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最具有历史情怀的建筑,除了几百年的故宫之外,就是平民居所的胡同四合院了。
顺着李三爷给的地址,众人也都朝着那个方向而去,毕竟胡同里面道路狭窄,开车不是很方便,同时为了游览街景,索性众人就走路前去。
顺便错过饭点,和这个鹦鹉王接触,免得到时候尴尬,不在饭点上去拜访,也算是初次拜访的一种礼仪。
而且还可以在街道上寻找美食,享受一下帝都人们的生活。
帝都的美食发展除了自身的特色之外,大多都是汇聚了来自全国的美食,众人看得目不暇接。
不过众人都是经历过中海的八卦美食城的洗礼,都是具有一定的鉴赏力,寻找一家老字号的店铺。
本以为很好吃,发现不过如此,而是价格也是很具有帝都的身份,超高的价格对于众人来说很具有杀伤力。
还好大家都不是差钱的主儿,也就没有在意。
吃了饭,又在茶馆里面看了两个钟头的相声,这才发现时间已经快下午三点了。
反正地址就在附近,步行过去,也就行了。
建筑系专业出身的新云顿时就成了大家的向导,一边朝着这个鹦鹉王所在的地址而去,同时说起了关于京都胡同的建筑历史。
虽说京都在清明民国都是经历了战火,除了八国联军时期遭受了些许破坏,但是后面的热武器作战之中,基本上都是避开了被毁灭的结果。
这也算是一种我们华夏的保护神,保护着我们。
说起建筑历史,新云化身为百家讲坛的里面的大师一般,直接从京都建筑历史的源头说起,这一切的源起,却是在1267年,元代时期。
京都古老建筑风貌源于元代建大都沿袭下来的,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所以,京都胡同是久远历史的产物,它反映了京都历史的面貌,是有丰富内容的。
著名作家汪曾祺曾说:“京都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
胡同是城市的脉络,是生活的场所,是家的方向,更是京味文化的精髓。
土生土长的京都人熟悉家门口的胡同,对它的过往和趣事如数家珍,饱含着深厚的胡同情结。
估计这也是为什么胡同所在的四合院,为什么能够成为目前最具有价值的建筑商品,单位竟然是以亿作为交易单位。
听着新云的讲解,许寒也是左顾右盼,看着周遭的事物,所有所思。
乍一看,京都的胡同都是灰墙灰瓦,一个模样。
来往行人除了如同许寒这样的游客也有很多本地的老头,此时正是阳光温和的时候,无所事事的老头,有的提着茶壶,有的提着鸟笼,依靠在大门,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
殊不知这些小老头,也是成为了众人眼中的一道风景线。
因为京都的胡同绝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它更是京都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
它记下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
漫步其中,到处都是名胜古迹,细细品味又似京都的百科全书,不少胡同中的一块砖、一片瓦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从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胡同院落中可以了解京都市民的生活,包括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和邻里关系。
从史籍中看,光是“胡同”一词的写法从元朝到清朝就有:衖通、火弄、火疃、火巷、火衖、胡洞、衙衕、衚衕、忽洞、湖洞等十多种。
京都胡同的形成是随着京都城的形成而变化、发展演进的。
大约在五十万年前,这块地界儿开始有了原始人居住,不过那时只是住在天然洞穴而已。
到了距今大约一万到四、五千年间,这儿出现了原始氏族公社,开始住上了易简房屋。到了三千多年前的公元前1045年,这儿成了奴隶制的古燕国的都城,叫蓟城,可当时的城墙只是用夯土筑成的。
到了战国时期,广为流传的《周礼·考工记》明确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可见那时已非常注重城建制度了,就连城中街道布局都有作了明文规定。
以后的两千多年间,从秦、汉开始,无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还是隋、唐、五代和宋朝,这块地界儿一直都是北方的重镇。
十世纪初,辽朝建立,把这儿当成了陪都,改称南京,又称燕京。
公元十二世纪,金朝建立,在此建都,称为中都,中都城里出现了坊、街、道、巷,但至此还没有“胡同”出现。
公元1276年,元朝在毁于战火的金中都原址东北部,按《周礼》之原则建立了“状如棋盘”的大都城。
并于1285年2月“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高及居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其或地过八亩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
贵族功臣,悉受封地,以为第宅。于是,元朝的官僚、贵族们就按此规定,在大都城内盖起了住房及院落。
这一间间房屋、一个个院落,一个挨一个盖起来,连起后就是一排排的,而一排与另一排之间要采光、通风,还得留出进出的通道,便形成了胡同、小街和大街。
据元末《析津志》载:“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衖通二字本方言。”
当时的大都城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天下,这方言当然就是蒙语了,本系“水井“之义。有水井的地方才有人烟,才得以居住。
且当时盛行的杂剧戏词中,也不止一次提到“胡同”,如关汉卿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就有“直杀一个血胡同”,再如李好古的《沙门岛张生煮海》中说得更具体:“你去兀那羊角市头砖塔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
可见京都的胡同是形成在元大都城的格局里。不过元大都当时仅记有29条胡同,因当时明确规定宽9.24米的才叫胡同,要是达到18米宽就叫小街,到36米宽就称为大街了。
公元1403年明朝的燕王朱棣当了皇上之后,将这儿改称为京都,这时才有了“京都”这个名称,至今已叫了590年了,但比“胡同”这个名称晚出现了一百多年。
并开始大规模营建京都城,城墙一改以往用土夯筑的方法,而是全部用砖包砌。大城里包着皇城,皇城里包着紫禁城(今故宫)。
紫禁城位于京城中心,而紫禁城的中心又是皇极殿(今太和殿),皇上的蟠龙宝座又位于皇极殿的正中。
有一条无形的线从这个宝座上穿过,它就是北起钟鼓楼南至前门楼,后又延伸到永定门,纵贯京城南北,长达16里的中轴线。
整个京都城的建筑布局,都是以此为依据的,城内一切建筑都整齐对称地排列在其左右,街道胡同也如此,或对称排列在它两边,或与之平行。
这种布局充分体现了尊帝王、崇皇权、重礼仪、右文化、敬天地、法祖宗的思想。公元1420年京都城营建完工,明成祖正式迁都京都。
公元1553年,又增建了城南外垣,至此京都城又有了内外城之分,京都城的“凸”字型平面布局至此基本定型,面积约为62平方公里。内城九门,外城七门。
这时京都城的胡同,据《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载:有街巷711条,胡同459条,共为1170条。
清朝定都京都后,完全沿用了明京都城,就是后来也只是对紫禁城和皇城进行了一下小的改建、重修。
但由于清是女真族的后裔满洲贵族建立的王朝,所以定都京都后便实行了空前绝后的旗、民分城居住制度,令内城居住的汉人全部迁到外城,这样就促进了原来较为冷清的外城的发展。
新迁至外城的人又匆匆盖了许许多多的新房、新院,连起来就形成不少大大小小、长长短短、规范或不规范的新胡同。
此时对原来元朝作的胡同必须宽9.24米的规定,早已逐渐模糊了,虽街巷胡同格局“大抵袭元、明之旧”,但“街巷”与“胡同”的界定早分不那么清楚了,总体数目已增到2077条之多。
经纬相交于天安门前,形成一个大十字坐标,街巷胡同就以此为中心而往外发展开。几条新干道的打通、增辟,带动了胡同的发展,到四十年代京都的街巷胡同已达3200多条。
听闻历史这么雄厚,真是叫人充满了一种崇敬的心思,对于居住在这里的人,包括未曾蒙面的鹦鹉王,更加充满了期待,或许这也是一个和李三爷差不多的怪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