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火速回京

且说陈浩自从掌管伊州以后,依旧朝朝秣马,日日练兵,以备凶顽,不曾暂暇。虽然如今边境暂无战事,但是陈浩知道不久之后将会是遍地狼烟。其次陈浩分拨兵士开垦农田,着手恢复农业生产,注意兴修水利发展灌溉。

河西是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因此许多民族杂居在此地。于是陈浩将纳职县内回鹘百姓融入其中,如今陈浩要做的是团结各族人民,妥善安置他们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在陈浩看来没有解不了的民族矛盾,这些人都是以后立足于河西的根本。

况且回鹘善于骑射马上民族,因此陈浩以后的骑兵还是要多依仗回鹘。经过大半年的休整,基本上各项事务也皆已走向了正轨。其中值得让陈浩高兴的是,回鹘仆固部的仆固俊已经入得麾下。此人能征惯战颇有大将风范,陈浩觉定将此人重点培养,届时回鹘部的骑兵便可归于此人统领。

陈浩相信由回鹘人统领回鹘骑兵,这其中的抵触心理相对会小很多。而陈浩也无需将所有的精兵尽归于麾下,只要让仆固俊诚服,就等于整个回鹘部落臣服于他陈浩。

在伊州陈浩过着忙碌但是很安心的日子,而京城的一则消息则让陈浩明白,他的回京之日已然为时不远。果不其然不出几日一道圣旨便传至河西,令陈浩火速回京。陈浩看着手中的圣旨只能无语的摇了摇头,思忖好不容易有几个安稳日子,就不能让小爷消停两天?

不过所幸这伊州之事已经步入正轨,将伊州交予易成天与屠狼陈浩着实很放心。二人一文一武,相互协助倒也相得益彰。于是待安排好伊州一切事务,陈浩便带着仆固俊与十几名随从火速向京城而去。

之所以圣旨旨意如此急迫,实则是因为雍王李渼摊上了大事了。近日仲夏乃是多雨季节,突然淮河河堤决堤使得淮河两岸百姓死伤无数。虽然近期李忱已经不甚管理朝政,但是对于这淮河决堤的大事他还是很是震怒。

但当询问此事根源之时,在治理河务上的所有官员全部将矛头指向雍王李渼。纷纷将责任推给了李渼,言说李渼在治理河务上丝毫不听阻劝,以至于所修建的堤坝未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才使得梅雨季节淮河决堤。

此次淮河决堤绝非一处,不但淮南周围诸多州县淹死无数百姓,淮河以北乃至徐州等地也有不少被洪水吞没的州县。小小的一条淮河竟然引发如此大范围的灾害,这倒是让陈浩大吃一惊。心道这崔党欲要玩死李渼,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然而此事的严重性也引得朝野为之震动,李忱一边派人赈灾一边阻止河水肆虐。在朝堂之上由于众人皆是指认李渼,使得李忱一怒之下将李渼打入了天牢。

虽然李忱将雍王李渼打入天牢,但是却未有给予处置。因为他知道此案若是秉公处理,李渼定是在劫难逃。此事牵连数万百姓的性命,若是处理不当定会招来众人的非议。但是若是不处理又显得他这个皇帝罔顾私情,因此李忱对于此事很是郁结。

最后还是在天牢里的李渼主动请求李忱,可传召陈浩进京替他伸冤解围。李渼的这一提醒倒是让李忱想起了陈浩,于是这才一道圣旨传旨河西令陈浩火速进京。而此刻的陈浩却未有如圣旨那般火速,自从出了河西之后便一直悠哉悠哉的赶路。

这可急坏了李忱,于是一路之上连发了六道圣旨催促陈浩加快进程。但是陈浩却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扬言自己因伊州之战已经身有隐疾,多有奔波会使得病情加重故此不可加快进程。李忱闻听陈浩的推搪之词虽是有气,但是也无可奈何。

他自然知晓陈浩近期于河西的情况,也对陈浩有如此军事才华很是欣赏。但是他并没有给予表彰的意思,而是抱着一副视若不见的样子。即使张议潮曾经上奏朝廷给予陈浩轻功,他也没有立即给予回复。很明显这是在为当初陈浩公然据婚一事,一直耿耿于怀未有消散怨气。

其实这一次李忱倒是有些误会陈浩了,陈浩之所以徐徐向京城而来,其中虽有置气的因素,但主要还是为了弄清淮河河堤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否则即便他及时回京,届时在朝堂之上也是睁眼瞎子受制于人。

京城、崔府、是夜二更时分。

府中灯火有些摇曳,当崔府的书房内却聚集着不少人,众人各自分宾主落座。此刻崔从面色有些怨毒的沉声道:“兄长,那陈浩又回京了,不知我等该如何做?”

“以下官之见,不如暗中派一两名好手,途中神不知鬼不觉取其性命,也好免除后患……”还未等崔式搭话,李褒便毛遂自荐道出了他的想法。

崔式微抬眼角微微戏虐一笑:“李尚书,若是陈浩真的如你所言,一两名好手就可以打发的,我崔家又岂会屡屡受挫?若是李尚书觉得我崔家无能,可自行选派两名好手前去试探一番……”

如今的李褒已经迁至礼部尚书,位居六部之一。见崔式言语之中似有不悦,李褒于是忙解释道:“阁老莫要误会,下官不是那个意思……”

“是与不是皆是无妨,不过老夫不得不提醒你,他陈浩能够十五岁便镇压淮南道,十七岁铲除太极门,如今而冠之年几百人杀的几千回鹘骑兵仓皇逃窜……这些可不是偶然,若要近得他身实属不易,与其最后把柄落入他手,不如守株待兔静观其变……”崔式神色如常的自顾说着,扪心自问他崔式的确很欣赏陈浩,若非闹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他宁愿可以退让一步将陈浩收为己用。他乃是三朝元老何种俊杰没有见过,但是如陈浩这般全才者他却是平生未见。若是真的可以选择的话,他倒是希望二人不是敌人而是谈而论道的忘年之交。一更。-- by:89|10054283 --

第17章 一指压死马第105 比武射箭第32章 宫廷惊变第9章 打的就是你第99章 缘由如斯第75章 谁的提议第28章 谁算计了谁第3章 砒霜的妙用第78章 是对还是错第551章 早有安排第93章 扬长而去第85章 罪无可恕第544章 两翼夹击第44章 风起之时第543章 狂风暴雨第540章 城头一曲第32章 离奇死亡第40章 特制美酒第46章 好戏正在登台第56章 长风十八骑第34章 红袖添香第57章 谁是畜生第36章 东宫密谋第546章 不是一句空话第6章 去我该去的地方第98章 段飞虎之死第34章 谁是大宝第18章 六指县令第65章 冀州城下第35章 以假乱真第74章 秋雨绵绵第51章 新皇登基第83章 弈棋论前因第47章 太子少傅第54章 养虎为患第1章 公输赞第26章 京城之夜第28章 嗜血棋子第535章 兵临城下第94章 埋葬屈辱第525章 局中因与果(一)第26章 你好直接第52章 听风观月第39章 今夜有阴雨第94章 风云乍起第19章 风林火山第105 比武射箭第74章 江南双杰第41章 你承受得起吗第89章 寺中怪人第31章 吃饭不给钱第113章 箭射四雁第85章 静水流深(3)第70章 投头问势第23章 上行下效第21章 困龙之地第112章 如何破局第17章 凶手不是你第14章 狮子雪第28章 风中的银杏树第27章 坐而论禅第50章 庙号为宣第79章 您终于来了第36章 一子落下两处皆明第16章 牢中暗影第53章 争议已起第30章 火速回京第70章 又有何难第113章 箭射四雁第94章 暗夜魅影第43章 一缕烟火第20章 书房议事第106章 我有异议第21章 困龙之地第15章 小人何时告退第58章 醉红颜第51章 龙有逆鳞第58章 醉红颜第72章 代节度使第547章 黑水河畔第3章 刑部尚书第50章 庙号为宣第22章 冰释前嫌诉前因第21章 引至山中第107章 是个坏蛋第89章 卿凤斋第7章 有客登门第105 比武射箭第32章 甘做搅棍第98章 无名寺第98章 全是哑雷第81章 幽州城下小道士第7章 九酝春第524章 尘与埃(二)第573章 没有理由第40章 清君侧第42章 原来是他第40章 金蔓萝花第24章 人头我要了第85章 天地有情尽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