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向死而生

“整备,上马,准备迎战!”

人都来了,还客气啥?

谢直直接下令,张朗将无奈,只得大声传令,看着麾下金吾卫纷纷上马做好准备之后,然后赶紧招呼自己的心腹,告诉他们,一会打起来,让他们多照应着谢直一点,一定要保谢三郎性命无忧,心腹手下纷纷点头、以性命担保,张朗将这才稍稍放了点心,随即遥望便桥以北的情况。

此时,犯上作乱的队伍,已然在刘志诚的率领下,走入了众人的视野。

乌泱泱一大片人,毫无队形可言,乱哄哄地阔步而来。

可你别看他们走得乱糟糟的,却一个个气势昂扬,无论是扛着锄头的,还是拎着镰刀的,一个个高声嬉笑喝骂,好不恣意汪洋,尤其那些能够肩扛长枪的,更是声音比谁都大,笑得比谁都欢实,仿佛今天要赶大集一般,透着那么一股喜兴。

这样的队伍,就真正的经历过军阵的人来看,不过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大概估计,不过三里有余。

也就是走在核心位置的,所谓骑士才能让人多看两眼。

大概一百多人吧,人人骑着高头大马,鞍辔而行在队伍的中间,多多少少还能看出来一个方阵的影子,为首之人明盔亮甲,手持长枪,骑在马上顾盼生威,那一份自得,就算隔着一座便桥,也能让人清晰地感受到。

想必,他就是京兆刘志诚了吧?

反正不管他是不是的,带着两千余众,直趋大唐西京长安,骑马、持械,已然是板上钉钉的“谋反”,按照大唐律法,除了要砍了他自己,还要将其家族所有成年男丁一同斩首,其余女眷,根据关系远近各有处罚,最起码也是个流放三千里!

别看他如今顾盼生威,仿佛走上了人生的巅峰,距离传说中的“诛族灭门”,仅剩三里路程而已!

此时,谢直等人已经整备完成,纷纷上马列队。

谢直带着牛佐、谢勇上马之后,刚要上前,却一眼看到了牛佐外围的小猴子,顿时就是一愣。

现在的小猴子,竟然也跨马提刀,身上还套了一件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皮甲,他本来就长得瘦小,这件皮甲又是大唐边军的制式尺寸,穿在他的身上,嫌大,尤其小猴子初临战阵还有点紧张,一把一把地擦汗,行动之间扯动皮甲,更显得松松垮垮。

谢直一见,即便马上就要生死相搏,却也不由得一乐。

“侯胜……小猴子是吧?怎么着,还真想上阵拼杀不成?

不必了吧?

不如你一会与咸阳官吏一同守卫便桥,也是大功一件……”

谢直的话音未落,小猴子却直接摇头。

“启禀谢御史,小猴子这回上阵,不是为了什么功劳……

在东市刘家商行,小子就跟您说了,小子这回来,是要给我兄弟蒋常报仇的!

他虽然是被刘二掌柜亲手斩杀,按说现在抓了刘二掌柜,但是幕后黑手还没有落网……”

说到这里,小猴子整了整身上的皮甲,推了下头上的铁盔,这铁盔也大,戴着挡眼,稍稍一推,就到了后脑勺了,小猴子也没辙,伸手又扶了一下,好不容易弄到合适的位置上,这才继续说道:

“我和蒋常自有入宫,七八岁的年纪,受尽了委屈和欺压,只有我俩相互扶持才能顺利长大……

如今我小猴子得了您谢御史和边公公的恩惠,飞黄腾达不敢说,但是也算是在宫城之中站稳了脚跟,这次出宫采买,能让我一个没级没品的小小寺人带队出宫,放到以前,当真是想都不敢想,我这才带着蒋常一起,却不想……”

小猴子微微一顿,长长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来之后,才说道:

“蒋常当时骑在刘管事的身上打他,一来是为张公公报仇,二来是为了我出气,要不是这样,他就老老实实躲在一边的话,刘二掌柜又怎么有机会机会杀了他!

说到底,蒋常是因为我才出宫,又是因为我才给了刘二掌柜杀他的机会!

故此,为蒋常报仇,侯胜责无旁贷!

还请谢御史成全!”

谢直听了,目光微微闪动,随即转头望了便桥北边一眼,刘志诚率领的乱民,距离更近了。

他也不着急,重新把目光投向小猴子,不,侯胜,这还是小猴子第一次在谢直面前用自己的名讳做自称,谢直听得出来,他这是真正走心了,不由得点了点头,说道:

“我不喜欢宦官!

不是因为你们身体残缺,而是因为你们悲惨的经历,造就了你们扭曲的想法……

但是,我也不排斥宦官,高力士高将军,杨思勖杨侯爷,都是为我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宦官,谢某人对他们心生敬仰,日后相见,自然也恭敬有加。

不过,除了他们之外,谢某人还真看不上其他的宦官了。

今天,却有不同。

你刚才弹到的那位蒋常宦官,他殴打刘管事给了刘二掌柜杀他的机会,恐怕还少说了一点吧?一来为张公公报仇,二来为你出气,三来,未尝没有帮我谢三郎的意思在里面……

如果从这说的话,他蒋常也是我谢三郎的救命恩人啊……

你说你为了全朋友之义,为他报仇,责无旁贷。

我谢三郎也是恩怨分明之辈,既然蒋常身死,不能让我表达谢意,那么我谢三郎,也要为他报仇,同样责无旁贷!”

说完之后,谢直很认真地看了小猴子一眼。

“侯胜,一会而儿跟紧了,别死!能让我谢三郎看得上眼的宦官,不多!”

小猴子听到半截,眼泪就下来了,到了最后,泪流满满,哽咽无语,只得双手抱拳,重重一礼,全然没有了平时的那份机灵劲儿。

谢直点点头,不再看他,策马向前,带着金吾卫的队伍,也缓缓向前而行。

到了便桥的南头,将将要策马上桥之时,谢直停了下来,对早早侍立在便桥之上的咸阳官吏说道:

“我等过桥之后,你们讲引火之物堆放在便桥之上。

立刻点火!

无论此战成败,尔等烧毁便桥,不让一名乱民过河前往长安城,就是大功!”

咸阳县尉脸色大变。

当初他听说谢御史传令咸阳县衙,要求准备大量的引火之物,以为这位蜚声长安的汜水谢三郎,要效仿古人,来给火烧赤壁之类谋略呢,结果现在一听,还真是效仿古人,却不是学三国周郎火烧赤壁,而是要学霸王项羽破釜沉舟!

烧了便桥,这不是把自己的后路给绝了吗!?

一想到谢三郎如今身上的“钦差身份”,咸阳县尉的脸都绿了。

“谢御史,还请三思而行啊!

刘志诚谋反,麾下乱民虽然不少,却也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谢御史又何必亲身犯险!?

只要调动长安十二卫,人数不用多,铁甲五百,足以破敌!

如今我等已然集结在便桥左近,只要守住便桥,不让乱民过河,等不了多少时间,长安城中必有援兵赶来!

到了那时候,再一鼓作气,破敌于一役,岂不是更好?”

谢直听了,却直接摇头。

“不会有援兵了!

如今金吾卫这八十三名骑士,就是平灭刘志诚谋反的所有人马了!

实不相瞒,谢某出京之前,以钦差身份,明令长安十二卫,京兆府,以及一百零八坊坊正,严守门户,无令不得擅自出击,严防奸人趁机作乱!

咸阳少府,你也知道刘志诚就是京兆人士,在长安左近经营多年,焉知他在长安城中没有布置其他的后手!?一旦谢某抽长安十二卫平叛,致使长安城防空虚,让奸人有机可乘的话,谢某人百死莫赎!

固然刘志诚叛乱成不了气候,直取长安不过异想天开之举,但是他如果在长安城中真布置了后手,又因为长安城防空虚而乘机作乱,惊扰了长安百姓,你我都对不起原在洛阳的天子信重啊。”

咸阳县尉一听,顿时无言。

人家谢三郎说得有道理啊,别说刘志诚组织了两千乌合之众,就是他带着两万正规军士,想要冲击长安城防,也是痴心妄想——真当长安城这个大唐最大的军事堡垒是闹着玩的?十万大军围城都不一定能打得动,更何况区区两千乌合之众了。

既然如此,刘志诚一心谋反,他却带着人马直奔长安……

这个事儿,本身就偷着一股怪异,如今被谢三郎一语点破,就算傻子也能想明白了——刘志诚肯定在长安城中安排了人马,不管具体数量和如何谋划,他肯定是奔着“里应外合”的套路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带动长安十二卫的人马平乱,这就是个问题了。

别十二卫一出马,击溃、击杀这二千乌合之众之后,长安城却乱了起来。

长安城乃是大唐西京,号称首善之地,其政治意味非常重要,尤其还赶上天子马上就要返京的这么一个当口,真要是乱起来,别说他谢三郎了,就是驻守长安城的大小官员,有一个算一个,谁都跑不了!

要是这么说的话,人家谢三郎命令十二卫以及京兆府严守门户、杜绝奸人作乱,倒真是老成谋国之举……

只不过,面对这刘志诚亲自率领的这两千乱民……是不是有点托大了?

人家谢三郎不但不调长安城一兵一卒,仅仅出动他从洛阳城带来的不足百名金吾卫……这事,怎么就这么让人心里没底呢?

况且,人家还不准备固守待援、防缺堵漏,倒是要主动出击!

还要求咸阳县尉防火烧了便桥,以此绝了金吾卫的后路!

这……

说实话,咸阳县尉还真有点不敢!

要是赢了,怎么都好说……

可要是输了,百余名金吾卫,陷入两千余人的保卫之中……

咸阳县尉自己想想,都不寒而栗!

尤其谢三郎身上还背着一个钦差的身份,真要是丧命敌手……

不行!

还得劝劝!

就算让金吾卫过桥,让谢三郎独自留在便桥之南也是好的!起码没有性命之忧不是……

结果,还没等他开口。

谢直却当先说话了。

“谢某得天子信重,命我带队前来长安,为天子返京做准备,圣旨之上写得明白,事关天子返京的一切相关事宜,谢某都有临机处断之权!

现在,我来问你,京兆刘志诚叛乱,是不是影响到天子返京的安全?

谢某有没有临机处断之权!?

咸阳县尉,某要多言,难道你还想抗旨不遵不成!?”

咸阳县尉一听,立刻闭嘴了。

这还能说啥!?人家谢三郎把圣旨都搬出来了,再叨叨?再叨叨的话,人家谢三郎直接砍了自己,然后随便给自己扣上一个勾结匪类、阻拦平叛、图谋不轨的大帽子,那简直一点毛病都没有!事后天子不但不会惩处谢三郎,说不定要追究他的一门老小!咱能干那傻逼事儿呢!?

最后,咸阳县尉不得不无奈说道:

“既然如此,下官祝谢御史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谢直点头,不再废话,直接带人过了便桥。

刚刚过桥,身后就是一阵嘈乱,不多时,火光冲天而起,咸阳县尉已经引燃了便桥!

谢直回头一看,金吾卫众人的脸色,在火光的照耀之下,都算不得好看。

此时,刘志诚率领的乱民,距离便桥北口,也就是谢直等人站立的地方,不足一里路程,他们也看到了冲天的火光,纷纷大叫,声音嘈杂,甚至谢直等人都能听清楚对面叫嚷之中的惊慌。

谢直冷冷一哼,也不说别的,直接抽出了腰间的横刀,朗声大喝:

“众儿郎听真!

如今后路已绝,唯有向前,才能向死而生!

对面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纵有两千余人,不过田舍汉而已!

我等弓马娴熟,正是建功立业之时!

众儿郎,跟这我,向前!”

说完,谢直也不管身后的众人,横刀向前一挥,当先策马向前。

身边牛佐、谢勇,二话不说,向前!

张朗将一见,就知道此战有进无退,狠狠一咬牙,也攥紧了手中的长枪,高声大喊,“跟着谢御史,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小猴子侯胜,扯着公鸭嗓子,拼尽全力嘶吼!

“向死而生!”其余金吾卫,纷纷怒喝,随即,向前!

第534章 黑衣人巢穴第496章 条件好几个第668章 木!弥勒教好护法第79章 谢直不高兴了第184章 大唐奸相第146章 像水一样的男子第552章 敢死!第600章 留一条性命第537章 果然!疑兵之计!第224章 河南县尉成了角力点第409章 贵人第292章 彼之毒药、吾之蜜糖第368章 烧冷灶也讲究时间窗口第591章 不给他们机会!第655章 土!机会第302章 一步一个血脚印第98章 字帖=公信力第434章 出发第104章 正直兄弟,老吓人了第117章 诗圣也犯糊涂第656章 土!不求歼敌,只求拖延第643章 送行第628章 功高震主第174章 首倡之人第471章 谁敢再拦谢三郎第101章 留着过年第73章 两个疑点第369章 跋扈第300章 三个问题第146章 像水一样的男子第348章 高大哥第206章 瑾姑娘第59章 床位也能抢!?第404章 早做准备第343章 姓陈!第367章 借福第484章 要钱,讲究个招数第302章 一步一个血脚印第416章 头触不公第434章 出发第377章 回城第655章 土!机会第325章 诛心第135章 混淆黑白第605章 有恃无恐第393章 且慢第48章 刘四杀妻第41章 大唐科举产业链第206章 瑾姑娘第334章 我不管第74章 压迫第695章 相州之战第517章 悲情任老道第614章 邢縡的自白第371章 儒家第23章 大唐驿站第659章 土!心狠第174章 首倡之人第296章 战阵之威第17章 您是不是想多了啊第411章 常参朝会第234章 我去!(加更求推荐票)第364章 知客僧第691章 谢三郎,到了第595章 头上五尺第378章 史思明第578章 诘问第187章 放榜第353章 隔墙有耳第486章 结案吧……第588章 大唐律法,不足以定人生死第72章 洗冤第220章 减、赎第72章 洗冤第143章 二告第一章 石淙山摩岩石刻第332章 谢三炮第477章 死灰就要复燃第179章 朝廷取士不公第28章 白骨乱蓬蒿第421章 洛阳东门第474章 六年一进士,高明高光卿第496章 条件好几个第346章 关键人物第574章 师门有幸,道长无奈第68章 交差第599章 破贼矣第232章 谢公案第131章 杨家这一辈第277章 我给第640章 当浮一大白第139章 杀夫第25章 无视他无题第472章 待到他年九月八第11章 当官去第686章 一路走好第35章 王师第490章 人命钱第234章 我去!(加更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