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河朔三镇

之后由于礼节需要,李渼每七天接见群臣一次,直到四十九天后,李渼才能正式换上带红色的衮冕。随着朝局的变动朝中的事务还要处理,李渼为了稳定朝政,于是便将朝中事务交予四位宰辅处理。李渼本想对陈浩委以重任,但是陈浩自从他登基之后,不是诸事退居其后就是称病闲居府中。李渼岂能不知陈浩此举的意图,于是只能微微一叹只能默许。

而就在李渼正式换上红球冠冕这一日,昭义节度使王佟派信使送来急报。军报中直言河朔三镇已然蠢蠢欲动,调兵遣将已有不臣之心,河朔三镇节度使均扬言李渼不配登基为帝,理应由前太子李凗继承皇位。这份军报引得一时间朝野震动,群臣纷纷议论纷纷斥责河朔三镇不守君臣之道。

此间李渼对于河朔三镇如此公然与他叫板,气的是当场暴跳如雷浑身颤抖。这河朔三镇一直视朝廷政令如无物,李渼深知当年实施均田制的时候,其余各个藩镇虽然有些许反弹,但是最后仍旧默默的接受了朝廷的政令。而当均田制施行到河朔三镇却受到了阻碍,山东士族与三镇节度使相互勾结,一直让朝廷头疼不已却又无何奈何。

因此如今大唐内部虽然仍有部分藩镇不甚安分,但是也不敢公然叫嚣朝廷。也正因为如此,宣宗在世之时一直视河朔三镇为大唐最大的隐患。只是甚为可惜的是,最后的时日里宣宗李忱沉迷于仙道之术,未有对其采取相应措施,才会使得河朔三镇如此猖狂。

就连李渼登基为帝百官朝拜之期,各藩镇节度使均是回京恭贺新皇登基,然而幽州、成德、魏博三镇节度使拒不来朝。本来对河朔三镇节度使的嚣张李渼早就积郁难施,如今这河朔三镇竟然公然私自屯兵欲要谋反,这如何能让李渼忍受得了。

“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如此公然对抗朝廷!高爱卿!”李渼双目圆瞪深寒杀机的冷哼道。

如今已是兵部尚书的高崇文,移步来到殿中恭声回禀:“老臣在!”

李渼一挥衣袖冷声道:“即刻传令调集各州府兵马三十万,朕要派兵平了这三个逆贼!”

“圣上不可!”就在高崇文还未领命之时,卢匡却出列劝阻道。

“哦?卢爱卿莫非要任由逆贼猖獗直渡黄河,继而逼近京城让朕退位不成?”李渼本就对卢匡印象不好,此刻又见卢匡故意堵气,于是便没有好气冷言以对。

卢匡没有想到李渼会这么认为,于是慌忙跪地解释道:“圣上明鉴老臣绝无此意!老臣认为可以用更好的方法解决此事,如此一来也免受刀兵之灾……”

“嗯?卢爱卿不妨直言!”

李渼闻听卢匡似有解决之法,于是眉头微蹙甚是期许的询问。对于李渼而言,虽然十分气愤河朔三镇如此猖獗,但是他也知道此刻不是最好的时机。他刚登基为帝便要动刀兵之灾,若是此次兵伐河北能够顺利平叛,那他这个年轻的皇帝威望上便可以镇住各地的藩镇势力。

可若是此次贸然讨伐河北三镇以失败而告终,那他这个皇帝就会更让各地藩镇有不服之心,甚至会有觊觎之意。李渼不是毫无谋略的人,因此在这件事上若是能够更好的解决办法,他是不会任性胡为的。

见李渼终于情绪平复了,卢匡这才郑重回禀道:“既然河北三镇节度使皆言……安乐王应为天子,不如釜底抽薪断其底蕴,到那时即便三镇节度使再如何嚣张,也名不正言不顺……”

卢匡所说的安乐王就是当初的太子李凗,如今李渼登基大赦天下之时也敕封李凗为安乐王。其意是让李凗安分守己做个太平王爷,不过仍旧幽禁在京城未有分封外地。

李渼见卢匡提及安乐王李凗心中不禁一动,对于李凗这位兄长他可是又敬又恨。他已然知晓当年崤山的暗杀就是李凗默许的,因此至今未有去探望过这位兄长。平日里李渼对于安乐王李凗也很是忌讳,故而无论后宫还是朝堂,极少有人敢当其面提及安乐王李凗。

“卢爱卿之意是……”李渼略作沉吟继而沉声问卢匡,其实他已经明白卢匡话中之意,只是介于此事较为敏感,于是便揣着明白装糊涂。

“以微臣之见,当年安乐王意图逼宫已然犯下滔天大罪,此后圣上宅心仁厚于先帝面前替其求情,故而才得获重生。圣上对其可谓仁至义尽,如今河北三镇节度欲要起兵,其根源皆因安乐王。因此只要安乐王不在,一切也就会烟消云散!”

“混账!出此之外就别无他法了吗?”李渼一听果然是要让他杀了李凗,于是一拍龙书案冲着卢匡怒喝道。

卢匡见李渼对此番建议未予采纳,于是便向一旁的令狐绹递了一个眼色。令狐绹会意的点了点头,旋即移步上前进谏道:“启禀圣上,微臣认为卢大人此番提议甚好。圣上当知若是战火一起必会生灵涂炭,兵马粮草调度皆是劳民伤财。若是以一人之命使得我大唐免受战乱之苦,微臣以为此乃上上之策,因此微臣附议卢大人提!”

令狐绹这番话入情入理,使得群臣也觉得颇有道理,就连白敏中与魏谟也颇为认同卢匡的建议。如今新皇刚刚登基实在不宜妄动刀兵,若是安乐王一死河北三镇节度便师出无名,届时便可让百姓免受刀兵之苦。如今其余三位宰辅俱以认同卢匡这番建议,李渼最后对此也未有反对。他也深知若是以一人性命换得短暂喘息之机,也不失为没有办法中的办法。而就在李渼欲要传旨刺死安乐王之时,一直隐于群臣之中的陈浩终于说话了。这些时日陈浩只要是上朝,就一直沉默寡言浑浑噩噩。起初群臣还甚觉陈浩此举怪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浩一直如此,于是群臣也渐渐的将他遗忘,如今这个被冠以木头的陈浩终于开口说话了,这倒是让群臣为之一惊。一更。-- by:89|10054305 --

第17章 凶手不是你第6章 去我该去的地方第34章 立下字据第6章 王百万第90章 班师回朝第50章 顺利离开第58章 醉红颜第69章 杜府喋血第61章 状元抬轿第26章 意外的关注第95章 天玑第28章 谁算计了谁第17章 一指压死马第114章 双子夺命定乾坤第71章 众人皆服第45章 帝心难测第78章 何为才子第80章 仙游寺第7章 一匹烈马第56章 乌纱成夜壶第112章 如何破局第8章 红叶寺中锁奸人第66章 云岳梦琪霞第58章 节 讨教一番第91章 答应娶我第46章 品帝王之茗第19章 风林火山第568章 惊雷滚滚第9章 环环相扣第12章 太和幕僚第58章 金口圣谕出殿门第47章 四宗大罪π第41章 瓮中之鳖第20章 书房议事第60章 刘小姐病重第50章 局势有变第44章 风起之时第62章 入我太极门第4章 魏谟呈论第60章 等北风来第537章 同仇敌忾第46章 意外的字据第17章 凶手不是你第563章 尘土皆安第30章 长安,我回来了!第549章 浮尸数万第527章 局中因与果(三)第13章 歹人落网第61章 历历银钩指下生第33章 可笑至极第19章 丹书铁券第26章 空谷幽兰第533章 兵分三路第29章 方形月光第82章 二人对弈第72章 借车驾一用第531章 余温未退第21章 闺房劝佳人第35章 各有所意第5章 名不虚传第44章 金蝉脱壳第83章 亲自操刀第37章 宝藏由来第71章 成德四州第44章 风起之时第22章 冰释前嫌诉前因第81章 火烧眉毛顾眼前第80章 深情一吻第543章 狂风暴雨第76章 白马寺中太极门第16章 入得沙州第63章 可有大鱼第43章 这酒有问题第29章 洛阳花会第568章 惊雷滚滚第15章 小人何时告退第28章 陈浩,他不是人第535章 兵临城下第1章 公输赞第95章 逼其就范第53章 地坤堂第10章 有个交代第53章 争议已起第65章 斯文扫地第73章 叶白衣第43章 来得正好第1章 是真相吗第51章 所谓何意第100章 夺权第88章 竟是女儿身第7章 一匹烈马第83章 救治秘方第21章 裴泰之死第67章 佳人三惊叹第99章 何须镀金身第545章 分而化之第9章 居安思志第63章 断袖你妹啊第50章 局势有变第40章 一张借据