会,俗称,开会。

开会,分三种,大会,小会,不大不小的会。

大会,就是常说的大朝会。

不过呢,大朝会主要的作用,一来不是让天子接收信息,二来解决实际问题,他主要的作用,就是宣示权威。

按照大唐的规定,在大朝会的日子里面,在京(都)所有官员都要上朝参拜天子。

说白了,就是所有官员,你们都来,看看,天子还是他,他身体还不错,这不还能坐在龙椅上接受朝拜呢吗,你们都看见了吧?行嘞,回去好好工作哈,须知道天威如狱,你可别犯事,犯了事,天子这么好的身体,还收拾不了你吗!?自己小心哈!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

什么面见各国使臣啊……

潜台词就是,看看,我大唐地大物博、人杰地灵,仅仅在京的官员都这么多,你们撮尔小国没事也涨点心眼,听话,别折腾,然后年年过来记得进贡,要不然的话,我大唐可就对你们不客气了,别的不说,就金殿上这些官员,就够收拾你们的!

什么宣读大诏令啊……

涉及到皇帝登基,为先皇追加名号,立太子等等的,具体事务很多,订立过程,跟大朝会也没啥关系。

为啥在大朝会上宣读啊?

原因很简单,今天,人多!

见证人越多,越能代表这个事情的合理性、合法性,同时又肩负了传递大的重责,更快!

还有什么歌功颂德啊。

一般情况下,都是朝堂大佬出列,说点事儿,一般都是报喜不报忧的事儿,咱在哪儿哪儿又发现祥瑞啦!这是天佑大唐啊!还有在过去的一年里,或者说第三季度咱们财政收入是多少啊!夏税啊、秋睡啊,咱们收了多少呀?比往年多收多少?

一般情况下都是这样,也没有人不长眼,非在大朝会这样的场合里面给天子添堵玩,没说吗,大朝会是宣示威严用的,你没事就说国家这儿不好那不好的,天子不高兴,政事堂相公没面子,万一让其他国家的使节看到了,不成国际笑话了吗?

所以,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一般人都不在大朝会上胡说八道。

不过呢,这种宣示威严的行为,自然不能没完没了啊,有啥威严,宣示一下,告诉别人也就得了,谁还没事天天宣示啊?

所以,大朝会的时间,都是确定的时间,什么每个月的初一十五、还有冬至之类的特殊日子,剩下的时间,咱就消停点吧……

第二种开会,小会。

这个小会,那才是真正的解决这个国家大事的会议。

事实上,事情就是这么尴尬,真正解决问题的会议,一般都是人员特别少的会议,这个道理,在大唐朝,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臣不密则失-身,君不密则失国!

这种小会议,参与人员都少的多了,基本上就是天子和政事堂的几位相公,有时候会开扩大会议,时不时地招呼几个什么尚书省、门下省的官员。

这些官员,还不是天天都能去。是什么时候叫你,你什么时候去……

这种会议上,人少了,就该说正事儿了,也不用考虑什么国朝的面子了,说点实际的,说点真格的吧——今年山东又闹灾了,闹蝗虫,怎么处理呀?国库没钱了!

然后大家一块儿想想办法,就这么几个人,加上与这件事情相关的几个官员,就把这个事儿商量了,商量好了以后,具体责任落实到人,然后让他去处理这个事儿……

说白了,这才是大唐的真正权力中枢,事关国朝的种种政策,都是在这样的小会上做出的决定。

第三种,不大不小的会议,就是刚刚提到的,常参会。

这种会议,除了沐休日,基本每天都有。

相对于大朝会,基本要天天参见天子,所以,叫做常参会。

那么,参加常参朝会的都有谁呀?

在京的五品以上在京官员。

为什么呢?

这就是为什么总是强调五品官员,是大唐朝的中坚力量的原因了。

事实上,大唐官员九品,分为了三个等级,六品以下,五品以上,三品以上。

就从参加朝会种类的资格上,就能看出来这样的划分了。

大朝会,在京的所有官员,都可以参加。

小朝会,三品以上的政事堂相公,以及个别与相关事件有关的官员。

常参会,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员参加。

不管什么时候,天天都能见到大唐的权力最高者,这绝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事实上,五品以上的官员,不仅天天参见天子,还可以作为某件事情的负责人,主导这件事情的实行。

这便是中坚力量的具体表现!

除此之外,能够参加常参朝会的,还有一种清贵官员。

注意,这些清贵官员的品级,一般都是在五级以下,六品、八品,甚至九品,都有,让这些低级官员来参加常参朝会,是一种特例,甚至可以说特权。

这个就厉害了!

在朝廷的中坚力量面前,大谈“特权”二字,岂不是显得比五品以上的官员更加高级?

所以,这些官员的统称之中,多了一个“贵”字!

你还别不服,这种特权,就是天子亲自给出来的!

具体方式,赦授!

比如监察御史吧。

还记得谢直是怎么干上监察御史的吧?

拥有相关资格的人,提出建议,天子认可,亲自安排人写个赦书,然后天子签字、用印,发给你,这一套程序完整地走完了,你这才能成为这个监察御史。

这个流程,就叫赦授。

什么样的官员才需要天子赦授?

尚书省各部的员外郎、监察御史,正字、补阙、拾遗……

欸,看着这些官职又派在了一起,是不是有点眼熟?

不错!

这就是大唐的“为官八骏”。

以“骏”为名的八种官职,都前程远大啊……

能不远大吗?

在低级官员的时候,就天天参加常参朝会!

你还是低级官员的时候,其他相同品级的官员都在干啥呢?都是去忙到点儿实际的工作,那边干个工程,你去监督……这边儿出了个案子,你破案去吧……总之,都忙活呢。

你呢?

就可以站在朝堂上,正式的参与国家大事,倒不一定能对这个国家大事,起到多大的主导作用,但是呢,你在从旁边儿参与了,看见了,甚至还能帮着查漏补缺一番,这已经就是不错不错的。基本上不用你干啥,就可以接触到朝廷中枢的种种消息,还能从头开始地观看一条朝堂政策,到底是如何制定出来的,还不用劳心劳力。

这就是“清”字的由来了。

一“清”一“贵”,联合到一起,就是这帮人的统称,“清贵官”!

这是啥?

这是大唐朝堂的后背干部啊!能不清贵吗?

今天就是常参朝会。

朝廷五品以上官员,清贵官,都到齐了,殿中侍御史清点过人员之后,汇报,应到多少人,实到多少人,没人请假,没人旷工。

李老三大手一挥,开会!

第一件事,李林甫提出来的。

那个,咱们大唐国朝定鼎是在关中,定都是在长安啊,咱在洛阳已经待三年了,该回去啦……

这不正好八月份了嘛,咱要是你赶在冬天之前回去,现在也该准备准备了吧?

他这事一提,好多官员都心生感慨,是啊,从开元二十一年算到现在,可不都快三年了吗?

您李老三贵为天子,来到洛阳城,又带着宠妃,又带着闺女、儿子的,还有宫娥才女、金吾侍卫啥的,全天下都是你李老三的,你自然在哪都一样。

可是我们不成啊,为了跟着你处理这些朝堂政务,我们跟着你一起从长安来到洛阳,这都三年了,家也不能回,媳妇孩子也都不再身边……真说起来,还真有点想家了……

要不说人家李林甫聪明呢,简单的一个提议,就扰动了满朝文武的思乡之情,如果天子真的点头,带着这些官员回归长安,你说,这些官员能不感激李林甫吗?

不过呢,他们也知道李林甫说了不算数……

现在,李林甫旧事重提,众多官员虽然思乡心切,却也把目光投向了大唐首相,他们都知道,能不能回去,还得看人家张九龄的意思。

为啥?

因为李林甫在几天之前就提过这件事,被张九龄一顿劈头盖脸地一顿怼,给怼回去了!

理由特别的充分!

时间不对!

第一个,现在是八月份,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时候,天子岁数也不小了,这么多人一块儿从洛阳会长安,路上折腾来折腾去的,天子说不管不管的,还真能一点不管啊?一边操心,一边赶路,然后这么大岁数,别他么再给折腾中暑了!

第二个,马上就八月节,中秋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让一帮官员跟着你赶路?不错,有的官员到了洛阳,媳妇孩子都没有在身边,但是,也有人难解相思之苦,这三年时间,陆陆续续地把媳妇孩子给接到洛阳城了,你们一帮人光棍,过不过八月节,无所谓,但是人家拖家带口的,难道也不过节了吗?再说了,这一路回归长安,要经过多少州县,天子莅临,他们不招待吗?真要是现在这个时间回去,折腾得这些人也都过不好八月中秋,合适吗?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现在正秋收还没完呢。

洛阳所在的中原地区,跟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正是我大唐产粮的重要地区。

你说这仪仗那么多随行官员,还有好多的侍卫、金吾卫,排来了阵势呼啦啦的这么一块儿一走,驿路不够宽的时候,咋办?就只能下了驿路,一个没注意,就能把老百姓的田地的给踩了,你踩了以后你说赔不赔吧,就算是陪,粮食也回不来了,多糟心?!?

天子来洛阳这三年多,折腾了这么多事情,不就为了说把粮食的情况弄好一点吗?又是查洛阳粮案,又是亲自推耕的,还派了政事堂裴耀卿裴相清理漕运,不就是为了调整一下国家的粮食情况?别回来临走临走了,再破坏了粮食生产!

这些理由,太强大了,尤其是第三个,洛阳粮案可是刚刚完事,现在砍了杨玄璬的刀子,血迹还没干呢!

谁敢再张罗会长安啊,真要是被张九龄张相扣上一个“破坏粮食生产”的帽子,你说,他是砍你还是不砍你啊?

就连这些官员,也都想到,李林甫李相,竟然硬顶着这个问题,再次提出了回归长安的提议。

常参朝会之上的官员才不管这个呢,既然有人再一次主动提出来,大家就听听呗,万一张相答应了呢……

所以,一种官员,都把目光投向了张九龄。

其实,不仅仅是他们,就连天子李老三也把目光甩了过去,他也想回长安了,虽然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但是国都就是国都,长安的宫殿,绝对是全大唐最好的宫殿群啊,李老三自己住着也舒服,况且,长安左近还有好多好多的温泉,没事的时候,还可以去泡一泡温泉,玩玩鸳鸯戏水啥的……不比待在洛阳好啊?再说了,即便他贵为天子,出行的时候带了不少宫娥才女,还带着宠妃武惠妃,但是这也三年了,难道他就不想长安宫中之人吗?

这种情况,早在李林甫的预料之中,他之所以旧事重提,并不是已经找到解决了张九龄提出异议的答案,他这是诚心给张九龄挖坑呢……

第168章 顶不住,只能拖第565章 复盘!探查方向第655章 土!机会第579章 包藏祸心第170章 我有办法第228章 谢新竹也是有保镖的人了第70章 首饰匣子第220章 减、赎第258章 赏钱十文第117章 诗圣也犯糊涂第510章 谁在通风报信第489章 就是这么不讲理第535章 快!来不及了……第316章 水生之纠结第238章 靠水难生(三)(三更补作业)第508章 粱十六,真死了第243章 靠水难生之连坐吧您呐第8章 《谢公状告杨龟寿贴》第158章 省试报名(加更)第581章 登闻鼓响!第582章 聪明人杨国忠第466章 阵斩刘普会第311章 水生之常走夜路终见鬼第286章 酬功第694章 错失良机第54章 小学数学题在大唐的实际应用第619章 所谓智囊第529章 让他查!第589章 当初、如今第249章 孝子复仇第116章 杜某为三郎府试而来第519章 道门火药第330章 臣弹劾第610章 老了第543章 十二卫的正确用法第692章 吾之家国,由君再造第466章 阵斩刘普会第139章 杀夫第321章 水生之喝茶第436章 抵达长安第489章 就是这么不讲理第277章 我给第503章 第一局第125章 虎!杨二姐!第284章 障车第107章 卢奕求字第402章 大姐夫卢宁第280章 谢阎罗第389章 大理寺第71章 苍蝇的正确使用方法第100章 我谢谢你第162章 你不配第551章 小义第499章 狠人第315章 水生之就等你了第137章 还有这么上药的?第231章 漕帮致歉第73章 两个疑点第103章 枯枝败叶第293章 引蛇出洞第370章 新戏首演第4章 懂法,真爽!第358章 高明、少女、大汉第660章 土!富贵险中求第89章 套路太深了第334章 我不管第68章 交差第167章 公主涨工资第683章 扬州舰队,损失惨重!第324章 都是粮食惹的祸第232章 谢公案第380章 意欲何为第60章 精气神第649章 火!早有布置第283章 逾此线者,死!第227章 有人衣锦还乡第291章 人走政不息第634章 抽丝剥茧第360章 姑侄说三郎第204章 陈五的连环套第353章 隔墙有耳第399章 三郎何必为难三郎第22章 坑挖好了,等你来第89章 套路太深了第640章 当浮一大白第655章 土!机会第106章 好一个热闹了得第26章 来自县尊的吹捧第326章 连番变故第158章 省试报名(加更)第578章 诘问第49章 县试开考第427章 见过谢御史第198章 美娘案第6章 共谋窃盗第573章 提审任老道第133章 合谋第61章 名留青史的另外一种方式第312章 水生之我要告官第5章 惩恶,即是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