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颜真卿与谢三郎不得不说的故事

颜真卿为啥会和谢三郎有交情?

这要是说起来,话就长了……

先说渊源。

因为一个人,孙逖。

孙逖原来是尚书省吏部司勋员外郎,在开元二十三年之前,也就是谢三郎敲响登闻鼓状告科举主考官之前,人家孙逖这个六品的员外郎,恰好管着科举一事。

开元二十二年,颜真卿进京赴考,被孙逖点中了进士,还要称呼人家孙逖为一声座师。

至于谢三郎,与孙逖之间的关系也不浅。

谢直的蒙师,时任汜水县尉的王昌龄,就是考中了开元二十二年的制科才得以选任汜水县尉的,虽然制科学子与司勋员外郎之间谈不到座师不座师的关系,但是王昌龄对孙逖也很尊重,在开元二十二年年底,谢直进京赶考的时候,还特意给了谢直一封信,让他带到洛阳交给孙逖,也算是他这个蒙师通过自己的人脉帮着谢三郎“行卷”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谢直就和孙逖认识了,而且孙逖对谢三郎的那一手瘦金体极为推崇,如果他继续做司勋员外郎的话,很大可能在科举考试中,直接点中谢直一个进士。

可惜,朝廷人事调整,孙逖被调往吏部,没有继续主持开元二十三年的那一场科举。

即便如此,谢直也一直以长辈视之。

孙逖好酒,也好饮宴,又一次在饮宴之上喝多了,说了句心里话,他说大唐立国百年,书法家辈出,但是纵观这百年书家,唯有颜真卿和谢三郎两人独创的书体可能流芳百世,他孙逖开元二十二年点中了颜真卿的进士,如果能够在开元二十三年再点中了谢三郎的进士,那才叫人生圆满ꓹ 日后必然是士林之中的一番佳话,可惜了……

也正是因为孙逖把颜真卿和谢三郎的名字连在了一起ꓹ 才让两人之间产生了某种交集……

可惜,颜真卿开元二十二年得中进士之后,就离开了长安回老家探亲去了ꓹ 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等他在老家探亲结束之后ꓹ 也没着急回长安,而是游学去了。

这才是进士及第之后的常态。

按照大唐的规定ꓹ 考过了科举ꓹ 还不能马上当官,必须“守选”,进士、明法,守选四年,明经,守选六年,也就是说ꓹ 你考中了进士,不过是获得了一个当官的资格ꓹ 朝廷给你安排不安排官职、安排什么样的官职ꓹ 咱们等你守选结束之后再说……

你着急的当官ꓹ 好办ꓹ 去考天子的制科,或者去考吏部的吏部选ꓹ 无论哪一个ꓹ 考中了ꓹ 朝廷直接就给你安排官职。

而事实上,无论是天子制科还是吏部选ꓹ 那都是相当的难,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考中的……

所以,通过科举考试的学子,无论是进士还是明经,都不费那个劲儿了……

一般情况下,都回老家了。

可是守选的时间太长了点,好几年呢,就这么在家窝着,也难受啊,怎么办?

游学!

说白了,就是出门旅游,看看大好河山的同时,也会会朋友、搞搞文会之类的,不说能学多少东西吧,起码不必辜负那一段人生的时光……

这种“玩儿”,还有理论支持,儒家圣贤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总之,颜真卿考中进士之后,回了趟老家,就游学去了……

谢三郎虽然跟人家颜真卿神交已久,却也无缘得见。

后来就是谢三郎的故事了,什么河南县尉任上扫黑除恶、以死开道,什么监察御史任上炮轰金銮殿、追杀安禄山,一顿瞎折腾之后,被踢出了大唐中枢——滚扬州改革盐法去吧!

前面不止一次提过,谢氏哪里那个刚到扬州的时候,局面很是艰难。

这种艰难,是多方面的。

其中,固然有大唐放任盐法百年,在民间早已形成了利益团体,暗中把持着大唐的盐务,现在谢三郎前来改革盐法,这算是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自然要应对各种明枪暗箭。

还有一方面,就是没人!

谢三郎初到扬州的时候,手下只有谢家部曲和牛佐牛佑兄弟两人,剩下的人,都有其他的事情要忙,比如杜甫就要和谢正一同坐镇长安,李旭要盯着儒家连锁的发展,田大壮也要在洛阳城盯着大车帮的发展……

这么说吧,小义之所以能够成为淮南谍报司的首领,当然是他的忠心得到了谢直的认可,但是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了谢直身边没有可用之人的尴尬。

谢家部曲一个个的,倒是忠心耿耿,但是他们大多数人都是跟着谢家老爷子上过战场的悍卒,投入盐铁使府的缉私营倒是没有问题,但是让他们干点别的,还真费劲……

最起码,天下盐铁使府的政务一项,谢家部曲都爱莫能助。

这怎么办?

招人!

怎么招?

谢三郎初到扬州,直接向全天下发出公告,招募天下节度使府的属官,从掌书记、推官、巡官……直到最基础的吏员,全员招募!

并且明确表示,使府属官,待遇丰厚,去留随意!谢三郎还承诺,如果在任期间表现好的话,可以向朝廷为之请封,最起码,也会有一封言辞公正的推荐信奉上!

此举一出,天下哗然!

大唐进士需要守选,卸任官吏,尤其是那种低品级的官吏,也是要守选的!

大唐立国百年,官职运行,自有章法。

简单说,一句话,享受待遇是终身制,当官不是终身制。

具体表现,两个字概括,守选。

尤其是中低级官员来说,守选这两个字,简直是要了亲命了。

当官,四年一任,到日子,卸任,交接,接受上级官吏考核,然后……想调任、升任?想啥美事儿呢!回家待着去吧……

根据你的出身,进士四年,明经六年,其他各种出身,守选时间不等……

到了日子,再去长安吏部选官。

运气好,选上一个不错的官职,高高兴兴上任去。

运气不好,三注三唱还没有选到合适的官职,等着,明年再来……

说白了,对于中低级官员来说,因为守选的存在,让仕途变得断断续续的,根本不连贯……

实际上,在大唐,有的是中低级的官员,从入仕那天开始算,一直到致仕,前前后后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干过两任三任低等官职的人,大有人在!

这多闹心!

为啥“八骏”在大唐官场之中那么受人追捧?

就是因为“八骏”之中的大部分官职,比如监察御史,比如中书舍人,比如六部员外郎,那都是天子制授的官职,等于直接进入了天子的视线,如果干得好,行嘞,这一任四年还没到时间呢,新的任命就到了,高高兴兴调任走人,根本不用去经历“守选”的痛苦……

八骏是行了,一路官路亨通,可那些需要守选的人,咋办?

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守选中的官吏,固然有不少人就是官迷,当了官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捞钱,让他们少当几年官,是大唐百姓的福音。

但是,更多数官员,还是心中有所抱负的。

谁不想造福一方之后青史留名?

结果,因为“守选”,这抱负就没法实现了,你在任上就算干得再好也一样,上级官员考核,即便给你个“上下”的评定,也只奖励“减选一年”,你还得回家“守选”去,最多就是以前得在家待四年,这回“减选”了一年,行了,到了三年头上,就可以去长安选官了……

这有屁用!

另外,说句不应该说的,当官这种事儿……

昨天,你是在职的官员,那是什么架势?前呼后拥、曲意逢迎……

今天,你卸任了,昨天晚上饮宴之上恨不得给你跪下那哥们,大马路上走个对面都懒得看你一眼……

明天,老子不受这气,回老家!回了老家你就是个乡绅而已,还因为官身要注意邻里和睦,你家院子一颗枣树长到邻居家了,邻居当天就敢把树枝砍下来扔你家门口去……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如果真不是内心世界强大到一定境界的人,真扛不住!

怎么办?

最直接的解决办法,继续当官!

还有,当官在任的时候,即便不用去考虑各种隐性收入,仅仅朝廷支付的正规收入,相比之下,非常丰厚,一旦离任,低品级的将仕郎之类的文散官,朝廷也不说不给你发工资,就是仅有基本工资而已,太少……

总之,守选,带给中低层官员的那种心酸,简直是一言难尽啊……

结果,现在,谢直公开招募属官,不啻于一颗巨雷,炸响在所有“守选”之人的心头。

待遇丰厚,啥意思?

除了朝廷给你发的基本工资,天下盐铁使府,再给你一份,数量好少不了……

去留随意,啥意思?

你在家守选呢,三年,现在没事,可以到盐铁使府去任职,到了三年头上,想去长安吏部守选,不会以“事情太多你走了没人干”之类的废话拦着不放人……

表现好,请封!

这个最吸引人!

如果真的如此的话,岂不是盐铁使府这边挣一份工作,朝廷那边也挣一份?

最关键的,如果谢三郎真的给请封了,自己没有到任,都身在淮南天下盐铁使府,岂不是还身在“守选期”之内,如果出了守选期,再到朝廷任官,岂不是就可以直接升任官职?

这不是坐地就升官吗!?

好事啊!

就算在天下盐铁使府的工作,没有达到谢三郎帮着请封的程度,在离职的时候,人家谢三郎给写一封像样的推荐信也是好的啊,可别忘了,当时孙逖还在吏部本司专管选官一事,人家师祖严挺之还是尚书右丞,整个派系的首脑还是大唐首相张九龄,如果真能拿到一份谢三郎满是溢美之词的推荐信,选官还是问题吗?

这么一算,到盐铁使府去给谢三郎当属官,不但能够增加收入,还有相当不错的前景……

为啥不干!?

事实上,自从谢直将招募的消息传递出去之后,江淮地区都轰动了,数不清的守选学子和赋闲在家的中低等官员,全部蜂拥而至。

其他地区的守选学子和赋闲在家的中低等官员,由于路途的原因,无不顿足捶胸,恨不得当天就能飞到扬州去参加选拔去。

当时选拔的盛况,甚至超过了朝廷举行科举的局面!

据老扬州人说,扬州城有年头都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不过呢,局面虽好,效果却一般。

为啥?

一来,谢直这个举措,乃是临时起意,从发出消息到进行选拔,时间着实有限,那些远在大唐各个州县的守选学子和中低级官员,就算是想参与,时间也来不及。

这倒不是谢三郎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疏忽所致,而是……天下盐铁使那边着急啊,说句火上房了都不为过,哪里有充裕的时间留给参加选拔之人。

二来,这样的模式,毕竟是新兴的模式,真正有身份有能为的人,都会选择观望一番,反正你盐铁使府也是去留随意,肯定有不少守选之人到了日子就走,如果是真正对自己有信心之人,早去晚去,其实都一样。

三来,当时的谢三郎还不是如今的汜水侯,在大唐的号召力也有限,又是刚刚追杀安禄山之后被朝廷踢出了中枢,在他的手下听用,还真要考虑一下朝廷中枢那边的意见,别“前程远大”的便宜没占到,倒是让朝廷中枢给你记恨上……

四来,这些人的素质实在堪忧。

守选学子就不用多说了,他们也就是个“准官员”而已,还没有真正地踏入仕途,对官场上的好多事务还真了解不多。

那些守选的中低层官员吧,之所以沦落到“家里蹲”,除了大唐的“守选制度”,未尝也没有他们自身条件一般的原因——真有能耐,朝廷“八骏”才是正途,为啥不去?还是他们自身有或这或那的毛病……

所以,折腾到最后,谢三郎费劲心思在矬子里面拔将军,也仅仅选拔出来小猫两三只而已,水平还都不高,在盐铁使府之中当个推官倒是问题不大,连推官都勉强,更不用说要负责整个盐铁使府运转的掌书记了。

怎么办?

就在谢三郎一筹莫展的时候,颜真卿来了!

巧了。

颜真卿游学的地点,就在江淮。

其实,人家也听到了消息,根本没当回事,颜真卿也是那种特别自信的人,对谢三郎招募属官这件事足以淡然处之,先观望观望再说……如果真的好,过一段时间再去,明珠依旧不会投暗,要是不行,正好,省了一番奔波……

结果,颜真卿还想继续“旅游”呢,接到了一份信,孙逖派人送来的。

要说人家孙逖,那是相当够意思,在信里面直接说了,谢三郎招募属官呢,你颜真卿这份能耐,不去可惜了……谢三郎本来就是个做实事得人,你去,错不了!万一有个什么意外的话,他亏待了谁也不可能亏待了你,去吧,我做保!

孙逖乃是颜真卿正经的“座师”,他来信让去,颜真卿不去也不行啊,再说了,人家孙逖也没有奔着坑他,这属于“介绍工作”,还是“好工作”……

果然。

颜真卿到了扬州之后,谢三郎倒履相迎。

一番恳谈之后,直接任命颜真卿为天下盐铁使府的掌书记,负责盐铁使府的所有政务!

这才叫风云际会!

第570章 武备,哪去了?第170章 我有办法第488章 笑面神第75章 或有可能第431章 分工,分不下去……第662章 土!土耗子第385章 屏风第257章 抬手,向下,切!第620章 协助调查第278章 不过三十贯而已第665章 土!堆土为山第323章 水生之何帮主第270章 林会长何许人也第684章 众叛亲离第404章 早做准备第485章 火药!淮南!第一章 石淙山摩岩石刻第245章 全国治安模范县第558章 你坑我?第170章 我有办法第459章 有人谋反第38章 科举考试的程序问题第613章 手艺第114章 小义,换纸第678章 金!破营!第649章 火!早有布置第285章 为谢直请功无题第320章 水生之各有所求第369章 跋扈第181章 李老三第406章 他凭啥!?第508章 粱十六,真死了第429章 谢三郎有事相求第590章 真反了第597章 大势已去第309章 所谓打压粮价第156章 论盐第202章 你来啊第460章 谢直何在第643章 送行第291章 人走政不息第400章 大唐通译的多重兼职第472章 待到他年九月八第616章 清净长乐驿第384章 恩人第615章 谁是傻子?第414章 敢问陛下第196章 体检的级别有调整第116章 杜某为三郎府试而来第291章 人走政不息第681章 造反,是对是错?第73章 两个疑点第49章 县试开考第91章 疑罪从赎第617章 赌输了,又如何?第66章 你我也同行第439章 阎王殿?第157章 你是这样的李昂第289章 圣旨到第354章 你是怎么想的?第502章 真心话大冒险(大唐版)第321章 水生之喝茶第67章 戴捕头第296章 战阵之威第619章 所谓智囊第180章 登闻鼓第256章 阴险谢三郎第475章 谢家进奏院第305章 蛇?这都是什么啊!?第505章 恐怖的技术进步第559章 骂杨第3章 另外一种可能第512章 追,还是不追第29章 不学无术第529章 让他查!第672章 铁口直断,道士玄文第648章 火!大唐版“搬迁”第518章 示恩第137章 还有这么上药的?第349章 高主事第495章 卖命钱,你出第157章 你是这样的李昂第456章 前因后果第599章 破贼矣第340章 热心群众五娘第619章 所谓智囊第423章 没有私仇第269章 前因后果第679章 水!扬州号扬威!第676章 金!箭矢……第310章 水生之宿怨第501章 我有个提议……第577章 谢三郎坐镇大朝会第457章 返洛第368章 烧冷灶也讲究时间窗口第307章 杨玄璬第129章 好味道第688章 李老三,跑了……第374章 蜻蜓金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