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地气

仓库外面看起来一般,但进去后却感觉空间很大,利用率也高,各种大型木架子快触碰到屋顶了。

木架子上摆放着各种物资,这里是盔甲库,共存放了三万八千套盔甲,其中就包括陈庆心心念念的三千套重甲。

“卑职听说这三千套重甲是从辽国那边得到的,和铁浮屠是一样的盔甲,完颜昌想在河东也建立一支铁浮屠骑兵,但不知为什么,迟迟没有着手组建。”

这个原因比较靠谱,辽国的战略资源都是几个派系瓜分的,不可能全部给一个派系,完颜昌这边的派系捞到一部分重甲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为什么迟迟没有建立重甲骑兵,陈庆却知道原因,关键是战马,陈庆在西夏也俘获了部分拐子马,其中主马是铁浮屠,重甲战马载着一名重甲骑兵,这种战马要求相当雄骏,驮得起三百多斤的重量奔跑。

从刚才马圈旁经过,陈庆倒是看到马圈里有一些战马不错,但量很少,黄头回鹘的曹长春答应支持陈庆两千匹能够担任重甲骑兵的战马。

战马很快就有了,现在就差盔甲,陈庆还考虑怎么打造重甲,没想到最后得来全不废功夫。

这时,仓库管事带着陈庆来到角落,这里密密麻麻堆满了长条形的大木箱子,足有几千只。

“就是它们了。”

管事指着大木箱道:“一口木箱就是一套重甲,包括士兵全套和战马的马甲,重达五六十斤。”

重量陈庆知道的,他上前打开一口箱子,眼睛立刻眯了起来,果然是全铁甲,和他在西夏缴获的铁浮屠盔甲完全一样,甚至连颜色都没有变。

陈庆当即令道:“立刻用船只把这三千套盔甲送到我大营去!”

“卑职遵令!”呼延云匆匆去安排了。

这时,一名士兵跑来对陈庆低声道:“郡王,他们都到了。”

陈庆当即吩咐道:“去元帅府!”

陈庆走到仓库大门前,又回头问道:“仓库有多少存粮和存盐?”

管事连忙躬身道:“回禀郡王,粮食有四十万石,这里放不下,和草料黑豆一起,都转放到官仓去了,盐有十万石左右。”

陈庆点点头,转身离去了。

今天陈庆进太原城,除了要查看重甲外,还要会见两名重要人物,太原名门王氏家主王连庆,以及薛氏家主薛扬。

不多时,陈庆来到了元帅府,这里原本是河东路宣抚使司官衙,被金兵改为元帅府。

走进内堂,陈庆的幕僚裴向君和两名老者都站起身,三人一起躬身行礼,“参军郡王殿下!”

陈庆笑着摆摆手,“让两位久等了。”

一名身材很高大的老者上前道:“小民王连庆,久闻郡王赫赫威名,今天得见,小民三生有幸。”

王家一直就是河东大族,隋唐时期的五姓七望中,太原王氏就是其中之一,王家人才辈出,比如宰相王缙,诗人王维、权臣王珙等等,连李唐皇族都要与之联姻,唐高宗李治的第一任王皇后就是出身太原王氏,就是被武则天干下去那位。

不过现在的王家早已经不是隋唐时的五姓七望了,最多算是一个地方望族,在太原府还有点势力,很多太原府的官员都是出自王氏学堂,实际上就是王家培养出来。

陈庆一来,就把太原府所有的官员都全免了,不是说好可以自我评价的呢?怎么都没了!王家怎么能不急得跺脚。

陈庆见他恭敬得快要跪下去了,便笑道:“王员外不用客气,请坐,张员外也请!”

张扬可不是一般的员外,他是上上任的太原府通判,金兵攻占太原后,他又出任知府,没两年就借口生病退仕了。

陈庆其实猜到了王连庆的来意,自己把太原府所有的官员都罢免了,直接戳到了王家腰眼子上,他能不跳脚来找自己吗?

这种地方官被豪族控制的局面比较多见,陕西路有,熙河路更多,陈庆虽然很不喜欢这种士族豪门控制地方的政局,但至少在目前阶段,他还是接受了,很简单,只要得到地方士族豪强的支持,那他就等于得到了地方官场的全力支持。

在和朝廷的较量中,这一点非常重要,简单说,就是要接地气。

整个太原府的官员有数十名,包括八个县和一个太原府,陈庆只任命最核心的太原府知府和阳曲县知县,阳曲县就是太原城,而他把太原府的官员全部罢免,就是要让王氏这种豪门来求自己,要他明确表态支持自己,这等于就是狠狠敲打一下王家,还有张家。

陈庆淡淡道:“我很明白王员外的心情,因为河东路不是川陕,朝廷一定想介入,朝廷一定想通过任命官员的形式来控制河东路,当初四川路朝廷就是这样和我谈判的,而且朝廷的理由很充分,这些河东路的官员都是金国任命,背叛了大宋,是叛臣,所以必须罢免,然后由朝廷来任命官员,这等于就是侵犯了我的利益,我阵亡了数万将士,辛辛苦苦夺下河东路,朝廷一文钱不费就夺走了,王员外、张员外,你们觉得我能接受吗?”

王连庆和张扬对望一眼,他们心中也恐惧起来,他们都支持过金兵钱粮,协从军士兵也有他们的动员,如果朝廷介入河东路,那就是他们的末日来了,不仅他们的势力全灭,他们自身的性命也难保。

两人一起摇头道:“当然不能接受!”

陈庆叹息道:“是啊!不接受才是人之常情,可是我手下能用的官员太少,本来有点储备,灭西夏后,都送去支援灵州府和夏州府,手中实在无人,所以我和五名阁僚商议后,决定采用双向评估的办法,首先让河东路官员自己评估,然后监察司和吏部司会派人来评估,两个评估都通过,就可以继续为官,只是改了效忠对象而已,我并不在意他们是否曾为金国效力,只要他们不助纣为虐,戕害百姓,这才是最重要的。”

张扬竖起大拇指赞道:“所有人都在夸郡王包容,我现在才真正认识到了郡王的心胸!”

“还有务实!”

王连庆在旁边接口道:“大家都恨这些官员为什么要投降金国,咒骂他们怎么不去死?事实上,官员们也有难处啊!他们有父母妻儿,他们死了,父母妻儿怎么办?当然,他们也可以带着父母妻儿逃去南方,可他们跑了,百姓怎么办?他们是百姓的父母官,哪有父母丢下子女自己逃生的?”

陈庆冷冷道:“王员外此言诧矣!官员们不愿为金国效力,弃官而走是民族气节,投降金国应该被追究责任,但我不追究他们,只是我的心胸开阔而已,并不代表我支持他们。”

王连庆老脸一红,呐呐道:“郡王说得对!是我视野狭隘。”

陈庆又道道:“太原府的官员除了知府和曲阳知县外,其余各县官员和府官,我需要为官清廉,有能力的官员,我希望太原缙绅可以推荐一些好官,你们写联名信吧!我会再听听普通百姓对他们的看法,如果都没有问题,那就可以正式上任。”

王连庆和张扬大喜,起身施礼道:“感谢郡王给我们这个机会!”

陈庆又微微一笑,意味深长道;“在对抗朝廷干涉河东路之事,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两位,不是吗?”

第七百一十一章 劝服第1119章 襄阳第1221章 突变第五百一十六章 切断第1156章 宋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聚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寿宴(七)第911章 变故第762章 条件第1305章 攻心第896章 搜城第1287章 审问第1335章 远景第五百三十七章 美色第1422章 疏漏第1343章 原理第五百九十五章 博弈(十七)第1310章 抓夫第1292章 押司第835章 微访第六百零六章 狭路第四百八十一章 灭任(上)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决策第四百二十六章 对峙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锁(下)第1513章 广南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雷神第1191章 破裂第1188章 北上第1473章 追查第1349章 效忠第二百六十一章 寿宴(三)第七百零一章 决战(四)第1262章 寿春第三百二十八章 内讧第七百三十四章 渑池第822章 重兵第四十九章 攻防第787章 诈死第五十七章 风波第1006章 升官第七百零六章 南下第760章 血战第六百一十八章 决战(上)第1374章 燕山(下)第806章 夜爆第900章 党项第六百六十二章 暗溪第三百九十八章 偷袭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丽第六百五十九章 强募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起第四百九十八章 谈判第1252章 南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夜杀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达成第774章 策反第六百七十五章 虎谋第1002章 许昌(下)第1063章 收网第九十九章 赌箭(下)第1470章 临璜第七百三十一章 向导第847章 海船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攻第五百八十二章 博弈(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救援第五百零一章 防备第三百四十九章 跳槽第十四章 单挑第六百零八章 陷阱第1181章 考核第七百零二章 决战(五)第四百零四章 归来第二百二十二章 火攻第五百八十四章 博弈(六)第1325章 济助第759章 敲诈第893章 老将第二百零一章 抢关第1093章 处理第1468章 观念第七十六章 后勤第835章 微访第844章 铲除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水灾第1466章 补救第五百二十一章 备战第1181章 考核第1383章 述职第一百六十一章 宿敌第1470章 临璜第1230章 嫌疑第二百五十九章 寿宴(一)第1234章 查漏第897章 抓俘第1372章 燕山(上)第1050章 震怒第二百六十九章 生变第1048章 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