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计

第一次试探进攻,宋军伤亡一千五百余人,被烧毁了七架重型攻城梯,两座浮桥也被烧毁,进攻宋军狼狈撤退,城头守军一片欢呼。

尽管只是试探性进攻,却败退得如此狼狈,李纲的脸色也十分难看,他不满地哼了一声,转身返回大营去了。

这时,一名士兵跑到陈庆面前道:“陈都统,宣抚使请你去帅帐!”

陈庆点点头,对手下道:“你们先回营,注意警戒,我去见见宣抚使!”

众将行一礼走了,陈庆这才跟随士兵前往主营。

帅帐内,李纲心烦意乱地来回踱步,有军士禀报,“陈都统来了!”

“让他进来!”

李纲心中叹口气,他发现自己对陈庆越来越依赖,这场攻打襄阳之战,成败就在陈庆身上了。

片刻,陈庆掀开帐帘走了进来,躬身道:“参见宣抚使!”

李纲摆摆手,很无奈道:“今天这一战,陈都统怎么样?”

“今天的战况在卑职的意料之中,宋军表现顽强,但光靠顽强是攻不下襄阳,对方一样坚韧善战,依凭着高大坚固的城池和先进的兵器,如果不使用更强大的攻城武器,不可能攻下襄阳城。”

这时,折彦质和解潜也走进了帅帐,他们没有打扰陈庆和李纲的交谈,站在一旁细听。

“最强大的攻城武器是指什么?”李纲问道。

陈庆不慌不忙道:“卑职印象最深刻攻城武器就是巢车,它是迄今最强大的攻城武器,就算火油拿它也没有办法。”

旁边解潜忍不住道:“可是这么宽的护城河,谈巢车又有什么意义?”

陈庆微微一笑,“巢车不一定非要在陆地上行走!”

折彦质立刻醒悟,“陈都统是指船?”

陈庆点了点头,“如果把船打造成巢船,一样是攻城利器,我从巴陵县调了二十艘大船过来,稍作改造,就能用作巢船攻城。”

原本情绪低落的李纲再度情绪饱满,他捋须笑道:“陈都统需要多少时间改造?”

陈庆竖起三根手指,“卑职需要三天时间!”

“好!三天后,我们将拭目以待。”

陈庆告退走了,李纲问解潜和折彦质道:“陈都统说三天后可以拿下襄阳,你们怎么看?”

解潜摇摇头,“巢车并不是万能的,巢船也一样,且不说襄阳城墙距离护城河还有一丈远,士兵必然要冲过一丈长的天桥,只要对方用强大的床弩封锁,这一丈长的天桥就很难冲过去,用盾牌也不行,何况对方还有猛火油和火器,卑职并不看好陈都统的巢车之战。”

“折副使呢?”李纲又转向折彦质。

折彦质沉吟一下道:“用船来攻城,历史上战例不多,这也是因为很少有城池有像襄阳这样宽的护城河,之前陈庆在常德府用船攻城成功,这是一个先例,但襄阳和常德县没有可比性,一旦襄阳做好充足的准备,用战船攻城绝非易事。”

“襄阳守军会猜到我们将使用战船攻城?”李纲不解问道。

折彦质点点头,“之前孔彦舟攻打江陵也东施效颦,使用战船攻城,虽然他失败了,但至少说明伪齐军是知道陈庆会使用战船攻城这一招,襄阳的护城河和江陵相似,董先岂能不防?”

李纲的信心有点不足了,他呆立半晌道:“无论如何,让陈庆先试一试吧!”

.........

北城头上,董先带着众将观察挡板后面的情形,宋军已经露出端倪了,挡板上方出现四根粗大的立柱,董先对众将道:“果然不出我所料,对方要么是在搭建一座大型眺望台,要么是在组装一座超大型的投石机。”

“如果是超大型投石机,放在南城外不更好一点吗?”一名大将不解问道。

“那就是你不懂了,你以为陈庆怎么攻城?他一定会像攻打常德城一样,用船只来攻城。”

说到这,董先一指西方江面的一溜大船道:“那边有几十艘三千石大船,如果我没猜错,那就是陈庆的攻城武器。”

几名大将脸色变得凝重起来,都统制王枫道:“元帅,如果对方用战船攻城,威力不亚于巢车,对方士兵能很轻易地杀上城头,襄阳城会陷入失守危机,我们必须要有应对之策。”

董先点点头,“这个问题我早就想到了,之前我没有把床弩搬出来,就是为了留着对付陈庆,不光床弩,我还要让他尝尝火油球的厉害。

...........

入夜,陈庆来到了北城外的工地上,高高的挡板挡住了他的身影,几天来这里一直真忙碌,一千名士兵在这里昼夜不停挖掘三条地道。

在挡板背后还堆放着数十根粗壮的巨木,甚至还有四根高高的木柱,看起来就像在安装几架超级投石机,事实上,这只是一种欺骗战术而已,为了陈庆真正的目的,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挖掘一条百丈长的河道,但明着挖掘河道会让董先一眼看出他的企图。

所以陈庆先挖掘三条地道,把挖掘河道的工程量完成大半,在最后一夜将三条地道改掘成河道,一夜之间就可以完成,敌人就算发现他的企图也来不及了。

指挥使王泰上前见礼,“卑职参见都统!”

“挖掘进度如何?”

“回禀都统,已经完成大半了,明天下午三条地道就能挖掘完成!”

“方向准确吗?”陈庆又问道。

“绝对没有问题,对准了入城漕河!”

陈庆点点头,又笑道:“明天把几根抛竿搁在挡板上,别让城头总猜测我们在干什么?给他们吃颗定心丸!”

“卑职明白了!”

陈庆又望着远处的河道,心中暗暗忖道:‘恐怕谁也想不到,把河道裁直才是破城的关键!’

..........

三天时间一转眼便过去了,北城的士兵已经看到了几架大型投石机的雏形,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但士兵们却没有注意到,挡板在不知不觉中加高了至少一丈,越过挡板,只能看见远方的河流。

西大营的主将大帐内,十几名将领聚集一堂,主将陈庆在做最后的部署。

木匠用木头做了一个简易的襄阳城模型,呼延雷在给众人讲述城内的布局。

前段时间,伪齐军大举进攻汉阳时,襄阳没有了外部威胁,曾经放松过一阵子,呼延雷和他的手下应募为民夫,去城外采石伐木,趁机逃脱了。

“军营在东南角,和仓城一起占据了襄阳城的三成面积,军营内就有上城甬道,一旦城头敲响警钟,军营内的警钟也会一同敲响,士兵就会直接从军营上城,城内军队大概有三万人,这支军队我见过他们训练,坦率说要比东京汴梁的禁军强得多,士气比较高昂,训练也很认真,不像东京禁军整天一副慵懒的模样。”

呼延雷就是东京汴梁人,少年时候是汴梁街头混混,后来才进呼延府成为家丁,所以他对东京的禁军十分了解。

“说说漕河和水门!”陈庆又提醒道。

呼延雷用木杆指着水门道:“水门高两丈,宽一丈五尺,有前后两道水栅门,都是由城头控制,水门比较宽,如果不是楼船,桅杆也能放下,基本上两千石的船只都可以驶入,从水城门出来就是两条漕河,一条直通东南角的仓城,这条漕河只能军用,另一条漕河向西走,主要用于民船,水城门处基本上没有驻军,城内也没有船只,基本上处于一种弃用状态。”

陈庆点点头,对众将道:“今晚四更时分发动进攻,分为明暗两条线,我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定要在天亮前拿下襄阳城。”

第1103章 出路第七百零四章 处置第972章 破洛(上)第1421章 刺杀第二十八章 境界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筹备第869章 希望第1153章 冲突(上)第1210章 北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博弈(八)第811章 教训第三百七十八章 密议第1336章 建国第1229章 大案第六百七十二章 软肋第一百零五章 妥协第五百八十一章 博弈(三)第1048章 礼物第六百七十二章 软肋第1235章 谈判第一百六十九章 尔虞第1449章 势危第三十一章 金钗第1125章 再谈第二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一百二十五章 偷袭第三十七章 首战(上)第1081章 反间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人第1234章 查漏第七百三十六章 防御第1259章 势危第二百二十六章 巨器第六百七十二章 软肋第五百六十四章 妥协第三百八十五章 播种第五百四十一章 趁乱第七百零一章 决战(四)第1038章 匿财第954章 解决第1036章 官窑第五百四十章 城下第1464章 访问第1001章 许昌(中)第1187章 运筹第五十章 破敌第993章 破盟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锁(下)第四百零六章 筑城第六百四十一章 开价第864章 离去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绑架第三百一十五章 回师第1020章 救岳(上)第1087章 升官第891章 新官(上)第七百二十五章 杨家第五十六章 苍蝇第1463章 新居第六百一十三章 拦截第五百六十七章 初宠第998章 逼迫第1498章 瑞兆第七百二十九章 试探第三百一十七章 江陵(中)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谈判第1025章 拦截(上)第804章 报馆第五百零六章 逼宫第1485章 计划第六百二十六章 醉酒第四十七章 攻心第三百六十八章 郿县第1404章 再临(下)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报警第1297章 警讯第1468章 观念第二百一十章 牛皋第1168章 向导第一百一十八章 铁笼第二百三十二章 求援第974章 破洛(下)第五十七章 风波第1065章 闯关第1091章 猎杀(上)第1146章 劝谏第956章 内患第二十二章 血战(上)第七百四十九章 交换第1104章 授官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变(下)第1147章 布店第1439章 任务(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查第1090章 血案第一百九十章 定西第1223章 历城第845章 启程第七百五十一章 入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初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