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再谈

长丰茶馆内,郑统全长叹一声,把自己被迫捐给朝廷五百艘千石货船以及五十万贯的事情说了一遍。

胡云微微笑道:“这种平底货船很容易造,随处可见,朝廷加上民间的船只至少有上万艘,川陕那边也有几千艘,它就像羊群,遇到战船只有被屠宰的命运,雍王殿下看重的是万石海船,他说万石海船才是战略重器,来之不易,几百艘千石货船不算什么,郑公不要往心里去。”

郑统全叹口气道:“说得对,万石海船确实来之不易,光是龙骨选料极为讲究,要用几百年的致密大树,再要制作五年时间,光一根龙骨就要价值两三千贯,雍王殿下说得一点没错,是战略重器。”

“我们已经派人去各个港口宣传了,不知会不会有效果?”

郑统全摇摇头,“会有一点点效果,但效果不会太大,据我所知,几乎所有海商都有旧船,他们或许会用甩旧船藏新船的方式躲过这一劫,而不是特使说的举家迁往泉州。”

“为什么不肯迁往泉州?”

郑统全解释道:“我可以迁往泉州,因为我儿子在四川路为都统制,我知道西军不会为难我,但别人可不会这么想,他们一定会担心,把船开到泉州是不是羊入虎口?

而且他们的财富都大量置换成房产和土地,如果他们跑了,房产和土地肯定会被官府没收,假如他们船和钱财再被西军夺走,他们就一无所有了。”

“所以他们会主动配合官府?”

“一定是这样,交一部分旧海船出去,自己留新船,有的海商也赚够了,把船交出去,换取勋官之类,他们就会舒舒服服享受后半生,像我知道虞家,他们家族有五十艘海船,自从虞万丰的次子死在海盗郑广的手上后,虞万丰就想放弃海商,转为仕途了,这个时候,如果朝廷肯封他一官半职,他一定会把海船献出来。”

胡云这才意识到自己以前考虑问题简单了,倒是董安‘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那句话说到点子上了,这个海商个个身家百万,他们会为了几艘船抛弃家产吗?

当然不可能,如果朝廷用官职和他们换船,极可能会成功,他们想要名望地位,而朝廷想要船,这确实是个双方都满意的交换。

自己把海商想得太简单了,总觉得他们把船视若性命,实际上未必是这么回事啊!

郑统全走了,董安见胡云陷入沉思之中,便劝道:“我们不仅有前手,还有后手,如果前手不成功,那就用后手,其实也是一样。”

胡云叹口气道:“前手的面很广,如果成功了,能防住八成以上的船只,后手虽有效,但面不够广,能抢到三成就不错了,我没法向雍王殿下交代啊!”

董安也劝道:“我们尽力吧!雍王会理解我们的,毕竟这些海商不是我们能控制。”

这时,主薄杨敬之从外面走来道:“特使,知枢密院事徐先图刚才派人送来一份文书!”

杨敬之把文书递给胡云,胡云接过信细看,这是一份政事堂发出的公文,上面有中书门下大印,要求双方继续就汴梁地位谈判,谈判从第二轮结束为起点,重启第三轮谈判。

他们前两轮谈判都不错,但就是从第三开始,秦桧开始主导,强行添加了返还江陵府和鄂州的条款,使谈判无法再继续下去。

现在这份公文,也就是否决了秦桧的第三轮条件,又从第二轮结束开始,绕了一个大圈,又走回原点了。

胡云当然不能做主,立刻用鸽信的方式,将朝廷请求继续谈判的消息发往京兆。

陈庆返回京兆已经有十天了,这段时间他每天都有一个时辰化身为农民,精心照料他的玉米和南瓜,玉米长势迅猛,已经长到五尺高,而南瓜秧也爬上了墙,瓜叶肥大,而就在今天上午,第一朵金黄色的南瓜花悄然绽放,让陈庆着实惊喜万分。

“你们两个小家伙记好了,这个黄花可千万不能摘,摘掉了就不能长瓜了,明白吗?”

陈庆生怕两个调皮的女儿把他的南瓜花摘了,特地把两个小家伙找来现场教训。

两个小家伙一起点头,陈庆心中叹口气,知道她们并没有听进去,他索性把叶子掀开,露出了叶子下金黄色的小花。

“呀!好美啊!”两个小家伙同时惊叹起来。

“你们两个听好了,这花谢了以后,花蒂上就会结一个指头大小的瓜,然后就会慢慢长大,秋天时就会长成一个大南瓜,倒时候你们就能吃到蒸南瓜了,上次伱们不是很喜欢吗?要想吃到香甜的南瓜,花就不能摘。“

两个小娘子欢喜得直拍手,这下她们真的听进去了。

温大娘在一旁笑道:“老爷,其实不止一朵,天不亮时,我看到了七八朵,这一朵应该是雌花,和冬瓜一样。”

“怎么知道它是雌花?”陈庆不解问道。

“雌花下面有一个瓜纽,这朵花下面有,那就是雌花,很好辨认。”

陈庆点点头,又问道:“那大娘会授粉了吗?”

“天不亮时,把雄花摘下来,把花粉倒在雌花里面,上次老爷说过,我就会了,本来我还想找一箱蜜蜂回来,其实根本不需要。”

陈庆见两个小娘子听得一本正经,便拍拍她们的小脸蛋,笑道:“走吧!爹爹带你们抓蚂蚱去。”

两个小娘子听说抓蚂蚱,高兴得一蹦一跳,向湖边草地跑去。

陪孩子玩了小半个时辰,抓了五六只蚂蚱,陈庆便动身去官房了,此时是中午时间,官员们可以休息大半个时辰,也就在附近酒楼、茶馆吃顿午饭,再闲聊片刻,就要回去继续做事了。

陈庆回官房刚坐下,下午开始的钟声敲响,从事和文吏又开始紧张忙碌起来。

这时,韦济拿进来一份文书,呈给陈庆,“启禀殿下,这是中午刚收到的,从临安发来的紧急鸽信。”

陈庆接过抄件,简单看了一遍,信中是两个内容,一个是朝廷要求重新谈判,放弃了江陵府和鄂州的不合理要求,继续最初的谈判,用汴梁的条件换取对荆湖南路的承认。

第二个内容是天子任命韩世忠为水军大都督,开始筹建水军,并开始全面征集海船,他们阻止有难度,只能做到部分阻止。

陈庆点点头道:“回信吧!”

韦济立刻取出纸笔,站在一旁记录桌前,陈庆缓缓道:“谈判再追加一条,要求同时承认我们对襄州的所有权,汴梁的让步不变,第二,海船之事,尽力而为。”

陈庆也知道阻止海船的难度,他也不勉强手下强行去做自身能力办不到的事情。

第四百零五章 急讯第1269章 民怒第四百二十二章 求救第1156章 宋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虚攻第1119章 襄阳第1114章 收买第888章 调研(下)第六十二章 磨刀第七百二十二章 惨重第三百三十一章 绝路第二百五十五章 郑父第三十六章 消息第四百九十章 途中第1299章 述职第989章 襄城第七十九章 背锅第968章 全歼第1470章 临璜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国策第1311章 崔家第九十章 三箭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破城第1361章 狭路第六百八十章 进退第四十七章 攻心第870章 促和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换第五百二十二章 演练第1161章 杀人第三百零四章 识破第782章 太原第1330章 编制第二百五十一章 巴陵(上)第1133章 求援第五十六章 苍蝇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平壤第六百八十六章 援军第二百九十章 初战(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绝密第四百八十三章 西宁第二百二十三章 路袭第1369章 大兴(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拓边第五百四十章 城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石第840章 科举第四百九十四章 柜坊第1401章 遇盗第840章 科举第一百六十一章 宿敌第一百五十五章 立威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愿第七百四十五章 时机第778章 攻心第七百零七章 议和第1423章 棘手第1326章 挖人第758章 绝望第四百三十七章 往事第八十七章 机密第856章 初谈第二百章 调查第一百七十九章 提醒第二十六章 安民第1018章 密使第二百四十六章 虚攻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者第六百九十三章 拉拢第898章 赤塘(上)第1189章 夺岛(上)第1368章 大兴(二)第三十九章 备战第1282章 禁药第三百二十三章 擒王第1472章 顺藤第1407章 述职第1358章 新村第1337章 否认第755章 困兽(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迁徙(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接风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军第1435章 幕后第1132章 刘贵第七百五十一章 入城第1056章 突来第1138章 真相第1330章 编制第三百五十四章 布置第773章 斩首第1102章 僵局第六百九十三章 拉拢第二百一十三章 谈判第五百一十二章 马匪第六百三十七章 发榜第一百二十一章 竞技(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屠场(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