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拜谒冯刺史

此番临时换防,刺史府连夜派书,足见军情紧急。

为了能在天黑前抵达泉州城,郭恪决定这次折冲府走水路。

好在姚度主持的木兰溪码头已经竣工,从此地顺风而下,自三江口入海,顺着海岸而行,先往东再往南,最后往西一绕,泉州湾刺桐港便历历在目了。

来往泉州港做生意的船只,大多是在四五月份随着西南风而至,又在冬至前后凭借东北风而去。

所以,此时的刺桐港内,停泊的大大小小货运帆船数以千计,把整个港口挤得满满当当的,水路极为狭窄。

多亏了折冲府所乘乃是官船,才能在港口官员的引领下优先入港,否则就要等上个一两天了。

按照大唐律令,重兵未得上命不得入城,违者视为叛逆。折冲府一路急行军来到泉州城外,四百府兵就地驻扎。

郭恪则带着崔耕一起,引着一队人马,从南门入城,前往刺史府面见冯朴。

此时还是初更天,宵禁的时刻未到,街上游人甚多,手执着各式各样的灯笼照明。

这些灯笼或圆或方,上喷彩绘,甚至做成各种鸟兽的模样,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靠近街边的买卖铺户,乃至普通民居,也都在自己房子的入口处和庭院中点了灯,照得四下里甚为明亮。

处处皆灯光,仿佛整个城市都在闪烁。

又有阵阵丝竹管弦,乃至妙龄少女的歌声隐隐传来,温暖亲切,如梦似幻。

这是崔耕大梦初醒后第一次重返泉州城,望着熟悉的灯火,瞥过自己住过的那座青砖红瓦的小院,再想想自己为追寻公孙大家所做的荒唐事,不由得心中五味杂陈,暗暗唏嘘不已。

郭恪却兴致甚高,赞叹道:“人说泉州城可称光明之城,真是一点都不过分。此地着实是个好地方啊!”

郭恪能在崔耕面前表现出如此真性情的一面,殊为难得,崔耕也是第一次见到,不由得微微一愣,问道:“郭都尉来自天子脚下帝都长安,是见过大世面的。难道说此地比长安还要繁华?”

郭恪微微摇头道:“不一样,不一样。论繁华当属长安为最,但这泉州城却别有一番味道,本都尉很喜欢。”

“别有一番味道?什么味道?”

“呃……具体的,本官也说不上来。”郭恪仰头思索,“啧”了一下,道:“可以这么说吧,长安城多了几分贵气,而泉州城则多了几分人气。”

崔耕抿嘴一乐,促狭道:“怪不得大人一到这里就改了那副铁皮脸高冷范儿呢,原来是沾染到了这里的人气。”

郭恪能卸下面具,崔耕自然也是本性流露。这是两人第一次如此的走心。

不过此话一出,郭恪又开始装逼上了,眉头微皱道:“什么意思?铁皮脸高冷范儿?崔长史这是戏弄本都尉吗?”

“呃……”崔耕见势不妙,赶紧转移话题道:“郭都尉,你可知这泉州城除了被称为光明之城,还被称做刺桐之城?”

“当然。”郭恪随手一指,道:“你看这街边种的不就是刺桐吗?可惜现在是秋天,若是春夏之交,刺桐树梢簇簇鲜花,不让烈火欺压木槿,灿若红霞。若能在暑天赏红花,才是一桩美事哩。”

呀嗬,知道的还挺多!

崔耕又道:“都尉大人听没听说过,用刺桐可以算卦。”

这回还真让郭恪来兴趣了,讶异地哦了一声,连问怎么回事,怎么个说头。

不怪郭恪不知道这个说法,因为在如今的大唐年间,的确还没有“刺桐预丰年”的传说,但在崔耕的那场荒唐大梦中却有。

崔耕眼珠一转,道:“每年的初春时节,人们会仔细观察刺桐的长势。若是先发芽后开花,那就说明今年是个丰年,皆大欢喜。若是先开花后发芽,那就说明是个灾年,得准备救灾了。所以,刺桐又被称为瑞桐,泉州父老过日子全靠它。”

郭恪顿觉有趣,笑道:“还有这事儿?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那要是天下各地遍植刺桐,官府及时调度余粮,那我大唐岂不是年年丰收,天下无灾了吗?呃…我们到了!”

说话间,二人已经到了刺史府门前。

拍门递送名刺这种事儿,自然是由崔耕上前交涉。

不消一会儿,有一个门人便把大门开了半扇,恭恭敬敬地道:“我家大人有请郭都尉和崔长史,两位大人请随小的来。”

从大门直入刺史府。

按说以郭恪和崔耕的职司,拜见刺史只能走角门。崔耕明白,这次能得到如此礼遇,又是沾了郭恪这个官二代的光了。

很快便入了府。

刺史府,议事堂。

有一精神矍铄,头发花白的绯袍老者居中而坐,看来这位就是刺史冯朴了。整个泉州地界儿,也只有他才有资格穿上这身浅绯色的官袍。

在他下首位坐着的人,看年纪不超过三十岁,相貌周正,双目有神,身着一身浅绿色官袍,正是录事参军沈拓。

崔耕见状,不由得暗自奇怪。

按照官场规矩,坐在刺史下首不应该是长史宋廉吗?沈拓不过是一个七品官,论品秩连郭恪都不如,他安敢坐上属于长史的位置?

再者说,最近也没接到录事参军沈拓升迁长史一职的宣文啊。

正在犹疑之际,沈拓已经站起身来,给两人引荐起冯朴来。

郭恪和崔耕赶紧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道:“卑职郭恪(崔耕)见过冯刺史!”

冯朴微笑着点了点头,道:“郭都尉乃是将门虎子,崔长史也是年少有为,都是我大唐栋梁之材啊,老夫一见甚是欢喜。都快起来吧,坐!”

“谢大人!”

待二人坐稳,冯朴使了个眼色,沈拓轻咳一声,开口道:“武司马奉命去了长安,今天,就由本官向郭都尉交接驻扎泉州港诸事。首先,是驻扎场地……”

郭恪似乎没察觉到丝毫异状,凝神细听军令,不住颔首。而崔耕的心里,此时则早已经翻起了惊涛骇浪。

府衙的司马竟然姓武?而远在长安,马上就要身登大位的那位也姓武,不会这巧吧?莫不是长安那位的家族后辈子弟?

还有更诡异的是,沈拓话里话外,都没有提到长史宋廉的去向,实在是令人好生费解!

历来国之大事,在戎与祀。

刺史府,就相当于一个具体而微的小朝廷,按说府兵换防这么大的事儿,刺史府所有的官员均应到场。由刺史做堂,长史宣布交换防事宜,而司马和录事参军等官员则应肃穆旁听。

怎么这么大事儿,宋廉都不露面?难道说,若是跟那位武司马一样,离开泉州去哪儿公干,沈拓应该会提上一嘴。可偏偏这厮从头到尾,只字未提,这不合规矩啊!

一念至此,他不由暗忖,宋廉好歹也是堂堂一州长史,说除名就除名,说消失就消失,莫非也跟长安城那场即将到来的政变,有着一丝一缕的关系?

一朝天子一朝臣!

忽地,崔耕心中冒出这几个字儿来。

第025章 苏府有贵客第476章 杀人灭口中第824章 公主斗气中第1278章 二郎陷绝地第1622章 疯犬名王焊第1016章 误会和任务第423章 契丹的窘境第312章 天才和疯子第458章 终于归洛阳第599章 恰逢二宰相第423章 契丹的窘境第1584章 红颜真祸水第960章 至宝失踪案第818章 裹儿受冤枉第749章 吐蕃辩法会第1488章 初逢拔汗那第103章 妙人崔二郎第1322章 四国攻岭南第1419章 劝降沙弥岛第1378章 当然原谅他第1788章 倒霉三金镖第1405章 禄山小儿计第493章 终得见真龙第1291章 参加万宝会第1830章 满嘴荒唐言第656章 情敌何许人第1513章 雏凤发清声第028章 打假在行动第1823章 教训武国舅第1544章 贼子露狰狞第1318章 三妹报恩忙第888章 琉璃与玻璃第1694章 危机忽然至第1022章 一货卖两家第1830章 满嘴荒唐言第1411章 不仅是折兵第374章 洛阳逢故人第330章 收拢千余贼第350章 禽兽终不如第1155章 隆基催甚急第1264章 密室大阴谋第1322章 四国攻岭南第302章 热烈来欢送第251章 白兔侍御史第642章 下封有贤才第021章 美人约饭局第360章 郭恪有来头(两章合一)第1273章 功夫在诗外第776章 谈判孤芳岛第560章 眉州肖五娘第1492章 强盗有伦理第1331章 赞普已亲政第832章 五王终诞生第508章 苦命太子爷第1674章 金乌玉兔集第212章 造福淮南道第1836章 死前绽光芒第420章 定州乱离人第1594章 岭西出奇兵第1265章 阴差阳错案第769章 见钱势汹汹第289章 苍天厚爱谁第1688章 鉴真和尚来第1476章 三方要抱团第775章 先礼而后兵第1470章 栽赃对诬陷第1251章 道州有矮奴第740章 佛陀能断案第1176章 二郎影响广第986章 原涉三国争第567章 冤家真路窄第800章 老爷子归天第1588章 忠贞郑家子第1651章 崔耕有疏漏第611章 密室藏春意第1845章 再见柳蕴紫第068章 限时破命案第314章 马尿大英雄第1652章 附加之条件第302章 热烈来欢送第1037章 定下闯山约第1381章 逻阁四遗策第485章 终南有隐士第976章 上元要拔河第100章 新设巡检司第989章 郑愔终倒台第421章 莫名背黑锅第1413章 使者与死士第1639章 名相之陨落第1767章 吾有三大恨第667章 齐等崔二郎第1375章 父慈子又孝第1299章 一国有二君第058章 慌者乱如麻第1284章 海贸遇难题第1298章 扬我大唐威第1166章 此情甚可悯第1035章 额米尔来钟第204章 县衙初亮相第814章 谁人继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