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东瀛献宝

自唐灭隋以后,剗尽群雄,收拾海内二百九十三州。盛唐之时,凡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统是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真是唐朝实事,倒不是唐人虚谈,就是大唐人的名目,从此传闻海外,我中国人常以此自夸,相沿到今。

然唐祚一十四世,绵延二百九十年兴亡衰废。时至今日,已然没有昔日的强盛与繁华。

即使如此,宣宗年间仍旧有几个小国俯首称臣,但是可想而知,均是蠢蠢欲动,阳奉阴违。

这一日,晴空万里,春风拂面。长安大街上一阵骚动,继而一队由几百人组成的队伍缓缓的向城内而来。

近处来看,却见马元贽引领禁军,护卫身着和服的东瀛人向万国会馆的方向开拨。不小的阵容,顿时引起了长安百姓的品头论足。

“这是哪国的使者,身着这么怪异的服饰?”人群一个年轻的少年自言自语道。

而身边的卖菜老头却嘿嘿一笑,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挺直腰板道:“年轻人,这你就有所不知哩,这可是东瀛国的使臣!几十年前老朽倒是见过!”

“是啊,可惜距上次来朝已经间隔几十年了……”一位中年文人看着经过身边的车队,不由的感叹道、情绪怅然。

中年人的话,让周围观看的文人一阵沉默。当年大唐的赫赫声名,万邦来朝何其壮哉。奈何现在呢……一个小小的东瀛都见风使舵,已然几十年未来唐朝拜,又何谈其他众邦。

朝会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旁。而龙椅上的李忱正襟危坐道:“宣东瀛使臣上殿。”

不大工夫,日本使臣走上金殿。此人三十岁上下,身材矮小,黄脸,浓眉大眼,穿一身武士服,见了皇帝李忱行叩拜之礼道:“东瀛使臣给大唐朝皇帝叩头。”

这般身高,倒是引得众位大臣不由得侧目以对,一种鄙夷之色形象的刻画在脸上。

李忱问道:“你叫何名?”

“小臣伴小胜雄。奉我王差派进献本土三宝!”说完,取出文表呈上。殿头宫接过,递给皇帝李忱。

李忱看完文表继而丢在龙书案上,问道:“那三宝呢?”

伴小胜雄吩咐一声,一名随从捧着两个紫檀木盒,一方一长。伴小胜雄接过紫檀木盒交给殿头官。殿头官把紫檀木盒放在玉台上,打开小盒子,揭开红绸,却见木盒里放置一棋盘。

棋盘古色古香,光洁如镜,对面一映,毛发可鉴,也不知是什么神奇的木质所造,但众人都知道这个器具,的的确确是一件洵为罕见的宝物,无不啧啧称奇。

见到众人均有惊叹的神色,伴小胜雄颇为得意,说道:“此乃我王进献第一宝!”

伴小胜雄随即令随从打开第二的盒子,刚刚露出缝隙,便可闻到浓郁的芳香,待到全部打开现出一方古琴,整个金殿之上到处充溢着奇异的香味。香味浓郁而淡雅,久久不能散去。

众位大臣无不沉寂在沉醉的香味中,均惊讶的看着盒子中的古琴,不知为何物竟然能够发出此等久而不散的异香。

伴小胜雄见大唐的众位大臣一副茫然痴迷的样子,不禁嘴角轻轻上扬,眼中露出一丝不屑。

“皇帝陛下,此为第二宝!奉我王差派进献本土三宝!这第三宝便是我王之女琼玉郡主甚爱围棋,所以此次前来,便是会一会大唐爱棋之人。若是有谁能够赢得郡主,郡主自然以身相许也未尝不可。

宣宗李忱说:“你们日本送来前两宝,朕收下入库。至于第三宝嘛,改日再议!”

李忱心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还是前两宝来的实在。

伴小胜雄忙说:“慢。自古至今,两国交锋有文战,有武战,我国进宝是要大唐博学多才,棋艺超群之人。大唐自负人才济济,历史悠久,若有能人可以解读棋盘之来历,识得古琴之根源,棋艺胜过琼玉郡主,我国年年进贡,岁岁称臣;如无此能人,我国便要你大唐东海之滨十三州。”

宣宗李忱听完这话才明白过来,原来他们依仗此宝来夺我大唐江山呀!怒喝一声:“大胆!来人,把他绑出去杀!”

伴小胜雄说:“慢!常言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有人上来将伴小胜雄捆好,推下金殿。

这时,宰相白敏中出班动本:“万岁,依微臣之见,不应将来使斩首。”

“白爱卿,朕的本意并非要斩伴小胜雄,主要是想借将他推出去之时,问问众爱卿,谁能识得这前两宝。再者,也煞一煞伴小胜雄的威风。”

白敏中及群臣一听,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呀!白、崔、卢三相各自上前观瞧,却无一人说得上头绪来。接着众大臣各自传看一番,结果也无一人识得此两宝的根源。

这一来,宣宗李忱犯愁了:偌大唐朝,竟然无一人识得二宝,岂不被东瀛矮人小国耻笑。朕的脸面往哪里搁?

白敏中奏道:“万岁,依徽臣之见,先将伴小胜雄放回,然后再计议对策。”这一下提醒了李忱,午门那儿还绑着一个呢!马上下旨放回伴小胜雄。

伴小胜雄走上金殿,李忱说:“朕本想将你斩首,因众位爱卿奏本,故将你放回。如今,大唐识宝之人,已到各州城府县巡察,数日之后方能回京!”

伴小胜雄说:“行,给一百天期限怎么样?”

“尚可!”李忱面沉似水的说道,接着便有人护送伴小胜雄下殿回驿馆休息去了。

于是李忱一道圣旨下九州,引得众人毛遂自荐,踊跃来朝辨认识宝。

陈浩近日可是忙的可是焦头烂额,自从在金殿之上称自己书法民间第一之后,在京城可谓是沸沸扬扬,有众多不服的年轻才俊,知名大儒前来质问。最后陈浩实属无奈,便在白府大门外摆上三张桌子,当众亲自手书三幅字,常挂于门前。

此举果然有效,众学子见这三幅字犹如泰山一般压得人喘过气来,一时间自感惭愧暗自退去。自此再也没有人质疑陈浩的书法,随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他们不得不承认陈浩的书法,可位居大唐一流。

就在陈浩春风得意之时,却接到一封书信。继而一阵失神慌乱,六神无主。急忙的告别白府众人,没有来得及与罗玉凤、郝英俊等人打招呼,便骑上马儿绝尘而去。

陈浩一路上心急如焚,连夜赶路马不停歇,一路风尘的陈浩从来没有尝试过,如此担心一个人。这一刻,他懂了!

陈浩接到的是太和县王大人送来的书信,里面的内容便是林月媱的告急信。信中说,林月媱身患天花,已然隔离月余,不肯见任何人,也不愿意将这个消息告知陈浩,只等慢慢的死去。奈何王大人于心不忍,最后还是把此事在信中告诉了陈浩。

《风月天唐》最新章节由云起书院首发,最新最火最快网络小说首发地!(本站提供:传统翻页、瀑布阅读两种模式,可在设置中选择)

第16章 治理旱情第8章 红叶寺中锁奸人第55章 你有没有喜欢过我第18章 斩首第561章 将计就计π第62章 温庭筠第58章 节 讨教一番第73章 你不要逼我第83章 弈棋论前因第64章 不好意思第28章 书法民间第一第26章 你好直接第19章 丹书铁券第24章 种高粱第56章 孤芳自赏第70章 谁为难了谁第67章 万箭齐发第100章 推理案情第524章 尘与埃(二)第47章 四宗大罪π第62章 入我太极门第539章 大帅迷糊了第64章 充当说客第53章 东瀛有妻第539章 大帅迷糊了第87章 钦定驸马第110章 我的规矩第27章 远去的身影第43章 中秋佳节第15章 小人何时告退第22章 火烧猪蹄第68章 腹部有伤第39章 怎么,你想谋反第39章 公费旅游第90章 班师回朝第3章 刑部尚书第10章 传旨太和第533章 兵分三路第68章 淡淡菊花香第9章 掌嘴八百第32章 甘做搅棍第10章 有个交代第48章 河西惊变第25章 你永远见不到他第71章 一个疯子第51章 深陷其中第10章 有个交代第32章 血腥与腐臭第53章 争议已起第36章 东宫密谋第51章 龙有逆鳞第16章 入得沙州第97章 双叉路口第70章 又有何难第527章 局中因与果(三)第56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99章 缘由如斯第5章 手足之痛第64章 充当说客第112章 如何破局第31章 深夜对话第22章 送客第49章 君子所为第26章 意外的关注第32章 满庭芳第20章 那一眼的伤痛第42章 原来是他第70章 谁为难了谁第10章 有个交代第81章 教你做大丈夫第8章 已无人证第62章 破冰绝路第51章 不过如此第55章 扫北元帅第10章 跳梁小丑第41章 你承受得起吗第17章 诸位阻挠第573章 没有理由第65章 不得好死第17章 凶手不是你第24章 人头我要了第89章 笛声悠扬第61章 中医不把脉第64章 仰面朝天赏夜空第88章 前后夹击第20章 以势压人第65章 斯文扫地第96章 千年一叹第67章 落尘缘第20章 那一眼的伤痛第2章 真伪名册第43章 中秋佳节第5章 洛阳留守第88章 竟是女儿身第37章 皇帝舌第24章 长安路窄第45章 请君入瓮第1章 鞋拍宅男入晚唐第531章 余温未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