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调查

朱胜非派出的调查特使沈大渊在陈庆走后第三天抵达了成纪县,沈大渊也是朱胜非带来上任的心腹。

沈大渊并非科班出身,他原本只是蔡州的一名小文吏,但他是朱胜非的远亲,攀上朱胜非这条大腿后,他便开始飞黄腾达,被任命丹阳县尉,还不到三年,又调入刑部,现在又跟随朱胜非来到川陕,出任宣抚使官衙司法参军事,权力很大。

这一次沈大渊也憋足了劲,要为朱胜非好好收拾陈庆,他带着二十几名随从来到军营,杨元清把他迎进军营,沈大渊打量一下军营,冷冷问道:“你们陈统制呢?我奉命找他问事,请他来见我!”

杨元清躬身道:“沈参军有所不知,西夏军入侵西宁县,陈统制在三天前已率大军赶去了西宁县。”

沈大渊愣住了,陈庆不在成纪县,这个停职命令怎么执行?

“他何时回来?”

“这个就不知道了,期待战争早点结束吧!”

沈大渊稀疏的眉毛挑了挑,期待战争结束?宋金之战到现在还没有结束呢!

既然正主不在,那就只能先敲边鼓,收集证据,把人证物证拿到,就算他不回来也无关紧要了,宣抚使要的可不是停职,而是革职。

“好吧!你们这里有个叫做张简的将领吧!让他来见我。”

“张简已经不在这里了。”

沈大渊‘砰!’的一拍桌子,咬牙切齿问道:“什么叫做不在这里了?”

杨元清一脸平静,“半个月前他违反军纪,被郑统领责打,他心中怀恨,已经离开军营走了,如果不相信,可以看每天晚上的巡点记录和军务记录,上面很清晰地记录了一切。”

“把记录拿来,我要抄录一份副本!”

杨元清命令手下去取副本,沈大渊又道:“另外,我还有一些事要问一问杨将军!”

“沈参军请说!”

沈大渊给手下使个眼色,让他做好记录,沈大渊问道:“大概半个多月前,杨将军带人去关中运了一批物资,没错吧!”

杨元清去终南县搬运物资,沿途关隘都有记录,这个无法否认,陈庆也不想否认,但他们当初去终南县运输钱物时就做好了准备。

杨元清点点头,“确有此事!”

沈大渊精神一振,又连忙问道:“我想知道,搬运的是什么物资?”

“主要是粮食,还有兵甲、火油、弓箭等军用物资。”

“一派胡言,你们搬运的是铜钱和白银、布匹,到现在了,你们竟然还敢欺瞒?”

杨元清冷笑道:“我怎么是胡说,我们有运输清单,搬运什么物资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还有沿途关隘的检查印章,而且这次搬运,我们统制专门写了一份报告,交给了吴都统,难道沈参军来之前都没有调查过吗?”

沈大渊一时哑口无言,他和朱胜非都是刚到汉中,对这种物资搬运流程一无所知,仅仅是因为傅选的告密,而傅选又是通过他亲家潘大官人的告密,潘大官人则是通过张简的背叛,最后张简不知所踪。

沈大渊忽然意识到,调查这件事还真不容易,人家那边做得严丝合缝,他们却没有任何突破口。

“那参与搬运的士兵呢?我要和他们谈一谈。”

“回禀沈参军,他们都跟随统制去迎战西夏军了,不在成纪县。”

沈大渊有点抓狂了,咬牙道:“打开仓库,本特使要巡视你们的仓库!”

杨元清随即命令军士打开仓帐营栅大门,准备好仓库账簿,所有的钱财根本就不进军营仓库,不怕对方查。

沈大渊走了一圈,终于发现了端倪,他异常兴奋问道:“呵呵!我要知道,你们从大户手中购买粮食,从羌人手中购买羊只,所花费的钱财是从哪里来的?不要告诉我,这些都是你们统制私人的钱财?”

“沈参军说得一点没错,这确实是我们统领动用个人钱财购买,另外,羊只是羌人送我们的,一文钱都没有花。”

沈大渊气得眼睛里喷火,怒不可遏道:“你们统制又哪来这么多钱?”

“天子赏赐的,沈参军不信可以去问天子。”

沈大渊猛地瞪大了眼睛。

.........

西宁县又叫做甘泉堡,这座堡城的人口和规模与县城没有什么区别,说它是县城也不为过,它在州衙的地图上叫做西宁县,但在军方的地图上,它却是极为重要的军事要塞。

它就像一把锋利的刀插在秦州的最北面,以至于会州和德顺州的西夏军都不敢轻易南下。

西夏对甘泉堡一直虎视眈眈,多次想得到这座军堡,但金兵却始终不肯答应,即使金兵放弃熙河路东撤,甘泉堡内还是象征性地留下了一百金兵驻扎。

可别小看这一百金兵,就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使得西夏对甘泉堡垂涎三尺,却又不敢轻举妄动,金国是要把熙河路转给齐军,而不是西夏人。

这也是陈庆要前往西宁县的主要目的,他也要先拿下甘泉堡,然后以甘泉堡为后勤重地,向驻扎在德顺州北部的西夏军发起进攻。

陈庆军队昼夜兼行,这天傍晚,大军抵达甘泉堡以南约十里的一道山谷内,这一带也属于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山地落差很大,一个个小小的村庄就藏匿在一座座巨大的沟壑内。

陈庆驻军的这条沟壑叫做柳皮沟,是极少数有名字的沟壑之一,因为山沟内有一个柳皮村的得名。

金兵倒是没有屠杀这些山沟内的村庄,因为金兵也需要它们的存在,给金兵做向导,或者成为巡哨的补给点。

天刚擦黑,赵小乙便将两名年迈的老者带到陈庆的大帐。

陈庆很热情地请两名老者进大帐坐下,笑道:“想必你们也明白,我大军到这里肯定是要取甘泉堡,但我对甘泉堡的情况并不了解,也是不久前才知道里面还有金兵,两位老丈能不能给我说一说?”

两名老者对望一眼,年纪稍大的老人小心翼翼道:“其实甘泉堡的金兵已经撤了,只留了一百人,已经不足为虑,关键要当心西夏人。”

“西夏军也来了吗?”陈庆两名问道。

“西夏军一直有探子在甘泉堡附近活动,但就在前几天,又来了一支探子,但人数比以前多得多。”

“以前有多少,现在有多少?”

“以前只有几人,但前几天却来了两百人,现在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但一定还在甘泉堡附近。”

陈庆眉头一皱,难道自己出兵被西夏人得知了?不应该啊!自己出兵很隐秘,连成纪县的官员和百姓都不知道。

难道是.....因为朱胜非上任?

陈庆隐隐有一种直觉,因为朱胜非上任而导致西夏和齐军的异动,可能性更大一点。

“对方只有一百守军,两位老丈觉得我怎么夺取比较容易?”

“这个问题让我兄弟来回答吧!他以前也是宋军士兵。”老者指了指旁边一直沉默同伴笑道。

“这位老丈原来是宋军?”陈庆肃然起敬。

瘦小的老者叹了口气,“永乐城的亡魂罢了,提它做甚?”

陈庆默然,原来是永乐城的败兵,那是大宋攻打西夏最惨痛的一次失败,宋神宗也因此病亡。

老者又对陈庆道:“甘泉堡的重要性不亚于永乐城,更关键是它有水源,西夏一直对它虎视眈眈,却不敢得罪金兵,但一旦将军出兵,西夏肯定也要豁出去了,我建议将军今晚就出兵,一旦被西夏人发现将军的军队,很可能他们今晚也要夺城了。”

陈庆点点头,甘泉堡附近已经出现两百名探子,那么大部队一定就在附近了。

第二百一十章 牛皋第1042章 配合第五百六十四章 妥协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陵(下)第957章 廷议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惊悉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推恩第1157章 全歼第1435章 幕后第六百七十五章 虎谋第826章 选择第1049章 提议第977章 疑阵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四百一十三章 灯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微变第六百一十章 水杀第二章 反噬第1320章 方案第六百章 情报第1255章 透密第1121章 上书第七百二十三章 案例第1207章 解惑第六百九十八章 决战(一)第1307章 撤退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水灾第1468章 观念第三百五十八章 婚礼(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放弃第1332章 建署第1121章 上书第1324章 要价第993章 破盟第三十三章 任务第1313章 传信第1089章 鸣冤第785章 踌躇第1068章 清剿第六百七十八章 战车第四百四十八章 厨遇第958章 后台第1102章 僵局第1191章 破裂第1198章 影响第六百六十五章 短兵第四百三十章 异动第899章 赤塘(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换第926章 多虑第二百八十八章 初战(上)第1478章 教诲第六百二十二章 算帐第757章 困兽(下)第766章 打援第六百七十七章 灵州第七百五十章 策划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伏兵第1261章 宣战第六百七十五章 虎谋第1031章 虚兵第782章 太原第916章 换地第七百零四章 处置第七百二十二章 惨重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计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幕第五百八十六章 博弈(八)第三百七十章 态度第四百四十九章 摊牌第1433章 烧眉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报警第848章 分兵第1262章 寿春第六百八十二章 遭遇第1462章 耽罗第五百九十二章 博弈(十四)第1325章 济助第四百二十五章 同步第一百三十二章 险棋(中)第1267章 空城第一百零九章 行踪第758章 绝望第1514章 韦灭第1063章 收网第四百四十三章 回归第七十八章 反击第1051章 苦劝第1187章 运筹第七百三十一章 向导第一百九十七章 出逃第1091章 猎杀(上)第893章 老将第九十九章 赌箭(下)第1444章 又刺第840章 科举第846章 韦桐第四百八十三章 西宁第三百四十二章 长辈第1412章 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