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胜得惨烈人心浮动修

因为威远侯战败,崔家和崔家嫁出去的女儿都悄然沉寂下来。1谁都知道,现在连向来最得皇宠的太子殿下都因为崔家被皇帝训斥过,其他人自然也都夹起了尾巴做人,绝不给皇帝找到继续削弱崔家的借口。

崔皇后身体不适,深居简出,将后宫的主理大权交给了四妃共同处理。秦府崔氏也开始吃斋念佛,不再折腾秦羿的姨娘小妾庶子庶女了。

而战争时期,靖远伯这个北方兵马大元帅自然是万众瞩目的,就连皇帝也多宠了赵贵妃几分。此消彼长之下,赵贵妃在后宫的势力迅速膨胀。

如今,皇帝不过初一十五去皇后宫里转一圈儿,有时候甚至会因为政务繁忙或者身体不适而留在勤政殿休息。但一个月里,皇帝总有五六天会歇在赵贵妃的凤鸾宫中,坐实了她后宫第一宠妃之名。

赵贵妃已经三十五岁了,在后宫里,这个年龄的嫔妃基本上都无宠了,毕竟后宫别的不多,年轻美丽的女人永远不缺。像韩德妃、齐贤妃、周惠嫔这一个年龄段的嫔妃,好多年前就基本上无宠了。就是钱淑妃,今年才三十岁,这几年皇帝也很少宠幸。

当然,现在皇帝去得最多的还是顾美人那里。另外,还有两个低份位的常侍一个月里总有几天承宠。这两人一个姓苏,一个姓姚,本是前年采选进宫的宫女,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两朵含苞欲放还带着露珠的鲜。因为出身民间,身份低贱,所以份位不高。

凤舞不时能从鸟儿们那里听到后宫的八卦,似乎很多宫女羡慕那两名承宠的常侍,羡慕皇帝的宠爱。但凤舞却知道,皇帝对那两个常侍根本没有用情,不过是将这两个女人当做他泄欲的工具而已。

从顾美人得宠,份位却迟迟没有晋升,凤舞就看出来了。皇帝应该是不想再有高份位的嫔妃了,免得影响朝政的平衡。按说,顾美人出自永宁侯府,这出身甚至比赵贵妃都高,生育了六公主,又得宠,怎么都应该升到正三品的九嫔之位才对。但皇帝却一直没有表示,顾美人自己也没有为自己求过。

相比之下,皇帝对王丽嫔倒是真有几分感情的,不然也不会有多年盛宠,还容忍了王丽嫔之父好几年。只不过,现在王丽嫔虽然偶尔还能有一两次宠幸,皇帝却完全是看八皇子和五公主的情面,往日的盛宠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最后,凤舞总结,皇帝的心最是捉摸不透,所以为了自己未来的幸福,等她长大了,还是要远离皇宫才好。

崔皇后虽然一直装病,杜嘉麟还是在半个月后搬回了东宫。这一次,崔皇后一点异议都没有。如今崔氏败落,也只有太子在皇帝面前似乎荣宠还在,为了儿子的前途,其他的她都可以舍弃。

不过,重新回到东宫的杜嘉麟似乎又长大了不少,甚至每个月还要悄悄出宫两次,连凤舞都没带。虽然凤舞没有跟杜嘉麟明说自己能指挥动物,但杜嘉麟心中肯定是有数的。所以,凤舞也不好意思派鸟跟着,那不就等于监视了么?虽然她很可能也是出于关心和保护。

不过,竟然要瞒着她,究竟是什么事呢?

凤舞将疑问写在眼睛里,也不说话,就那么眼巴巴地看着杜嘉麟。

杜嘉麟看着凤舞这个样子,到底扛不住,主动交代道:“我让太子哥哥帮我从他军中、以及各地的孤儿中挑选了一些人接受训练。小舞,我要保护你,保护自己,得有自己的人才行。你说得对,这世上谁都可能靠不住,哪怕是父母兄弟。所以,我们只能靠自己。不过小舞你别怕,我的就是你的,等这些人训练好了,以后谁也不能再伤害你了。”

这么早就知道自己培植势力了?这成长速度,果然是快啊!只不过代价也确实不小。她都差点死了好几次了。

凤舞眨眨眼睛,似乎缓了一会儿才真正明白过来。她忽然问他:“九殿下,之前你说这世上你只信任两个人,太子殿下和我,现在你还信任我们吗?”崔皇后和三皇子该不会把他心里最后一点信任也折腾没了吧?

杜嘉麟怔了一下,继而不悦地瞪着她道:“小舞,我跟你说过很多次了,我的就是你的。我会永远对你好,一辈子保护你的,我是很认真的!你怎么可以怀疑我?”

好吧,她竟然怀疑一个孩子真挚的感情,她有罪。小舞羞愧地低下头,但很快又抬起来,主动握住杜嘉麟的手道:“对不起,是小舞错了,九殿下你对我这么好,小舞不该问这样的问题。”

杜嘉麟心里的气一下子就消了七七八八,他正要说不要紧,却又眼珠子一转,想了想才开口道:“你是在跟我道歉吗?”

凤舞点点头,这不是很明显吗?她都说对不起了。1这孩子,怎么越来越难哄了?

杜嘉麟依然沉着脸道:“小舞你说过,做错了事就要接受惩罚。我也要惩罚你,你接受吗?”

啊?凤舞诧异地看着杜嘉麟,他竟然要惩罚她?他舍得惩罚她?

可是,说出去的话,能收回来吗?不能!所以,凤舞只能点头。

“小舞错了,愿意接受惩罚。”而后,她又可怜巴巴地望着他,她就不信他舍得惩罚她。

杜嘉麟立即眉开眼笑,大声宣布道:“今晚我要跟你一起睡!”

凤舞瞪大眼睛:“……”

她居然中了他的圈套了?果然不愧是皇子啊,天生就有腹黑基因,就算平日里看起来再纯真无害,骨子里也知道算计。哼哼!

“九殿下,小舞七岁了……”

“就一晚!再说别人也不知道!”

“可是,天气都很热了……”现在是六月好不好?不是寒冬腊月两个人挤一个被窝可以取暖。

杜嘉麟瞪大眼睛道:“就罚你给我打扇!”

“……”好吧,这一次凤舞是真的无语了。

再说北方的战事。

当初威远侯战败,其实很大一个原因是威远侯世子狂妄自大贪功冒进,身边又有鞑靼的探子。但戎州陷落以后,鞑靼烧杀抢掠,彻底激起了百姓的愤怒和战意。

对百姓来说,只要能活得下去,他们都是很温顺的,但一旦有人威胁他们的生存,这些原本温顺的百姓也能爆发出强烈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意来。

于是,有了百姓的反抗,加上鞑靼分兵将抢来的粮食和女人往草原上送,再加上各地援兵陆续抵达戎州,又有赵荣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胜利慢慢向大夏倾斜。

但是,尝到了甜头的鞑靼自然是不肯再退出戎州的。这么肥沃的土地,能生产出这么多的粮食,还有这么多的人口,尤其有不少会冶铁的工匠,都让鞑靼难以舍弃。为了夺回被占领的土地,大夏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到了九月底,历时四个月,经过几十场激烈的交战,鞑靼终于被赶出了戎州,三雄关再次被大夏控制在手中。

可是,这个代价真的很大。

皇帝看到三雄关的战报,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告诉赵贵妃才好。

靖远伯赵荣虽然受了伤,倒是问题不大。可是靖远伯世子极其两个嫡子却都在这最后一场战争中为国捐躯了。

靖远伯因为常年驻守边关,而家眷需要留在京中,本来就只有一个嫡子。而这个嫡子很小的时候就被封为世子,在世子也有了两个嫡子之后,赵荣就将儿子带去军中历练,与世子夫人分隔两地,后面出生的便都是庶子庶女。

也就是说,现在赵荣不但世子没了,连个嫡出的孙子都没有了,虽然这场仗最后他打胜了,其实跟威远侯崔骥一样惨。崔骥本来就没有嫡子,但好歹世子还留下了一个嫡子崔灿在。

不过,胜利也是巨大的。仅仅这最后一战,赵荣就带兵杀了鞑靼五万多人。当然,也是因为这一战太过惨烈,鞑靼拼命反扑,赵荣的嫡子嫡孙才会遇害。

这四个多月来,鞑靼死了十多万壮年男子,而一旦三雄关再次被大夏控制住,他们再想打进来可就难了。所以,这一战,对大夏来说真的是一场大胜利。

消息的最后说,赵荣因为痛失儿孙,让先锋大将林峰带着六千骑兵去草原上报复鞑靼人去了。

皇帝沉默了一下,让何公公将这八百里加急拿给太子看。

这些日子,因为边关战事乃大夏重中之重的大事,皇帝一直让太子留在勤政殿与他共同处理政务。这也让崔氏败落以后,某些摇摆不定的墙头草看清了风向——不管崔氏如何败落,皇后如何失宠,太子的地位依然稳固!

杜嘉瑾看完以后,也长长地叹了口气。

“父皇,赵家为了大夏,付出太多了!您要重赏。不如,就将靖远伯晋封为靖远侯吧!”当初,崔骥就是因为打败鞑靼而封侯的。

同样是死了世子,甚至外公自己也死了。可是一个打胜了,一个打败了,结果便是天差地别。如何不让人感叹?如今谁还记得二十多年前是谁力挽狂澜救了大夏?曾经的功绩,因为这最后一次败仗就全部抹杀了吗?谁能保证自己一生不败?

外公当初要是听他劝,及时退下来,该有多好。

至于赵荣死了世子嫡孙……

如果不是赵荣存心想要让世子和两个嫡孙趁着这最后一战捞些军功,只怕也不会死。

这一战,赵荣有功,功劳巨大。但赵家如此惨烈,却也是他自找的。当然,这些话杜嘉瑾不会说出来。

可是,杜嘉瑾能看得出来的,皇帝又岂会看不出来?只不过人都死了,追究这些只会让赵荣寒心,而给些封赏对皇帝来说,实在不算什么。

皇帝看着太子明了却淡然的神情,满意地点了点头。

“你们兄弟也大了,趁着这次机会,朕打算将你几个成年的弟弟都分封出去。”

杜嘉瑾震惊地看着皇帝,满眼的感激之色。他明白,皇帝一直没有将几个成年的皇子分封出去,只是因为年纪渐长,开始贪恋这对皇家来说极为难得的天伦之乐。而几位皇子没有分封出去,就得留在恒京,对太子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威胁。

按照大夏一惯的传统,分封到封地的皇子,也就等于失去继承人的资格。而留在京中的皇子,多半是皇帝喜欢的,作为皇位继承人接受考察的皇子。当然,前面几朝都没有早立太子,这才导致皇子们为了争储无所不用其极,打得血流成河。

“父皇,二弟三弟四弟都大婚了,也该给他们封王了。只是我们兄弟几个一惯感情好,倒是没有必要一定要他们去封地。儿臣身体不好,几位弟弟就在京里,还能帮父皇分忧。”

皇帝静静地看了太子好一阵才缓缓点头,脸上露出释然地笑意,对着太子赞许道:“好!不愧是父皇亲自教养长大的太子!不但有国之储君的气度,更难得也是一位知道疼爱弟妹的好兄长!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父皇看到你们兄弟几个这样齐心,也就放心了。”

而后,皇帝又起身走到太子跟前,轻轻拍着他的肩膀道:“瑾儿你放心,你永远都是父皇心中最好的儿子!他们要留在京中可以,但谁要是敢起不该有的心思,父皇绝不姑息!”

杜嘉瑾立即道:“父皇您别多心,几个弟弟断然没有这个心思的。只不过大家一起长大,舍不得离开父皇母妃,舍不得兄弟姐妹分离,这是人之常情。”

皇帝欣慰地点头道:“就是这个道理!”

……

杜嘉瑾将凤舞单独叫过去,告诉了她一个坏消息。

“据戎州来的消息,戎州城破之后,鞑靼大军烧杀抢掠……你还记得上次我们在戎州见过的那位云馨姑娘吗?”

“嗯,”凤舞点点头,“您说她是我的表姐。”

杜嘉瑾点点头道:“虽然是个坏消息,但是太子哥哥也不想瞒着你。戎州的官员大都被鞑靼人杀害了,百姓死伤无数,无数年轻女子被抢……你原本在戎州的那些亲人,你的舅舅、姨母、表哥表姐,都不在了……”

凤舞低下头去,眼睛有些泛红。虽然她不将那些人当她的亲戚,但是想着戎州那么多人被杀,那么多女子被抢走被侮辱,甚至很多人因此而轻生自尽,她心里还是感到很难过。

杜嘉瑾摸摸她的头道:“别难过,记住你现在姓颜,你还有很多亲人。颜家对你不错,是不是?”

凤舞点点头,是啊,颜家对她真是不错的。逢年过节总是想办法接她回颜家,颜家的长辈对她极为疼爱,对她的学习和在东宫的生活也非常关心,她与姑姑颜月,叔父颜庆、颜吉,还有几位堂兄们关系都不错。大家看她年纪小,长得漂亮又会说话哄人,都是真心疼爱她的。

很多时候,人与人相处真的要看缘分。就像她在秦家,本来与她有血缘关系的父亲祖父哥哥姐姐们根本就不认她。可是到了颜家,她与他们分明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他们却真的将她当成亲人一般关心疼爱。她现在穿的衣服,好几件还是姑姑和姐姐们给她做的。

……

腊月初,边关再次传回胜利的消息。大夏深入鞑靼腹地的骑兵借鉴了草原人的战术,打了就跑,并不断转变方向,让鞑靼几次围追堵截都没堵到。他们在草原上以战养战三个月,灭杀鞑靼成年男子十多万,估计鞑靼至少二十年内没办法恢复过来。为此,鞑靼不得不遣使向大夏求和。

当然,这支骑兵伤亡也很大,六千人出去,回来的只有一千多人。也是因为人越来越少,又太过疲惫,他们才不得不结束这场复仇的屠杀,返回大夏。

赵荣带着部分立功将领回京受封时,已经是天佑十五年的春天了。

今年正月二十朝中启印以后,皇帝就宣布了对此次有功将领的封赏,同时也正式将几位成年皇子封王。

二皇子杜嘉言被封为福王;三皇子杜嘉佑被封为寿王;四皇子杜嘉明被封为安王;七皇子杜嘉仪被封为康王。

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都已经成年,并且大婚。七皇子今年十五了,也开始挑选亲事了,所以皇帝干脆也将他提前册封了。余下几位皇子,要等他们大婚前再册封。不过从皇帝拟定的封号可以看出,他只是想要自己的儿子们“福寿安康”罢了。这是一个普通父亲的期望,但是放到皇家,显然是一种奢望,可惜现在皇帝还不明白。

这次大胜鞑靼的第一功臣赵荣从靖远伯晋封为靖远侯,世袭罔替。封侯,还是世袭罔替的爵位,这已经是大夏立国以后最高的封赏了。

要知道,大夏几位国公爵都是开国有功的将领,而后就再也没有封过国公这样的爵位。就是分封出去的皇子,也是减一等承袭爵位的,几代之后,若没有特别的功勋,便只是普通皇族庶支了。若不懂经营,几乎与普通百姓无异。

也就是说,这个世袭罔替的侯爵爵位甚至比现在的王爵都不差多少的。当然,这个时候说得好是世袭罔替,但一旦以后某一代的靖远侯犯下什么不可饶恕的大罪,爵位被剥夺也是可能的。

另外,此次带兵深入鞑靼草原的前锋大将林峰也被封为定远伯。

林峰本来是御林军中一名校尉,此次被抽调去戎州协助赵荣收复戎州。林峰作战勇猛,很快脱颖而出得到赵荣重用,最后更是让他领兵深入草原,这才立下此等大功。

御林军的出身就代表林峰是属于皇帝的亲信一系,如若不然,以他庶民的出身,要一下子封爵,即便有这样的大功,也是不容易的。

这次赵荣将带领部分有功将士回京受封,林峰就是其中之一。他本来就是御林军的人,这次回来,皇帝直接将其升为御林军副统领,足见皇帝对他的信任。

因为靖远侯世子亡故,两个嫡子也一起为国捐躯了,靖远侯不得不将自己唯一一个的庶子赵简请封为世子。

赵简今年十一岁,与九皇子同岁。因为是庶子出身,生母早逝,赵荣又在边关,不管是嫡母还是嫡兄,都不会对他太好。这些年他除了打架捣乱,基本上也没有学到别的本事。如今被封为世子,教养自然就成了大问题。

皇帝体谅赵荣不容易,便下旨让赵简到上书房,随八皇子和九皇子一起读书。

“靖远侯世子赵简参见八殿下、九殿下,给两位殿下请安!”

“你就是赵简?我早就知道你了!听说你功夫很好?哪天咱们比试比试!”八皇子杜嘉麒哈哈笑着,就要将赵简扶起来。“你快起来,你现在是世子了,不必这样拘礼的。”

杜嘉麟也紧跟着道:“赵世子免礼。咱们以后也算是同窗了,不必如此拘礼的。”杜嘉麟的声音淡淡的,脸上也带着几分温和的笑意,但其实很疏离。

赵简身穿一身极为简单的月白色细袍,连一点刺绣都没有。他嫡兄去世,刚过五个月的齐衰,服饰依然素净。

赵简是庶子,母亲出自边关,身上有异族血统,所以他的五官生得非常立体,高鼻深目,是一种集阳刚与俊美为一体的俊朗。其实他外貌很漂亮,但那种明显的异族血统在这个时代却是被人鄙视的。

因此,赵简眼底隐隐藏着些对人的防备甚至嫉妒,但是他作为臣子,又不得不对两位皇子低头,恭敬中又不得不带上几分讨好。于是,就在身上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气质。

凤舞一见赵简,就知道这是个心思极深不容易亲近的人,甚至凤舞感受到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深沉的戾气。再加上赵家和崔家如今的关系,杜嘉麟自然也不待见赵简。

不过,现在的杜嘉麟早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单纯的皇家小霸王了,他就算不喜欢赵简,明面上该有的礼仪却是半点不缺的。这也是对赵荣这个靖远侯的尊重,杜嘉麟不会给别人攻击自己的借口。

赵简虽然年纪不大,却是赵贵妃的弟弟,与八皇子还有有些拐着弯儿的亲戚关系。再加上赵荣现在成了大夏朝的大英雄,八皇子极其崇拜靖远侯,连带着也对赵简这位靖远侯世子另眼相看。

于是,上书房里隐隐地再次分成了两派。

就在赵荣回京不久,朝中就有人上书皇帝,说戎州到处都是太子的生祠,百姓们朝夕供奉。甚至戎州百姓只知太子,不知皇帝,这将皇帝置于何处?

朝臣们一听就明白过来。

崔氏败落,赵氏崛起,这是赵贵妃和福王(二皇子)打算争夺太子之位了吗?

番外01凤女临世第45章 预谋走失第210章 大结局一第46章 被虏第115章 洗尘宴会小九封王第38章 小小伴读不好欺第152章 颜明羽失踪江南回恒京第74章 出宫结识新朋友第189章 贼心不死大婚第8章 给六少爷当丫头第58章 如此报复第16章 进东宫还是当伴读第13章 跟我进宫吧第176章 许你唯一可愿嫁我第13章 跟我进宫吧第43章 不想利用她第199章 陷害将计就计第197章 明悟小惩大戒第175章 太子身亡小舞离京第173章 今蝉蜕壳折腾人的药第52章 回宫猞猁采莲节第185章 我要给你最好的第80章 太子应对拜我为师吧第209章 大义灭亲第95章 驯马赏赐第196章 太子被害的真相第2章 获赠一张穿越票第24章 劝导小九第85章 小九吃醋王子结拜第12章 邂逅九皇子第114章 将计就计小九回京第114章 将计就计小九回京第46章 被虏第4章 超级大忽悠第202章 到底是谁第160章 大师之言艰难抉择第113章 被跟踪来意不善第63章 意外的大火第147章 允诺一生一世一双人第93章 鞑靼刺客滑轮第84章 选妃内幕质子进京第205章 师父的秘密第145章 醋坛子小九狡猾的靖远侯第148章 赏花宴选妃第16章 进东宫还是当伴读第107章 金鹏盗仙草第171章 童子尿内服外敷第144章 朕为你做主幕后主使第125章 夺子承继回到天机门第187章 宫廷秘闻首谈过继第90章 锥心之言小舞寒心第116章 初见岳美人小九偷香第124章 山中岁月长两小无猜第207章 送嫁重回恒京番外07意料中的意外第15章 我喜欢她第6章 老太师有请第173章 今蝉蜕壳折腾人的药第203章 母女相认第96章 藏宝箱有仙草第102章 甩掉尾巴猫头鹰受伤第5章 小仙女是妹妹第29章 凤舞生病黑妹受伤第193章 静妃暴毙修第59章 只需两句话第190章 洞房花烛第168章 林家认女皇后传召第157章 恶有恶报第95章 驯马赏赐第71章 崔氏败落赵氏崛起第48章 成长的小九入v公告第189章 贼心不死大婚第193章 静妃暴毙修第78章 冬狩兽潮来袭第11章 哥哥第47章 卖入群芳馆第45章 预谋走失第201章 传说中的熊孩子第179章 天女驾到番外08双生子第119章 小舞佳婿第144章 朕为你做主幕后主使第45章 预谋走失第126章 路见不平太子妃有孕第199章 陷害将计就计第194章 生事第30章 天降求救信第182章 秘密同行第159章 天命凤主得她可得天下第35章 小九的苦恼第135章 让我亲一口回京第103章 收服金雕寻找仙草第71章 崔氏败落赵氏崛起番外03天驯师第183章 王对王暗中较量第90章 锥心之言小舞寒心第181章 将计就计小九到了第209章 大义灭亲第1章 前世第137章 家宴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