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耀中华
烽火耀中华6:习家店的战斗结束了,虽说打胜了,但是沈日秋并不开心,日军如此厉害,这仗以后怎么打?
沈日秋决定开个会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开会时,沈日秋才发现川军的将领们的情绪都很张扬,相互吹了起来,袍哥英勇,好象战争中失去的一切已经随风飘散。
按会议进程,上午是自由发言,参谋长宣布了会议的议题是:经验教训总结会,结果会议开了半天,结果大家的意见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战利品怎么分,川军太穷,看中了刚刚缴获日本人的枪炮。
第二类是打了胜仗应有奖赏,第三类是战斗损失怎么办?一句话要分脏!
沈日秋一听,就火了,这算什么事?战争中死去那多弟兄,如果还有战斗发生,不知道我少张笑脸又会成为昨日的记忆,难道我们的军队只能依靠装备才能打仗?如果装备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条件,那还打什么仗,大家把装备拿出来比一下不就行了。
就和李副师长和参谋长商量了一下,结果让沈日秋做总结发言。
沈日秋初来咋到,不敢乱说话,得顺着川军的想法,但是沈日秋还是想将自己对战场上的事,做个认真的总结,拿出自己一套思路与川军弟兄们做个交流。
沈日秋说:
今天大家都谈了很多,总结了我军习家店战斗战胜日军的经验与教训,大家谈得很好,我就谈几点做为补充:
第一点也就是讨论得最多一点,什么是我军打胜仗战胜日军的根本条件?我看哪千条万条‘勇敢’第一条,没有弟兄们勇敢作战,再好的计策、武器和战术也发挥不了作用,枪一响,炮一轰都尿裤裆了,还打什么仗?这一仗就是靠我们川军的勇敢,敢于和日寇拼,勇猛冲锋,不怕死敢于和日寇同归于尽,所以我们打胜了,勇敢才是我们战胜日寇最根本的条件。
第二点就是我们要进行自我检讨,这一仗伤亡太大,当然打仗是会死人的,可是问题的关键在哪?我看主要有两条一是技能二是战术,
先说战术上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的弟兄喜欢涌在一起并肩子上,打得很痛快,同时也是敌人机枪与炮火的杀伤目标,大家在战场上看得很清楚日寇是三五个能各自为战,战斗时姿态很低,有的干脆爬在地上匍匐前进,我们不容易打到他,因此我们要改进自己的战术;
再说技能问题:战场上我们的第一攻击波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手榴弹没有投到敌军队列中,日寇冲锋时,我们枪打得也不稳也不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有些一个弟兄打倒几个鬼子,看来在战场上技能最能打击敌人,因此我们要练兵,要练战术,要练技能,
战术怎么练呢,有的人说从书上学,有的说从老兵的经验上学,有的说从实战中学,还有的说就学鬼子那一套,我不管从哪学,只记住一条能打鬼子就行,不仅是打一个中队的鬼子,将来我们还要打大队鬼子、联队鬼子、甚至师团鬼子,这就要我们磨心窍,琢磨各种战术,不仅旅、团长要琢磨,班长、排长也要琢磨,甚至普通士兵也要琢磨,这样才能越打越强;
技能练哪些呢?战斗技能光科目有几十项,没有年把的工夫练不成,我们没有那多时间,有些科目不是不想练是没条件练,比如射击,我们缺少弹药,有些人说先练射击基本工,我看现在不行,时间上来不及,鬼子不会等我们打本领都学会了再来打我们,因此我看选择一两个技能先练起来,比如投弹和匍匐前进,把这两个技能练熟练透,就很了不起,当然机枪手、警卫团还是练射击。
第三点是关于本次战果的分配问题,论功行赏自古皆然,但我们的处境的确还没到能够进行大枰分金,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时候,就缴获了几门炮,也不够分,怎么办,痒赶急处抓,刚才在会下我与李副师长他们一起商量了一下,决定干脆火炮不要了,重机枪也不要了,上交战区换现急需的药品、被服、粮食,还有弹药,轻机枪、掷弹筒留下来,组建一支突击队,也就是说大伙今天没得分,哪天可以分战果,我也不给各位弟兄瞎保证,今天这个丑人我做了,我是师长我不做谁做。
第四点是关于本次加入的兵力补充问题,比如3团在这次战斗中损失过半,但战区给我们补充兵力的可能性很小,有的人说3团撤编算了,我看不行,这是支英雄的部队,打得很勇敢顽强,另外有200多当地人报名参军,我是这样想的,把他们补充到侦察营里去,当地人好搞情况,具体的兵力调整、整编工作由李副师长负责,他熟悉情况。
沈日秋的发言结束后,李副师长宣读了表彰名单,并且反复强调,表彰没有物资奖励,只能记录在案,以后168师富了再补上。
会议结束后,沈日秋就安排廖言带着火炮重机枪去了战区司令部,李副师长则一头钻进参谋部,搞整编方案,沈日秋则做他每天的功课去了。
后世对老营会议评价很高,认为这是后期168师打胜仗的关键性会议,只有当时参会的人知道,会议结束时,会议室里依然很静,然后就陆续离开,大家没有想到林师长不谈国际形式,也不谈国内形式、和战区形式、也不谈抗战必胜的观念,更不谈誓死抗战的豪言,只讲了几个具体的事,谈的是对川军勇敢的肯定,对物资与人员作出了决断,更多的是提出要求,加强训练、改进战术,还好有个明确的方向,参会者对本次会议的评价并不高,这个林师长虽说大名鼎鼎,可是讲话的水平并不高,没有一句古代名言,没有一句诗词歌赋,光讲一些大白话。
沈日秋只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把一些想法与大家做了些交流,为168的师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但也仅仅只是一个方向而已。
烽火耀中华6:
108尒説更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