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轰走史思明

“臣,监察御史,汜水谢直,弹劾幽州偏将史思明……”

满朝文武都傻了。

还要弹劾?

现在吗!?

你汜水谢三郎身为监察御史,想要弹劾誰,那都是你的自由,别说弹劾一个小小的幽州偏将,就是弹劾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只要你能拿的出像样的理由,也绝对没人管你。

但是弹劾之前,是不是要看一下时机啊?

弹劾这种事儿,说句不好听的,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告状,什么不符合朝廷规章制度的事儿啊,什么违反了大唐律法的事情啊,你身为御史来弹劾,知道消息了,在金殿之上,大朝会也好、常参朝会也好,你来告状。

那么,问题就来了,你这个监察御史,来告状,是向谁告状?

满朝文武!?

那可不对!

监察御史告状,主要的目标就是朝廷命官,说白了,满朝文武都是潜在的弹劾对象,就是要告这些人的不法事、违规事,有指望着一帮嫌疑犯帮着处理自己的道理吗!?

所以……

不管是御史,还是谁,只要是弹劾,只要是告状,真正指望了能做主的,其实是天子!

本来,监察御史这样的职位,属于那种五品以下就需要天子亲自下旨任命的职位,不同于正字、拾遗、补阙之类的“文字工作者”,是要被天子认可人品和能力的……人品什么的就不多说了,就监察御史而言,需要天子认可什么样的能力?

从监察御史工作内容,就能看出来,天子到底需要他的什么能力——风闻奏事!

能够敢这种工作的人,说白了,就是天子耳目!

监察御史,风闻奏事,天子耳目,再加上一个告状……

这么一说,逻辑就清楚了。

监察御史,乃是天子耳目,在平日之中,发现了什么满朝文武的不轨事,不管是违法,还是乱纪,赶紧在常参朝会提出来,给天子提个醒,谁谁谁干了什么事,不符合朝廷的那一条规章、那一条律法哈,您可留神啊……

天子一听,啥?还能有这种事!?那个谁,你出来,说说吧……什么?还狡辩!?你要是没干,人家监察御史怎么听到?查!

要是小事儿,天子直接就处理了。

要是大事儿,天子就下令,或者部查,或者三堂会审……

所以,监察御史要是想真正地横起来,根子,还是在天子身上——没有了天子给他撑腰,监察御史就是一个听了消息打小报告的货,还是一个正八品上的小官而已,在满朝文武面前,算个屁!

这也是满朝文武看到谢直还要弹劾,就感到非常差异的原因所在!

你没看见天子李老三的脸都黑成啥样了?你就别给人家添堵了呗,真把天子惹急了,你自己也不好办啊!

史思明!?

一个小小的幽州偏将,他身上能有什么大事!?

难道他还敢造反不成!?真要是这样,倒是好办了,人,就在金殿之外,一道命令传出去,金吾卫一拥而上,还怕拿不下一个小小的幽州偏将吗?

他要不是造反的话……这不就啥急事了吧?那就得考虑一下轻重缓急了不!?

现在天子这么不高兴,你还非要拽住他上告史思明,这不是没事找事了吗?

不提满朝文武如何腹诽,也不提李老三如何面沉如水,谢直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步调,朗声在金殿之上说道:

“臣弹劾幽州偏将史思明,事了之后滞留洛阳城,结交天子内侍,其心难测!”

满朝文武一听,果然,就是点儿小事儿……

谢直弹劾地对不对?

当然对。

按照大唐律法,朝堂公事,自然要有相应的处理时限要求,小事一天,中事二两,大事三天,涉及到人命的事情,最多也不能超过十五天。

史思明来洛阳干啥来了?

护送安禄山前来洛阳城受审!

按照道理说,人送到了,就没他的事情了,跟大理寺交接了人员,再到兵部报备一下行程,行嘞,该回去就得回去了。

大家可都别忘了,幽州方镇刚刚战败,三万边军尽丧塞外,这个时候,正是用人之际,你史思明乃是一个幽州偏将,这个职位在幽州方镇,虽然算不得举足轻重,但是也算是中坚力量了,你还不赶紧回去,等啥呢!?

不管幽州张守珪的下一步是什么,是严防紧守胡人进攻边塞,还是积蓄力量出塞报仇,都需要直接统兵三千的幽州偏将史思明效犬马之劳啊,你史思明就赖在洛阳城不会去,这不是耽误正事吗!?

可别说什么要营救安禄山的屁话!

你作为他的好友,可以这么干!

但是,你作为一个幽州偏将,在现在的这个时候,不能这么干!

这么干了,就是公私不分!

真要是幽州张守珪让你这么做的话,好办,幽州节帅的公文拿出来!没有!?那对不起,起码朝廷这边是不可能认可你这种说法的!

当然了,人生在世,谁还没有个仨亲俩好的,你就硬抗着怎么干了,要是没人跟你上纲上线的,也没啥,没看到你滞留洛阳半个多月了,安禄山的三堂会审都开完了,也没有人轰你回去吗?大家要不就是不在意,要不就是没拿这事当回事,自然容得你上蹿下跳。

但是,这种事情,要是摆到明面之上,那可就得说道说道了……

这不,谢三郎今天在金殿之上正式弹劾!

这还有啥说的!?肯定是史思明理亏啊!

更不用说,跟他搅和在一起的牛仙童,刚刚被打了八十大板,如今生死不知……

在这种情况下,就连天子李老三都不好多说什么。

听了谢直的弹劾,李老三心头的怒气再一次向上一涌,就这么点破事,没完了还!?

不过他抬眼一看,正好看到谢直头上的獬豸冠,身上的獬豸跑,不由得又把心头的怒火往下压了压。

谢三郎的这个弹劾,没问题,说的都在理上,如果非要说有毛病,也就是人家挑选的这个时机不对而已,这对人家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没有影响。

要不怎么说李老三是堂堂的开元天子呢,这要是放在一般天子身上,怒了,烦了,然后就得翻脸,他没有,依旧强压着心中的不快,默然地点了点头。

“好!

幽州偏将史思明罚俸半年!

着金吾卫监督,令他即可离开洛阳,到幽州阵前效力!

政事堂传召幽州方镇,让张守珪严加管束!”

一句出口。

金殿之上的气氛,略有缓和。

满朝文武一看,行,天子不愧是天子,处事还算公正……

几位为谢直捏了一把冷汗的官员,纷纷长出一口气,刚才谢三郎不问时机地弹劾史思明,着实吓了他们一跳,他们是真怕天子发怒……现在看来,情况还不错……

不说他们,只说当值的殿中侍御史。

他刚才扯谢直的衣袖,就是想让谢直跟他一起退回御史台的官员方阵之中。

结果谢直一甩衣袖,竟然硬顶着李老三的黑脸,弹劾了史思明……

好在结果还不错,至少李老三没有发火不是……

行嘞,见好就收吧。

要说你谢三郎也真是行了,所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说的就是你吧?上一回在金銮殿上连放三炮,一举掀开了洛阳粮案的大幕,要说满朝文武都受了震动,那是肯定的,不过要说收到震动最大的,肯定是御史台的这一众官员,你看看人家,刚刚入职几天啊,就能破获了这么大的案子!堪称一战成名,怪不得人家能混出来一个“大唐办案第一人”的名头来……

随后呢,不管谢直御史台的官员是羡慕嫉妒恨,还是对谢三郎心生欣赏,反正,几乎所有人都牢牢盯着谢三郎的下一步动作。

结果,失望谈不上,不知所措是肯定的了——人家谢三郎没动静了!

既没有参与洛阳粮案的后续审讯工作,也没有龙精虎猛地再次掀起大案、要案,反倒是想混迹朝堂多年的老油条一样,玩起了韬光养晦。

欣赏他的人,更加欣赏,这孩子,知进退!

而那些羡慕嫉妒恨的人呢,这可就算是逮着理了,各种闲话就甩出来了,什么一是运气而已,什么掀开洛阳粮案,还不是因为谢三郎是洛阳大车帮的幕后恩主,他真正的目的就是打击洛阳漕帮而已,现在漕帮在他的手上覆灭,那还折腾个啥啊?至于什么洛阳粮案,不过是谢三郎打击洛阳漕帮的时候,搂草打兔子的顺手而为,算不得能为!

这些闲话一出来,你还真别说,在洛阳官场之上还有了点市场……也怪洛阳粮案牵连的官员太多了,他们的一些同年、同僚、亲戚、朋友,就算知道了亲近之人罪有应得,也难免心中不快,对一手掀开洛阳粮案的谢直,自然是喜欢不起来,当面骂街,背后使坏?倒不见得每一个人都会去做,但是帮着堂堂汜水谢三郎传播两句闲话,那还不是举手之劳吗?

就是在这种隐晦的推波助澜之下,种种闲话喧嚣之上,民间不说,反正官场上,好多中立派倒是渐渐地看轻了谢三郎……

本来就是嘛,一个人的名声可以吹出来,不过吹嘘的根本还是要落到实际的事情上。

你汜水谢三郎这么大的名头,结果就因为单单一个洛阳粮案,太单薄,俗称,根基不稳。

也不怪人家看轻了你。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肯定得想辙啊,你不是说我根基不稳吗,我再多办两个案子,看你还能说啥!?

但是,人家谢直,就不!

不但龙精虎猛地再下一城,反而一纸“请假条”到了御史台,歇了!

你看这事闹的……

这回,连对他心生欣赏的那帮官员,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位当值的殿中侍御史,姓周,正是被张九龄举荐才进入了御史台,那肯定算是张九龄一系的官员,从这个角度来说,和谢三郎天生就一直很是亲近,自然,他也是属于欣赏谢三郎的那一波啊……

说实话,他也不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谢三郎到底是想干啥……

结果,今天他算是见识了……

谢三郎果然是谢三郎!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你们不是说人家是机缘巧合才掀开了洛阳粮案吗,不是说人家徒有虚名吗?

看看!

一旦人家谢三郎上殿弹劾,这是什么效果!?

一纸弹劾牛仙童,杖责八十,现在生死未卜!

第二本弹劾史思明,天子听了,不问情由,直接下令罚俸,同时把让他即刻出京,这是啥?这等于是天子直接下令把史思明给轰回幽州方镇了,更不用说还让政事堂正式行文幽州,让节帅张守珪严加管教,想必史思明回了幽州之后,恐怕也没有什么好日子好过了……

这还怎么着!?

绝对稳准狠!

谁不服,谁上!

一个天子宠信的内侍,一个幽州偏将,就让谢直三言两语地给收拾了!谁又这份能耐!?

你还别说谁有这份能耐了,就是能当场抓住这样机会的人,又有几个!?

没看到牛仙童跪地为安禄山求情的时候,满朝文武都一言不发吗,他们当时谁想到了,这就根本不是一个内侍应该干的事情!?

结果呢,还不是人家谢三郎一眼挑出了错处!?

你以为是个人就可以在天子的面前殴打内侍吗?那还不反了天了!?可是今天李老三为啥听之任之?还不是牛仙童做错了,一下子被谢直抓住了痛脚,要不然以为堂堂开元天子那么好的脾气呢!?

至于史思明这件弹劾,结果虽然轻描淡写,不过在周御史看来,才是更显功力。

没看见天子想让史思明上殿的时候,御史台老大李尚隐都出面了,面对天子的威严,只能以朝廷规矩相抗,要不是人家朝堂大佬的面子在那,还真不一定能拦住李老三。

而人家谢三郎出手呢?

上来就是弹劾!?

你还想让他上殿!?他违反了大唐律法好不好!?你也不用让他上金殿说话了,先说说怎么处理他吧!

看出来区别没有!?

如果说御史台老大不过是被动防御的话,人家谢三郎就是主动出击,而且攻击的角度堂堂正正,让天子不得不把史思明轰出洛阳!

实话说,这种情况,别的官员可能一时半会还体会不了,但是身为殿中侍御史的周御史,还能不知道吗?

正是因为知道,他才由衷地钦佩谢三郎!

不过,在钦佩之余,也是暗中为他捏了一把汗,没看见天子的脸黑得都如同锅底一样了?!

咱撤吧……

作为殿中侍御史,周御史再次扯动谢三郎的衣袖,准备让他回归御史台方阵,这也本来就是他的责任——金殿议事是不错,你该向天子汇报就汇报,但是汇报完了,该回去就回去,要不然站在金殿正中不动地方叫个什么?这不是挡了别人汇报的位置吗?

不过,周御史却没有想到,这一次,他依旧没有扯动谢直。

不但如此,谢三郎还回头看了他一眼,仿佛在说……

这才哪到哪!?

第239章 靠水难生之二进宫第329章 勾结匪类第266章 二少爷出事了第363章 白马寺第364章 知客僧第189章 大唐为官之道第514章 三人成阵第109章 上赶着不是买卖第471章 谁敢再拦谢三郎第351章 三次一躬到地第621章 故作镇定第266章 二少爷出事了第402章 大姐夫卢宁第514章 三人成阵第252章 化干戈为玉帛第159章 杨家和李昂的关系如何?第527章 白袍文士第685章 卑劣高尚第665章 土!堆土为山第133章 合谋第84章 门包第660章 土!富贵险中求第652章 火!力大无穷第459章 有人谋反第205章 分钱都分不痛快第49章 县试开考第551章 小义第686章 一路走好第336章 愿为马前卒第401章 传召第265章 大赦天下第669章 木!投石机的尴尬第295章 设身处地替他想第409章 贵人第496章 条件好几个第341章 审别人第361章 莫名其妙的敌意第344章 不信第388章 新手任务第186章 十年之内不得作诗第684章 众叛亲离第584章 虚晃一枪第381章 私情不能坏国法第391章 军事专家第471章 谁敢再拦谢三郎第304章 打草惊蛇第541章 保险第457章 返洛第406章 他凭啥!?第16章 蝴蝶金簪第362章 造孽第145章 二气杨铦第194章 梁管家,会办事第34章 徒弟不是想收就能收的第101章 留着过年第75章 或有可能第172章 盐价第328章 满朝皆请斩谢直第89章 套路太深了第118章 不管第83章 行卷去第164章 一转头一回首第56章 真相大白第32章 王某收徒而来第116章 杜某为三郎府试而来第448章 刑讯第384章 恩人第462章 吾往矣第239章 靠水难生之二进宫第596章 局势大坏第639章 颜真卿与谢三郎不得不说的故事第607章 李老三的眼神变了第417章 杖责八十第518章 示恩第544章 该第397章 避嫌第535章 快!来不及了……第602章 我给你提个醒儿第118章 不管第244章 靠水难生之善恶终有报第162章 你不配第346章 关键人物第276章 血汗钱第329章 勾结匪类第421章 洛阳东门第323章 水生之何帮主第605章 有恃无恐第597章 大势已去第684章 众叛亲离第219章 一切有我第254章 所谓的合则两利第475章 谢家进奏院第388章 新手任务第365章 护法韦陀第340章 热心群众五娘第610章 老了第177章 交卷第182章 谢某要告!第290章 交接工作第331章 犯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