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9章 瑞兆

三月的京兆已经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空气中也洋溢着香甜的气息。

刚刚度过寒冷冬季的人们,随着身上御寒衣服的减少,又开始躁动起来,城外到处是踏青的百姓,全家出游,官道上停满了牛车或者马车。

城内也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中午时分,几乎每个酒馆和茶馆都坐满了。

这是,卖报郎们飞奔出来,高声大喊:“《京报》,今天的《京报》,天降瑞兆!”

这些天,关于辽东的消息不断传来,各种战报看得的京兆百姓们热血沸腾,今天的报纸一出来,立刻被酒客和茶客们争抢。

《京报》在京兆的发行量很高,每天超过八万份,当然,不光是京兆城,还周围的县以及关中、汉中以及关内各地,但光是京兆城,每天的发行量就达三万份。

这也和京兆积极推广教育有关,京兆办了几百所学堂,大部分孩童都进学堂读书了,每天晚上,孩童们给父母读书成了每家每户一大乐事。

当然,教育还有不足的地方,最突出的就是女童读书,官方也办了十几所女子学堂,但几乎没有人送女儿来读书,大户人家都是请家教教女儿读书,平民孩子都不愿把女孩送进学堂。

可另一种女子学堂却十分火爆,那就是女学馆,不是教读书识字,而是教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烹饪点茶、刺绣做衣,几乎中产人家都要把女儿送到私人办的女学馆去学习,因为女儿出嫁后要相夫教子,如果什么都不会,怎么相夫教子?

雍国的国子监索性因势利导,创办了公办的女学馆,教授的内容也私人女学馆一样,但多了读书写字的内容,因为学费便宜,也深受中低层百姓欢迎,三所官办女学馆都爆满。

有了报纸助兴,茶馆里顿时热闹起来,今天的报纸的内容颇吸引人眼球,神人托梦,天子归来。

同州三百多名六十岁以上老者同时得到金甲天神托梦,让他们去渭河旁迎接天子归来。

这种托梦在今天看来很荒谬,但古人却深信不疑,否则也不会家家户户祭祖了,就是因为大家深信祖先会用托梦给自己。

文章的最后,画龙点睛一般的说到,雍王正从辽东凯旋归来。

春天出瑞兆,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情,各个茶馆就像炸锅一样,都在兴致盎然谈论此事。

支持雍王登基已是朝野共识,这不仅涉及到百贯和诸将的切身利益,对广大已经习惯了安居乐业的百姓也极为重要,更重要是,雍王登基已是众望所归,再扶持一个屁都不懂的小毛孩当皇帝,谁会服气?连乞丐都不服气!

瑞兆是希望,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天下百姓当然相信这样的瑞兆。

“依我看,这个瑞兆只是刚开始,肯定还会有新的瑞兆出现,大家要留意一下身边,说不定千年铁树开花,枯井又出清泉的瑞兆出来。”

“我看见大群喜鹊算不算瑞兆?”

众人大笑,现在是春天,大群鸟雀天天都能看到呢!

“哼!都是一群傻子,怎么可能一群老人同时做一个梦。”

这是一位人间清醒,智商在线,情商却不及格,他毫不例外地遭到众人一致抨击。

“你以为是祖先托梦吗?只给你一个人,这是天神托梦,是给老人的,老人!懂不懂?”

尊敬老人是传统,这个男子竟然在质疑老人造假,企图否定大家的美好愿望,众人都愤怒了,在众人的一致谴责下,这个男子只得付了茶钱,灰溜溜走了。

.......

中午时分,周宽匆匆来到蒋彦先的官房,蒋彦先正坐在官房里看今天的报纸。

“蒋公!”

周宽走进官房道:“今天的报纸看了吗?”

蒋彦先扬扬手中报纸,“正在拜读!”

周宽在一旁坐下道:“刚才我在想,咱们是不是做得有点明显了?雍王殿下刚到同州,老人就出现了,太巧合了,雍王殿下恐怕不会相信。”

蒋彦先笑道:“你就算再不巧合,他也不会相信,殿下心知肚明,咱们不是做给他看的,是给天下人看的,只要大家相信就是了。”

周宽点点头,“伱说得对,这份报纸写得天花乱坠,太能蛊惑人心了,也不知道是谁的手笔?”

蒋彦先微微笑道:“感谢夸奖!”

周宽张大了嘴,半晌道:“是你写的?难怪笔力这么厉害。”

“他们原本写的那篇报道我觉得太单调了,没法便把人的共识感带动起来,所以我就代他们写了一篇,目的就是让所有相信,老人们不可能说谎,肯定是真有托梦。”

“那咱们要不要再接再厉,趁热打铁?”

蒋彦先沉思片刻道:“我觉得要稳一稳,不要那么急切,欲速则不达,等大家要把这个瑞兆忘却之时,又有一个新的更大的瑞兆出来,让大家一下子想起了之前发生的事情,大家才会意识到这是天意,这样效果才会好。”

“那什么时候呢?”

“我觉得三个月左右比较合适!”

周宽点点头,“那好,我继续去准备!”

陈庆返回了京兆,他是从北面的玄武门直接进了雍王宫,不再穿过街道,不过太极宫崇武门前的旗杆上升起了镶金边的赤底黑龙旗,这就意味着,雍王殿下回来了。

愈演愈烈的疫情逼迫金国朝廷不得不离开上京迁都了。

不到一个月时间,上京病死的人口就接近一半,朝廷两百多名朝官病死了八十余人,百姓死得更多,三十余万人口的上京城只剩下不到二十万了,很多人家都是全家病死,皇宫的宫女宦官也病逝了四成,妃子也死了三成。

就连完颜兀术的长子完颜亨也病逝,还有两个孙子也难逃病魔之手。

军队是重灾区,二十五万大军只剩下十三万人,十万高丽军只剩下三万人,这也正常,高丽士兵没有药物,也不隔离,没有足够的帐篷给他们隔离,就算士兵们改成喝开水也没有用。

这种霍乱病毒实际是通过气溶胶传播,士兵根本来不及跑厕所,也没有力气起身,就在大帐内腹泻,一个大帐内所有人都逃不掉感染。

由于地下水被严重污染,在医生们的再三建议下,完颜兀术终于决定离开上京了,当然不是迁都,而是天子出巡。

他不敢往南走,南面有十万西军,燕山路还有二十万西军,向南走就是灭国,向北是茫茫大森林,不现实,向东也没有地方。

完颜兀术考虑了很多,也征询了贵族们的意见,大家意见高度统一,向西去临璜府,那里本来就是辽国的中京,有足够的牧场和足够的城池。

虽然已经被西军攻占,但据说西军兵力并不多,可以攻下来。

完颜兀术下达了监国令,巡视临璜府。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健康的人才能走,犯病的人继续留守上京。

金兵动用了十几万辆大车,把库房里所有的财富全部带走,大臣贵族也是一样,带走所有的财富,实在带不走的财富就挖坑埋起来,像大瓷器、青铜大佛像、名贵木材之类。

在三月下旬的一个夜里,十七万人口和十几万军队离开了上京城,浩浩荡荡前往临璜府,留下一个满目疮痍的上京城,病人无法医治,只能在绝望中死去。

第六百五十六章 应理第七百二十四章 陕县第755章 困兽(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决心第五十章 破敌第969章 围城第1488章 陷阱第786章 旧案第二百九十四章 内应第九十四章 义助第1466章 补救第1085章 战败第四百七十八章 陷城第944章 泄密第770章 霍邑第985章 夜遇第五百四十五章 转折第四百九十八章 谈判第一百八十三章 周家第1143章 坦诚第七百二十四章 陕县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旧城第1433章 烧眉第五百三十五章 肤施第793章 谈判第六百零八章 陷阱第1444章 又刺第1286章 解释第二十一章 清剿第1362章 屠阵第994章 捷报第二百九十七章 哀讯第二百三十四章 剑阁第1220章 单挑第五百三十七章 美色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匠第1068章 清剿第一百四十一章 建议第一百六十九章 尔虞第四百四十章 暴乱第四十六章 援军第888章 调研(下)第四百零六章 筑城第932章 反击第1038章 匿财第796章 巡视第五百三十七章 美色第1184章 建议第一百五十三章 咸阳第1055章 不速第994章 捷报第886章 兵讯第1483章 突袭第1363章 未尽第一百八十七章 屠堡第794章 难民(上)第1199章 求助第五百六十七章 初宠第1115章 合谋第七百三十八章 醴泉第六百七十四章 阻截第1456章 夺兵(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出使第五百二十二章 演练第831章 造反第1293章 识破第1414章 集会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轮桨第五百三十六章 扑朔第三百一十七章 江陵(中)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平壤第1484章 攻夺第868章 绞杀第七百一十七章 会盟第1051章 苦劝第一百七十章 我诈第四百六十六章 俘获第1505章 遭遇第七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1459章 杀异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漏洞第五百四十七章 决战第1241章 拉拢第803章 悟道第五百七十章 家主第1122章 廷议(上)第1306章 遇袭第849章 报馆第三十二章 婚礼第1400章 成长第五百六十九章 官司第六百八十三章 协商第1500章 备战第一百三十章 东进第六百二十七章 新秀第1273章 宰猪第1377章 告状第三十一章 金钗第1325章 济助第四百六十章 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